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應對秋燥,用好生活中這幾種常見食材

2020-12-20 騰訊網

深秋時節層林盡染,風景美不勝收,但空氣中水分的蒸發速度加快、水分含量降低。到了秋季,人們明顯感覺到空氣變得乾燥,皮膚也會發皺起皮等。

「秋燥」現象常會給大家帶來不少煩惱,最容易出現的症狀就是上火,那所謂的「上火」又是怎麼回事呢?

01

「上火」到底是什麼?

「上火」是人體機能出現失衡的一種表現,中醫認為人體陰陽失衡,內火旺盛,即稱之為「上火」【1】。而一旦上火,則會引起流鼻血、咳嗽無痰、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症狀。

圖/ 視覺中國

出現這些上火症狀的時候,大家平時要注意多喝水,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來補充水分和維生素。除了這些常用的經驗外,食用一些具有生津降燥、清火去熱功效的中藥,同樣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天,健識君就給大家分享幾種可緩解上火症狀的中藥,它們的功效可「不容小覷」。

02

這幾種中藥,「好吃」又有效

百合

百合味甘,微苦,歸肺經。有潤肺、清火安神的功效,可用於咳嗽、眩暈、夜寐不安等症的治療【2】。百合於秋季採挖,正是適合秋季食用的應季食材,也是藥食同源的中藥材。

新鮮的百合可蒸可煮,還可以炒著吃。最簡單也是人們常吃的就是西芹炒百合,做法是:準備西芹250g、鮮百合一頭,放油清炒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這道菜餚脆甜清香,具有補益五臟、養陰清熱的作用。

圖/ 視覺中國

百合有清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咳嗽;但因其性偏涼,風寒引起的咳嗽和脾胃虛寒者以及孕婦都不適宜食用百合。

山藥

山藥味甘、平,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的功效,具有很好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尤其是在秋季乾燥的情況下,山藥含有的皂甙和黏液質等活性物質,具有益肺氣、養肺陰的作用,因此,山藥可以用來輔助治療肺虛咳嗽之症【3】。

山藥的吃法很多,可與大米或小米、紅棗等熬成雜糧粥,也可與排骨一起熬成山藥排骨湯食用,都是秋季滋補不錯的選擇。

使用禁忌:大便燥結及腸胃積滯者不宜食用山藥。

麥冬

麥冬味甘、微苦、微寒,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肺燥乾咳、喉痺咽痛、津傷口渴等症,張仲景《金匱要略》中記載的麥門冬湯,方中重用麥冬滋肺胃之陰,清肺胃之虛熱,用於氣喘短氣、咽幹口燥或痰稠咳吐不爽等症【4】。

麥冬的使用多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在家裡自己製作可用熱水衝泡麥冬茶來喝,也可以很好地緩解秋季乾燥引起的肺燥乾咳。

麥冬性寒質潤,脾胃虛寒洩瀉、胃有痰飲溼濁及暴感風寒咳嗽者忌服。

地黃

這裡所要講的地黃是生地黃,生地黃甘、寒,既能清熱涼血,又可養陰生津,《醫方集解》中記載的百合固金湯,以地黃為主藥,搭配百合、麥冬、甘草等藥,主治肺腎陰虧,虛火上炎之咽喉燥痛,咳嗽氣喘,痰中帶血等【5】。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生地黃熬成水,加入蜂蜜製成生地蜂蜜水飲用,可以有效地防治便秘。

圖/ 視覺中國

因生地黃甘寒陰柔,所以脾弱有溼或痰多氣鬱患者應慎用。

說完了秋季適合食用的中藥,藥師順便再給大家介紹一付適合上火時服用的方劑,幫助大家更好地度過秋燥時節。

03

真上火了?試試這個方法

桑菊飲

「桑菊飲」首見於清代名醫吳鞠通所著的《溫病條辨》中,該方由桑葉、菊花、薄荷、杏仁、桔梗、連翹、蘆根、甘草八味藥組成,其中以桑葉和菊花疏風解表、輕瀉肺熱為主藥,此方具有疏散風熱、宣肺止咳的功效【6】。

桑菊飲對於風熱咳嗽、急性咽炎、扁桃體腫大、鼻出血、外感發熱等風溫所導致的風熱犯衛證,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7】。風寒感冒患者不宜使用。

秋風漸起,「秋燥」現象會逐漸明顯,藥師希望大家能夠提前預防身體可能出現的各種不適症狀,順利地度過季節交替期。

北京中醫醫院

王心雨

北京中醫醫院門診中藥房藥師,於門診代煎室從事調劑工作。院內任藥劑團支部團幹部,定期撰寫科普文章。參加本草綱目大賽榮獲三等獎。

科室:北京中醫醫院 中藥房 代煎室

參考文獻:

[1]李越剛.秋季不「上火」[J].中國果菜,2014,34(09):92+94.

[2]劉桂雲.秋風送爽百合療[J].雙足與保健,2016(05):45-47.

[3].五類人最宜吃山藥[J].兵團工運,2015(05):40.

[4]趙振彪,王輝,劉歌,蔣亞麗,董帥.麥冬藥性與功用考證[J].中醫藥導報,2019,25(05):82-85.

[5]秦燕,朱建光.地黃功效考證[J].中醫學報,2018,33(01):114-118.

[6]杜鵬飛. 趙斌主任醫師運用桑菊飲經驗及臨證驗案舉隅[A]. 甘肅省中醫藥學會.甘肅省中醫藥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甘肅省中醫藥學會:甘肅省中醫藥學會,2017:4.

[7]杜鵬飛. 趙斌主任醫師運用桑菊飲經驗及臨證驗案舉隅[A]. 甘肅省中醫藥學會.甘肅省中醫藥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甘肅省中醫藥學會:甘肅省中醫藥學會,2017:4.

編:逗號

END

相關焦點

  • 讓孩子多吃這幾種食物,遠離秋燥少生病
    面對孩子的小異常,開始小美以為是換季導致上火,諮詢兒科醫生後才會知道孩子原來是秋燥導致的。經過了炎熱的夏季,終於迎來了初秋!本以為帶娃可以輕鬆一些,但是這個時節,卻讓寶寶很容易被&34;盯上!②寶寶上火:口腔潰瘍+便秘+喉嚨疼痛秋燥的一大特點就是上火,而這體現在寶寶身上的第一步可能就是寶寶會突然的非常口渴,非常想要喝水,這是因為由於太過乾燥,所以他們口腔唾液分泌也減少了,寶寶的唾液是非常有效的防禦病菌的一種手段,唾液減少那麼很容易就會引起寶寶的口腔感染,比如說喉咽炎和口腔潰瘍等。
  • 流鼻血皮膚癢還便秘 應對秋燥有妙招
    杏可以補水鎮咳,但不可過量;杏肉不錯,但杏仁有毒性,要避免用杏榨汁,以免過多吃進杏仁。應對「秋燥」有妙招1.皮膚乾燥秋天的燥邪傷及人體陰津,導致人體水分不足,難以潤澤皮膚,有的人就開始出現皮膚發乾發緊,有人會起皮屑,嚴重的會皮膚發皺,甚至出現皸裂出血。
  • 5道小粥營養又簡單好做,輕鬆趕走秋燥,大便乾燥便秘都解決了
    秋天雖然秋高氣爽,但是皮膚乾燥、咽乾咳嗽、大便燥結、鼻子出血等問題也隨即找上門來,這就是所謂的秋燥給寶寶帶來的不適,其實,在家媽媽就能輕鬆搞定的幾款小粥,就能幫助寶寶緩解秋燥帶來的身體不適哦。滋潤食譜推薦大米胡蘿蔔粥(適合8個月以上的寶寶)調理功效:大米具有補中益氣、清除煩渴的功效。秋季氣候乾燥,早晚給寶寶喝點兒大米胡蘿蔔粥,既是寶寶經常食用的輔食,還可給身體補充水分、碳水化合物及維生素A、C等營養素,也可以清熱化燥,幫助寶寶緩解咽幹舌燥的不適。
  • 秋燥吃什麼好?試試這幾種食物和兒童營養軟糖
    面對秋天帶來的秋燥,家長應該怎麼做呢?不妨試試給孩子吃吃看這幾種食物,滋潤不燥熱,還含有孩子需要的營養,對身體有好處。水果味道好,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也含有不少水分,吃起來也有一定潤燥的效果。比如蘋果、梨子、橙子、木瓜、楊桃、火龍果、香蕉、哈密瓜,這些都是秋季當季水果,可以給孩子作為下午茶,吃吃看。二、糖水乾燥的天氣,還可以用糖水潤潤。冰糖燉雪梨、木瓜燉奶、川貝銀耳燉雪梨等等,選擇的食材都是一些有利於潤燥、降火,滋潤的食材。
  • 自製家常懶人蛋糕,只需幾種常見食材,做法簡單易學,香甜鬆軟!
    自製家常懶人蛋糕,只需幾種常見食材,做法簡單易學,香甜鬆軟!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了,所以對於衣食住行方面也是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對於吃的這個方面也是變得越來越挑剔了,現在人們吃東西也都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已,只要吃飽之外對食材的營養也是非常看重的。除了一日三餐之外,還會經常吃一些甜點來當做消遣,特別是女性朋友,看到櫥窗裡琳琅滿目的甜點,也是挪不動腳步的,總想著買回家嘗嘗味道。
  • 煲湯時記得加這幾種食材,湯鮮味濃,營養滋補
    在涼氣來的同時,還夾雜著一些乾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秋燥」!秋天這一點是最不讓人喜歡的!因為說熱不熱,說冷又不冷,一會兒熱一會兒冷的,這種天氣最容易讓人生病。所以說這個時候就是人們抵抗力最差的時候!這個時候就該多吃一點食物來補補。我覺得最適合用來滋補的食物就是煲湯喝,喝湯既能補充身體的營養,增強抵抗力,還能起到滋潤的效果,剛好去去秋燥!
  • 家長如何應對「秋燥」
    終於渡過了炎炎夏日,秋天來了,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這也是一個不省心的季節。因為很多孩子都會出現出現口唇乾裂、喉嚨疼痛、乾咳少痰症狀。我們常常認為是「上火」。其實,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可能都是「秋燥」惹的禍,燥是秋季的主氣。同時,在中醫中,秋季又與肺相對應,所以很容易出現燥邪傷肺的表現。
  • 8月,我家早餐喝這熱飲多過喝豆漿,清甜又降秋燥,網友:賽燕窩
    孩子們最近天天跑樓下和小夥伴玩耍,水也喝得少,看她們的臉蛋和嘴唇都明顯紅嘟嘟的,可能有人會以為這是氣色好的原因,其實我知道孩子們是因為少喝水被秋燥困擾了。 這時候該怎麼辦呢?降秋燥!說到降秋燥光靠喝水是不行的,而是需要多吃一些給身體帶來滋養的食物,如:蘿蔔、銀耳、百合、梨子、蓮藕等食物。
  • 李波育兒說:換季防秋燥最重要,如何應對換季對寶寶健康的影響?
    李波育兒說:換季防秋燥最重要,如何應對換季對寶寶健康的影響?  立秋之後,天氣慢慢開始轉涼,雖然午後還能感受到三伏天的威力,但一早一晚的天氣卻是非常涼爽。媽媽們終於開始從防蚊防曬防痱的艱苦「戰役」中緩慢退場了,但是又很快投入了「換季」帶來的新戰場。
  • 煲湯時記得加這幾種食材,湯鮮味濃,營養滋補
    在涼氣來的同時,還夾雜著一些乾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秋燥」!秋天這一點是最不讓人喜歡的!因為說熱不熱,說冷又不冷,一會兒熱一會兒冷的,這種天氣最容易讓人生病。所以說這個時候就是人們抵抗力最差的時候!這個時候就該多吃一點食物來補補。我覺得最適合用來滋補的食物就是煲湯喝,喝湯既能補充身體的營養,增強抵抗力,還能起到滋潤的效果,剛好去去秋燥!
  • 白露記得給家人喝粥,這5道秋季養生粥,潤肺去秋燥,可別錯過了
    白露過秋風起,把空氣中的水分吹乾了,這個時候就會出現「秋燥氣候」,平時要注意養氣潤燥。秋燥和夏季的「上火」可不一樣,應對秋燥季節,不能盲目的吃一些寒涼去火的食物,秋季飲食講究「燥症宜柔潤」,多吃一些清淡易於消化健脾胃的食物,各種養生粥類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 中秋過後多做這道湯,味道清甜潤喉,隔三差五喝,溫和去秋燥
    婆婆看我這病怏怏的樣子就說有可能是天氣引起的,秋天太乾燥,人也容易出現像上火又很累的症狀,但其實這是秋燥引起的,要吃點潤燥清火的湯火去去秋燥。潤燥清火的食材我首先就想到絲瓜,絲瓜有清熱下火的作用,它味道很清甜,平時吃飯喝點絲瓜湯,喝完喉嚨特別舒服,潤喉喝它準沒錯。
  • 食物應該吃應季的,秋季中這幾種食材,對身體有好處!
    一年中最適合養蓄身體的季節就是秋季啦。所以說在秋季吃應該多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食物要多吃一些是個這個季節的。小編覺得這句話說得蠻有理的。一年的節氣都與著食物的播種成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人美才會在不同的季節種不同的水果和蔬菜。
  • 做好4點,熟知葉黃素酯的功效與作用,輕鬆擺脫秋燥眼乾
    隨著暑伏的結束,氣候變得乾燥起來,如果不注意補充水分,可能時不時會出現皮膚幹、眼乾、眼澀等情況,在日常中,我們應該如何去應對呢?其實,日常若能做好以下這4點,有助於輕鬆擺脫秋燥眼乾。
  • 秋冬多喝這3道「營養湯」,去秋燥、養脾胃,學會了煲給家人喝
    秋冬季節比較乾燥,人體在這個時候最容易上火,那麼我們在飲食方面就要格外注意,少吃點大魚大肉,多吃一些清淡降火的食物,比如喝一些清補的湯類,下面就教大家做幾道美味又營養的湯,秋冬多喝這3道「營養湯」,去秋燥、養脾胃,學會了煲給家人喝。
  • 立秋了,早餐喝這5種飲品,比豆漿牛奶還優秀,清甜爽口防秋燥
    立秋後,早晚溫差大,氣候變化多,我們除了要避暑還要防秋燥。平時多吃些蔬菜水果,多喝些湯湯水水來補充身體的水分。最近我家早餐發生變化,從酸奶牛奶轉成熱飲了,季節變化我們飲食也應當跟著調整。立秋了,早餐喝這5種飲品,比豆漿牛奶還優秀,清甜爽口防秋燥。
  • 明日出伏,暑溼走秋燥來,嗓子幹、皮膚幹、鼻子癢,教你如何應對
    三伏天裡空氣溼度經常超過90%,就算在空調房裡,也渾身覺得黏糊糊的難受,這是暑溼的表現。在這時候,空氣溼度會快速下降,隨之而來的則是秋燥。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天不光有秋雨,還有「秋風掃落葉」。每一場秋風都會讓空氣裡的溼度下降一些,我們敏感的身體,也會出現不同的反應。
  • 這道家菜素食做法簡單營養好,入秋經常吃,強身健體防秋燥!
    香菇和小油菜都是比較常見的食材,因為我家裡兩個小姑娘都比較愛吃香菇,而我又愛吃小油菜,所以這道簡單快手的家常素菜在我家的出現率還是挺高的。香菇素有「山珍之王」之稱,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保健食品,富含維生素B群、鐵、鉀、維生素D原(經日曬後會轉成維生素D),經常食用香用對人體十分有益,而小油菜味甜口感好,經過炒制後清脆鮮嫩,好吃又營養。做法上也很簡單,只要用一種調味料可以輕鬆烹飪。
  • 西餐中的番茄,中餐中的番茄,1種常見的食材,2道經典的料理
    自從引入中國後,受到了人們的喜愛,成為了餐桌上最為常見的食材之一。誰能想得到,如今在全世界範圍內被大量食用的番茄,最早的時候是個沒有人敢吃的果實。因為它鮮豔的顏色,一度被認為是有毒的,所以只作為觀賞用。
  • 秋分過後,老兩口總要喝這「四寶粥」,4種食材家家有,營養美味
    早晚出門明顯感覺到涼意襲來,空氣因為多風少雨,也逐漸變的乾燥,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秋燥」,在日常飲食方面,應該多吃滋潤、易消化且富含營養的食物,湯類、粥類是這個季節很好的選擇,分享一道家裡的老兩口經常在入秋後喝的「四寶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