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孔子的老師,其實老子也主張「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老子與孔子師徒二人,默契程度超人想像。「最差的老師」不最差的《道德經》講解,用獨特的戲說加正解的方式展開,為了照顧《道德經》初學者,我們把「戲說趣解」置於前,「直譯正解」置於後,讓我們一起去領略「老子」穿越二千多年的智慧。今天講解第三十四章。
【戲說+趣解】
老子:「尹喜,不知不覺課已講了三十多堂了,關於『道』,為師不厭其煩的講過多次了,怕你聽不懂,為師是又講道理,又舉例子,為師覺的自己都快要變得嘮嘮叨叨了。」
尹喜:「老師,辛苦您了!」
老子:「為師倒不覺的辛苦,『道』非常抽象,不好理解,如果不能正確理解道,老師講的很多內容你也理解不了,道是關鍵中的關鍵,也是難點中的難點。」
老子:「孔丘這個學生,在很多方面就理解的很到位。孔丘對我教他的很多知識,常常學而時習之,並做到了溫故知新,現在也當了別人的老師。」
尹喜:「老師,我一定要超過孔丘那個傢伙!」
老子:「那你可要努力呦!孔丘可比你認真多了。」
尹喜:「好的,老師。」
老子:「為師再當一回嘮叨翁,把『道』的問題咱們再聊一聊。尹喜,道在哪兒?」
尹喜:「老師,這個問題好奇怪啊!道在天上吧?」
老子:「你小子又糊塗了,大道是無處不在的,無孔不入的,你我的左邊、右邊、前面、後面全都有。」
尹喜:「老師,都有?我怎麼看不見?」
老子:「尹喜,你個臭小子,道本來就看不見,你怎麼又忘了?」
尹喜:「老師,我的病可能又發作了一小會兒。」
老子:「尹喜,你姑且這麼理解,能看到的是器物,大道是看不到的,但每個具體器物中都有大道,理解道,需要你的抽象思維能力。」
老子:「萬物都由道化生,大道卻不居功自傲。」
老子:「大道化生萬物,撫養萬物,統帥萬物,卻不主宰,不佔有,不驕傲。尹喜,第二堂課有幾句話可概括上面我講的,是哪幾句來?」
尹喜:「老師,我想不起來了!」
老子:「你個臭小子,還想超過孔丘,我看還差的遠呢!」
尹喜:「老師,不要打擊我,我只是忘了而已!」
老子:「查一查筆記,告訴我。」
尹喜:「老師,找到了,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老子:「開卷考試,你才能答對,孔丘能舉一反三,你要認識到差距才是。」
尹喜:「我會努力的!」
老子:「大道撫養萬物而不佔有,不驕傲,這說明道有謙虛的品質,可以叫做『小』;萬物都歸於大道,這說明大道無所不包,道博大無比,所以道既小又大。」
尹喜:「道會變魔術啊!」
老子:「尹喜,道乃神物,何止用魔法形容?道本領很大,品德又謙虛,所以它更偉大。」
老子:「尹喜,今天課就到這裡,要學習孔丘認真的態度呦!」
尹喜:「老師,又提孔丘,我也是您的學生啊!」
【原文】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1)。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2)。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3),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4),故能成其大。
【注釋】
(1)氾:即泛,水向四周流淌的樣子。其可左右:在此指道無處不在。
(2)有:持有、擁有。
(3)歸:藏。主:主宰。
(4)不自為大:不自以為大。
【直譯】
大道像河水一樣泛濫,左右無處不在。萬物都在依靠著它。它卻不自居有功勞;撫養萬物但不以主人自居,可以叫做渺小;萬物歸順於它但不去主宰萬物,可以叫做偉大。因為它不自以為偉大,所以才成就它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