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哪些是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募捐信息平臺?

2020-12-17 首都網警

近日,河南"小鳳雅"事件引發網絡熱議,不少網友表達了對網絡募捐活動的關注和擔憂。何種行為屬於「募捐」?哪些組織和網絡平臺有資格開展網絡募捐活動?個人可以發起網絡募捐嗎?民政部指定的網際網路募捐信息平臺有哪些?戳圖↓↓ 發現涉嫌詐騙行為請報警!

來源:陝西網警巡查執法

近日要覽

1.【網警提示】這條「順豐」的微信你收到了嗎?可能是詐騙!如何防範看這裡!

2.【艾特說】從空姐遇害案談一談網絡實名制的重要性!

3.【網警提示】提升額度還能套現?一定小心這種騙局!

4.【網警提示】租房沒住上,反而背上了網貸,當心被騙!

5.【網警提示】趕緊打開「滴滴」這個功能!尤其女生,越快越好!

6.【網警提示】刷單又出新花樣 進度條反饋騙你沒商量!

我們是北京市公安局網警巡查執法帳號,如果您發現網上有害信息或違法犯罪線索,請通過平臺私信向我們舉報。浩瀚的網際網路,願你我攜手,共創網絡清朗。

微信號:首都網警

相關焦點

  • 滴滴公益等9家平臺被民政部指定為第二批網際網路募捐信息平臺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今日(5月24日),記者從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獲悉,滴滴公益等9家平臺被民政部指定為第二批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募捐信息平臺
  • 工行「融e購」獲網際網路募捐信息平臺資格
    紅網時刻5月25日訊(通訊員 唐海萍)5月24日,民政部發布了第二批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募捐信息平臺公示,中國工商銀行電商平臺「融e購」旗下的「融e購公益」平臺成功入選,成為全國21家線上公募資質平臺之一,也是首家通過遴選的銀行系平臺。
  • 想發起網絡募捐?有哪些靠譜平臺?又該如何操作?一圖看懂
    在事件本身之外,不少網友也表達了對網絡募捐活動的關注和擔憂。何種行為屬於「募捐」?哪些組織和網絡平臺有資格開展網絡募捐活動?個人可以發起網絡募捐嗎?應該如何操作?5月24日,民政部在官方網站上公示了第二批通過遴選的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公開募捐信息平臺,水滴公益、美團公益、滴滴公益、蘇寧公益、中國社會扶貧網等知名網際網路平臺、慈善組織共9家平臺入選。至此,民政部指定的網際網路募捐信息平臺增至22家。
  • 民政部: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展公開募捐活動
    對此,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發布提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的規定,只有登記或者認定為慈善組織且取得公開募捐資格的社會組織,才能開展公開募捐活動。其他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展公開募捐活動。  此外,對於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社會組織、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基於慈善目的,提示表示,可以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由該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並管理募得款物。
  • 民政部發布指引:疫情期間慈善組織紅十字會不得接收以捐贈人的利害...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2月14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亦君)為進一步依法規範慈善組織、紅十字會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的慈善募捐等活動,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今天發布《慈善組織、紅十字會依法規範開展疫情防控慈善募捐等活動指引》(以下簡稱指引)。
  • 浙江慈善募捐25問,為你答疑解惑
    [政策法規依據:《浙江慈善募捐指引》第23條] Q16 慈善組織如何進行公開募捐活動備案? 1、慈善組織應當在開展公開募捐活動的十日前將募捐方案通過民政部統一的慈善信息平臺報送其登記的民政部門備案。
  • 個人不能在網絡公開募捐
    那麼個人發起網絡募捐合法嗎?2017年8月1日,民政部正式實施了《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技術規範》《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管理規範》(以下簡稱《基本技術規範》和《基本管理規範》)兩項推薦性行業標準,其中明確規定了個人不能在網絡上公開募捐。  2016年9月1日,民政部根據法律授權,公開遴選並指定了首批13家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公開募捐信息平臺(以下簡稱平臺)。
  • 部分募捐平臺透明度不足 網絡慈善灰色地帶不容忽視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國內新聞】;如何解除網絡慈善「成長的煩惱」 募捐平臺信息公開與透明度不足法律關係不明監管缺乏有效協同 ● 在網絡慈善高速發展的背後,慈善組織與募捐信息平臺、捐贈人、受益人之間法律關係不清晰,部分網絡慈善募捐平臺信息公開與透明度不足等問題隨之而來
  • 為吳花燕募捐百萬僅支出兩萬 慈善組織個體救助緣何引爭議
    為吳花燕募捐百萬僅支出兩萬慈善組織個體救助緣何引爭議募得100多萬元善款,僅僅撥給受助人兩萬元——貴州「43斤女大學生」吳花燕的病逝連日來引發公眾對慈善組織募捐以及善款使用的質疑針對網友普遍關注的「募捐超百萬、撥付兩萬元」問題,兒慈會1月14日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9958救助中心」在微公益平臺與水滴公益平臺共計為吳花燕籌款1004977.28元。在款項的使用上,2019年11月4日,「9958救助中心」轉款兩萬元(微公益平臺1萬元,水滴公益平臺1萬元)至醫院,用於吳花燕的治療。
  • 不敢公開財務信息的慈善組織,不是好募捐者
    文 | 周筱贇近日,民政部公布《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徵求意見稿)》,對慈善組織的信息公開,尤其是財務信息公開,作出了具體規定,明確慈善組織未依法履行信息公開義務將被處罰。和公共財政必須公開的法理邏輯一樣,慈善組織的財務公開透明毋庸多言。但是,在2016年3月《慈善法》通過之前,公益組織是否應當公開財務信息,在中國公益圈內,一直是個備受爭議的話題。一些專家認為慈善組織沒有公開義務,理由是財務審計需要成本,公開更需要成本。
  • 網上捐款請找個靠譜平臺 13平臺獲「官方認證」
    -市社團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網際網路募捐的主體應當是慈善組織,個人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為自己或者朋友等特定對象發布求助信息,但這不屬於慈善募捐,沒有組織監管。昨日從市社團局獲悉,民政部在對47家申報網絡募捐平臺的網站進行嚴格篩選後,最終有13家平臺獲得網絡募捐「官方認證」,市民可以到民政部網站查詢這些平臺的相關信息。下個月實施的《慈善法》規定,慈善組織通過網際網路開展公開募捐的,應當在民政部門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發布募捐信息。
  • 民政部:慈善組織、紅十字會要公開透明
    新華社發(章斌 攝)民政部今天(21日)要求,各級民政部門要全面履行好指導監督疫情防控慈善捐贈的法定職責,進一步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提升慈善活動監管水平,著力抓好已經制定的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落細落地,暢通愛心到達的「最後一公裡」。
  • 想要成為「慈善組織」或公開募捐,都需要有「身份證」
    去年12月,省民政廳為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等5家慈善組織頒發基金會法人登記證書。據悉,這是慈善法實施以來,浙江省根據《慈善組織認定辦法》認定的首批全省性慈善組織。同時,其中3家基金會獲頒公開募捐資格證書。「慈善組織」和「公開募捐資格」為何需要申請認定?現在的社會組織如果沒有通過民政部門的審批,還能向社會公開募捐嗎?對此,記者請教了專業人士,由他們進行詳細的解讀。
  • 哪些行為屬於做慈善?捐錢必須經過慈善組織嗎?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 哪些行為屬於做慈善?捐款應該交給誰?個人能否發起網絡募捐?……近年來我國慈善事業蓬勃發展,公眾參與踴躍,但也有不少疑惑需要釐清。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部分代表委員以及相關專家學者對法律草案中的要義亮點進行了解讀。
  • 水滴籌被質疑「公益變生意」 水滴公司:非慈善公益組織 不受監管
    同時也表達了個人困惑,認為網友將水滴籌理解成慈善公益組織是一種誤解。水滴公司被列入網際網路募捐信息平臺 監管曾要求嚴格區分慈善募捐信息發布和其他信息服務雖然水滴公司對於自身是否「公益」的表態前後不一,但對於主管部門來說,對水滴公司平臺的定性和所要遵守的法律法規顯然非常明確。
  • 《慈善法》明起施行 非營利性組織可申請認定為慈善組織
    首批網絡募捐平臺將確定
  • 「吳花燕事件」百萬捐款未撥付引質疑,網絡募捐該如何規範?
    兩者區別在於,個人求助最根本的特徵是「利己」,而《慈善法》所規範的慈善活動則必須是「利他」,慈善組織開展的慈善活動的受益人是「不特定的大多數人」。餘超認為,慈善組織通過網際網路開展公開募捐,應在國務院民政部門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發布信息,並制定募捐方案,在開展活動前報慈善組織登記的民政部門備案。因此,平臺是否有資質進行公開募捐也是重要考量因素。
  • 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發文:規範社會組織疫情防控捐贈和受贈行為
    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發文:規範社會組織疫情防控捐贈和受贈行為金羊網  作者:符暢、廖培金  2020-02-07 2月6日,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發出《關於做好社會組織疫情防控捐贈工作的通知》。
  • 民政部發布通知要求做好慈善捐贈工作
    原標題:民政部發布通知要求做好慈善捐贈工作 《慈善公益報》記者從民政部獲悉,民政部日前發布《關於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慈善捐贈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級民政部門要在鞏固疫情防控慈善捐贈工作成果的基礎上,繼續指導督促慈善組織、紅十字會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做好慈善捐贈工作
  • 什麼樣的慈善組織可以公開募捐?個人捐贈如何抵扣稅?市慈善會會長...
    A: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應當取得公開募捐資格。其條件是必須依法登記滿二年的慈善組織,可以向登記的民政部門申請公開募捐資格,要制定方案,包括募捐目的、起止時間、地域、負責人姓名、地點、捐款方式、銀行帳戶等。民政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