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在人感到疲勞、體力下降時,容易受到細菌病毒感染而患病

2021-01-17 小西瓜的養生說

當頭痛、牙疼、面神經疼等臉上某個部位疼痛時,面部表情或臉型發生變化,如額頭皺紋加深、面部輕輕抽搐,一側眼瞼下垂等。面部表情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心情及心理狀態,如果心情舒暢,臉上就明朗;如果愁腸百結,臉上就陰沉鬱悶。當一個人的表情,也就是喜怒哀樂表現得異常強烈,或者相反臉上一點表情也沒有時,都要考慮是否精神狀態不正常,得了精神病。

患有嚴重神經官能症和精神病的人,只要看他的神色和面部表情,就可以猜個八九不離十。患有抑鬱性精神病的人沉默寡言、整天不願和人談話;而情緒高漲、狂躁不安與情感低落、淡漠沉悶交替出現時,大多患有狂躁憂鬱症。而神經質的人,經常皺著眉頭、沒著沒落、焦躁不安,有時嘴裡牢騷不斷,這種人並沒有什麼大病,卻經常向醫生誇大自己的症狀,訴說這兒、那兒不舒服,這種人應請神經內科或精神病科大夫診治。

有些疾病病情到晚期,瀕臨死亡時,患者臉上常出現特有的「死相」面容。由於衰弱、營養不良而衰竭、皮下脂肪消失、皮膚乾枯、兩眼深陷、鼻子尖削、面頰塌陷、口唇鬆弛、臉色土灰,這種面容醫學上叫惡液質。這種惡液質大多見於晚期癌症、晚期肝硬化病人。患急性腹膜炎的病人也可見到特殊面容,由於發生脫水、體液分布異常、循環障礙,出現「腹膜炎貌」。

這種面容,並不意味著病人瀕臨死亡,而是表示病情嚴重。由此可見,由於人的臉色和表情可以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因此,如果發現與平時有什麼改變,應想到有可能患了某種疾病,及時去醫院檢查,以及早確定病因。當徹夜不眠的工作後、身體疲勞過度或婦女月經期等,經常可發現眼圈發黑的情況。如果婦女每次月經期都出現眼圈發黑,月經量並不比平時多,不必擔心。

一般來說,疲勞感往往是疾病的先兆,所有的疾病早期都有疲勞感、倦息。所以,如果沒有什麼明顯的原因而時常感到疲勞,應予以重視。換句話說,往往在人感到疲勞、體力下降時,容易受到細菌、病毒感染而罹患疾病,因此對出現眼圈發黑的現象應予以警惕。當發燒、因出血而繼發貧血、患有癌症等惡性疾病、食慾很好而體重減輕、患糖尿病或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等疾病時,人都會感到疲勞。

在沒有器質性疾患,由於神經官能症、心身疾患等精神因素也會感到身體疲勞。睡眠不足時眼圈發黑。當連續熬夜後美美睡上一覺,身體疲勞恢復後醒來,頓覺頭腦清醒,精神煥發,雙目有神,眼周的陰影也就完全消失了。患有失眠的人大多是神經質的人,這種人越睡不著越胡思亂想,徒勞的傷神,也就越發睡不著覺。失眠也是某些疾病的症狀,如疼痛、搔癢、腹瀉、腹疼、牙疼、頭疼或高血壓、動脈硬化、老年性精神病。

以及其他引起失眠的疾病等。當原發病治好後,失眠也隨之痊癒。因此,當出現眼圈發黑時,如果不是因為失眠、生活不規律引起的,就應考慮是否有肝臟病、甲狀腺等內分泌病隱患,有必要去內科詳細檢查。經過詳細檢查,即使什麼異常也沒有發現,也應想到,一切疾病都是從疲勞開始發病的,而眼圈發黑就是一個信號。當出現眼圈發黑時,要注意保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營養充分,恢復身體的健康狀況。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心靈也就是大腦。換句話說,眼睛的變化可以反映出人的思維、情感。人的畫像也好、雕塑也好、照片也好,成功的關鍵在於眼睛。「畫龍點睛」的意思也在於此。從眼睛的變化也可以了解人體的健康狀況,對醫生來說,根據眼睛的變化判斷病情比顏面更可靠。眼睛也比語言更能真實的流露本人的心理活動。不善言詞的人或啞人可以用眼睛表達他的要求、意願;患有身心疾病、精神病的人,也可以從其眼神中得到證實。總之,眼睛可以出現各種複雜的變化,如眼睛的顏色、眼分泌物、眼球活動方式、眼淚的多少、眼結膜的充血狀況、眼臉是否下垂、眼角是否上吊、眉毛的變化、視力變化等,都和某些疾病有關;眼淚、眼分泌物及眼睛顏色的改變,也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前兆。

相關焦點

  • 如何緩解體力疲勞 8中方法有效緩解疲勞
    相信有很多人都有過體力疲勞的經歷吧,那你知道我們應該如何緩解體力疲勞嗎?身體疲勞的表現會有哪些呢,身體的過度疲勞會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樣的危害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如何緩解體力疲勞1、進食要規律進餐時間規律化。
  • 當你感到心理疲勞時怎麼辦?
    人們在工作時往往會產生疲勞,但並不一定表示體力已經真正用盡,不能再工作了,而往往是心理方面的因素,例如興趣逐漸下降、工作勁頭減弱,使人們不能維持適當的工作效率。這就是心理疲勞。有些心理學工作者以工作產量作指標對疲勞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每日工作一段時間後(約上午9至10時)產量有輕度増加,到了中午產景又降低。午飯後,產量又升高,但效率不如上午9至10時,快下班時,產量急速下降。
  • 常見的皮膚感染有哪些?這8種,你了解幾個?
    只要皮膚上有傷口,就有感染的可能性。特別是沒有做好預防工作,病毒、真菌和細菌等微生物容易進入體內,從而引起感染,不妨來盤點一下常見的感染性皮膚病。
  • 身體免疫力較弱的人,一般會有5種跡象,若你都沒有,真讓人羨慕
    因為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制,免疫系統不僅能夠及時識別侵入人體的細菌病毒,還能夠產生抗病因子,將這些細菌病毒消滅。如果免疫力遭到破壞,細菌病毒就會趁虛而入,免疫系統防禦能力也會下降,導致病毒侵入人體的細胞中,誘發各種疾病。
  • 備孕須知:孕前如何科學預防病毒、細菌等的感染
    最常見的細菌、病毒感染是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不管戴不戴手套,回家第一件事必須是洗手,把病毒細菌從最易接觸傳染的部位消除掉(洗個臉就更好)。經常用酒精擦拭一下大門的把手,可能是很實用的預防方法!清潔手機屏幕:手機要經常用酒精擦拭消毒,現在它應當是你接觸的物品中最容易沾染外部細菌和病毒的了!
  • 疲勞?嗅覺喪失?新冠病毒感染症狀都在這兒
    據《巴黎人報》報導,目前最常見的感染症狀是發燒(38至40攝氏度)、咳嗽、頭痛,可能三種症狀皆有,也可能只有其中某項。感染還可能引起胃痛、腹瀉等症狀。巴黎近郊馬恩河谷省(Val-de-Marne)克雷泰伊(Créteil)亨利·蒙多爾醫院(Hôpital Henri-Mondor)傳染病科主任讓-丹尼爾·萊利夫爾(Jean-Daniel Lelièvre)解釋說,這種反應包括疲勞或極度疲勞、肌肉疼痛、皮膚過敏等。一些人在春季容易患上花粉過敏,這就是免疫系統過於敏感導致的,這類易過敏人群也需格外警惕新冠病毒的侵襲。如果哮喘症狀惡化,必須立即就醫。
  • 免疫力下降有5大表現,您中招了嗎
    想必大家都知道免疫力的重要性,這是我們人體自帶的「醫生」,一旦受到外來物的入侵,免疫細胞就能及時把敵人消滅掉。擁有好的免疫力,不但能夠防禦外界細菌或病毒,也能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免疫力下降又稱為免疫力降低,主要是指若出現了過度疲勞、過度消耗體力、或者因為某種原發性疾病而使免疫系統功能下降,會使機體處於一種比較容易受到病毒或其他病菌感染的狀態。一般來說,免疫力下降的原因有很多。一種是人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惡性貧血,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等。
  • 抗生素無效時 古老病毒大戰超級細菌
    很快,帕特森的血壓開始穩定,白血球計數也開始下降。噬菌體正通過他的血管,抵達他被感染的臟器,然後,幹掉那些差點殺死了他的細菌。「噬菌體是我們最後能用的一招了。」帕特森的妻子、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全球健康研究所所長史蒂芬妮·斯特拉斯迪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這是我做過的最可怕的事,我知道我基本上把他的身體獻給科學了,但它(噬菌體)起作用了!」
  • 常感到疲勞,卻沒時間休息怎麼辦?它們對緩解疲勞、改善體質效果最好
    日常性疲勞,可以通過充分休息的方法,來緩解消除疲勞,但是對於很多上班族來說,卻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休息和調整身體。其實,疲勞是提醒人們健康出現異常的警告信號。沙參—有益於疲勞者 有一種處方,有益於經常感到疲倦的人。那就是用沙參和含有豐富蛋白質、礦物質的芝麻,做成的沙參拌菜。
  • 新方法可快速區分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日前報導,美國科學家報告稱,他們研製出一種快速測試方法,能夠通過對患者血液樣本的檢測迅速辨別出細菌感染與病毒感染。
  • 挖鼻孔容易導致病毒感染 怎么正確清洗鼻子
    挖鼻孔容易導致病毒感染  一些人有經常挖鼻孔的習慣,比如氣溫下降時,一些人會通過開暖氣來應對,當空氣的溼度太低,或者早上和晚上的溼度差距很大時,鼻黏膜表面的分泌物會更容易幹掉,形成鼻痂,過量的鼻痂產生不適感,有人就會去「挖」。另一種情況是過敏性鼻炎發作,由於鼻腔搔癢,人們也會忍不住去撓。  新冠肺炎可以通過接觸傳播,這意味著如果有人觸摸了附著病毒的物體表面後再去挖鼻,就有可能被感染。
  • 身體容易疲勞?或許跟這3種飲食習慣有關,做對4件事,緩解疲勞
    現代人所面對的不僅是工作上的壓力,還有學業上、生活上的種種壓力,雖然沒有從事於體力活,過得卻比幹體力活還要累。這種身心俱疲的狀態,往往出現在中年人身上,因為他們上有老,下有小,需要承擔起「頂梁柱」的責任。
  • 小孩食欲不振有嘔吐,除了細菌病毒感染,還跟寶媽這個習慣有關
    一旦寶寶患了這種疾病,往往都會食欲不振,吃完飯還會嘔吐,十分的折磨人。小兒腸胃炎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腹瀉和嘔吐,最常見的致病因素為餵養不當或者細菌病毒感染,當然也有其他的因素。小兒腸胃疾病常見原因:1、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以引發多種疾病,比如常見的胃炎、胃潰瘍,甚至引發胃癌。
  • 白領經常熬夜過度疲勞容易患上急性腦膜炎
    但由於工作較忙,加上自己疏忽,並沒有好好休息,等持續高燒時才去醫院就診,最終出現急性腦膜炎,於幾天前離世,年僅25歲。  南方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潘速躍教授向記者分析表示,雖然沒有看到病例,不清楚導致死亡原因,但可以推斷出的是過度勞累造成抵抗力低下,很容易引來病毒侵襲,從而導致身體被擊垮。
  • 「HIV病毒感染」和「AIDS」不是同一種病,區別竟在這裡,讓人意外!
    許多 HIV 病毒感染者,並不知道自己已被感染。美國大約有 110 萬 HIV 感染者,其中約有 160000 人未經診斷,因此未意識到已被感染。這一人群,在未經血液測試確認感染並就醫前,無法得到有效的治療。美國每年新增 HIV 感染約 38000 例。2016 年,全球 HIV 感染者共計 3670 萬人。
  • 嗓子紅、嗓子痛、嗓子化膿,是細菌還是病毒感染?
    扁桃體感染時,患者往往出現咽痛(俗稱:嗓子痛),部分患兒的疼痛可能會比較劇烈,尤以吞咽時明顯。大一點的孩子會主動表達咽痛;而低齡兒童有無咽痛需要家長仔細觀察,比如有無出現吞咽時皺眉、痛苦,或持續流口水。
  • 男人容易疲勞 是這四個原因在作祟
    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有部分的人群經常會發現自身比較容易出現疲勞的情況,容易出現睏乏、四肢無力、想睡覺、睡不夠等等的情況,大多數人群會認為是這是過度消耗自身的體力而導致出現過度疲勞症狀,其實不盡然,過度消耗體力其實只能算是其中的一種原因,人體隱藏的一些疾病因素也是會導致人體出現容易疲勞的症狀,當發現自身經常容易疲勞時,就應該引起自身的重視了。
  • 專家分析容易食物中毒的6種人
    人類的消化系統雖然比不上禿鷲,但也同樣具備抵禦感染的機制。即使是吃同樣的食物,也會分出「容易食物中毒的人」和「不容易食物中毒的人」。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吃相同的學校供應午餐,驗便後發現O-157大腸桿菌的兒童進行調查發現,12%的兒童需要主要住院進行治療,58%的兒童僅出現腹瀉等輕度症狀,30%的兒童什麼病徵都沒有。
  • 哪些人容易得帶狀皰疹?6種人或是高危人群,很難逃過一劫
    由於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入侵身體,此時皮膚受到感染就會有多種不良症狀。如果本身抵抗力薄弱,受到病毒的入侵,該疾病可能就會出現。因此,平時需要通過合理的方式積極預防,才能夠防止帶狀皰疹產生。那麼,哪些類型的人更容易出現帶狀皰疹呢?
  • 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到底是怎麼回事?如何區分,不妨了解一下
    而此次造成新冠肺炎的元兇,就是之前從未在人體內發現的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的毒株,臨床將其命名為新冠病毒! 此次疫情的爆發,讓很多人都聯想到了03年的非典疫情、至今還未攻克的愛滋病、病毒性肝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