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者說】
唐詩是中國古典詩歌藝術皇冠上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其藝術魅力經久不衰。唐詩之所以具有豐富多彩的表現內容,展現出輝映千古的藝術魅力,除了因為唐人對前代詩歌傳統作了最好的繼承和發展,更重要的,還與唐代文士群體的詩化生活密切相關。聞一多先生曾經說過:「一般人愛說唐詩,我卻要講『詩唐』,詩唐者,詩的唐朝也,懂得了詩的唐朝,才能欣賞唐朝的詩。」(聞一多《說唐詩》)聞一多先生所提出的「詩唐」的主要含義是:「唐人的生活是詩的生活,或者說他們的詩是生活化了的。」那麼,唐人「詩的生活」表現在哪些方面?唐代緣何產生出「生活化了的詩」呢?聞一多先生惜未詳論,現當代唐詩研究者和唐史研究者亦無深入具體之闡說。可喜的是,此憾近來已被彌補。著名古代文學研究專家、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尚永亮先生的新著《詩映大唐春——唐詩與唐人生活》,以生花妙筆描繪了令人神往的「詩唐」生活圖景,全面揭示出唐代詩歌與唐人生活之間水乳交融的關係。
詩的國度,詩化生活
與聞一多先生一樣,本書作者也認為,唐代是一個詩的國度,唐人生活與詩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指出,唐人得意時寫詩,失意時寫詩;分別時寫詩,相聚時寫詩;有時甚至把詩作為書信、請柬、通行證。舉凡讀書山林、漫遊幹謁、寄情山水、躍馬邊塞、科舉行卷、宦海浮沉、貶謫流放、林下優遊、宴集歌舞、飲酒品茗、婚戀節慶,都少不了詩。雖然唐代詩人們在不同時期、不同境遇所作的詩歌風貌各不相同,但又大多都具有一種抒發懷抱、賞物娛情的衝動,以及感時救世、提升人心的力量。詩是唐人不可或缺的伴侶,唐人生活也因詩具有了濃鬱的藝術化情調。
因此,本書即以詩與生活為主線,分為以下各個方面:(1)讀書與求仕,主要反映在「讀書於山林、寺院」「山水田園間的『隱』『逸』情趣」「隱逸與終南捷徑」「漫遊中的幹謁」「邊塞嚮往」等講;(2)科場百態,主要有「進士的榮耀」「考試與競爭」「考生與考官」「考場內外」「請託之風」「行卷之風」「行卷樣態種種」「舉子的交遊與佔卜」「放榜後的悲歡」等講;(3)仕途奔競,主要有「文人入幕」「府主與文人的雙向選擇」「幕府中的才子」「從文人到官僚」「仕宦追求與林下情趣」等講;(4)官場政爭,主要有「文人的黨派之爭」「曠日持久的牛李黨爭」「永貞政潮與甘露之變中的文人」「宦海中的文人操守」「貶謫生涯與逐臣之詩」「初踏貶途」「謫居磨難」「逐臣的三大悲感」等講;(5)文人雅趣與節俗,如「宴集唱和活動」「胡舞與劍舞」「觀舞與聽樂」「帝王書法及其影響」「文人的書法好尚」「文人畫與題畫詩」「詩酒情懷」「文人的茶趣」「圍棋天地」「過節情狀」「世俗風習與生財之道」「文人的婚戀」等講。作者通過55講,全面展示唐代那一幕幕或浪漫或閒逸或悲怨或歡樂的場景,形象地詮釋了唐朝為何能成為「詩的國度」,唐人具有何等令人神往的「詩化人生」。
穿越時空,夢回大唐
與以往研究唐代社會生活史和唐代詩歌發展史的學術著作明顯不同,本書並非枯燥論述的高頭講章,而是以清新的文筆娓娓道來。讀此書,就像是跟著知識淵博、幽默風趣的文史導遊,穿越時空,夢回大唐。
本書所敘,既建立在嚴謹的文史考據基礎之上,又注意到敘述的生動活潑。作者所資以取材的,既有唐人別集,又有官修史書,還有筆記小說、傳奇地誌,各種材料信手拈來,互相映發。
如唐代村學的情形,正史既無記載,學界研究成果更少,作者首先引用了《太平廣記》中的《竇易直》一篇,為讀者描繪了一幅典型的唐代偏遠農村的村學生活圖景。接著作者展開想像:「遇到這樣的風雪之夜,這些孩子們就回不了家了,家長們的擔心也就可想而知。」對當時的學生和家長作同情之理解,讀後不由得令人唏噓感嘆。最後,作者又從白居易集子裡找到一則材料,對唐代村學中學童所學內容管窺一斑:中唐時元稹在浙東任職,在平水市中親眼看到村學的孩童們學習歌詠,一問,孩子們一起回答說:「先生教我樂天、徽之詩。」樂天是白居易,徽之是元稹自己。元稹在《白氏長慶集》裡的這段敘述,不僅使我們親臨唐代村學的一個具體場景,還使我們直觀地感知到元稹、白居易的詩歌在生前的流行程度。
再如,作者描述唐代舉子「放榜後的悲歡」情狀,也很形象,如在目前:「放榜那天凌晨,長安城人馬如潮,舉子們紛紛湧向禮部南院東牆看榜去,看看命運之神對自己的裁決。金榜一出,禮部南院立即成為一個舞臺,喜劇和悲劇同時在這個地方上演,及第者固然喜笑顏開,但在上千名舉子中,及第者也就二三十人,更多的人都是落榜者,那些落榜者就失聲慟哭過,他也不感到難為情,並且寫詩告訴自己的朋友。」這些描述,其實都來自於唐人自己的詩歌作品,如徐夤的《放榜日》、趙嘏的《下第後上李中丞》、孟郊的《再下第》等,但經過本書作者的這麼一串講、一呈現,就使唐人放榜時的情景,像活報劇一樣,鮮活生動起來。
配圖精審,圖文並茂
此書不僅文筆清新活潑,將唐人一幕幕詩化生活的場景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而且隨著敘述的展開,不時配有精美的圖片,圖文並茂,更為直觀。
如作者在賞析唐詩詩意和藝術時,就精心選配了明祝允明草書《春江花月夜》、清王時敏《杜甫詩意圖》(「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清華喦《雜畫》之十一(「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明黃鳳池《唐詩畫譜》之孟浩然《春曉》詩意圖、清《名家畫譜》之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詩意圖、明項聖謨《王維詩意圖》、明安正文《黃鶴樓圖》、明王鐸《草書高適七絕「萬騎爭歌楊柳春」詩立軸》、清光緒《古今名人畫稿》之杜牧《秋夕》詩意圖、明黃鳳池《唐詩畫譜》之項斯《江村夜歸》詩意圖、明陸治《唐人詩意圖》之杜荀鶴《冬末與友人泛瀟湘》(「就船買得魚偏美,踏雪沽來酒倍香」)等圖。
為了充分展示唐五代文人之豐富才情,本書選配了王維的《長江積雪圖》《江幹雪霽圖》、種紹京楷書《維摩經》、孫位《高逸圖》、韓幹《牧馬圖》《照夜白圖》、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閻立本《步輦圖》、佚名《遊騎圖》、周昉《簪花仕女圖》、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圖》、馮承素《蘭亭集序》摹本、李世民《晉祠銘並序》、顏真卿《多寶塔碑》、張旭《古詩四帖》、懷素《自敘帖》等圖。
為了更好地呈現唐人各種生活場景,選配了五代王齊翰的《勘書圖》、隋展子虔的《授經圖》、明董其昌的《春山讀書圖》、清黃慎的《攜琴訪友圖》、宋梁楷《李白行吟圖》、元趙雍《挾彈遊騎圖》、明周臣《寒山苦讀圖》、宋佚名《科舉考試圖》、清王樹榖《朝妝緩步圖》、五代周文矩《重屏會棋圖》、明仇英的《觀榜圖》、明崔子忠的《杏園宴集圖》、唐代壁畫《張義潮統兵出行圖》、明唐寅《關山行旅圖》《騎驢思歸圖》、敦煌唐壁畫之看棚圖、明金琮書、杜堇繪《飲中八仙圖》、清蘇六明《太白醉酒圖》、元趙原《陸羽烹茶圖》、明錢榖《竹亭對棋圖》、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北宋趙佶摹《虢國夫人遊春圖》、頤和園長廊彩繪《張敞畫眉圖》等,可謂是各盡其用,各顯其妙。
至於唐代遺址和文物的照片,書中也多有選配,如西安的唐大明宮遺址、張九齡撰張說墓誌、達州鳳凰山劉晏雕塑、侍郎坦摩崖石刻之李吉甫題記石刻、成都武侯祠、唐文宗立開成石經之《爾雅》、鳳翔法門寺、古崖州城、莫高窟壁畫《阿彌陀經變之舞樂圖》、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187號墓出土《弈棋仕女圖》等照片。書中還配了一幅《元和郡縣圖》(引自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對讀者了解唐代的地理區劃和交通路線,很有助益。
總之,此書即是一部探討唐詩發生機制與發展進程的專著,為唐代文史研究提供了很多珍貴的資料;又是一部唐人生活風俗畫,唐代社會的「浮世繪」,唐代文人的「眾生相」,可大大滿足一般的唐詩愛好者和大中院校的師生學習了解唐人生活情狀的渴求。
此卷在手,一杯清茗,一曲古樂,每天一篇,不足二月,即可在輕鬆愉悅之中,穿越到大唐盛世,與唐人同遊,完成一趟美妙浪漫的唐詩之旅,何樂而不為?
(作者:杜曉勤,系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