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唐朝 唐朝的詩

2021-01-14 光明數字報

    【讀書者說】

    唐詩是中國古典詩歌藝術皇冠上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其藝術魅力經久不衰。唐詩之所以具有豐富多彩的表現內容,展現出輝映千古的藝術魅力,除了因為唐人對前代詩歌傳統作了最好的繼承和發展,更重要的,還與唐代文士群體的詩化生活密切相關。聞一多先生曾經說過:「一般人愛說唐詩,我卻要講『詩唐』,詩唐者,詩的唐朝也,懂得了詩的唐朝,才能欣賞唐朝的詩。」(聞一多《說唐詩》)聞一多先生所提出的「詩唐」的主要含義是:「唐人的生活是詩的生活,或者說他們的詩是生活化了的。」那麼,唐人「詩的生活」表現在哪些方面?唐代緣何產生出「生活化了的詩」呢?聞一多先生惜未詳論,現當代唐詩研究者和唐史研究者亦無深入具體之闡說。可喜的是,此憾近來已被彌補。著名古代文學研究專家、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尚永亮先生的新著《詩映大唐春——唐詩與唐人生活》,以生花妙筆描繪了令人神往的「詩唐」生活圖景,全面揭示出唐代詩歌與唐人生活之間水乳交融的關係。

詩的國度,詩化生活

    與聞一多先生一樣,本書作者也認為,唐代是一個詩的國度,唐人生活與詩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指出,唐人得意時寫詩,失意時寫詩;分別時寫詩,相聚時寫詩;有時甚至把詩作為書信、請柬、通行證。舉凡讀書山林、漫遊幹謁、寄情山水、躍馬邊塞、科舉行卷、宦海浮沉、貶謫流放、林下優遊、宴集歌舞、飲酒品茗、婚戀節慶,都少不了詩。雖然唐代詩人們在不同時期、不同境遇所作的詩歌風貌各不相同,但又大多都具有一種抒發懷抱、賞物娛情的衝動,以及感時救世、提升人心的力量。詩是唐人不可或缺的伴侶,唐人生活也因詩具有了濃鬱的藝術化情調。

    因此,本書即以詩與生活為主線,分為以下各個方面:(1)讀書與求仕,主要反映在「讀書於山林、寺院」「山水田園間的『隱』『逸』情趣」「隱逸與終南捷徑」「漫遊中的幹謁」「邊塞嚮往」等講;(2)科場百態,主要有「進士的榮耀」「考試與競爭」「考生與考官」「考場內外」「請託之風」「行卷之風」「行卷樣態種種」「舉子的交遊與佔卜」「放榜後的悲歡」等講;(3)仕途奔競,主要有「文人入幕」「府主與文人的雙向選擇」「幕府中的才子」「從文人到官僚」「仕宦追求與林下情趣」等講;(4)官場政爭,主要有「文人的黨派之爭」「曠日持久的牛李黨爭」「永貞政潮與甘露之變中的文人」「宦海中的文人操守」「貶謫生涯與逐臣之詩」「初踏貶途」「謫居磨難」「逐臣的三大悲感」等講;(5)文人雅趣與節俗,如「宴集唱和活動」「胡舞與劍舞」「觀舞與聽樂」「帝王書法及其影響」「文人的書法好尚」「文人畫與題畫詩」「詩酒情懷」「文人的茶趣」「圍棋天地」「過節情狀」「世俗風習與生財之道」「文人的婚戀」等講。作者通過55講,全面展示唐代那一幕幕或浪漫或閒逸或悲怨或歡樂的場景,形象地詮釋了唐朝為何能成為「詩的國度」,唐人具有何等令人神往的「詩化人生」。

穿越時空,夢回大唐

    與以往研究唐代社會生活史和唐代詩歌發展史的學術著作明顯不同,本書並非枯燥論述的高頭講章,而是以清新的文筆娓娓道來。讀此書,就像是跟著知識淵博、幽默風趣的文史導遊,穿越時空,夢回大唐。

    本書所敘,既建立在嚴謹的文史考據基礎之上,又注意到敘述的生動活潑。作者所資以取材的,既有唐人別集,又有官修史書,還有筆記小說、傳奇地誌,各種材料信手拈來,互相映發。

    如唐代村學的情形,正史既無記載,學界研究成果更少,作者首先引用了《太平廣記》中的《竇易直》一篇,為讀者描繪了一幅典型的唐代偏遠農村的村學生活圖景。接著作者展開想像:「遇到這樣的風雪之夜,這些孩子們就回不了家了,家長們的擔心也就可想而知。」對當時的學生和家長作同情之理解,讀後不由得令人唏噓感嘆。最後,作者又從白居易集子裡找到一則材料,對唐代村學中學童所學內容管窺一斑:中唐時元稹在浙東任職,在平水市中親眼看到村學的孩童們學習歌詠,一問,孩子們一起回答說:「先生教我樂天、徽之詩。」樂天是白居易,徽之是元稹自己。元稹在《白氏長慶集》裡的這段敘述,不僅使我們親臨唐代村學的一個具體場景,還使我們直觀地感知到元稹、白居易的詩歌在生前的流行程度。

    再如,作者描述唐代舉子「放榜後的悲歡」情狀,也很形象,如在目前:「放榜那天凌晨,長安城人馬如潮,舉子們紛紛湧向禮部南院東牆看榜去,看看命運之神對自己的裁決。金榜一出,禮部南院立即成為一個舞臺,喜劇和悲劇同時在這個地方上演,及第者固然喜笑顏開,但在上千名舉子中,及第者也就二三十人,更多的人都是落榜者,那些落榜者就失聲慟哭過,他也不感到難為情,並且寫詩告訴自己的朋友。」這些描述,其實都來自於唐人自己的詩歌作品,如徐夤的《放榜日》、趙嘏的《下第後上李中丞》、孟郊的《再下第》等,但經過本書作者的這麼一串講、一呈現,就使唐人放榜時的情景,像活報劇一樣,鮮活生動起來。

配圖精審,圖文並茂

    此書不僅文筆清新活潑,將唐人一幕幕詩化生活的場景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而且隨著敘述的展開,不時配有精美的圖片,圖文並茂,更為直觀。

    如作者在賞析唐詩詩意和藝術時,就精心選配了明祝允明草書《春江花月夜》、清王時敏《杜甫詩意圖》(「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清華喦《雜畫》之十一(「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明黃鳳池《唐詩畫譜》之孟浩然《春曉》詩意圖、清《名家畫譜》之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詩意圖、明項聖謨《王維詩意圖》、明安正文《黃鶴樓圖》、明王鐸《草書高適七絕「萬騎爭歌楊柳春」詩立軸》、清光緒《古今名人畫稿》之杜牧《秋夕》詩意圖、明黃鳳池《唐詩畫譜》之項斯《江村夜歸》詩意圖、明陸治《唐人詩意圖》之杜荀鶴《冬末與友人泛瀟湘》(「就船買得魚偏美,踏雪沽來酒倍香」)等圖。

    為了充分展示唐五代文人之豐富才情,本書選配了王維的《長江積雪圖》《江幹雪霽圖》、種紹京楷書《維摩經》、孫位《高逸圖》、韓幹《牧馬圖》《照夜白圖》、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閻立本《步輦圖》、佚名《遊騎圖》、周昉《簪花仕女圖》、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圖》、馮承素《蘭亭集序》摹本、李世民《晉祠銘並序》、顏真卿《多寶塔碑》、張旭《古詩四帖》、懷素《自敘帖》等圖。

    為了更好地呈現唐人各種生活場景,選配了五代王齊翰的《勘書圖》、隋展子虔的《授經圖》、明董其昌的《春山讀書圖》、清黃慎的《攜琴訪友圖》、宋梁楷《李白行吟圖》、元趙雍《挾彈遊騎圖》、明周臣《寒山苦讀圖》、宋佚名《科舉考試圖》、清王樹榖《朝妝緩步圖》、五代周文矩《重屏會棋圖》、明仇英的《觀榜圖》、明崔子忠的《杏園宴集圖》、唐代壁畫《張義潮統兵出行圖》、明唐寅《關山行旅圖》《騎驢思歸圖》、敦煌唐壁畫之看棚圖、明金琮書、杜堇繪《飲中八仙圖》、清蘇六明《太白醉酒圖》、元趙原《陸羽烹茶圖》、明錢榖《竹亭對棋圖》、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北宋趙佶摹《虢國夫人遊春圖》、頤和園長廊彩繪《張敞畫眉圖》等,可謂是各盡其用,各顯其妙。

    至於唐代遺址和文物的照片,書中也多有選配,如西安的唐大明宮遺址、張九齡撰張說墓誌、達州鳳凰山劉晏雕塑、侍郎坦摩崖石刻之李吉甫題記石刻、成都武侯祠、唐文宗立開成石經之《爾雅》、鳳翔法門寺、古崖州城、莫高窟壁畫《阿彌陀經變之舞樂圖》、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187號墓出土《弈棋仕女圖》等照片。書中還配了一幅《元和郡縣圖》(引自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對讀者了解唐代的地理區劃和交通路線,很有助益。

    總之,此書即是一部探討唐詩發生機制與發展進程的專著,為唐代文史研究提供了很多珍貴的資料;又是一部唐人生活風俗畫,唐代社會的「浮世繪」,唐代文人的「眾生相」,可大大滿足一般的唐詩愛好者和大中院校的師生學習了解唐人生活情狀的渴求。

    此卷在手,一杯清茗,一曲古樂,每天一篇,不足二月,即可在輕鬆愉悅之中,穿越到大唐盛世,與唐人同遊,完成一趟美妙浪漫的唐詩之旅,何樂而不為?

    (作者:杜曉勤,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相關焦點

  • 這首詩僅短短20字,卻被譽為「一字難改」,是唐朝最奇特的詩
    說起詩歌那我們應該都能知道唐朝是是個的發展最鼎盛的時期。在唐朝是幾乎是去街上隨便拉個人都能隨口說上兩句打油詩。還有 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一本書《唐詩三百首》,大家在小時候應該接觸過吧。我覺得這應該是大多數小孩剛開始啟蒙詩詞的時候學習的一本書。
  • 唐朝詩人和詩的故事:官司、洗詩、問仕途
    唐朝詩人與詩為什麼那麼風流和吃香!得益於社會氛圍濃厚和群眾基礎紮實。主要有兩點因素:一是詩歌是科舉考試科目之一;二是詩歌可以敲開仕途的大門。這兩點,使得詩歌創作有了廣泛而紮實的群眾基礎和社會興詩氛圍,全民都在嗨詩,積沙成塔,從而登峰造極,十八般武藝基本都被唐人耍過了,弄了本《全唐詩》,上下左右,裡裡外外,邊邊角角,沒有不覆蓋的。寫詩的更是五花八門,三教九流,老弱婦孺,全部上陣,嗨呀嗨。呈現的故事多多,現摘編幾個段子,分享一下。
  • 唐朝元稹之立冬節氣詩:在想像中的詩與遠方,野雞投水,變成花蛤
    特意查了一下西安的溫度,因為長安是唐朝的都城。農曆十月的立冬在唐朝有多冷?其實也不太冷。 元稹這句詩有三層意思。 一,唐朝在九月是有授衣節的,給官員放假,回去收割農田並準備好秋冬的衣裳來上班。 二,開始需要冬衣的是從十月開始,這時候可以拿著成衣穿上身了。 三,趁著小陽春的季節,沒有衣裳的趕緊去做,別怪我沒有提醒!
  • 唐朝元稹二十四節氣詩裡的冬至,周朝立年,日照南天
    唐朝元稹《冬至十一月中》 元稹的廿四氣詩,也就是二十四節氣詩,是他在做丞相的時候頒布的面向全國的節氣詩詞歷,是日曆的一種補充,讓普通人都能知道每個月有哪些節氣,節氣應對的氣候知識與歷史掌故。
  • 一首詩裡寫了7種植物,從李商隱的詩看唐朝的植樹綠化
    「唐朝李商隱《永樂縣所居一草一木無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書即事一章》詩文漫讀:懷念起以前種樹的事,心裡想念著那些樹木花草的芬芳。種的柳樹飛著著雪,桃花是武陵桃花源的煙霞。初衣解詩:這是作者在35歲之後,回到京師,去做秘書省的正字,但是由於職位很低,備受排擠,回憶起定居在永樂縣四年的時光。我們可以看見,李商隱,至少中了4種樹。柳樹,桃樹,橘子樹,梧桐樹,藤蔓,還有芳草。至於最後的邵平瓜,他是說住在京城的時候種的,這裡可以是代指,也可以是實寫。
  • 唐朝有一「懶」詩人,只留下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冠絕全唐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唐朝,無疑是一個非常繁榮的時代,尤其是在盛唐時期,無論是政治經濟,亦或是文化科技,都發展到巔峰。在唐朝之前的隋朝,雖然最後的結局不過是滅亡,但是隋朝因為曾到達過盛世,因此也給唐朝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盛唐時期,政治開明,社會安定,對外交流頻繁和諧。隨著道家思想的影響,道教詩歌興起,偉大詩人層出不窮,形成了空前的文化氛圍。一.
  • 唐朝詩人綽號知多少,詩星、詩狂、詩骨他們都是誰呢?
    大家好,這裡是百家號辭人子墨,今天咱們來聊聊唐朝的詩人們,喜歡的朋友們可以關注下。對於唐朝詩人大家肯定不會陌生,他們不少都有著各種各樣綽號,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都有哪些吧!唐朝是我國詩歌的黃金時代,湧現出了大批才華橫溢的詩人。唐朝著名詩人都有雅號,且都用兩字表述,精練而富有詩意。千百年來,這些雅號隨同他們的優美詩篇一起流傳了下來。李白的雅號是「詩仙」。他的詩雄奇豪放、想像豐富,富有浪漫主義色彩。老詩人賀知章非常推崇他的詩,他在讀李白《蜀道難》一詩時,尚沒讀完,便拍案叫絕,呼李白為「天上謫仙人」,意為天上下凡的仙人。
  • 唐朝的一首思鄉詩,將滄桑寫到了極致,讀懂的人甚少!
    唐朝的一首思鄉詩,將滄桑寫到了極致,讀懂的人甚少!北堂種萱草,花開不見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古代遊子們出門遠行的時候都會在堂前種上一盆萱草,以減輕母親對遊子的思念,見物如見人,可以說古人也是非常的用心良苦了。
  • 唐朝無名修鍋匠,卻寫出經典「兒童詩」,常年入選小學課本
    唐朝無疑是詩歌最輝煌的年代,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幾乎人人都會作詩。有些詩人如李白杜甫,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篇,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有詩人「一詩成名」,例如張若虛、張繼、崔護;也有一些詩人也許名字我們都沒聽過,但是卻同樣留下千古名作。
  • 格律詩的失黏與背律 從古人詩話裡看看唐朝詩人怎麼說?
    上面這兩首詩分別被收錄入《唐詩三百首》的七言律詩和七言絕句目錄下。嚴格來說折腰體的律詩應該算做出律,我看到的為數不多的科舉試帖詩是沒有失黏的。大家知道進士科是要考試五言排律的,出律被稱作」落韻「,一旦出律考試就涼涼了。
  • 唐朝第一俗詩,全詩20字卻被譽為「一字難改」,挑戰改動者皆失敗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一時之間,群雄並起,公元617年,李淵起兵於晉陽,次年便成功稱帝,建立唐朝,史稱唐高祖。在接下來的百餘年裡,唐朝飛速發展,萬國來朝達到鼎盛,疆域更是空前遼闊,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強國。
  • 這位唐朝女詩人從小就有一顆風流心,一首八至詩玩爆現代人的感悟
    說起唐朝就會不自主的想起盛世天下和萬國來朝,那個以一國之力就能凌駕於當時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幾乎是古代中國一座不可逾越的巔峰。在那個時代詩是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喜歡的一種文體,不僅是男詩人佔據這一文化領域,也有不少的女詩人,李冶就是在那個突破傳統限制的的時代出生的,也因為自己風流成性的性格讓他成為了唐朝四大女詩人之首。
  • 唐朝三流詩人寫了一首詩,意境優美,開頭便是千古名句,無人超越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繁華昌盛的王朝之一,當人們擺脫了溫飽帶來了壓力之後,便開始將目光聚焦在了精神享受領域。也正是因為如此,文化產業在唐朝時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湧現出了無數的文豪,為後世留下了許多不朽之作。
  • 唐朝最倔強的詩人,以一個題目,狂寫102首詩,佳作不斷
    在唐朝,宮詞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題材,它往往以宮廷瑣事或者宮女的生活為主線,以小見大,寫出了王朝的興衰榮辱。唐朝的宮詞很多,最出名的恐怕是元稹的那句「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另外,白居易、杜牧、顧況等等無數詩人都曾經寫過宮詞,李白也有宮詞,而且還是箇中高手,比如《玉階怨》。
  • 唐朝高僧雨天寫了一首詩,無生僻字卻讓人費解,成最具禪意一場雨
    唐朝高僧雨天寫了一首詩,無生僻字卻讓人費解,成最具禪意一場雨文/一休道說道唐朝,那簡直就是文人的天堂,唐詩也成為了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從這些唐詩中看到了一個朝代的興衰歷程,而唐朝的著名詩人更是數不勝數,在唐詩中我們還能體會到詩詞中所體現出來的那些風景,尤其是唐雨,不同的詩人寫的不同的雨,總體來說就是概括了人世間的喜怒哀樂。
  • 唐朝一位小僧彌見到雪後臘梅,隨口吟誦出一首詩,成為了千古名篇
    也正是有了這樣的環境,才使得唐朝成為了中國最偉大的朝代,成為了文化強國,即使是到現在唐朝的影響,也依舊還在持續,我們每天可能都與這些唐詩打交道,只是有些人沒有注意而已,例如我們可能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一些成語,那麼這些成語,有一部分來自於唐詩。所以說唐朝即使是到現在,也依舊還在影響著我們。
  • 他是中興唐朝的皇帝,裝傻時曾與僧人合寫一首詩,全詩氣勢磅礴
    在《全唐詩》中有這樣一首比較的奇怪的詩,說它奇怪是因為這首詩不是一個人寫的,而是由兩個身份地位完全迥異的人合作而成,一人是唐朝頂頂有名的中興皇帝唐宣宗李忱,另一人則是香嚴寺的一位禪師——香嚴閒。
  • 唐朝經典邊塞詩,蒼涼悲壯凸顯盛世大氣,短短4句成廣為傳唱名篇
    我們都知道唐朝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也是我國曆朝歷代中最為繁榮昌盛的朝代,文人墨客更是層出不窮,這其中也並不缺乏"李杜"這樣的偉大詩人,並且像這樣富有天賦的詩人在唐朝還有很多,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位偉大的邊塞詩人----王之渙,以及他的著作《涼州詞》。
  • 他為什麼被稱為唐朝「渣男」詩人?讀這首詩你就知道了,太撩人了
    每當說到唐朝詩人的時候,我們頭腦之中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不得不說實在是他們過於優秀了,但實際上唐朝優秀的詩人還有很多。比如說元稹也是其中之一,畢竟他在當時可是與白居易的地位相當,世人將其他人稱之為「元白「。
  • 李白鬥酒詩百篇,鬥酒十千,穿越唐朝你喝得起詩仙的酒嗎
    李白是唐朝最著名的詩人,而提到李白就不得不說一說酒。畢竟李白不僅愛喝酒,他的酒詩也是一絕。▲鬥酒詩百篇酒詩《客中行》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首詩了,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讓我一個不懂酒為何物的小白瞬間懂得好酒配好杯。也不由自主想到了那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