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層林盡染,風景美不勝收,但空氣中水分的蒸發速度加快、水分含量降低。到了秋季,人們明顯感覺到空氣變得乾燥,皮膚也會發皺起皮等。
「秋燥」現象常會給大家帶來不少煩惱,最容易出現的症狀就是上火,那所謂的「上火」又是怎麼回事呢?
01
「上火」到底是什麼?
「上火」是人體機能出現失衡的一種表現,中醫認為人體陰陽失衡,內火旺盛,即稱之為「上火」【1】。而一旦上火,則會引起流鼻血、咳嗽無痰、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症狀。
圖/ 視覺中國
出現這些上火症狀的時候,大家平時要注意多喝水,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來補充水分和維生素。除了這些常用的經驗外,食用一些具有生津降燥、清火去熱功效的中藥,同樣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天,健識君就給大家分享幾種可緩解上火症狀的中藥,它們的功效可「不容小覷」。
02
這幾種中藥,「好吃」又有效
百合
百合味甘,微苦,歸肺經。有潤肺、清火安神的功效,可用於咳嗽、眩暈、夜寐不安等症的治療【2】。百合於秋季採挖,正是適合秋季食用的應季食材,也是藥食同源的中藥材。
新鮮的百合可蒸可煮,還可以炒著吃。最簡單也是人們常吃的就是西芹炒百合,做法是:準備西芹250g、鮮百合一頭,放油清炒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這道菜餚脆甜清香,具有補益五臟、養陰清熱的作用。
圖/ 視覺中國
百合有清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咳嗽;但因其性偏涼,風寒引起的咳嗽和脾胃虛寒者以及孕婦都不適宜食用百合。
山藥
山藥味甘、平,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的功效,具有很好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尤其是在秋季乾燥的情況下,山藥含有的皂甙和黏液質等活性物質,具有益肺氣、養肺陰的作用,因此,山藥可以用來輔助治療肺虛咳嗽之症【3】。
山藥的吃法很多,可與大米或小米、紅棗等熬成雜糧粥,也可與排骨一起熬成山藥排骨湯食用,都是秋季滋補不錯的選擇。
使用禁忌:大便燥結及腸胃積滯者不宜食用山藥。
麥冬
麥冬味甘、微苦、微寒,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肺燥乾咳、喉痺咽痛、津傷口渴等症,張仲景《金匱要略》中記載的麥門冬湯,方中重用麥冬滋肺胃之陰,清肺胃之虛熱,用於氣喘短氣、咽幹口燥或痰稠咳吐不爽等症【4】。
麥冬的使用多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在家裡自己製作可用熱水衝泡麥冬茶來喝,也可以很好地緩解秋季乾燥引起的肺燥乾咳。
麥冬性寒質潤,脾胃虛寒洩瀉、胃有痰飲溼濁及暴感風寒咳嗽者忌服。
地黃
這裡所要講的地黃是生地黃,生地黃甘、寒,既能清熱涼血,又可養陰生津,《醫方集解》中記載的百合固金湯,以地黃為主藥,搭配百合、麥冬、甘草等藥,主治肺腎陰虧,虛火上炎之咽喉燥痛,咳嗽氣喘,痰中帶血等【5】。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生地黃熬成水,加入蜂蜜製成生地蜂蜜水飲用,可以有效地防治便秘。
圖/ 視覺中國
因生地黃甘寒陰柔,所以脾弱有溼或痰多氣鬱患者應慎用。
說完了秋季適合食用的中藥,藥師順便再給大家介紹一付適合上火時服用的方劑,幫助大家更好地度過秋燥時節。
03
真上火了?試試這個方法
桑菊飲
「桑菊飲」首見於清代名醫吳鞠通所著的《溫病條辨》中,該方由桑葉、菊花、薄荷、杏仁、桔梗、連翹、蘆根、甘草八味藥組成,其中以桑葉和菊花疏風解表、輕瀉肺熱為主藥,此方具有疏散風熱、宣肺止咳的功效【6】。
桑菊飲對於風熱咳嗽、急性咽炎、扁桃體腫大、鼻出血、外感發熱等風溫所導致的風熱犯衛證,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7】。風寒感冒患者不宜使用。
秋風漸起,「秋燥」現象會逐漸明顯,藥師希望大家能夠提前預防身體可能出現的各種不適症狀,順利地度過季節交替期。
北京中醫醫院
王心雨
北京中醫醫院門診中藥房藥師,於門診代煎室從事調劑工作。院內任藥劑團支部團幹部,定期撰寫科普文章。參加本草綱目大賽榮獲三等獎。
科室:北京中醫醫院 中藥房 代煎室
參考文獻:
[1]李越剛.秋季不「上火」[J].中國果菜,2014,34(09):92+94.
[2]劉桂雲.秋風送爽百合療[J].雙足與保健,2016(05):45-47.
[3].五類人最宜吃山藥[J].兵團工運,2015(05):40.
[4]趙振彪,王輝,劉歌,蔣亞麗,董帥.麥冬藥性與功用考證[J].中醫藥導報,2019,25(05):82-85.
[5]秦燕,朱建光.地黃功效考證[J].中醫學報,2018,33(01):114-118.
[6]杜鵬飛. 趙斌主任醫師運用桑菊飲經驗及臨證驗案舉隅[A]. 甘肅省中醫藥學會.甘肅省中醫藥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甘肅省中醫藥學會:甘肅省中醫藥學會,2017:4.
[7]杜鵬飛. 趙斌主任醫師運用桑菊飲經驗及臨證驗案舉隅[A]. 甘肅省中醫藥學會.甘肅省中醫藥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甘肅省中醫藥學會:甘肅省中醫藥學會,2017:4.
編:逗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