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積累 |高考語文晨讀晚背(六)

2021-02-19 高考語文資訊

周次

內容

6

名句名篇默寫

《氓》 《漁家傲·秋思》 《相見歡》 《無題》

古代文化常識

飲食出行

易錯易混成語

易用錯對象成語(一)

一、名句名篇默寫

1.氓(5年0考)《詩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①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注】 ①帷:粵教版教材中為「幃」。

【本篇情景式默寫集錦】

(1)《詩經·氓》寫女子在無奈之下與男子約定婚期的句子是:「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2)《詩經·氓》用動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愛情的句子是:「於嗟鳩兮,無食桑葚!」

(3)《詩經·氓》寫女子家人對其不理解、譏諷女主人公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4)《詩經·氓》中與「青梅竹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5)《詩經·氓》寫女子不願同氓終老的句子是:「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6)《詩經》以賦比興為典型的表現手法,《氓》中「桑之落矣,其黃而隕」兩句就採用了比興手法,形象地展示出女子愛情凋零、容貌枯槁的悽楚。

(7)《詩經·氓》中表現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勞作的兩句是:「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8)女子對愛情態度專一,男子對愛情卻懷有二心。這種鮮明的對比在《氓》一文中,集中體現在「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9)《詩經·氓》中女子總述自己在婚姻生活中得到的教訓的句子:「於嗟女兮,無與士耽!」

2.漁家傲·秋思(5年0考)範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本篇情景式默寫集錦】

(1)王維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突出邊塞的壯美,《漁家傲·秋思》中的「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用相同景物卻描寫了邊塞的悲涼。

(2)《漁家傲·秋思》中抒發徵夫戍邊難歸的無奈和對家鄉的眷念之情的句子是:「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

(3)「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是《滕王閣序》中的經典語句,範仲淹《漁家傲·秋思》中的「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也用了「衡陽雁」的意象。

(4)範仲淹《漁家傲·秋思》中,點明地域、時令及詞人對邊地風物的異樣感受的詞句是:「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5)《漁家傲·秋思》一詞中,寫邊塞將士思念故鄉,卻因為邊患未平而不能做歸家打算的兩句是:「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

3.相見歡(5年0考)李 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本篇情景式默寫集錦】

(1)李煜的《相見歡》中,以動作的描寫,揭示了詞人內心深處隱藏的不能傾訴的孤寂與悽婉的詞句是:「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2)杜甫《春望》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化無情之物為有情,抒發了感時傷世之情;李煜的《相見歡》中「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則化無形之情為有形,寫出了亡國的哀思。

(3)李煜《相見歡》中,選取典型景物,情景交融地描畫出作者的孤獨悽寒之感的句子是:「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4)李煜《相見歡》中,以絲的千頭萬緒比喻離愁的紛亂和難解的句子是:「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5)李煜《相見歡》中,常被用來形容人內心煩亂,或形容某些事情難以處理解決的句子是:「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4.無題(5年0考)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本篇情景式默寫集錦】

(1)在李商隱《無題》中,常用來比喻教師的工作,被人們用來讚美無私奉獻精神的詩句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2)李商隱《無題》中,通過傳說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徑,表達自己的情感的詩句是:「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3)李商隱在《無題》中,運用蓬山、青鳥的神話傳說,寄託自己的深長情意的句子是:「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4)李商隱在《無題》中,寫暮春時與自己所愛的女子別離的傷感情景的句子是:「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5)《無題》中,清冷的月光下,詩人設想對方傷感久別的種種情景的詩句是:「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二、古代文化常識

飲食出行

【五穀】古代所指的五種穀物。「五穀」,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

【五牲】五種動物,具體所指說法不一:一種指牛、羊、豬、犬、雞;一種指麋、鹿、麇、狼、兔;還有一種指麇、鹿、熊、狼、野豬。第一種說法流傳較廣。

【五味】指酸、鹹、甜(甘)、苦、辣(辛)五種味道。烹調上講究「五味調和」。

【六畜】指六種家畜:馬、牛、羊、豬、狗、雞。

【古代食器】古代食器種類很多,主要的有:簋(guǐ),形似大碗,人們從甗(yǎn)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簠(fǔ),是一種長方形的盛裝食物的器具,用途與簋相同,故有「簠簋對舉」的說法。豆,像高腳盤,本用來盛黍稷,供祭祀用,後漸漸用來盛肉醬與肉羹了。皿,盛飯食的用具,兩邊有耳。盂,盛飲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圓形之足。

案,又稱食案,是進食用的託盤,形體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進食時常「舉案齊眉」,以示敬意。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於俎上,然後用刀割著吃。匕,是長柄湯匙;俎,是長方形砧板,兩端有足支地。古人常以刀匕、刀俎並舉,並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鴻門宴》中「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說的就是這種境遇。

箸,夾食的用具,與「住」諧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諱故取反義為「快」,又因以竹製成,故加個「竹」字頭為「筷」,沿用至今。質料可選用竹、木、陶、青銅等。古代統治者所用的筷子,有的用金、銀或象牙製成。

【古代炊具】我國古代炊具有鼎、鑊(huò)、甑(zèng)、甗(yǎn)、鬲(lì)等。

鼎,最早是陶製的,殷周以後開始用青銅製作。鼎腹一般呈圓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說;鼎的上沿有兩耳,可穿進棍棒抬舉。可在鼎腹下面燒烤。鼎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差別較大。古代常將整個動物放在鼎中烹煮,可見其容積較大。夏禹時的九鼎,經殷代傳至周朝,象徵國家最高權力,只有得到九鼎才能成為天子,可見它是傳國之寶。

鑊是無足的鼎,與現在的大鍋相仿,主要用來烹煮魚肉之類的食物;後來它又發展成對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即將人投入鑊中活活煮死。

甑,是蒸飯的用具,與今之蒸籠、籠屜相似,最早用陶製成,後用青銅製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許多孔眼,置於鬲或釜上,甑裡裝上要蒸的食物,水煮開後,蒸氣透過孔眼將食物蒸熟。

鬲與鼎相近,但足空,且與腹相通,這是為了更大範圍地接受傳熱,使食物儘快爛熟。鬲與甑合成一套使用稱為「甗」。鬲只用作炊具,故體積比鼎小。

【古代酒器】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稱,作為專名是一種盛酒器,敞口,高頸,圈足。尊上常飾有動物形象。

壺,是一種長頸、大腹、圓足的盛酒器,不僅裝酒,還能裝水,故後代用「簞食壺漿」指犒勞軍旅。

彝、卣(yǒu)、罍(léi)、缶(fǒu),都是形狀不一的盛酒器。

爵,古代飲酒器的總稱,作為專名是用來溫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溫酒。角,口呈兩尖角形的飲酒器。

觥(gōng),是一種盛酒、飲酒兼用的器具,像一隻橫放的牛角,長方圈足,有蓋,多作獸形。觥常被用來罰酒,歐陽修《醉翁亭記》中有這樣的描述:「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杯,橢圓形,是用來盛羹湯、酒、水的器物。杯的質料有玉、銅、銀、瓷,小杯為盞、盅。卮,也是一種盛酒器,《鴻門宴》中有「卮酒安足辭」之句。

【羹】即肉汁。有兩種:一種是純肉汁,供食飲;另一種是肉羹,製成五味調和的濃肉湯,後泛指煮或蒸成的汁狀、糊狀的食品。在古代,肉是「肉食者」才能吃到的,貧苦百姓只能用白水煮菜為羹,這就是所謂的菜羹。

【膾炙】膾,切細的魚、肉;炙,烤熟的肉。古代鮮肉一般用火炙,就像今天的烤羊肉串;幹肉則用火烤。「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可見古代膾食需要很高的刀工技法。膾炙,是人們所共同喜好的,後來把詩文為人所稱頌叫作「膾炙人口」。

【古代家具】我國古代家具主要有席、床、屏風、鏡臺、桌、椅、櫃等。蓆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樹葉編織而成,後來大都由蘆葦、竹篾編成。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見蓆子的應用是很廣泛的。床,是蓆子以後最早出現的家具。一開始,床極矮,古人讀書、寫字、飲食、睡覺幾乎都在床上進行。《孔雀東南飛》:「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詩中的「床」指的是坐具。和這種矮床配合用的家具有幾、案、屏風等。還有一種矮榻常與床並用,故有「床榻」之稱。魏晉南北朝以後,床的高度與今天的床差不多,成為專供睡覺的家具。唐宋以來,高型家具普及,有床、桌、椅、凳、高几、長案、櫃、衣架、巾架、屏風、盆架、鏡臺等,種類繁多,品種齊全。各個朝代的家具,都講究工藝手法,力求圖案豐富、雕刻精美,表現出濃厚的中國傳統氣派,成了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獨特風格與樣式,對世界不少國家產生過深遠影響。

【古代交通工具】輦,古代用人拉著走的車子,後多指皇帝、皇后坐的車子。如:輦輅(皇帝的車駕)、輦轂(皇帝坐的車子)、輦道(帝王車駕所經的道路)、輦路(天子御駕所經的道路)、輦乘(指帝王與后妃專用的車乘)、輦御(皇帝的車輿)。

【長亭短亭】長亭短亭,在古代是指設在路旁的亭舍,用來當作餞行的地方,後引申為旅程遙遠。

【秉燭夜遊】手持蠟燭在夜間行遊。意謂人生短暫,應當及時行樂。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三、易錯易混成語

易用錯對象成語(一)

【風姿綽約】形容女子姿態優美。錯例:公園裡擺放的各種盆栽菊花,奼紫嫣紅,微風一吹,更是風姿綽約。(「風姿綽約」不能用來形容花木)

【楚楚動人】形容女人打扮得漂亮,姿態嬌柔,能打動人。錯例:文章生動細緻地描寫了小麻雀的外形、動作和神情,在敘述、描寫和議論中,傾注著強烈的感情,讀來楚楚動人,有很強的感染力。(「楚楚動人」不能用來形容文章的描寫)

【洗心革面】改正錯誤,重新做人。錯例:本刊將洗心革面,繼續提高稿件的編輯質量,決心向文學刊物的高層次、高水平攀登。(「洗心革面」只能用於人,不能用於物)

【倚馬可待】原意是站在即將出發的戰馬前起草文件,很快就可以完稿。特指人的文思敏捷。錯例:他呀,做起事來可麻利了,無論做什麼都倚馬可待。(「倚馬可待」不能用來形容做事)

【炙手可熱】比喻氣焰很盛,權勢很大。錯例:《大河之舞》自1994年首演以來便炙手可熱,並且引燃了全球的踢踏舞熱潮,更是被全球藝人一致推崇為當代最具愛爾蘭民族風格的經典音樂劇。(「炙手可熱」只可指人,不能指其他的)

【美輪美奐】形容房屋多而又高大華麗或形容裝飾布置等美好漂亮。錯例:博物館裡珍藏著大量有藝術價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種花鳥蟲魚、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美輪美奐。(這裡用來形容「石刻作品」中的「花鳥蟲魚」和「人物形象」,顯然是陳述對象的誤用)

【絡繹不絕】形容行人車馬來來往往,接連不斷。

【揮灑自如】形容寫文章、作畫等,運筆自如,不受約束。不可用於舉止風度。 

【不可磨滅】指事跡言論等將始終保留在人們的記憶中。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搭配,若與情感、友誼搭配則錯。

【人老珠黃】指婦女因為老了而被輕視,就像珠子年代久了會變黃,不如新珠子值錢一樣。只用於婦女。

【如履薄冰】形容謹慎戒懼。多用於人的心緒,不能用於環境。強調主觀心態之謹慎小心,而非客觀情況之危急。 

【巧奪天工】指人工的技藝極其精巧,勝過天然。錯例:翹首西望,海面託著的就是披著銀髮的蒼山。蒼山如屏,洱海如鏡,真是巧奪天工。(「巧奪天工」適用於描述人工製作的東西。例句陳述的對象主體是自然界中的「蒼山」和「洱海」,強調的是自然造物之美,故錯。)

【草長鶯飛】形容江南春色的美好。錯例:三月的呼倫貝爾大草原草長鶯飛,春光迷人。(這裡說的是北方大草原,「草長鶯飛」使用不恰當)

【信筆塗鴉】形容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錯例:他從小就喜歡畫畫,常在紙上信筆塗鴉,現在他畫的鳥已是栩栩如生。(「信筆塗鴉」不是指畫「鴉」)

【汗牛充棟】用牛運書,牛累得要出汗;用屋子放書,要放滿整個屋子。形容書籍很多。錯例:古人中不乏刻苦學習的楷模,懸梁刺股者、秉燭達旦者、聞雞起舞者,在歷史上汗牛充棟。(「汗牛充棟」只能指書多,不能指人多)

【如坐春風】比喻在不知不覺中受到長輩或良師的懇切教誨。錯例:辯論會上,聽了同學們慷慨激昂的發言,張教授真有一種如坐春風的感覺。(「如坐春風」用錯了對象)

【舉案齊眉】形容夫妻之間相敬相愛,關係融洽。錯例:老張一家三代,十多年來和睦相處,真可謂舉案齊眉、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只能用於夫妻之間)

【東山再起】原指東晉謝安退職後在東山做隱士,後來又出任要職。後用以指失勢之後重新恢復地位。錯例:打假活動是長期的,如果我們稍有疏忽,冒牌貨就會東山再起。(「東山再起」用於人,而不用於物)

【朝思暮想】一天到晚地思念。往往用於思念,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想」。錯例:沒有好劇本就沒有好戲可演,用質量差的劇本,演了就賠錢,所以尋找好本子就成了不少影視製作人朝思暮想的事。(句子中的「朝思暮想」應該用「夢寐以求」來替換)

【不知所云】指說話人語言混亂,所說內容讓人無法理解。錯例:陳寅恪先生上課時旁徵博引,還不時夾著所引史料的數種語言文字,這使得語言基礎差、文史基礎知識貧乏的學生簡直不知所云。(此句是指聽話人聽不懂,「不知所云」用錯了對象)

【相敬如賓】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對待賓客一樣。用於夫妻之間,常與「舉案齊眉」連用,其他如「琴瑟之好、破鏡重圓」只能用於夫妻之間,不能用於朋友、同學、同事之間。 

【青梅竹馬】指夫妻倆或戀人從小就相識。只能用於幼時就認識的夫妻或戀人。 

【休戚相關】彼此間禍福互相關聯。只能用於人物之間,不能用於事物之間。 

【置若罔聞】指不予理睬,放在一邊不管,好像沒聽見一樣。不可用於視覺方面。 

【篳路藍縷】形容創業的艱苦。不可用來形容生活艱辛。 

【三令五申】再三地命令和告誡。多指上級對下級,領導對群眾。

【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錯例:這對老朋友分別了近半個世紀,沒想到這次居然在大街上萍水相逢,於是站在路邊暢談起來。(該句用來形容老朋友相遇屬對象誤用)

【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昏暗一變而為開闊敞亮,不能用來形容人的性格。 

【不恥下問】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識比自己少的人請教為可恥。錯例:同學們有不懂的問題應虛心向老師請教,不恥下問。 (用錯了對象。 ) 

【循序漸進】指學習、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只用於學習、工作。 

【豆蔻年華】指十三四歲的少女。 

【破鏡重圓】比喻失散或離婚後重新團聚。 (用於夫妻)

相關焦點

  • 高考語文晨讀晚背 第15周
    高考語文晨讀晚背 第1周高考語文晨讀晚背 第2周高考語文晨讀晚背 第3周
  • 高考生物:30天晨讀晚背計劃!提分乾貨(附高中生物資料大全)
    同學們晚上好哇,我們都知道理科生是不喜歡背的But,高考生物的考點離不開教材,課本裡都是基礎知識點和隱藏考點,所以想要學好生物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背>說得輕鬆,可是我們的大腦記憶是有一個缺點的,那就是——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所以同學們要想深刻地背熟生物,就必須利用好零碎時間,反覆背,反覆記可是理科生不愛背怎麼辦
  • 知識積累 |高考語文晨讀晚背(十二)
    周次內容12名句名篇默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行路難》《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使至塞上》古代文化常識曆法知識(一)易錯易混成語易褒貶失當成語(二)一、名句名篇默寫1.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二、古代文化常識曆法知識(一)【農曆】我國長期採用的一種傳統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來定月,用置閏的辦法使年平均長度接近太陽回歸年,因這種曆法安排了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業生產活動,故稱農曆,又叫中歷、夏曆,俗稱陰曆。古人寫文章,凡用序數紀月的,大多以農曆為據。
  • 2020高考學霸筆記之高中語文晨讀晚背9-10
    ‍‍‍2020年9月高考優秀作文專輯9月出爐,買買買!高考第一品牌語文月刊代碼46-88每月一本定價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優秀作文點評專輯、9月高考試題分析專輯、12月最新高考分類練習專輯、4月最高高考衝刺AB卷二套題等為高考必備!諮詢微信160170248,手機13602424805 語文月刊2020年9月高考作文專刊目錄
  • 高考英語,晨讀晚背600個高頻詞組,學霸必備!你記住多少?
    高考英語考試大綱雖然要求考生需要掌握3500個單詞,但是很多同學完形填空一直做不好,失分較多。因為絕大多數單詞大家平時都認識。卻不會應用,組不明白詞組。完形填空的文章都是與學生學習和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因此,學姐提醒大家,一定要研究真題,只要做高考真題/模擬題,把裡面的詞/詞組全部記住,高考時錯誤量可以控制在0--2個之內。但很多同學反應研究了真題,但是題量太大,也沒有整理完整和完全記住。
  • 吉化六小開展「背誦千古美文 積累中華經典」積累背誦檢測活動
    為了進一步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積累名家美文,古詩詞名篇,讓學生們在背誦過程中獲得中華經典的基本薰陶和修養,接受中國傳統美德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育,提高學生背誦積累經典美文古詩詞的興趣
  • 華語晨讀|語文閱讀理解的24個萬能公式,背熟6年一分不扣
    在語文的學習中,有兩大重難點,一是閱讀理解,二是作文。
  • 日積月累|衡中英語晨讀素材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性的學科,我們都深知道晨讀的必要性。
  • 學霸都有晨讀習慣:孩子在語文和英語方面可以晨讀哪些內容
    昨晚閒聊時說起來,璐璐很是憂心忡忡,因為之前帶女兒不方便,女兒一直在爺爺奶奶那邊上學,現在剛剛接到身邊來,璐璐感覺女兒很多方面不如這裡的孩子,她想著每天早晨讓女兒晨讀,主要讀語文和英語方面,但是一時間不知道該從何下手,該讀哪些語文方面和英語方面的讀物。
  • 學霸都有晨讀習慣:三年級孩子,語文和英語方面可以晨讀哪些內容
    昨晚閒聊時說起來,璐璐很是憂心忡忡,因為之前帶女兒不方便,女兒一直在爺爺奶奶那邊上學,現在剛剛接到身邊來,璐璐感覺女兒很多方面不如這裡的孩子,她想著每天早晨讓女兒晨讀,主要讀語文和英語方面,但是一時間不知道該從何下手,該讀哪些語文方面和英語方面的讀物。
  • 高三語文二輪複習提分策略,高中生們可收藏!
    多次榮獲高考成績優秀獎,指導多名教師榮獲市評優課一等獎,指導多名學生獲全國作文競賽一等獎。 一輪複習中,考生依據課本對基礎知識點和考點,進行了全面的複習掃描,已建構起高考語文基本的學科知識、學科能力和思維方法。
  • 語文學習側重積累,作為高中生,需要積累這5個方面的知識
    人們常說,學好語文必須積累。語文成績的提高就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進行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積少成多,你的語文成績,語文素養就會提高。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不同於小學,初中階段的學習,那麼對應的積累應該發生改變。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只有堅持了才能收到應有打效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積累是要不得。
  • 高考語文晨讀晚背 第1周
    (2012年高考大綱全國卷)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 2021高考生必背英語高頻3500詞!掌握這些拿高分(可列印完整版)
    英語要想學得好,百分之七十都在背單詞上,很多同學在做題的時候,大都是因為英語閱讀讀不懂,會遇到很多不認識的單詞,英語寫作想到想說的話,但不知道用英語怎麼表達等等……學姐今天給大家整理了英語高考高頻3500詞,掌握這些高考英語絕對不在話下
  • 六年級上冊語文:全書重點知識歸納匯總,列印貼牆背,考試不下98
    我們說過,一個人的語文素質決定了一個人的談吐風貌,小學階段更是孩子語文基礎的奠基時期,這個階段孩子語文成績好不好,直接決定了以後的學習狀態。語文學習鍛鍊的是一個人的推理能力、歸納能力、總結能力,這些基本能力的培養是一個人成長的基礎,要想孩子以後出口成章,就要讓孩子好好把語文基礎知識學紮實。
  • 老師極力推薦的小學文學常識匯總,背會了,語文次次拿高分!
    小學語文,雖然這門科目在小學階段拉不開太大差距,但是隨著年級的升高,試卷中所考察到的有關文學常識的知識點卻成為拉開分數差的關鍵。課本上雖有所涉及這方面的內容,老師也會向同學們普及一些,但課外閱讀積累才是掌握這些知識的關鍵。
  • 每日打卡晨讀:高中生物晨背和晚背知識點,「高考備考」總結筆記
    高中生物有別於其他理科就是,不需要超強的計算能力,你需要的是要將繁雜的知識點進行記憶的加工和整理,可以說得生物基礎知識抓的牢分就考的高。但是對於理性思維較強的同學不太喜歡去記憶東西,高中生物知識又有著沒有規律且零散的特點,所以如何將生物知識點學牢學透對於大部分的同學來說一種學習障礙。
  • 高考加油站||每日一練(二)語言運用+古代詩文閱讀
    >高考作文視頻講解||第五講 縱向層進高考作文視頻講解||第六講 正反對比高考作文視頻講解||第七講 引申類比高考作文視頻講解||第八講 假設分析和第九講 首尾圓合高考語文晨讀晚背 第1周高考語文晨讀晚背 第2周高考語文晨讀晚背 第3周高考語文晨讀晚背 第4周高考語文晨讀晚背 第5周
  • 高考語文如何「提分」?除了記背,學生還應該掌握以下技巧
    文|娟娟lu教育學習「語文」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很多詞彙都是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日積月累而來的。然而上了高中以後,學生們的語文也開始變得難了起來,尤其是遇到「新高考」以後,想要提分就非常的困難了。尤其是「文言文」和「作文部分」,都是高考中最難攻克的部分,那麼如何才能讓高考語文大幅度「提分」呢?
  • 她高考語文134分,靠這2大法寶,取得好成績:閱讀和積累!
    今日我們請到中山大學學子李泠泠 ,她在全國一卷高考中,語文獲得134分的高分,下面一起看看她的高考應考經驗,希望能夠助考生們一臂之力!李泠泠 高考成績:全國一卷語文134分中山大學國際翻譯學院2018級本科生學好語文,概括起來就是兩個詞:閱讀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