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會寫作文?這把打開腦洞的故事鑰匙,讓讀書和作文不再發愁

2020-09-03 悠一格

歡迎關注「悠一格」,共同探討和孩子一起讀書、寫作、生活、成長路上的感悟與心得!



開學啦!

新學期開始了!也意味著孩子開始要寫作業了!

在為寫作業而感到的一堆煩惱問題中,孩子不會寫作文?——這是很多孩子和家長共同的煩惱。

因為不會寫作文,孩子發愁完不成作業;因為孩子不會寫作文,家長發愁這樣會影響到孩子學習成績,繼而影響孩子升學。



不會寫作文,只是會影響到孩子的作業和成績嗎?


一位叫託馬斯.福斯特的教授這樣說:

教育與班級、學分有關,而學習則真真正正是為了自己。

幸運的話,教育與學習會相輔相成。如果只能選擇其中一個,我選擇學習。

託馬斯.福斯特教授很明確地說明了:

學習寫作文,不僅僅是為了完成作業和取得考試成績,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習和掌握到閱讀理解與寫作的技能。



託馬斯.福斯特是誰?

託馬斯.福斯特,是美國密西根大學的文學教授,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

因為深知「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但又了解到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打怵去讀那些經典文學作品。

所以,託馬斯.福斯特教授為幫助孩子們學習如何閱讀理解那些經典而又偉大的文學作品,專門寫了一本書——《文學課:如何輕鬆理解偉大作品》。




很多孩子都喜歡看哈利.波特,那麼哈利.波特和俄狄浦斯他們倆有什麼共同點?

為什麼那麼多經典名著裡面的主人公總是得肺結核呢?

怎麼才能讀懂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還有《荷馬史詩》和《星球大戰》?

帶著這些疑問,下面就讓我們跟隨託馬斯.福斯特教授的腳步,和孩子們一起,去找到打開腦洞的鑰匙,推開文學閱讀的大門吧!




一、為什麼孩子剛開始閱讀經典文學作品會感到困難?

閱讀對孩子的好處,許多父母都已知曉。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很多孩子不會寫作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大量的閱讀。

在孩子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講故事,讀繪本,引導孩子看書。

但是,在度過繪本和講故事階段以後,面對經典文學作品,孩子們卻往往望而生畏。

因為,那些偉大的文學作品,常常讓孩子們,特別是青少年們以及文學愛好者感到有困難。

為什麼會感到困難呢?託馬斯教授在《文學課》書中告訴孩子:


當我們感到一件事很困難的時候,往往是因為我們對這件事不了解,不知道這件事情複雜的現象下,藏著重要的規律可循



託馬斯教授在《文學課》中告訴孩子:

即使那些看起來多麼偉大的文學作品,無論是故事還是小說,其實都有大量的慣例、規則和其他共性的東西值得研究和學習

比如人物設定、人物類型、情節和節奏、篇章和結構,故事線索,敘述視角等等。

從荷馬史詩到哈利.波特,從小說詩歌到戲劇電影,從閱讀理解到創作實踐,如何去閱讀和理解才能輕鬆有趣呢?

同樣的道理,那就是:

詩歌有詩歌約定俗成的創作手法,劇本有共同的寫作方式。

小說、詩歌、劇本他們雖然形式不同,但是彼此之間也存在相互貫通的地方。



二、如何去找到這些文學作品之間的規則?怎樣去掌握閱讀理解的鑰匙?

《文學課:如何輕鬆理解偉大作品》這本書要告訴孩子們的最核心內容是:

所謂找到鑰匙,就是要掌握訣竅

如果孩子們找到這把鑰匙,掌握了訣竅,那麼,孩子們在面對再多的經典文學作品時,也不會因為感到無從下手而煩惱了!

《文學課:如何輕鬆理解偉大作品》,將幫助孩子們找到那把閱讀方法的鑰匙,打開腦洞,讓孩子們通過學習找到規律,邁開自主的步伐,積極主動地開啟探索文學森林的旅程。



三、為什麼說天下只有一個故事?但又可以講千千萬萬個無窮盡的故事?

這個問題的答案,託馬斯教授在《文學課》書中總結為:

之所以說天下只有一個故事,是因為無論是故事還是小說,都存在著大量的慣例、規則和可遵循的模式可探尋

為什麼說天下只有一個故事?

因為在歷史的長河中,在某一個地方,某個故事得到了廣泛流傳,比如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古希臘的神話故事。

有太多今天故事,人們借用了古代神話故事中的某些人物。

這些故事永遠伴隨著我們,永遠印在我們的腦海裡。

我們可以在古老的故事基礎上,使用、更改或者添加我們想要的內容,然後創作出新的故事。

而那個永恆的故事仍然就在我們周圍,我們只需伸出手,汲取其中的一小片即可。


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故事


四、託馬斯教授在《文學課》書中,用了十八個章節來為孩子們講解如何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文學作品

在十八個章節中,每一個章節都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解讀文學作品的角度,告訴孩子們從這個角度去尋找作者寫作的規律和故事的依託緣由。

比如:

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依託的創作背景是什麼?

為什麼要通過對聚餐、生病和人物的殘疾、天氣地理環境等場景的詳細描述來表達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其中一個角度,講「探險」故事

孩子們對探險故事總是充滿著好奇。

而《文學課》告訴孩子們如何去抓住探險故事的內在規律。

所有的探險故事,都包括以下這些一般要素:

比如一個騎士、一段險峻的路程、一個聖杯、一條惡龍、另一名邪惡的騎士、一位可愛的公主等等。

除了一般要素,探險故事中包括的必須具備的要素是哪一些呢?

探險故事的必備要素包括:

探險者、要去的地方、要去探險的公開的理由、探險途中遇到的艱難險阻、要去探險的真正理由是什麼等。

特別要提醒孩子們注意的是:

在探險故事中,不論是什麼探險故事,不管情節是多麼的離奇,最後探險的真正的理由,和剛開始出發時公開的那個理由永遠不會是一樣的。

但是,千千萬萬個探險故事,卻都有著相同的地方,那就是:

最終探險的真正理由和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認識自我和尋找真正的自我



《文學課》書中另外17個角度也非常有意思。

比如講「吸血鬼」的章節,託馬斯教授告訴孩子們:

文學作品中所描述的所謂吸血鬼的故事,從來都不僅僅是描述這些讓人感到可怕的東西。

作家寫吸血鬼這樣的讓人覺得恐懼的形象,目的是為了象徵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不好的,甚至是醜惡的方面。

作家把這些不好的、醜惡的方面稱為「吸血主義」

什麼是「吸血主義」呢?

作家在作品中,通過講吸血鬼的故事來展示什麼是「吸血主義」。

在故事中,吸血鬼都表現出下面這些特徵:

利用別人,實現自我;否定他人的生存權利;把自己的欲望,尤其是邪惡的欲望,凌駕於他人的需求之上。

這些自私而邪惡的東西,就代表了「吸血主義」。

而所有的吸血鬼的故事都是為了告訴讀者:

只要有自私的念頭伴隨著人類,那麼吸血鬼就會永遠伴隨著我們

讀懂了這一點,孩子們就可以理解了:為什麼說「吸血主義」遠遠超出了吸血鬼本身。



《文學課》一書中其他還有很多有趣的角度

比如:讀十四行詩,你會發現正好構成一個方形,從而明白:形式很重要,因為形式本身包含著意義。

比如:如何理解為什麼有那麼多作者對莎士比亞作品的改編、引用和練習?

因為,毫不誇張的說,莎士比亞是其他作家可以與之碰撞出火花的一個人。

對於作家來說,最容易引用並且值得引用的那個人,是我們最熟悉的,我們甚至還沒有閱讀過,但就已經知道他的名言與戲劇作品的——這個人,只能是莎士比亞。

所以,400多年以來,莎士比亞一直是作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庫。

我們可以從很多文學作品中都看到莎士比亞的影子。

了解了這個規律,孩子們就不難理解與莎士比亞作品相似的其他作品。


莎士比亞的作品


再比如:如何讓孩子們理解什麼是「舊瓶裝新酒」?

雖然我們知道了不同的文學作品中存在相同的規則,但是一部好的文學作品,即使是用的是「舊瓶子」,但是也必須「裝上新酒」。

因為,一本好書,必須既有讀者能感知的熟悉度,比如各種各樣的,各個國家和民族都有的自己群體非常熟悉的神話故事。這些神話或是,不論是對作家,還是對讀者,大家都是很熟悉的。

用熟悉的故事做基礎,這是用的「舊瓶子」。

但是,作家必須「舊瓶裝新酒」,就要同時兼顧重新創作出來的故事具有新穎性。

這樣「舊瓶裝新酒」講出來的故事才能從整體上看是和諧的,才會給讀者營造出一種既熟悉又新奇的感覺,激發讀者渴望進入深度閱讀的願望。



另外,文學作品中四季、天氣等現象都具有一定的含義。

比如:冬天,就是讀者腦海裡的冬天,代表陰冷和死亡。

當你打開一本書時,還是先看看書中的天氣和日期吧。

下雨或者下雪,冬天或者夏天,人物在發抖或者出汗——每一種現象後面一定都蘊藏著某種特殊含義。


託馬斯教授在《文學課》書中告訴孩子:

好的作品,會與讀者之間產生共鳴,但讀者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象徵意義。

每個讀者都是不一樣的。每個讀者都會把自己的經驗帶到故事裡:讀過的故事、自己的想法、自己關心的人和事、自己的身份等。

所以,象徵的意義究竟意味著什麼?這需要每個讀者自己去決定。

因此,孩子們就能夠理解為什麼說:一千個人,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託馬斯教授在《文學課》書中告訴孩子們文學作品中存在的其他規律,還包括:

生理缺陷的象徵、失明的道理、疾病的文學價值、不要用固定的眼光去閱讀、諷刺的真正用意等等。

託馬斯教授還特別指出:《文學課》書中最後的測試案例,值得好好讀



綜上所述,《文學課:如何輕鬆理解偉大作品》這本書,既不是作者創作大全,也不是讀者解讀大全

它是一個提綱、一種模式,是一本幫助孩子們破解閱讀文學作品密碼的指南

當孩子們了解了這些規律和模式,就等於孩子們知道了閱讀的方法,孩子們就不會再對這些經典著作望而生畏了。

《文學課》作者託馬斯.福斯特教授在書中給孩子們最大的建議是:

讀自己喜歡的書籍。沒必要拘泥於書單。

閱讀必須是愉快的,閱讀是玩的一種方式。

所以,親愛的讀者,玩起來吧,玩起來。

由此可見,《文學課:如何輕鬆理解偉大作品》是一本適合家長和孩子一起讀的好書,給家長最大的啟發是:

家長與其因為孩子不會閱讀,不會寫作文而感到煩惱,不如讓孩子把閱讀當作是玩的一種方式吧!

當閱讀讓孩子們感到充滿樂趣時,孩子們就會愛上閱讀。

當孩子吸取閱讀中更多的養分,然後加入自己的想法和用自己的語言去寫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文字,孩子寫作文也就再也不用發愁了!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悠一格」,共同探討和孩子一起讀書、寫作、生活、成長路上的感悟與心得!

相關焦點

  • 如何積累作文素材?這些方法讓孩子寫作文時不再發愁!
    例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孩子就可以聯想到孔子的「仁德」和善於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再者可以結合具體事例來寫,孩子就不會覺得素材枯竭沒得寫,或者感覺文章不夠充實了。平時家長就要多給孩子買一些《論語》、《歇後語》、《名人名言》等書來看,給孩子講解背後的故事,這樣孩子寫作的時候就會思如泉湧啦。
  • 三大精讀法幫助孩子寫作文
    為什麼孩子看了很多書還是不會寫作文,問題出在哪裡?1、作文是貫穿整個小學到高中。語文考試中,作文佔分高,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我們都希望孩子作文拿高分,我們都相信孩子想要寫好作文,喜歡看書是前提。2、常用的讀書方法有兩種:略讀和精讀。何為略讀,以追求好看的故事為目標,以最快的速度看完,不去細嚼慢咽的讀書方式,我們都可稱為略讀。略讀是一種重要的讀書方式,略讀的好處是讓我們在短時間內吸收到很多信息。略讀的缺點也很明顯,只是囫圇吞棗地讀書,只是知道這本書講了什麼,把書當作消遣和娛樂,汲取的營養有限。
  • 故事是開啟作文的金鑰匙
    有些家長朋友在談及孩子的作文時,惆悵滿天,非常頭疼。不知道怎麼插手,不知道怎麼引導,不知道怎麼提高。下面我就和家長朋友交流一下自己的粗淺的見解,如何在生活中循循善誘的培養孩子的作文能力。作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項長期的、細緻的、系統的工程,所以,家長朋友要做到心中有數,起初的時候就要有的放矢的去思考,去計劃,去準備,去落實。一旦把學生的作文能力培養起來之後,你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學生從此不再感到「作文就是作難」,而是輕鬆自如,水到渠成。
  • 學寫作文
    學會在生活多多觀察,觀察人物、動物、植物,以及某件事發生的狀態和過程,學會有意識地去觀察,並且能夠在觀察中認真思考,思考人物的內心活動、動物的生活習性、植物的生長狀態等等。如此一來,孩子見得多了,腦袋裡面想得多了,那麼就會擁有更多獨具真實性、實踐性、真情感的習作素材,就不用發愁沒有東西可寫了。當然,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長時間的有意識觀察思考變成一種良好習慣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寫出好的文章。
  • 孩子不會寫作文:看滿分作文有用嗎?這個詞語才是正確答案!
    很多孩子不會寫作文,怕寫作文,於是有很多家長給孩子買「金獎作文」、「滿分作文」,讓孩子看。這不,有一位家長就私信我,問我這樣是不是就能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讓孩子學生寫作文,不再怕作文。我跟她說,你只做了一半,還有一半沒做,怎麼會達到目的呢?
  • 小學生不會寫作文?會說話就會寫作文!記住1個心法6大秘籍
    有的爸媽自己就不會寫,也談不上輔導,有的爸媽自己會寫但是他體會不到孩子的難處,感覺這還不容易嗎,當孩子需要幫助時,不僅沒幫到忙,還把孩子批評一頓:這都不會寫。下一次再寫作文時,先把話記錄下來,孩子心裡有底了,一放鬆,家長再從詞彙結構上稍加指導,一篇作文就水到渠成。
  • 孩子不會寫作文怎麼辦
    對於小學生來說,寫作文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因為小孩子的詞彙量還沒有那麼多,對於遣詞造句方面還缺乏經驗,因此,組織語言寫出一篇乾淨整潔的作文是不容易的事情,家長應該多輔導孩子寫作文,讓孩子懂得寫作文的訣竅,這樣才能讓孩子柔韌有餘。讓孩子多讀書。
  • 我的孩子不會寫作文,家長幫助孩子做到這三點,從此作文不再難
    所以,那些認為孩子剛剛一年級,不需要學習寫作文的家長,得趕緊改變了。畢竟,一年級學習的寫句子也是屬於作文。那麼,對於低年級或者不會寫作文的孩子來說,家長們怎樣幫助到孩子?一:每天閱讀半小時作文,是知識輸出的過程。
  • 小學生寫作文發愁,家長千萬別以為加大閱讀就夠了
    無獨有偶,放學接娃偶遇同學家長,忿忿又不解的吐槽孩子作文真令人抓狂,剛上三年級,寫一篇300字的小作文能折騰一下午,最後還又是塗寫又是破洞,慘不忍睹。 說來奇怪,按學校的要求,孩子在家也沒少讀書啊,讀童話、讀名著、讀推薦讀物、打卡、發視頻,一樣沒少做啊,可總覺得寫起作文就沒有思路,沒有章法呢?
  • 孩子在家不會寫作文,在學校就能寫作文,家長困惑,該如何指導
    最近收到家長的留言,反映了一個問題,孩子在家不會寫作文,但是在學校寫的作文就挺好的。是不是老師有什麼辦法?能不能教給家長也學一下,這樣好指導孩子寫作文。我回復這位家長:在學校寫作文,是屬於教學大綱要求的當堂作文訓練,老師會有一些寫作指導教授給學生。在家不會寫作文,不是不會,而是不想,孩子不想寫作業,犯懶了。
  • 孩子寫作文時的腦洞有多大?看完爸爸媽媽都抓狂了!
    甜筒說:看完這篇春秋大夢般的作文,甜筒姐姐只想問:這是哪家「拆二代」的孩子?相信麻麻看了這篇作文,一定也會非常感動的~看了這麼多腦洞清奇的小作文,爸爸媽媽們是不是也和甜筒姐姐一樣,被寶貝們天馬行空的創作力所震驚了呢?哈哈哈~ 搞笑歸搞笑,但這寫作文的能力還是要好好提升的!畢竟,作文分數佔了語文成績將近一半。那麼,我們如何幫助寶貝提升寫作能力呢?
  • 孩子不會寫作文怎麼辦?答案:從平常練起!
    很多家長反饋「小學階段孩子寫作文太難了」,要麼流水帳,要麼口語化,要麼邏輯不通、句子不順,總之「想幫忙都無從下手」,最後往往變成「家長口述,孩子執筆」的情況,甚至很多字不會寫,還要手把手來教。如何才能「讓孩子自己寫好一篇作文」,成為家長們集體的呼聲。其實孩子寫作文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後期學會字詞以後自然而成的。很多時候作文的語言水平和孩子的日常語言能力是緊密相連的,你會發現,一個作文頂呱呱的孩子,日常語言水平肯定也是善於表達、語言邏輯通順的。
  • 還在為孩子寫作文發愁?那你需要這本書!|書評
    後來由於我們大學在一個城市,兩個學校距離又不遠,因此我們時常一起聚餐,慢慢交往多了,我才意識到:她眼中的寫作文和我是截然不同的。她說,在她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培養她讀書的習慣,每天讀大概30-40分鐘,然後複述給她爸爸聽,她爸爸還會時不時的問她一些問題。不過她只負責回答,沒有對錯之分,答完之後她爸爸都會笑著摸摸她的頭。"然後你就有了大量的素材了對嗎?"
  • 孩子在家不會寫作文,在學校就能寫,這是什麼梗?
    孩子在家不會寫作文,在學校就能寫作文的問題分析我們先對孩子的問題進行一個深入的分析,家長的困惑根源就能很好的理出來。先提幾個問題,孩子在家不會寫作文,是不願意寫還是真的不會寫?為什麼學校能寫出作文,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在學校能寫出作文來的?
  • 孩子不會寫作文怎麼辦?
    有的同學,在寫作文的時候,總是耳撓腮坐針氈,嘴巴咬著鉛筆桿,眼睛望著天花板, 磨磨蹭蹭大半天,一看下課沒時間„„最後寫還是寫不出一句話。這就是很多孩子寫作文的真實寫照,今天啊,筆者就和大家探討一下,不會寫作文怎麼辦!
  • 孩子不會寫作文怎麼辦?做好以下幾點就能輕鬆寫出好作文
    今天上午作業班的一位家長焦慮地和我說:「孩子上了半年的作文班了,一到寫作文的時候還是不知道如何下筆。」這位家長的困惑,相信也代表了一部分家長內心的想法。由於我原來也從事過一段時間的作文老師,關於孩子不會寫作文的問題,我認為做好以下幾點就能輕鬆寫出好作文。
  • 你還在發愁孩子不會寫作文?或許你可以看看這位老師怎麼做的!
    厚媽覺得,在所有的人生考題中,「不會寫作文」才是最大的畫地為牢呢,今天介紹一本繪本給大家,希望媽媽們可以用這本小小的繪本,幫寶寶從小就打敗「不會寫」的魔咒。這本書的名字叫《拉爾夫會講故事啦》。」,他眼看著別人寫冰激凌車,寫萬聖節糖果,寫牙醫,寫奶奶偷偷給的咖啡,輪到自己呢,所有的趣事就是變不成故事,變不成作文,他盯著天花板想,盯著作文本想,他和寫作文之間,就像隔著一堵透明的牆,莫名其妙卻堅不可摧。
  • 學生不願寫作文,語文老師用這個辦法,讓全班同學都愛上寫作文
    做想像作文的訓練要求,同時還要開始學習說明文,和書信技巧。為什麼孩子會覺得無話可寫呢?班上的孩子平時都是科幻家,聊起電影來每個人都腦洞打開。至於童話故事,我也會根據教學要求,給孩子推薦好的童話故事。跟孩子進行了幾輪溝通,我發現,原來是我要求太高了。孩子們說,我們寫不出來老師要求的內容。可能是我對孩子們的語文學習太嚴格,希望我班上的同學們,語文學習能力都要好。
  • 孩子不會寫作文,焦頭爛額,怎麼辦?
    她說,「不讀書就像沒有吃飽飯一樣,精神上是飢餓的。讀書讓人學會思考,讓人能夠沉靜下來,享受一種靈魂深處的愉悅。」「我始終相信,讀過的所有書都不會白讀,它總會在未來日子的某一個場合,幫助我表現得更出色。」就像小編昨晚脫口而出的《匆匆》,覺得自己好有文化的樣子!
  • 以「我的媽媽」寫篇作文,這些孩子腦洞大開!你的孩子怎麼寫的呢
    幾乎每一個人的小學階段,都有一個語文老師,讓你以「我的媽媽」寫篇作文,老師教我們如何用優美、感人的文字描寫偉大的母愛,這似乎是小學教育多年來的傳統。這些小學生腦洞大開的作文,讓人感到意外,不禁疑惑,小小年紀的他們,為什麼會寫出這樣「腦洞大開」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