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猝死的27歲女人,刺痛1.5億年輕人的傷疤:警惕上癮性行為

2021-01-09 騰訊網

面對非物質性成癮和物質性成癮,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控制:讓自己變得忙碌;積累微小的習慣;遠離成癮環境以及尋找替代品。

搞廢一個人的方式很簡單,給他一個安靜狹小的空間,一根網線,最好還有一個外賣電話。好了,這個人開始廢了。

這是作家李尚龍曾說過一句話,如今看來想毀掉一個人確實足夠簡單,給他一部手機、一杯奶茶,又或者是一張床...

01.上癮性行為

之前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這是一位27歲的二胎媽媽,喜迎二胎的一家人本應該高高興興慶祝才對。可一場變故,讓兩個孩子失去了母親,喜宴也變成了葬禮。

原來某天清早,婆婆準備喊她起床吃飯。可怎麼喊也喊不動,婆婆走近一看,發現人已經沒了呼吸,身體也變得僵硬。

可這位媽媽的手機,還停留在某購物APP界面...

後來,屍檢結果出來,死因是過度疲勞引起的心源性猝死。其丈夫後來在接受採訪時說,妻子平時工作帶兩個孩子很辛苦,每天都要等孩子睡著後才能休息。

這個時候有人肯定會疑惑:既然那麼辛苦,為什麼還要熬夜玩手機呢?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關鍵詞——上癮

上癮,在我們理解就是對某種東西瘋狂痴迷。事實上,上癮是指人們對自己十分厭惡的東西或行為長期、反覆、強迫性的渴望與痴迷。上癮分為物質性和非物質性的。我們常見的吸菸、酗酒和吸毒是物質成癮;賭博、熬夜、手機等是非物質性成癮。

在這個速成速決的時代,快樂容易,上癮也很容易。

比如不少上班族,平時工作不是特別忙,閒暇時間就會打開手機來兩把「王者」。下班以後,心裡明明想著要不要做點提升自己的事,或者做點副業,但還是情不自禁打開手機再來兩把「吃雞」。

一局接著一局,直到深夜還不自知。就這樣一不小心喪失自控力,深陷其中成為快感的奴隸。

02.非物質性成癮

有微博網友也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晚上經常和朋友聚餐到很晚回家,到家後還要玩會手機,很少有在凌晨一點前睡覺。直到某天醒來,突發腦內出血,醫院一度下達了病危通知書。

運動少、長期熬夜、作息不規律...這些不正是大部分年輕人的真實寫照嗎?

可笑的是,現在當你早睡早起,保養身體,還會被不少人嘲諷成「老年人一樣」。

但當你20歲時任性瀟灑快樂,50歲時卻要花錢治病一臉病態遭罪,你還會選擇今天這樣的生活嗎?

《2020中國睡眠指數報告》中有這樣一組數據:

中國人在2019年平均入睡時間已經推遲到了23:55。另外有80%的人有晚睡的習慣,其中近一般人存在著嚴重的睡眠問題。

熬夜,正在成為大部分中國人的選擇。

有人會反駁,熬夜也不是自己想要的,但很多時候繁瑣的工作讓自己不得不熬夜。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現實情況是,因工作原因導致的熬夜,只佔到了23.4%。換句話說,有近8成人是自己選擇的熬夜。

熬夜為什麼會上癮?表面來看,熬夜給我帶來了屬於自己的時間,更多了不少快樂。但分析之下,熬夜上癮的原因不僅僅於此。

一個人白天的時間被擠壓得越狠,其熬夜的力度就會越大。他們並不是不想睡覺,但當他們真正睡覺時,腦海裡就會出現「好不容易有屬於自己的時間,這樣睡了也太浪費了。」

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熬夜似乎成了報復白天忙碌的唯一方式。但你卻不知道,熬夜唯一能夠報復的,就是你自己的身體。

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乳腺癌、抑鬱、中風...這些,都是你熬夜的產物!

在非物質性成癮中,還有一個被大家所忽略,那就是

前兩年,「葛優躺」在網上暴火,不少人也調侃自己想成為這樣的人。但殊不知,懶惰也是種,會慢慢透支你的健康與意志。

《柳葉刀·全球衛生》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2016年全球超過1/4的成年人缺乏鍛鍊。運動不足,在普通人看來只會讓身體變「虛」。但作為醫生,Dr.X必須明確告訴你,運動不足的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痴呆症和癌症等風險也越高。

03.物質性成癮

除了非物質成癮,物質性成癮更是許多人的噩夢。

2017年10月,武漢12歲女孩豆豆,左腳趾關節突然疼痛。家裡大人開始時沒有在意,但等到第二天時豆豆已經疼痛難忍,家人趕緊將她送去醫院。

檢查結果讓所有人大吃一驚,年僅12歲的豆豆竟然罹患上了痛風。

後來據醫生介紹,這和豆豆的飲食習慣有著很大的關係。豆豆從小不喜歡喝白開水,基本上只喝果汁和奶茶,這才造成了今天這樣的局面。

我們常將「何以解憂,唯有甜食」掛在嘴邊,殊不知以奶茶、果汁、飲料和蛋糕甜點為主的偏糖飲食正在稀釋瓦解著我們的健康。

我們排隊買奶茶,買甜點、買蛋糕...卻不知道自己最後排隊買來的卻是對健康的透支。

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當前中國糖尿病人群約為1.29億人,另外還有近5億人處於糖尿病前期。而這一切都和我們的飲食密不可分!

世界上90%的糖尿病屬於2型糖尿病,其主要原因就是身體內糖分攝入過多導致的超重引起。

為什麼吃甜會上癮?

因為糖癮是雙重作用的。一方面,糖分影響體內荷爾蒙,使大腦無法發出飽腹的訊號,越吃越多吃上癮,肚子飽了都還想繼續吃;另一方面,糖對體內激素的影響,還表現在會使大腦不間斷髮出要攝入糖分的訊號,就像菸癮一樣,吃糖的人會越來越愛吃糖。

就這樣,在邊吃邊上癮間,一身毛病出來了。

除了高甜,還有高油、高鹽、高辣...等重口味,也讓我們在上癮與疾病的邊緣徘徊。

說到這裡,Dr.X不得不提到「性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縱慾。

2017年發布的《大學生性與生殖健康調查報告》顯示:20.3%的大學生表示曾發生過性行為,但只有不足六成的大學生表示接受過性教育。5.3%的大學生有性行為但從不避孕,其中36.4%的大學生認為沒有必要。

與這些數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逐年升高的愛滋病患病率。

沒有安全意識,不懂得節制,不少人因此步入了黑暗的深淵。

04.還有這些你要知道

不管是物質性成癮,還是非物質性成癮,他們都有一些具體表現。這些表現有許多共同點,下面我們詳細看看。

停不下來:不管是打「王者」,又或者是喝奶茶,一旦停下來腦袋就總是在想,並想盡辦法再去體驗一次。

不斷投入時間:不管是網購,還是其他行為。可能一開始只是興趣愛好,後來卻不斷投入時間,直到這件事成為生活中無法缺失的一部分。

得不到會憤怒:這是上癮的典型表現,一旦無法得到滿足,情緒上會出現焦慮、憤怒等表現。

明知後果依然繼續:比如,明明知道熬夜、懶惰不好,但依然停不下來。

放棄社交:很多網癮患者基本上都是這樣,為了上網通常是將自己鎖在密閉空間,很少與外人有交集。

那麼,這些上癮性行為又該如何解決呢?

對於部分物質性成癮如毒品,可能需要專業的機構與人員來幫助戒斷。對於非物質性成癮和我們上面所提到的物質性成癮,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控制:

讓自己變得忙碌:忙碌可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一旦忙起來可能睡覺吃飯都成問題了,哪還有時間想其他的。

積累微小的習慣:微小的習慣,指的是我們將一些好習慣碎片化。比如你今天想要健身,不一定要馬上健身一兩個小時,我們可以先健身幾分鐘。日積月累,好習慣自然就養成了。

遠離成癮環境:玩遊戲上癮,那就遠離網絡環境;吃甜品上癮,那就遠離商場和有甜品店的地方。

尋找替代品:這裡的替代品,指的是積極正面的替代品。比如你網購上癮,可以嘗試著將注意力放在看電影或者聽音樂上。

Dr.X說

今天的文章說了這麼多,並不是為了指責誰。只是希望你能明白,有些上癮性行為真的會在不知不覺間毀了你,我們只有及時遠離它,才會收穫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相關焦點

  • 上癮性行為,是怎樣毀掉年輕人的?
    《國際法醫學》雜誌報導過這樣一則案例:凌晨因口渴醒來的女孩,喝了幾大口擺在床頭的水,被她吵醒的男朋友把杯子接過來也喝了一口。沒過多久,兩人開始興奮得大吵大叫,隨後又因為感到寒冷而渾身發顫。很快,這名25歲的女孩在痛苦中死去了,被發現時全身已經僵硬冰冷。
  • 上癮性行為,正在掏空當代年輕人!「奶頭樂理論」真香!
    現代的年輕人,熬夜似乎都已成習慣,熬夜在幹什麼呢?不知道....,可能是在刷抖音、可能是在吃雞、可能是在打王者榮耀,可能是在刷劇。「反正不知不覺一下子就到凌晨了,原本說12點上床睡覺,但只不過換個地方刷手機,越刷越上癮。」
  • 年輕人猝死的導火索!別用命換錢了,出現這些症狀千萬留心
    新聞圖片 拼多多23歲女員工凌晨下班路上猝死。 無獨有偶,1月4號,拼多多23歲女員工凌晨下班路上猝死的新聞再次登上熱搜。 新聞圖片 27歲網紅博主心臟驟停突然離世。
  • 拼多多員工猝死:年輕人猝死高發的6個原因,你必須知道!
    猝死正在偏愛年輕人拼多多一位員工張某霏猝死,年僅23歲《巴啦啦小魔仙》女主孫僑潞心梗猝死,年僅25歲時尚博主雅魯藏布江女人,心臟驟停不幸離世,年僅27歲餓了麼配送員韓某偉猝死,年僅43歲......據統計,近十年來,年輕人突發心梗的概率頻次逐漸上升,我國每年有60萬人猝死,也就是說平均每一分鐘都有人猝死。其中43%發生在40歲以下,心臟病、猝死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屬。什麼是猝死?
  • 多位20多歲女性接連猝死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猝死纏上
    2021年才開始沒幾天,接連幾個「猝死事件」刷爆了朋友圈:25歲的《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橋潞喝酒後突發心梗不幸去世;拼多多23歲女員工凌晨1:30下班回家路上猝死;餓了麼的一個外賣小哥在送單途中突然倒下,後被證實是猝死;擁有百萬粉絲的時尚博主@雅魯藏布江女人在飛機上由於心臟驟停不幸離世......
  • 12歲男孩跳樓:「不讓玩手機,我就去死」,警惕孩子的上癮性行為
    一、「不準玩手機,我就去死」在這個網絡信息化時代,幾乎人手一臺手機,哪怕3歲小孩也會有個平板。此前有相關數據表明,我國3-6歲幼童手機接觸率高達91%,可以說10個孩子就有9個玩手機。但你認為,孩子真的適合玩手機嗎?
  • 知名女星猝死;98年女孩凌晨下班路上猝死…這種病越來越年輕化!
    >47歲的小馬奔騰董事長李明 44歲的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 35歲的高以翔 34歲的天涯副主編金波 同樣25歲的浙江電臺主播郭夢秋> …… 今天小編還從朋友那邊看到一個消息 98年的拼多多女員工在凌晨下班的路上暈倒猝死 她才23歲
  • ...嘉興27歲小夥打球時猝死!5月剛結婚,老婆才懷孕…夏天這樣運動...
    近日嘉興桐鄉大麻一男子在球場內打球過程中突然昏厥倒地嘉興27歲小夥打球時突然倒地不起當天大麻某籃球比賽現場開賽幾分鐘後一小夥身體出現不適>老婆才懷孕…儘管場內人員和醫護人員都對男子進行了搶救但非常遺憾男子送醫後搶救無效身亡據了解打球男子今年才27歲今年5月份才結婚
  • 27歲小夥子打籃球猝死!猝死前身體5個救命信號,人人都要清楚
    新聞事件回顧——7月17日,30歲王先生在上班時突發心跳驟停……7月19日,《今晚80後脫口秀》的幕後寫手賴寶突發心梗去世。7月22日,浙江27歲小夥打籃球猝死,妻子剛懷孕。可是,為什麼猝死會青睞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呢?年輕人猝死多跟壓力有關!從理論上說,人的壓力越大,越容易出現睡眠不足、精神緊張、運動不足等情況。
  • 27歲女博主飛機猝死,警醒百萬青年: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健康
    我一問,才發現是知名時尚博主@雅魯藏布江女人,在北京飛往上海的飛機上因心臟停止跳動而去世了,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猝死。這一年,她也才僅僅27歲。這位知名時尚博主,在微博上有著141萬的粉絲,由於她常常喜歡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穿搭和美妝心得,很多人都親切地稱呼她為小雅。儘管其死亡原因目前不明還在調查中,但我從小雅過去的動態中,還是能夠窺見一些端倪。
  • 請警惕孩子世界裡的上癮性行為
    12歲男孩跳樓自殺:請警惕孩子世界裡的上癮性行為!前兩天回老家比較晚了,當我臨近家門的時候,嚇了一跳。 一個孩子在我家窗外的一個角落蹲在那裡玩手機,手機屏幕的綠光反射到他臉上,看著有點陰森恐怖。 5月12日,南寧12歲孩子因家長沒收手機,不讓他玩,從樓頂一躍而下,不幸當場身亡。
  • 27歲女網紅飛機上猝死,原因不清楚:死亡離年輕人的距離不再遙遠
    年僅27歲的網紅,朋友叫她小雅,網名「雅魯藏布江女人」在飛機上猝死。 近年來,年輕人猝死現象頻發,小雅並不是個例。
  • 年輕人猝死頻發:年輕人如何遠離猝死
    5、受到嚴重的外傷,中毒等。 我國每年平均每分鐘有3-4人發生猝死,其中有1-2人是中青年人。不要以為猝死常見於老年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猝死案例告訴我們:青年人也已經成為猝死的高危人群。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猝死?原因離不開5點,別不當回事
    55萬居全球之首全球每20秒就有1個20多歲的年輕人猝死搶救成功率不到1%所以今天九叔想來和大家聊聊猝死到底是什麼對於猝死這個詞很多人的認知可能是死亡來得如此突然以至於身邊人都無法接受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裡6小時內的死亡
  • 猝死為何在年輕人中頻發?
    這兩天,央視、新京報等主流媒體相繼展開了關於年輕人猝死原因的討論。相關報告指出,我國目前每年有60萬人猝死,其中40歲以下的佔到了43%。也就是說,接近一半的猝死人群都很年輕。這些人表面上也許看不出任何毛病,去做體檢也不一定有什麼異樣的數據體現。但其實,他的身體已經形成了病變的基礎,血管、心臟可能都存在一些問題。
  • 慢跑200米猝死 警惕猝死前的五大徵兆
    「患者基礎病因不明,起病急,病程短,來院時已無自主心跳、呼吸……考慮猝死可能性較大。」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為猝死。」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要素即是「無徵兆,不可預料」。在醫學界,一般認為1小時內死亡者多為心源性猝死。
  • @年輕人:擔心「猝死」?掌握這些知識或許能救命
    猝死的原因1、經常性熬夜現在熬夜幾乎是每個年輕人的常態,對於年輕人而言,偶爾熬夜對身體不會有過多的危害;但是如果長期熬夜,很容易對身體造成影響,甚至誘發疾病。猝死的9個徵兆雖然說猝死這種「瞬間的死亡」極其突然,不過還是有跡可循的,超過50%的心臟驟停前1小時至1月身體會發出預警信號。當身體出現以下這些信號,需高度警惕猝死的發生,不要忽視大意或認為是小毛病而不在意。
  • 網紅在飛機上猝死,年僅24歲,90後年輕人也應該重視健康
    原創 心血管王醫生 心血管王醫生2021年元旦,年僅25歲的《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猝死,之後有媒體報導了23歲女員工凌晨1點猝死的噩耗。在我們還沒有從90後年輕人猝死的噩耗中緩過神來,1月8日,某知名女網紅社交平臺發布一則博主去世的消息,並告知粉絲們該網紅已於三日前在飛機上因心臟驟停去世......
  • 浙江街頭籃球賽,27歲小夥倒地猝死,什麼情況下容易發生猝死
    浙江街頭籃球賽,27歲小夥倒地猝死,什麼情況下容易發生猝死 2020-08-14 13: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猝死頻繁「找上」年輕人,到底是怎麼了?
    生活從來都不容易,年輕人頻發猝死,讓人不勝唏噓。2021年開年元旦,年僅25歲的《巴啦啦小魔仙》飾演美琪的孫僑潞的猝死,過度飲酒是誘因。僅僅3天後,年僅23歲的拼多多員工猝死。本該活蹦亂跳的年紀,卻說沒就沒了,這背後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絕望和悲痛,讓人不忍想像。到底是為什麼呢,年輕人猝死頻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