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聞新讀】福澤諭吉:《脫亞論》

2021-02-13 我愛信仰

百度百科:福沢諭吉,日文假名讀音:ふくざわゆきち。日本近代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明治時期傑出的教育家、日本著名私立大學慶應義塾大學的創立者。他畢生從事著述和教育活動,形成了富有啟蒙意義的教育思想,對傳播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對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因而被日本稱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時期教育的偉大功臣」。

本文原刊於日本《時事新報》1885年(明治18年)3月16日

  林思雲譯

  隨著世界交通的手段便利起來,西洋文明之風逐日東漸。其所到之處,就連青草和空氣也被此風所披靡。大致說來,雖說古代和今天的西洋人沒有多大不同,但他們的舉動在古代較為遲鈍,而今天變得活躍起來,無非是利用交通這個利器的緣故。對於東方國家的當務之急來說,此文明的東漸之勢十分強勁,如果下定決心來阻止它的話,這樣做倒也不是不行,但觀察當今世界的現狀,就會發現事實上是不可能的。莫不如與時俱進,共同在文明之海中浮沉,共同掀起文明的波浪,共同品嘗文明的苦樂,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文明就像麻疹的流行一樣。眼下東京的麻疹最初是從西部的長崎地方向東傳播,並隨著春暖的氣候逐漸蔓延開來。此時即便是痛恨該流行病的危害,想要防禦它的話,又有可行的手段嗎?我確信沒有這樣的手段。純粹有害的流行病,其勢力的激烈程度尚且如此,更不要說利害相伴、或利益往往更多的文明了。當前不但不應阻止文明,反而應盡力幫助文明的蔓延,讓國民儘快沐浴文明的風氣,這才是智者之所為。

  西洋近代文明進入我日本以嘉永年間的開國為開端,雖然國民漸漸明白應該採用西洋文明,氣氛也逐漸活躍起來,但在通往進步的大道上,卻橫臥著一個守舊衰老的政府(這裡的政府指德川幕府――譯者注)。應該如何是好呢?保存政府的話,文明是絕對進不來的,因為近代文明與日本的陳規舊套勢不兩立。而要擺脫陳規舊套的話,政府也同時不得不廢滅。如果試圖阻止文明的入侵,日本國的獨立也不能保證,因為世界文明的喧鬧,不允許一個東洋孤島在此獨睡。

  對此,我們日本的有識之士,基於「國家為重」、「政府為輕」的大義,又幸運地依靠帝室的神聖尊嚴(這裡的帝室指天皇――譯者注),斷然推翻舊政府,建立新政府。國內無論朝野,一切都採用西洋近代文明,不僅要脫去日本的陳規舊習,而且還要在整個亞細亞洲中開創出一個新的格局。其關鍵所在,唯「脫亞」二字。

  雖然我日本之國位於亞細亞東部,但國民的精神已經開始脫離亞細亞的頑固守舊,向西洋文明轉移。然而不幸的是在近鄰有兩個國家,一個叫支那(這裡的支那指中國――譯者注),一個叫朝鮮。這兩國的人民,自古以來受亞細亞式的政教風俗所薰陶,這與我日本國並無不同。也許是因為人種的由來有所不同,也許是儘管大家都處於同樣的政教風俗之中,但在遺傳教育方面卻有不盡相同之處。日、支、韓三國相對而言,與日本相比,支國與韓國的相似之處更為接近。這兩個國家一樣,不管是個人還是國家,都不思改進之道。

  在當今交通至便的世界中,對文明的事物不見不聞是不可能的。但僅僅耳目的見聞還不足以打動人心,因為留戀陳規舊習之情是千古不變之理。如果在文明日新月異的交鋒場上論及教育之事,就要談到儒教主義。學校的教旨號稱「仁義禮智」,只不過是徹頭徹尾的虛飾外表的東西。實際上豈止是沒有真理原則的知識和見識,宛如一個連道德都到了毫無廉恥的地步,卻還傲然不知自省的人。

  以我來看,這兩個國家在今日文明東漸的風潮之際,連它們自己的獨立都維持不了。當然如果出現下述的情況的話,又另當別論。這就是:這兩個國家出現有識志士,首先帶頭推進國事的進步,就像我國的維新一樣,對其政府實行重大改革,籌劃舉國大計,率先進行政治變革,同時使人心煥然一新。如果不是這樣的情況,那麼毫無疑問,從現在開始不出數年他們將會亡國,其國土將被世界文明諸國所分割。

  在遭遇如同麻疹那樣流行的文明開化時,支、韓兩國違背傳染的天然規律,為了躲避傳染,硬是把自己關閉在一個房間裡,閉塞空氣的流通。雖說經常用「唇齒相依」來比喻鄰國間的相互幫助,但現在的支那、朝鮮對於我日本卻沒有絲毫的幫助。不僅如此,以西洋文明人的眼光來看,由於三國地理相接,常常把這三國同樣看待。因此對支、韓的批評,也就等價於對我日本的批評。

  假如支那、朝鮮政府的陳舊專制體制無法律可依,西洋人就懷疑日本也是無法律的國家;假如支那、朝鮮的知識人自我沉溺不知科學為何物,西洋人就認為日本也是陰陽五行的國家;假如支那人卑屈不知廉恥,日本人的俠義就會因此被掩蓋;假如朝鮮國對人使用酷刑,日本人就會被推測也是同樣的沒有人性。如此事例,不勝枚舉。

  打個比方,屋院相鄰的村莊內的一群人,在他們出現無法無天的愚行而且殘酷無情的時候,即使這個村莊裡偶爾有一家人注意品行的端正,也會被他人的醜行所淹沒。和這個例子一樣,支、韓兩國的影響已成為既成的事實,間接地對我外交產生了障礙,這樣的事情實際上並不少,可以說這是我日本國的一大不幸。

  既然如此,作為當今之策,我國不應猶豫,與其坐等鄰國的開明,共同振興亞洲,不如脫離其行列,而與西洋文明國共進退。對待支那、朝鮮的方法,也不必因其為鄰國而特別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對他們的態度方式對付即可。與壞朋友親近的人也難免近墨者黑,我們要從內心謝絕亞細亞東方的壞朋友。

免責聲明:本平臺部分文章選自網際網路,目的為傳遞更多信息及學習借鑑所用,並不意味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偽,對轉載稿中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繫我們!

溫馨提示:

收聽節目請在微信平臺輸入「我愛信仰」可收聽往期所有節目,或輸入「微訪談」可收聽所有微訪談節目,以此類推,或輸入「幫助」可查閱幫助,用手機收聽節目更便捷!

也可以在微信菜單——節目——各檔節目頁面——點擊閱讀原文就可以收聽每個子欄目下的所有節目!

我愛信仰文藝電臺各檔節目收聽方法如下:

1、點擊網站收聽:www.iloveiman.com

或 http://www.ximalaya.com/#/1247935/sound/ ;

http://www.ximalaya.com/#/13072400/sound/

2、在微信平臺回復節目名稱收聽:

請搜索微信公眾號為:<我愛信仰> ,隨時了解節目更新狀態;或者回復「我愛信仰」收聽本節目,回復「童聲童音」收聽本節目等;

3、在手機下載安卓版APP來收聽節目:

我愛信仰安卓版APP下載地址:

http://pan.baidu.com/s/1o6M5bRG?qrfrom=1&qrtype=apk&qq-pf-to=pcqq.c2c

4、加入我愛信仰QQ群及時了解節目更新動態: QQ群 311266823

5.荔枝電臺我愛信仰主頁:

http://www.lizhi.fm/#/352897

或荔枝電臺搜索「我愛信仰」

相關焦點

  • 明治維新150年︱兩個「福澤諭吉」的相似和迥然
    除此之外,福澤本人還多次表示自己對儒學和中國文化的極端厭惡,他自認一生最大的使命是將日本的主流學問從儒學改造為西洋學問。在中國,大家總是對福澤諭吉的脫亞論無法釋懷。但不為人知的是,極端蔑視中國文化的福澤諭吉也曾多次對中國巨大的潛力表示了敬畏,他認為中國身為大國有朝一日若能徹底改革將會震驚世界。
  • 福澤諭吉:一個國家的啟蒙老師
    讀洋書的福澤諭吉當然更是「問題人物」,外出參觀必定有監視員跟隨。這種把鎖國政策搬到國外的做法,並非日本獨有。 當時英國天下太平,保守黨和自由黨卻各持己見,為政治問題吵架。福澤諭吉感到迷惑,「兩人明明是敵人,卻同在一張餐桌上吃飯喝酒,究竟是怎麼回事?」
  • 明治維新 | 紙幣上的福澤諭吉
    這本《福澤諭吉自傳》是他的口述自傳,1899年出版。福澤諭吉做的重要的貢獻,一是著書、翻譯,二是成立慶應義塾,它是日本慶應義塾大學(Keio University)的前身,三是創刊新報,普及新知,提倡演講和辯論。 福澤諭吉把他三次出國考察過程中的所看所想,編撰成一本書《西洋事情》,書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介紹西方社會。它在社會各界受到好評,尤其是致力於維新的人士。
  • 福澤諭吉:如果人人都想做官,那國家無論如何都不能強盛
    時代風口 福澤諭吉很好的抓住了這個時代風口,面對國內外的內憂外困,他大力提倡西方的思想,並強調個人的思想解放。這一切都是源於父親的經歷。 福澤諭吉的父親是一位儒學的支持者,極具才華但又懷才不遇,他一生都在為藩主作會計的工作,但是一生都在幕後工作,沒有辦法展現自己的才華。這對福澤諭吉的影響很大,他也非常痛恨日本的門閥與封建世家。
  • 福澤諭吉評孔孟
    作者是日本啟蒙思想家,日元紙幣最大面額人物,福澤諭吉(1834-1901)。1、為什麼批判孔孟福澤為什麼如此批判孔孟?美國打開日本通商口岸後,面對西方先進文明,日本陷入恐慌。福澤是立足日本進步的立場,發此議論的。這種批判在新中國早期階段,某個領袖做過,多數人不同意。面對落後的現實,人們極易病急亂投醫。
  • 福澤諭吉——為什麼日本最高面額的紙幣上印了他的畫像?
    他寫的《脫亞論》,宣告了日本民族不再願意與愚昧無知而又驕傲自大的中國人(日人稱為支那人)為伍。他沒有邀名,假裝」溫柔慈悲」,」寬容大愛」,而是不怕被人罵」憤青」,態度堅決地對日本說不!   他嚴厲地批評當時日本的」國家體制教育系統」——儒教主義的弊端。
  • 福澤諭吉:國家的強盛之道,首先在於強民
    這是日本思想家福澤諭吉眾多名言中,最具含金量的一句。很多中國人以為,福澤諭吉是主張日本對外侵略的第一理論家,殊不知他對日本的首要貢獻,不是「擴張」,而是「獨立」二字。眾所周知,現行1萬日元大鈔正面,印著福澤諭吉的頭像。一萬元是日本錢幣最高面額,舊款一萬日元的主人是日本「釋迦牟尼」聖德太子,而福澤以新換舊,可見在日本歷史的地位和影響力超過了聖德太子。
  • 心心念要「脫亞入歐」的日本,為何成了「非亞非歐」?|百家故事
    在當時東西方大潮的碰撞之下,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澤諭吉,提出了一個「脫亞入歐」的理念,要求日本全面西化。這一理念很快的就成為了日本的國策,並且實行至今。一、《脫亞論》與日本的軍國主義1885年3月16日,日本《時事新報》刊登了一篇名為《脫亞論》的文章,這是由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澤諭吉寫的,其主要觀點是,就是四個字「脫亞入歐」。福澤諭吉認為在西方文明的衝擊下,東亞文明必將失敗,日本想要避免淪為殖民地國家,必須全面西化,放棄傳承日本千年的儒家思想,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文化。
  • 丸山真男:《福澤諭吉與日本近代化》序言
    (區女士另外還寫過《中國的福澤諭吉理解——以清末期為中心》[吉川弘文館《日本歷史》第525號——1992年2月號]、《現代中國的福澤諭吉理解》[慶應大學福澤中心編《近代日本研究》第7卷]等論稿,原作者丸山從這些論稿中得到不少教益,在此也順便提及)區女士介紹說,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強調推進現代化以來,福澤在中國的學界受到了新的注目。
  • 福澤諭吉:先有獨立人格的國民,才有強大安寧的國家
    然而事實上,無數個由衰落走向強盛的國家的經驗告訴我們,武力和制度改變的只是這個國家的形態,而真正能讓這個國家脫胎換骨的是思想,歸根到底是教育的改革,而這,也恰恰是最難做到的,而福澤諭吉終身從事的,就是這最艱難的一步。
  • 像旗幟一樣引領日本走向文明的文章:福澤諭吉《脫亞論》譯文及原文
    而日本思想家福澤吉諭等人力推的脫亞論,也即全面西化,更是從思想上、行動上推動日本全面融入西方。這與當時的清朝洋務運動的所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明顯不同的。事實上,最後效果也完全不同。從1868年的明治維新開始到1894年甲午海戰,日本僅僅用了26年時間,就把大清打得遍地找牙。回顧這段歷史,國人應該深思並得到啟發。
  • 日本兩大名校創辦人「福澤諭吉」與「大隈重信」的故事
    ▋世界上唯一的花束獻給遠方的你關於福澤諭吉和大隈重信的友情有著這麼一段故事。1901年福澤諭吉過世的時候,婉拒所有的鮮花和奠儀,唯獨收下了來自大隈重信的鮮花。福澤諭吉誕生碑福澤諭吉的父親是豐前國中津藩(今九州大分)的下級武士,因為工作的關係,被派任到大阪的中津藩藏屋敷工作,福澤諭吉就是在大阪出生的。
  • 「文豪野犬」「人上人不造」福澤諭吉——真男人不需要異能也能贏
    不過,歷史上的福澤諭吉就是另一個樣子了,這裡就簡單介紹下好了,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搜一搜這個男人。歷史上的福澤諭吉標籤:思想家、教育家生卒年:1835年1月10日—1901年2月3日代表作:《童蒙教草》《你為什麼要學習》對於大部分國人來講,福澤諭吉這個人是非常陌生的,但是在日本他的知名度類似於國內的
  • 日本宣布更換紙幣圖案 一萬日元由福澤諭吉變為澀澤榮一
    日本宣布更換紙幣圖案 一萬日元由福澤諭吉變為澀澤榮一
  • 福澤諭吉:是國家的政府,還是政府的國家?
    福澤諭吉一生沒有進政府任職,但是其作用卻超過許多權傾一時的政治家。
  • 福澤之問 | 是國家的政府,還是政府的國家?
    可是,面對這個發人深省的「福澤之問」,到底有多少中國人想明白了呢?福澤諭吉一生沒有進政府任職,但是其作用卻超過許多權傾一時的政治家。他被稱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日本的託爾斯泰」,其文章和著作對推動日本走向近代化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在日本,福澤渝吉的名字家喻戶曉。
  • 福澤之問:是國家的政府,還是政府的國家?
    面對這個發人深省的「福澤之問」,到底有多少中國人想明白了呢?福澤諭吉一生沒有進政府任職,但是其作用卻超過許多權傾一時的政治家。他被稱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日本的託爾斯泰」,其文章和著作對推動日本走向近代化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在日本,福澤諭吉的名字家喻戶曉。
  • 【日本的大學】(十四)慶應義塾大學:踐行諭吉精神的日本最早的私立大學
    慶應義塾大學由福澤諭吉創辦,是日本的第一所私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