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國現行的養老金政策一直是按照多繳多得、長繳多得來實行的。
這也就是說養老金繳納的年頭越長,未來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但是這並不是一個肯定句,而是疑問句。
最近,我們李大爺身上發現了一件讓人疑惑的事情,他從工作到退休一共繳納了27年社保,總共繳納為27萬,但是他現在每月到手的養老金只有2000多元,這讓他十分不解。
這也一度讓李大爺認為靠養老金養老十分不划算,那麼到底是計算失誤,還是另有原因,我們一起接著往下看。01李大爺到底應該拿多少養老金
其實整件事情並不奇怪,下面我們就用養老金的計算公式來為大家揭秘。
據調查,李大爺其實是一名靈活就業人員,他每年繳納的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的總額就在上萬元,所以他簡單地認為用自己繳納的錢去乘總年份,就是自己總共繳納的養老金數額。
但這種計算方式,明眼人一看就是錯誤的。
首先,我們先看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比例,眾所周知,國家規定的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比例為20%,繳費基數與社平均掛鈎,一般分為5個檔次,最高是300%,最低為60%,中間檔為100%,150%,200%。
靈活就業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收入狀況,選擇與自己經濟能力相匹配的繳費檔次進行繳納。
隨著社平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社平均工資也在水漲船高。
根據今年7月最新發布的繳費基礎來看,如果李大爺按照60%來繳納社保的話,那麼25年的繳費總額應該在10萬元左右。
我們再來根據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資×(平均繳費指數+1)/2×繳費年限×0.001
個人帳戶養老金=上一年度的個人繳費基數/139
根據計算公式李大爺每月可領取的養老金就是2000多元。
如果按照李大爺所說,如果真的繳納了27萬,那麼他應該是按照150%的檔次繳納,最終到手的養老金應該是3500元左右。
02 個人繳納社保太吃虧
為什麼總有朋友人給我個人參保太吃虧呢?這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在正常就業的情況下,每個人只需要承擔工資的一部分來用於繳納社保,但是如果以靈活就業的身份繳納社保,你只能繳納三險(失業、醫療、養老)。
而且所有的費用都是由你一個人出的,並且只有8%會進入你的個人帳戶中,剩下的12%就會進入統籌帳戶中,統籌帳戶就意味著要充公,也就是說,你繳納的錢,是在為別人養老。
總覺得不划算,所以很多朋友就會選擇掛靠社保,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掛靠社保選擇代理公司很重要,如果碰上沒有資質的掛靠機構,就很有可能承擔法律的風險,所以大家一定要千萬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