東陽白髮補鞋匠:補鞋是一門藝術

2020-12-19 騰訊大浙網

補鞋匠,在很多人看來,真不是一份體面的活,但是在今年65歲的吳時和眼中,補鞋,是一門藝術,是最接地氣的美容,雖是腳底下的活兒,卻能讓人足下生輝,美麗一路。這麼多年來,他不但為人們補好了數不清的鞋子,更給很多人帶來了溫暖。

走他鄉,補鞋機成就青春夢想

在東陽市區萬苑新村水渠旁,有一個小鞋攤,攤主是一個滿頭白髮的老鞋匠。「呶,好了。」老鞋匠側著身,把一隻剛補好的舊皮鞋遞給一旁穿著橙黃色馬甲的女清潔工。

「師傅,多少錢?」女清潔工問道。

「不用了!穿上試試。」老鞋匠的話堅定而熱情。

「那——謝謝!」女清潔工有些不好意思地接過鞋,穿上,然後向老鞋匠笑著揮了揮手,拉著垃圾收集車走了。

這是9月5日,發生在東陽市區萬苑新村水渠旁一個小鞋攤裡的真實一幕。這位滿頭白髮的老鞋匠就是吳時和。在看了微友的朋友圈後,記者採訪了吳時和。

吳時和是東陽市南市街道五一村王后人,今年65歲,幹修鞋這行當已經40多年。吳時和有8個兄弟,排行第六。當時,王后村原本就是個窮鄉僻壤,加上多子,吳時和的家境十分貧寒,一家人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從小就乖順懂事、學習上進的吳時和,小學畢業後就下決心要為父母排憂解難。當時才17歲的他,就跟隨大人們到江西沙河採石場搬運石料。三年後,因生產隊裡實行「交錢記分」,無奈回鄉務農。為了謀生,吳時和一邊幹農活,一邊與3個兄弟買了補鞋機在家自學補鞋技藝。由於家裡窮,根本沒經濟能力讓兄弟們拜師學藝,大家只能一起商量、琢磨。用薴麻線縫鞋幫是修鞋的一個難點,吳時和他們就跑集市、趕廟會,尋找補鞋匠「偷學」秘籍。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吳時和兄弟4人掌握了補鞋的基本技能,於是就告別父母到淳安闖蕩世界。一到淳安,大家就各自分散找活幹。那時沒有BP機,山區連固定電話也找不到,兄弟一分開就杳無音信。當時,吳時和很年輕,人生地不熟的,真不知該何去何從。「那裡的平原大多成了新安江水庫的庫區,我們所到之處,都是大山區。一路上,翻山越嶺,走村串寨修補鞋子。」吳時和回憶道,山道逼仄陡峭,荊棘叢生,挑著沉重的工具擔(一頭是補鞋機,另一頭是工具箱和材料),每走一步都十分艱難。有時十幾裡路也看不到人家,累了,就在山崖邊歇歇腳;渴了,就到山澗裡喝幾口泉水;餓了,就把腰帶緊一緊。

「補鞋嘞!快來補鞋嘞!」到了一個村子,吳時和就繞著農家吆喝起來。淳安山區的百姓淳樸、熱情,見了陌生人就像自家客人一樣。山民們補得最多的是布鞋和球鞋,也有套鞋。「布鞋包鞋頭的很多,球鞋主要是補底。」這村子裡的活幹完了,就又「山重水複」地趕路尋找下一個村。「有路就會有村莊。」吳時和就像「穿山甲」一路進山,直到「走投無路」時才原路返回。

就這樣,吳時和在淳安打了十多年的「遊擊」。經過這漫長的艱苦歷練,吳時和的手藝臻於至善。於是,他的夢有了更遠的地方。上世紀70年代末,吳時和到了江西景德鎮,「因為那裡有一些新安江(淳安)的水庫移民」。在江西他一幹又是十多年。其間,每年回家幾次,「主要是配置補鞋的材料」。後來,吳時和還到過福建等地做手藝。

那年月,孤身一人漂泊在外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忍氣。「有時會遇上一些『地痞』,知道你是外地人,就想欺負你。有的補好了鞋,轉身就走,如果向他要錢,就會遭致麻煩與不測。」吳時和說道,一天,遇上一個小混混,來到攤前,腳一伸,就得給他脫鞋,補好後還得給他穿上,沒分文進帳,還得賠笑一聲「先生慢走!」

吳時和在這20多年裡,經他手的補鞋機已經有好幾十臺。「大多補鞋機是幹完一處活要回鄉時就折價轉讓給了當地的百姓,並教給他們基本的使用方法」,分享手藝的成果。

「少小離家老大回」,上世紀90年代初,40多歲的吳時和結束了「漂流」,挑著補鞋機從福建回到了家鄉。這些年,吳時和把自己變成了一臺補鞋機,左左右右兜兜轉轉,成就了青春夢想。

回老家,小鞋攤演繹人生美麗

當時,補鞋行業已逐漸退出城市生活,原本的補鞋匠,或告老賦閒,或改行跳槽。正當一些補鞋匠慨嘆「補鞋補到頭了」之時,不甘寂寞的吳時和,卻抓住了這一契機,在市區萬苑新村找了不足5平米的一隅,撐起了一把遮陽傘,擺起了露天補鞋攤。

右邊一臺補鞋機,左邊一隻工具箱,前面是疊得高高的半圈鞋子,吳時和戴著老花鏡、繫著圍裙,坐在一把矮矮的舊竹椅上,忙著手上的活兒:這屁股大的一隅已然成為吳時和的半個「家」。

憑著嫻熟的技藝和熱情周到的服務,吳時和很快贏得了客源。在一旁等候補鞋的程阿姨說:「這老師傅為人誠懇,從不亂要價,手藝也好,鄰裡街坊要修鞋都找他,一些外鄉鎮顧客也捨近求遠跑來這裡找他補鞋。」

吳時和補鞋很熱情,一位畫水鎮的殘疾人,已經在這攤補鞋十多年了,吳時和從未收過他一分錢。

不管晴雨,無論冬夏,吳時和每天堅守著小攤。王后村離萬苑新村有十裡多路,且要翻越一座陡而長的南午嶺,可是,吳時和早上7點左右就擺好了攤,直到傍晚快六點了才回家。以前他是踩自行車,如今是騎電動車,收工後工具則寄放在附近居民的家裡。午飯就近買個快餐,午後沒生意時就坐著打個盹。

吳時和,如今已是滿頭白髮。面對顧客或過往攤前的行人,無論熟悉的還是陌生的,總是主動打招呼,並送上一臉溫馨的笑容。這裡,後面是清凌凌的水渠,旁邊有叢生疊翠的迎春花,前面有幾棵枝繁葉茂的大樟樹。附近一些老人和掃街的清潔工常會在此逗留。於是,吳時和就從附近店家要了五六把舊椅子放在小攤旁,供大家坐著歇息閒聊。漸漸地,這小攤竟成了人氣指數挺高的聊天吧。

「誠信,是手藝人的本心。」吳時和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很多時候,顧客送來的鞋不能隨補隨取,要過一段時間再來拿。可是,囿於各種原因,不少顧客不能如約來取鞋,吳時和就一直候著,如果當天沒等著,就暫時帶回家,第二天即使下雨落雪,他也一定把攤擺出來,以備顧客隨時前來取鞋。可是,有的會過幾個月甚至一年後再來拿,還有的幾年、十幾年也沒再回過鞋攤,但吳時和還是把這些早已補好的鞋保管著,他常說:「鞋匠,修補的是鞋子,講求的是人品。」

補鞋也要與時俱進。吳時和告訴記者,以前縫的是薴麻線,如今用的是滌綸線;以前補的大多是元寶套鞋、解放鞋,一瓶普通膠水就可搞定,如今上手的是各種款式的皮鞋,必須學會翻新、補色,上光滋養;以前補鞋底用的是臭皮釘和鐵錘,如今女士的高跟鞋裡有「腰鐵」、加強管,鋼鋸也不管用,非得用砂輪切割機不可。為了跟進市場,提高服務質量,吳時和總是邊實踐邊學習。

「補鞋,是藝術,是最接地氣的美容。」吳時和不無自豪地說,雖是腳底下的活兒,卻能讓人足下生輝,美麗一路。

相關焦點

  • 婁底補鞋匠堅持補鞋30多年:願將這門手藝堅守下去
    原標題:尋找懷化失落的文化印記|補鞋匠秦紅秋:一雙巧手候客來 秦紅秋和妻子正在補鞋 懷化新聞網訊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們的城市生活正在發生著巨變。機械化的生產模式不斷壓縮著手工匠人的生存空間,而一些老行當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 70多歲的補鞋匠擔心「我走了,附近的居民鞋子壞了咋辦?」
    手藝精湛深受遠近居民信任南昌市桃苑小區二區的居民服務點街邊,有一名補鞋匠大爺。一臺鏽跡可見的補鞋機、一個裝滿各種修鞋工具的木箱、一輛破舊的人力拖車還有幾塊布滿油漬的抹布,這是坐在街邊的補鞋匠吳大爺的全部家當。
  • 補鞋匠要失業了?我國又一「發明」誕生,網友:鞋子開膠不用扔了
    質量再好,價格再貴的鞋子都有可能會出現開膠的情況,出現開膠的情況後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扔掉買新的,一個就是找專業的補鞋匠來進行修補。扔掉太可惜了,但是找補鞋匠修補後的鞋子在美觀度上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下降,修補過的地方還會變硬,穿著很不舒服。
  • 如何使最簡單的無麩質果凍補鞋匠
    一切您需要知道關於做一個無麵筋補鞋匠補鞋匠應該一直很容易。你應該能夠用餐具和新鮮或冷凍水果中的原料「拼湊」在一起。一個無麩質的補鞋匠可能會要求你抓住一個不尋常的麵粉,但在大多數的食品室裡,其他的成分是常規的。這是你需要知道的最好的無麩質補鞋匠。
  • 那個年代補鞋是一種文化,記憶中家門口的那個修鞋匠:他,還好嗎
    在那個年代人們穿鞋還經常是縫縫補補的年代,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鞋側面開膠,然後找他補補膠,還有高跟鞋的跟掉了粘粘跟。總覺得鞋在那個年代的人們心中的價值還比較高,補鞋就是一種習慣也是那個年代的文化。小的時候錢都那麼有價值,一塊錢在年幼的我們看來都是一筆巨額財富。而我們每次去修鞋匠那裡修補鞋只需要一毛到三毛。
  • 聾啞鞋匠「在鞋裡藏情書」成功追到老婆
    追到她,他有一整套  她來補鞋,他磨洋工,起碼要補1個小時  在她鞋裡藏紙條,寫著「在一起,我對你好」  愛護她,他更有一整套  老婆出去找活路,他堅決反對,寫下「我養你」  老婆擺龍門陣,他總是表情豐富聽得一臉認真
  • 毛澤東:一雙拖鞋穿了20多年破到鞋匠也不肯補
    破到鞋匠也不肯補的鞋  1966年6月的一天,長沙街頭一家修鞋鋪內,有位顧客送來了一雙皮拖鞋要求修理。接過鞋子一看,修鞋師傅愣住了:「這麼破的鞋,怎麼補?買雙新的吧。」修鞋師傅把鞋扔到了一邊。送鞋來的顧客卻反覆懇求。  肖根如(原湖南省委接待處處長):我說這是我的爺爺喜歡穿這雙鞋子,請您補下。
  • 聽故事 | 一千零一夜40 補鞋匠邁爾魯夫
  • 一針一線36年,荊州這個補鞋手藝人的堅守只為了一個心願!
    一針一線36年,荊州這個補鞋手藝人的堅守只為了一個心願! 穿過大街小巷,路過車馬喧囂,在江陵縣步行街轉盤,緊靠步行街街道入口處的小巷子裡,住著一位老鞋匠謝守東
  • 農村這種最原始的補鞋攤子,生意非常好,城裡人恐怕見不到!
    今天小編去趕集,看到最少有三四個這樣的補鞋的攤子,而且生意還都不錯。是不是農村人比較會過日子?鞋子衣服壞了,縫縫補補接著穿。因為修個鞋子也就一兩塊錢最多不超過五塊,買個新的起碼要幾十吧。圖中的這位師傅正在給人換拉鏈。補鞋匠張師傅,已經從事補鞋工作二十多年。
  • 初三作文700字--我最敬佩的人--鞋匠
    初三作文700字--我最敬佩的人--鞋匠   我最敬佩的人--鞋匠   安徽省滁州市滁州市第一小學三(6)毛康慧   在我記憶的腦海中,有許多敬佩的人如:老師、同學、工人……但是我最敬佩還是我家樓下的鞋匠。
  • 食譜:為薯片,碎屑和補鞋匠的最後醬
    薯片,碎屑和補鞋匠的最後醬做1杯,大約8份1/2杯重奶油1/2香草豆,分開縱向和種子刮,或1茶匙香草提取物1/4杯砂糖捏食鹽
  • 寧波鄞州76歲老師傅補鞋近50年:放不下這門手藝
    俞阿海是東吳鎮南村人,上世紀七十年代,他開始從事補鞋這一行,一幹就是近50年。除了風雨天氣,他總會騎著一輛三輪車來到街頭,三輪車上裝的都是補鞋的工具,皮釘、鉗子、剪子、錘子......一應俱全,這些工具仿佛帶著濃濃的歷史感,從上個世紀穿越到今天。在東吳鎮,只要向附近居民打聽哪裡可以補鞋,大家就會不約而同地指引你來到俞阿海的補鞋攤。
  • 70歲老人為救孫女,補鞋賺錢無生意,我送他個字,從此補鞋需排隊
    我就近走到一個補鞋老人的攤位上,把穿了8年的運動鞋從臭腳上扯了下來:「老叔,換個鞋底,鞋面清理下就好了。」「嗯,換鞋底啊?好好好,一隻5塊,兩隻10塊。」老人看起來最少70歲了,說話漏風。「老人家,您這麼大歲數了,怎麼不在家頤養天年,還出來補鞋哦?」我把鞋交到老人手裡,搭訕道。
  • 補鞋膠的正確使用方法
    鞋膠 粘鞋專用膠 沾鞋子樹脂軟膠修鞋匠防水萬能強力鞋膠 品 名:補鞋膠膠水淨重:20克/瓶特點:防水、牢固、不發黃、不發硬、耐水洗、不傷鞋、不傷腿補鞋膠使用方法:1、粘接前應先清除接合面的水、油、鐵鏽、油漆,接合面要吻合。
  • 耐斯NICE566瞬時遮白補染筆 易過敏人群的白髮剋星
    過了40歲,就是人到中年了,即使皮膚、身材保持的再好,一旦出現了白髮,就會立刻暴露年齡,看起來蒼老很多。頭髮對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實在太重要了,因此很多有了白頭髮的人,就會選擇染髮,讓自己變得更年輕。可是,殊不知,如果沒有選對染髮產品,不僅會傷害發質,甚至可能因此患上嚴重的疾病。那麼有沒有即安全又高效的染髮產品呢?小編在這裡為大家推薦耐斯NICE566瞬時遮白補染筆。
  • 它們是「早生白髮」的「剋星」,用這2味中藥泡水喝,補虛又烏髮
    早生白髮分為遺傳性和非遺傳性兩種情況,遺傳性白髮大都很難治療,但非遺傳性白髮是可以逆轉的。它們是「早生白髮」的「剋星」,是調理「早生白髮」最好用的藥材,堅持用它泡水喝,補虛又烏髮,你知道是什麼嗎?
  • 你的跑步鞋磨損了嗎?超省錢的補鞋技巧
    對於一個一年有5000KM的超馬跑者來說,說真的,我一年只要2~3雙鞋子就夠了,耗損很小,平均而言每雙鞋的服役達2000~2500KM,但多數人一雙鞋大約1000~1500KM鞋底就磨損的差不多了,關鍵還是在我學會了DIY補鞋底的技能。
  • 每月都要補染的白髮,就沒別的辦法了嗎?
    正常女性從35歲開始,毛髮色素細胞開始衰退,出現白髮。白髮部位觀健康1、後腦勺白髮後腦勺對應膀胱經的臟腑反射區,後腦勺白髮可能是膀胱經氣虛。3、前額白髮金額是對應脾胃的反射區,前額白髮是脾胃出了問題,脾胃不好。中醫認為,治療白髮最重要的是調整臟腑功能。
  • 白髮最好用的方子,2味中藥代茶飲,一個特效穴,補虛又烏髮
    所以三十歲就開始長白髮的,大有人在。和心肝腎這些重要器官相比,頭髮是很次要的,如果它們出了問題,即便沒有其他陰虛表現,也是身體在報警了,通過白髮告知你:陰虛了。民間說,白髮是因為血熱,這和陰虛其實同理,因為陰虛了,陽就顯得多出來了,所以才會有血熱的可能。反過來,如果一個人總是被情感攪和得精神壓力很大,就會有心火,心火灼傷身體之陰,就會陰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