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潮汕中秋節,你懂一樣「拜月亮」的習俗就足夠了!

2020-12-22 青夜聊點文史

黎田康子 - 一壺好茶一壺月

04:31來自青夜聊點文史

2018年的中秋已經臨近,又是一個一年一度的潮汕人團圓佳節,不少人開始準備中秋的月餅禮盒,茶葉好酒,期待著和家人朋友團聚,喝茶賞月,歡聚一堂。而到了中秋,自然就不能忽視一個潮汕習俗,拜月亮,也叫拜月娘,以求好兆頭,吉祥如意。

潮汕中秋拜月歷史由來已久,在八月十五那天,吃過晚飯,婦女們帶著孩子在露天場所,或者自家天台庭院備好香案,擺上早早備好的柚字、柿字、楊桃、石榴、林檎、芋頭等水果蔬菜,只等月滿枝頭,潮汕人們便將這些月餅、糕點、油餅等奉獻給月娘。

祭拜時,大部分潮汕人會在桌上點兩根紅蠟燭,任其燒到熄滅為止。在農村,勤勞的婦女們常常會在這些祭品上施展些獨出心裁的手工藝,這手藝由來已久,由母親傳給女兒,婆婆傳給兒媳婦,一代一輩悉心教授而成,如鮮香爽口的糯米飯、剪紙貼柚,用帶枝葉的油甘紮成孔雀等。而現代人拜月亮,為圖方便,也有不少在市面上採購,因為品種豐富,物美價廉,也受到了一定群體的追捧。

拜月過程中,婦女小孩忙碌著,而居家的潮汕男子則在客廳,沏好一壺上好的工夫茶,與久別重逢的好友們聊天賞月,很是愜意。此時,老人們總喜歡給孩子們講述那些許多有關月亮的傳說,孩子庭前嬉鬧,玩著自己做的紙糊燈籠,而年青一代的人們,反而更喜歡唱歌作樂,涼風拂面,飄飄欲仙。

拜月亮的習俗,是潮汕人對於美好願望的寄託,未出嫁姑娘拜月尋求一個好夫婿,小孩子放上課本和新文具祈禱學習進步,婦女們祈求家人健康和睦,老人想要兒孫滿堂,男人只求事業興隆……

小時候中秋佳節,電視或廣播都會聽到一首歌,每次在外地聽到,都不免思鄉情重,不能自拔。裡面有句歌詞寫了:「一壺好茶一壺月,只願月圓勿再缺,萬裡鄉情滿腔愛,今夜伴月回…」,這「勿再缺」三個字,如心頭重錘,敲擊著相隔兩地親人的牽掛和相思之情,只願別再分離,團圓變成奢望。

相關焦點

  • 觀潮、祭月、拜兔爺……中秋節習俗真奇特
    今天就為您盤點一下1.北京「兔爺」是北京中秋習俗的代表,到了中秋節,北京街上你都能看見泥兔攤。在北京的中秋,家裡擺個兔爺像,確實很有中秋佳節的氣氛,因此兔爺兒是北京人過中秋節的必備用品2.福建廈門「博餅」,也叫「博中秋餅」、「博會餅」。
  • 韓國、日本、越南也過中秋節?細數漢文化圈內的中秋節習俗
    漢文化圈中的國家都把八月十五這天定為中秋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下這些國家的中秋節習俗吧。朝鮮秋夕放假和韓國不一樣,只有一天假期; 月見糰子 4) 越南的中秋節 越南和我們一樣過農曆,八月十五即為中秋節,是重要性僅次於春節的節日,在越南的神話故事中,月亮上沒有嫦娥
  • 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簡介
    中秋節的習俗3:祭月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
  • 細聊潮俗:燒塔、拜月、吃朥餅,潮汕人中秋節有何特色?
    餅皮酥脆,餡料清甜可口,是潮汕人的至愛。圓圓的朥餅寓意著團團圓圓幸福美滿,蓋紅印也有著吉祥的寓意。潮汕人會在中秋到來之前製作朥餅迎接佳節到來。潮汕地區在中秋節祭拜月亮的傳統由來已久。太陽屬陽,月亮屬陰,潮汕有太陽節,中秋就是月亮節,潮汕稱月亮為「月娘」。在中秋這天,潮汕人會陸續趕回到家中過節,不想錯過這個一家團圓的日子。
  • 中秋節為何男人不能拜月亮?這個習俗和月神有關嗎
    習俗中有「是日夜,男子多不拜月」,為什麼會有這個說法呢?在相關解釋中大致是說「月屬陰,所以只能由婦女小孩來拜」,顯然這是為了相對應,才有這個說法,而具體細分析,這裡面還有一些文化傳承在的。首先關於月亮和月神的傳說故事,月宮中住的月神,在道教中叫太陰星君、太陰元君、太陰娘娘,在佛教中為「月光菩薩」。
  • 中秋節拜了月娘,為何還得拜土地公?
    拜土地公,是感謝在他的護佑下五穀豐登「拜土地公」傳說中秋節這一天是土地公升天成仙的大日子。因此以前在中秋節,婦女們無不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到郊外去散步賞月,俗稱「踏月」或「走月亮」。在臺灣民間流傳一種說法,子女在中秋夜越晚睡覺,父母愈可獲得高壽。另外還有已婚的婦女,在浴過中秋月光後便會懷孕的說法,因此中秋夜便成了可玩通霄的玩樂夜晚。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時間:2020-09-30 23: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佳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中秋節幾個喜聞樂見的習俗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 中秋節手抄報:中秋節習俗
    中秋節習俗  吃芋頭:  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所以,中秋食芋頭,則寓意闢邪消災。  拜「月娘媽」  拜月一般是婦女的活動。泉州將月亮稱為「月娘媽」,表示對月亮十分崇拜。舊時到了中秋之夜,民間婦女有拜月習俗。傳說嫦娥偷靈藥,奔月而去,千百年來的神話傳說和文學藝術作品的渲染,使月宮仙子受到凡人的尊崇,尤其是一般勞動婦女,以為女性當上月中之王,更是頂禮膜拜。
  • 中秋節手抄報:中秋節手抄報圖片
    元朝末年,漢人打算團結起來反抗蒙古人的統治,卻苦於無從傳遞消息。後來劉伯溫想出一條計策,到處散布流言,說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戶戶都在中秋節買月餅來吃,才能避免。人們買了月餅回到家中,發覺裡面藏著紙條,上面寫著:「中秋夜,殺韃子,迎義軍!」 於是眾人紛紛起義反抗統治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是這樣留下來的。無錫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紅燒玫瑰糖芋頭,據說也與此有關。相傳蒙古滅宋之後,民族壓迫深重,漢人時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約好中秋之夜一齊動手。
  • 中秋節的由來與習俗
    中秋節在各地雖然發展出不同習俗,但有些習俗是各地皆有的。賞月是各地中秋節的傳統活動之一,《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 至唐宋時期,賞月之風更盛。也有祭月的儀式。中秋節也是一家團圓的日子,人們都會回到家中一起吃飯、團聚,並且會祭祖,感謝祖先庇佑。
  • 細數中秋起源,除了「嫦娥奔月」中秋節還有哪些來歷?
    中秋節是我們最熟悉的節日之一,每逢中秋佳節,祭月、賞月、吃月餅、賞桂花,這一切都刻在我們的血液與基因當中,成為華夏文明的一部分。不過,每年都過的中秋節,你知道它的起源嗎?關於中秋節的起源,眾說紛紜,直到現在依舊沒有定論。
  • 看眼|中秋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單身狗」別忘了拜月老!
    中秋節就像春節一樣,許多人會回家與家人一起過節。即使是在外的遊子,不能回家,也會通過月餅、賞月亮來寄託對家鄉的相思之情。過中秋節,似乎大家都喜歡吃月餅。月餅的確能感受到節日的氛圍,除此之外還能從哪裡去尋找中秋節的蹤跡呢?接下來小編整理了中秋節的習俗,都來了解一下吧。
  • 觀潮、祭月、拜兔爺……中秋節習俗知多少?
    今天是中秋節,也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彩燈、月餅……大街小巷都能感受到濃濃的歡樂祥和氛圍。其實,早在魏晉時期,民間就出現了中秋賞月的活動,到了宋朝,夜市還會通宵營業,遊人絡繹不絕。中秋恰逢秋收,新谷登場、新酒上市……飲食可謂非常豐富。這其中當然少不了月餅的身影。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
  •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各地還有什麼習俗,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中秋節嘛,就是要吃月餅啊,全家團團圓圓的吃月餅,但是,會不會有些單調啊,只是吃月餅嗎?當然不是!我們大中國地大物博,綿延數百萬公裡,怎麼可能只吃個月餅就把中秋節打發了,吃月餅只是標配好嗎?來,葩姐給你們介紹介紹其他的套餐。
  • 中秋節拜月習俗你知道多少?在古代男不拜月
    上古時期,中秋節有哪些習俗?如今,中秋節除了月餅還有哪些美食呢?9月21日,在渝北石船鎮舉行的「過傳統中秋 賞民俗風情」,記者就目睹一場古代中秋拜月儀式。
  • 中秋節要到了,你知道為什麼叫中秋節嗎?
    慢慢地,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唐朝演繹出的傳說:據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有一棵桂樹枝繁葉茂,有五百多丈高。漢朝西河人吳剛,本為樵夫,喜好仙道,但卻沒有恆心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因此天帝罰他在月宮砍伐這顆桂樹,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
  • 中秋節拜「月娘」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是中國傳統的三大(春節、端陽節、中秋節)之一,除了吃月餅,還有一個中秋節拜「月娘」的習俗。在鄂西北十堰山區,有這樣幾種拜「月娘」習俗:  慶團圓:就是中秋節這天晚飯後不久,圓月初升,婦女們設桌於門前或大埕中,有聯戶合拜的,有自家自拜的。
  • 潮汕地區過年的習俗有什麼?
    中國春節歷史悠久,在五千年傳承發展中每個地方早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在歷史的發展中相傳至今,子孫世代相傳,像辦年貨、掃塵、貼年紅、團年飯、守歲、壓歲錢、拜歲、拜年、舞龍舞獅、拜神祭祖、燒炮竹、燒煙花、摜春盛、年例、祈福、逛廟會、上燈酒、賞花燈等這些習俗。
  • 中秋節遐想:沒有月亮的中秋節會怎樣?
    我們中國人是很喜歡月亮的,比如月亮上有嫦娥和玉兔,如果八月十五沒有月亮的話,那麼會缺少什麼感覺呢?八月十五當天,你與家人搬上小桌子準備欣賞大月亮,啃著精美的糕點,抬頭發現,月亮沒了,是不是很尷尬?陣陣冷風伴隨著蚊子惡意的騷動,你覺得中秋節還是團圓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