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訊 順著昆明的螺峰街往上走,來到一條市中心的背街巷道,便可看到一間臨街而建的糕餅鋪子,白色泛黃的牆面,磚色復古的紅瓦上掛著一塊寫有「吉慶祥」的牌匾,三個大字蒼勁有力,透露出幾分厚重的歷史感。走進店內,一股濃濃的黃油香氣和淡淡的甜味便撲鼻而來。
說起吉慶祥,在昆明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走過了111年歷史的吉慶祥代表著幾代雲南人的時代記憶和鄉土情懷,代表著滇式糕點的發展歷史,同樣也代表著滇式糕點在中國市場佔據席位的傳奇。1907年,在昆明華山南路西口,吉慶祥糕餅鋪創立,陳惠泉(小慶)、陳惠生(小祥)兄弟和妹婿袁吉之三人各取小名中的一個字,定名「吉慶祥」作為招牌。畫家胡應祥設計了商標,商標中的「戟」和「磬」取「吉慶」的諧音,表達著吉祥、歡慶、團圓、祥和之意。到底是什麼支撐著吉慶祥這個「老字號」走過百年,記者在採訪之後,終於找到了吉慶祥的秘密。
因一塊「蘇打月餅」誕生的「鐵律」
吉慶祥創立後,以製作滇式糕點為主,尤其以生產硬殼火腿月餅最為出名。現任吉慶祥廠長姬奉新告訴記者,吉慶祥的硬殼火腿月餅,精選宣威火腿精肉丁,混以蜂蜜、白糖,創製成外一層硬殼,內千層酥皮裹餡的硬殼火腿月餅,入口酥、松、脆、軟,且香味獨具、鹹甜適宜,油潤不膩,如今依然沿用這樣的做法。
說起月餅,就不得不提起一段往事。這件事不僅讓吉慶祥名聲大噪,也從那時起立下了一條遵循至今的「鐵律」。1927年中秋節,吉慶祥的師傅誤將蘇打當成白糖做成月餅出售,這幾乎成為吉慶祥的滅頂之災。陳惠泉發現後,為了不損害吉慶祥的信譽,貼出告示:凡購買「蘇打月餅」的顧客,哪怕只剩一小塊,吉慶祥也將全部退換,並為來退換貨的顧客代付車費。告示一經貼出便引起了全城轟動,昆明人紛紛稱讚吉慶祥的誠信。直到現在,「以人為本,講求信譽」的鐵律依然被當做傳家寶在吉慶祥代代相傳。
如今的吉慶祥已經建起了一座5層高的辦公樓,但新樓裡依舊藏著老「味道」。樓上的廠房裡,每天早上8點,身穿白色褂子頭戴藍帽的工人便來到各自的崗位,開始和面,醒發,合制麵團,成型燒烤……以純手工製作的方式製作糕點。「能夠熟悉掌握麵團醒發的時間,麵團成型的力度以及燒烤時間是做麵包的關鍵。為了保證每天500-600公斤的市場需求,車間裡不僅有幹了30多年的老師傅,也增加了許多年輕的血液,一來是能夠繼承手藝,二來是希望更好的了解年輕人的口味,研製新產品。」姬奉新說。
而樓下的店鋪裡,重油蛋糕、回餅、羊角麵包、麵筋薩其馬等傳統糕點都已經擺放好,顧客挑選好後,身穿白色大褂的售貨員便會嫻熟的取出糕點用老式的秤過磅,再以算盤計算價格。憑藉「貨真價實」這四個字在百姓中口口相傳,也因為如此,「老字號」就是最信得過的廣告。
佔據世界市場 打響滇派雲腿月餅「第一家」
吉慶祥在雲南的糕點業,歷來都有率先使用新技術、新設備的傳統。比如率先使用包裝盒包裝糕點,率先生產餅乾,率先按現代工藝對傳統雲腿月餅生產工藝進行改良,率先改木柴和焦炭烘焙為電烘焙等。通過不斷的改進和創新,以及吉慶祥以獨家之力,不斷向全國推介滇式糕點。
吉慶祥從70年代的第一代鐵盒包裝,80年代的方盒套裝,茶桶裝到90年代的高檔禮品裝。每一次改變,都代表著一個時期的審美趣味,代表著吉慶祥的一個發展時期。吉慶祥第六代傳承人江世貴老師傅說:「吉慶祥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包裝換了一代又一代,但是我們初心不變,百年來,只為做出更好的產品。」如今,吉慶祥主要採用袋裝、盒裝、蛋糕盒三種禮盒形式,以滿足不同人群的消費需求。包裝袋上除了產品名稱外,還配有古代製作點心插畫圖片,以達到整體美觀協調的效果。
為了維護雲腿月餅發祥地的品牌信譽,發揚前輩留下的寶貴遺產,吉慶祥始終堅持開展抓質量、講信譽、創品牌活動,經過不懈的努力,吉慶祥創製的雲腿月餅,分別榮獲了「雲南品牌產品」「雲南品牌」「全國品牌月餅」「中國名餅」「中國優佳特色月餅」「品牌月餅」「國餅十佳」「全國月餅生產品牌企業」「2005年全國月餅生產企業25強」「中國著名月餅生產企業」「放心月餅品牌企業」等一系列榮譽稱號。這一系列榮譽,見證了吉慶祥始終如一的經營宗旨和吉慶祥幾代員工的敬業精神。
此外,吉慶祥還率先在月餅包裝中,配上雲南名茶和「雲南紅」紅葡萄酒。把具有雲南代表性的食品結合在一起更好的向全國介紹雲南。
緊跟行業新風潮 「鐵律」依舊
去年4月,吉慶祥百年老店重新裝修開業。還是原來記憶中的味道,卻多了一份創新的理念。在產品品類上,吉慶祥圍繞傳統和時尚兩端同時發力,萃取昔日精華,保留茴餅、重油蛋糕、麵筋沙琪瑪、手工蘇打餅乾、椒鹽酥等20餘種家喻戶曉的經典產品,接續傳統。同時面向年輕的時尚消費者,補充了裱花蛋糕、西點麵包等精緻西式點心,緊跟時代腳步。姬奉新表示:「產品結構健全後,中老年消費群體不僅沒有減少,年輕的朋友也明顯增多,老少鹹宜是吉慶祥再創輝煌堅實的市場基礎。」
此外,為了能夠重新煥發出百年品牌的嶄新生機,重拾以老品牌喚醒大眾記憶,以新活力重返本土市場。吉慶祥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打造精緻的產品體系。姬奉新說:「我們只選購昆明市場上最好的食材。比如從原來的普通雞蛋變成選用生態土雞蛋,並做清洗處理;選用純淨度極高的豬油,確保口感清香不油膩。還自主採購葡萄乾、蘋果培育酵母,讓麵包的味道、外觀和質地都達到最佳狀態。」
這樣一來,老昆明熟悉的味道回來了。市民對吉慶祥的喜愛程度也提高了。「從小的時候起就吃吉慶祥的糕點,吃了半個多世紀,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家老店的東西出過什麼問題,憑這一點,我就對吉慶祥有十足的信任感。」正在買糕點的市民楊阿姨說,幾乎每天都會光顧的劉先生也表示:「做食品無論你是本土的,還是外來的,質量,口感、營養、價格都是第一位的。現在吃吉慶祥的面點,又有了當年的味道,這次它依舊以質量獲得了顧客的口碑。」
時代的發展把人們的口味弄得挑剔和嬌貴了起來。在糕點行業的競爭中,像吉慶祥這類老店的確也顯出它的步履艱難。可貴的是,吉慶祥從未停滯發展的腳步,積極學習引進流行元素。店面由原來的單一銷售店面,轉化為前店後烤,現烤現賣的結構。只有讓食品加工看得見,顧客才能吃得更放心。姬廠長告訴記者,吉慶祥有個執行多年的「鐵律」——所有接近保質期的產品,一律不允許銷售,全部退回廠中,統一賣給養殖戶。
2019年春節後,吉慶祥會新開2-3家門店,讓那些消失已久的傳統糕點會重回大眾視線。時代在變,但對品質的追求沒有變。姬奉新表示,在今後的歲月裡,他將繼續帶著對「吉慶祥」這一百年品牌的深厚感情,以主人翁的責任感,秉承誠信經營的理念,為「吉慶祥」的重上徵程、再創輝煌而盡心竭力!
掌上春城記者:張迪
責編:符亞麗 一審:秦聰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