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兒的詩

2021-02-17 世界華語詩歌高地


林可兒,本名李尊超,《書安文學》執行主編,中國詩歌網認證詩人。生於山東臨沂,現為某高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讀大學生。忠於文字,愛詩如命。不求名利,但求知己。以詩為友,隨夢而棲

林可兒的詩

林可兒

 

 

就這樣來,就這樣去

除了一身塵埃,什麼都不帶走

 

多少個夜,就站在樹下看月影斑駁

如此靜,我的心就鬧起來

 

星光下,你看不清

多少樹在搖,多少夢要醒

 

當一些事物,你必須去解讀

你是否還記得,那一年流雲散去

也正是你,拾起花瓣做信仰

 

有些路,你並不想走

有些路,又強求不來

就躺進大地的懷抱,被清風灌醉

 

就這樣來,就這樣去

除了一身塵埃,什麼也帶不走

 

如果你正做著全世界都不相信的事

就一定不要說放棄

因為你所經歷的

換了別人不想做、想做不敢做

 

 

墨魂

暗夜裡,任思緒瘋長
窗外燈火,遠方的星在追尋一種寧靜

春去秋來,花開花落
我一直在等,等一處山水人家
溫文爾雅,琴棋書畫

遇見一首詩,將心打開
在筆墨深處尋找一個歸宿
我聽見風兒在笑,看著雪紛飛

一顆心到另一顆心的距離連接成永恆
墨染詩華,在這個浮躁的世界將靈魂清洗

慢慢地、慢慢地,學著解讀一些文字
讀懂一個人,走進一顆心

就住到夢裡去,抱緊墨的魂
筆墨濃淡,詩裡存亡
廝守著一份真

看懂這個世界,對著喧囂冷笑
浮華之間
熟悉的那麼陌生,陌生的又那麼熟悉


    化蝶


也許是一場夢
雪天,我看見一朵花開在了人世間
那麼的白,白的讓人心疼

是啊,也許這個世界從來都不公平
美好的,都會經歷疼痛

我親眼看著我的過去成為過去
有的時候,因為一首詩都可以變得無所顧忌
對著鏡子笑自己,曾經還為之絕筆

你說,世間最美的風景就是遇見
有的時候,我們需要面對的只是自己的心

流言蜚語又怎樣
我不知道這人世的美醜是如何被衡量的
有的人殘缺在身上,有的人卻殘缺在心裡

就做彼此的詩,就算一無所有也好過塵埃遍地
我總不想在人世永遠活的委屈
都不敢相信美麗

世界上的人之所以不完美
只是因為會有另一個人來補全缺口

夢醒過後
尋一個對的人,一起詩書相伴
將彼此畫進山水之間
然後,變成蝶
飛起來,也許就忘了一切

2016.11.11寫給愛情


破滅


漆黑的夜,所有的美都消失不見
尋不到一種渴望,又不敢面對死亡

煙火漫天,那是別人的歡聲笑語
車水馬龍,他們同我在夜裡奔跑
卻不懂我的心事

在某一個瞬間,我真想捅破這個世界
讓死亡結束一切
可是我想起了我的母親,我身上背負的責任

元宵節,被拋棄在浮華間的
我和我想要的大學
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裡忘了恐懼
又好像一下子,除了死我都怕

對別人笑,對自己哭
我強忍著疼,也不知道去哪兒
一步一掙扎,一步一絕望
等待著黎明宣判死刑

我含著淚,把對錯忘掉
滿眼荒蕪,信任在我的世界裡被埋藏
我的心也被埋藏

在一個原本不該有我存在的地方
苟且的活在現實裡,如同一具死屍

2016.11.11寫給回憶


    逃避

時光可以癒合傷口卻永遠無法抹平傷痕
也許有些記憶正因為殘忍,所以耿耿於懷
拼命遮掩,也無法隱去

我不記得是從哪個夜晚開始
戀上一個人生活
一個人對著月光,偷偷地哭泣

我想要一種世俗,卻拗不過心的哀求
有多想站在人群中跳舞
可是畫地為牢,飛不出去

我滿身的孤傲都被刺傷
卑微成一朵花,不敢開在人來人往的地方

有多自卑就有多自負
一身的冷,只是為了逃避過往的傷

2016.11.11寫給回憶



葬花

你聽,那是誰在哭泣
哀惋悽悲,碎了人的心

不需問,不需懂
當你看慣了塵埃
還會記得曾被沙子傷過眼睛嗎

任愁思滑過指尖,聞著酒香將往日細數
等待著,一千年了嗎
為何我的心還在疼

有的時候,當你懂得了
就再也無法回頭
回不去,那不明了的事物也不要去解讀

就尾隨一陣風,做著一個夢
待雪洗盡人間喧囂,陪花瓣一起凋零


   雪國


多好的夜,花開在全世界
伸手去觸碰,一縷星光遮住我眼眸

多少次,在夢中喝醉
心疼著疼著就忘了疼,夢做著做著就醒

一杯酒,我仿佛碰觸到一千年前的往事
難道這凡塵所有的傷都是在贖曾經的罪

冷到忘了冷,看著花開花落
落進塵埃裡
我的國之不國,心也凋零



七秒鐘的回憶


風來的突然
走的時候,叫醒我畫地為牢的鎖

我咬著牙將心劈成兩半
一半送給黑夜,一半留著寫詩

玫瑰色的血開出一朵花兒來
慢慢地、慢慢地開始發白
飛到地上,卻又消失不見

你說,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故事
飄雪的時候,思緒就跳出窗外

我感覺不到冷
撫摸季節的傷,如此美
落下來就是死亡

我親眼看著泉涸
難道是真的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也許遇見是最完美的意外,那麼離開可能最無害
既然不能彼此相護,又何必為人信徒

我輕輕地來又輕輕地走
留下一個崇拜,崇拜成傳說
傳說中魚的記憶只有七秒,而我只有回憶
將來的將來沒有將來
我在這裡等你     


 

 

江南,上一世我在斷橋聆聽
折一枝紫薇,傾城、遺世

誰說過的堪折直須折
錯過是否也是一種愜意

我不知道流星也是夢的眼淚
只是一縷深情,便可沉醉

願,不醒來
遠離凡世,陷入天籟


  畫


如何去猜,這是刻骨銘心的存在
色彩斑斕,也不過隨前世三生濃淡

從前我不信命運,也為命運而在
傾心而來

我不求解釋
只願
許江山如畫,剩我一個角落
等你,琴棋書畫



遇見你

渴望一種存在
在琴棋書畫,詩裡存亡
才子詞人是我白衣卿相

相信愛,成為一種信仰
前世三生伏筆的光將我照亮

從塵世託一種偶然
就在蝶戀花的夢裡相信了愛情
你說   遇見了就是最美的風景

夜還長,是誰教會我思念
念著念著、一念成執,念成一首詩

風吹著
吹著吹著,冷風就暖了
若夢開始,就不要醒來
遇見你,不想離開



 天註定

又是一個雪天
推開窗,飄進幾朵花兒來
我看見遠方的白,白進我的山水

輕輕提筆
就讓思緒暗藏指間,一同畫在夢裡

我知道,歲月磨平我孤傲
我以為的我以為早已隨風散去
散落在塵埃遍地,也全部無以為繼

有多少日子在暗中毒誓,有多少花兒開了常在
流星走完一個輪迴,傷了往昔

我已長髮及腰
天註定,也難脫別離


相關焦點

  • 武動乾坤:林氏宗族唯一順眼的人,或許只有林可兒了
    林氏宗族內雖然天才眾多,但並非所有的天才都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其中林可兒便是一個代表,林動和林可兒的關係不錯,後者不僅漂亮,而且溫柔,善解人意。但是其他的少年天驕便不同,例如林氏宗族的林琅天,王氏宗族的王炎。
  • 只有林可兒想幫他
    不過隨著林琅天等人和林可兒等人的到來。場面漸漸有些不受控制。綾清竹最終也沒能帶走林動。反而讓林動陷入了絕境。一邊綾清竹不會放過林動。這邊王炎又在為王盤主持公道。而林家天才林琅天又想彰顯自己老大的姿態。在場的人物中,還有吃瓜群眾。就剩下能為他說話的林可兒。仔細觀察一下。在場的人物中。確實只有林可兒在關心林動。小炎和小貂不能輕易露面。
  • 林可兒不願意
    除了林可兒。基本沒有人會支持林動。很多網友表示。林動和林可兒更像是一對CP。而此時的綾清竹想法基本和林琅天一樣。自己和林動是兩個層面的存在。所以對於林動的生死。她並不是很在意。但她卻也沒有選擇落井下石。綾清竹原本是想留住林動。但在林動從林琅天手中掙脫後。綾清竹反而沒有阻止林動的離開。這又說明了什麼呢?
  • 城市詩,接地氣的詩,說人話的詩 | 廖偉棠評也斯的詩
    我碰巧在珠海看到,頗為驚訝——裡面的詩有著當時中國第三代詩歌明顯缺乏的理性、思辨與身份自覺。直到後來我認識了梁秉鈞先生,獲贈1978年版本的《雷聲與蟬鳴》,發現這三者的源頭所在,而且因為是源頭,《雷聲與蟬鳴》具有更多的活力與可能性,這正是詩的魅力。
  • 詩的唐朝 唐朝的詩
    聞一多先生曾經說過:「一般人愛說唐詩,我卻要講『詩唐』,詩唐者,詩的唐朝也,懂得了詩的唐朝,才能欣賞唐朝的詩。」(聞一多《說唐詩》)聞一多先生所提出的「詩唐」的主要含義是:「唐人的生活是詩的生活,或者說他們的詩是生活化了的。」那麼,唐人「詩的生活」表現在哪些方面?唐代緣何產生出「生活化了的詩」呢?聞一多先生惜未詳論,現當代唐詩研究者和唐史研究者亦無深入具體之闡說。可喜的是,此憾近來已被彌補。
  • 以詩育人 以詩養德
    我市15所學校已建立詩教基地 以詩育人 以詩養德 發布日期:2020-12-08 08:49 信息來源:《今日桐鄉》瀏覽次數: 近日,「市詩教基地」授牌儀式暨「語溪詩社」成立大會在桐鄉第二中學舉行。會上,桐鄉市詩詞楹聯學會授予該校「桐鄉市詩教基地」稱號。桐鄉第二中學崇文尚德,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德養人、以德教人。近年來,學校依託多種藝術載體,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成語大賽、詩詞大賽、戲曲排演等。日前,該校還舉行了首屆「秋意濃」師生原創詩詞大賽,共收到原創作品230首。
  • 數字詩、疊字詩、姓名詩……還是古人會玩兒!
    數字詩山村詠懷宋·邵雍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前一首數字詩,嵌入十個數字,描繪了一幅鄉居風光圖。第二首詩中嵌進十個數字,而且從大往小,倒過來數,成為別具一格的「倒數詩」,更增加了趣味。
  • 山海詩 - 詩,與詩的原創地
    詩,與詩的原創地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 情慾是詩,愛情是詩,悲傷也是詩
    很早之前寫過一篇一萬多字的文章為什麼讀詩,為什麼寫時間?(完整版)。 現在寫兩性關係之後,我覺得和詩歌還是有很大的關聯,貌似兩個差別很大的領域。其實都是相通的。就如我覺得情慾是詩。 情慾和詩有一個共同之處,都來自於人的本能。
  • 詩上莊:以詩教提振人心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窮山溝裡,先後走出了4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和11位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並有眾多的村民喜歡讀詩、寫詩。近些年來,詩上莊注重以詩教提振人心,以詩興村、以詩名村,將村莊的詩歌建設和脫貧攻堅工作很好地結合起來,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一上莊與詩歌的淵源由來已久,而其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就是詩人劉章。
  • 「詩潤童心 詩伴成長」 中外經典童詩進校園
    「詩潤童心 詩伴成長」,中外經典童詩進校園。「詩潤童心 詩伴成長」,中外經典童詩進校園。西部網訊 (記者 賀桐)今天(4月29日)下午,西安高新第一學校大禮堂裡詩聲朗朗,詩話柔情,老教授與師生們沉浸在詩的海洋裡,一場中外經典童詩進校園活動正在進行。
  • 庸子談詩 ‖ 詩,貴在發現
    詩,貴在發現文/庸子說起來,這個題目有點大,大在兩個方面:一是足夠的詩藝;二是貴在發現。足夠的詩藝,就是詩歌藝術,是一首詩成功的關鍵。評價一首詩的關鍵點就是看有沒有足夠的詩藝。詩歌的現狀是有詩,卻看不到藝術。
  • 古詩中的奇詩—頂針詩
    古人作詩,歷來總是忌諱詩中出現重複字,而有一類古詩中的奇詩——頂針詩,卻在反覆的重吟中,更加深刻地表達詩人的點滴情懷、悠悠寸心。頂針詩又叫聯珠詩,是用詩詞中的頂針格寫成的詩。頂針詩用前一句或前聯的結尾詞句,來做後一句或後聯的起頭,使前後兩句頭尾蟬聯,上下遞補。頂針詩最早見於漢樂府。下面與與大家一起欣賞幾首著名的頂針詩吧。
  • 《給孩子的詩》——給生命一點詩性
    事實上,我一直覺得,孩子從小就應當讀詩,這種「讀」不用勾連上「懂」:詩歌本就是一種精神的吟誦,而思想上的共鳴無關乎年齡,更何況孩子遠比我們想的深刻,因為他們才是最接近生命本質的。   回想我們自己,年少時愛讀詩、抄 詩、背詩,為之唏噓、感嘆、傷懷。
  • 詩是什麼?詩一定得押韻嗎?或者,分行排列的就是詩?
    鶴礬的作文魔法課堂——寫好詩歌不容易(一)鶴礬經常聽到小朋友問:詩是什麼?詩一定得押韻嗎?詩一定得分行排列,對嗎嗎?或者,分行排列的就是詩?是否有恰當的意象,是否有特定的意境或深刻的哲理……如果分行排列的就是詩,那麼世間一切文章都可分行成詩了。我覺得,詩是語言的精華,是用最精練、概括的語言,表達內心,反映生活。這樣還不夠。
  • 試論數學詩及現代數學詩
    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把數字一、二、千、萬揉入詩中,生動貼切,妙趣橫生。又如宋代邵雍寫道:「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寥寥20個字,用十個數字描寫了一路的景物,通俗自然,膾炙人口。數字入詩,就成了數學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