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血皮膚癢還便秘 應對秋燥有妙招

2020-12-25 騰訊大浙網

天氣變涼,很多人開始出現咽幹、咳嗽、鼻塞、流鼻血、便秘、皮膚乾燥、頭髮乾枯等「秋燥」症狀。你是否知道,不同體質的人群遇到秋燥會有溫和寒的不同症狀?應對秋燥帶來的煩惱,是否有針對性的辦法呢?且聽中醫專家來詳解。

「秋燥」還分溫和寒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中醫科王明副主任中醫師介紹,中醫認為,秋天的疾病就是以「燥邪」為特點,燥為「六淫邪氣」之一,容易從口鼻侵入人體,傷及肺氣,臨床上會表現為皮膚乾燥,口、咽、鼻腔乾燥,乾咳無痰或少痰。

王明說,秋燥分為溫燥和涼燥。其發生的時間有所不同。溫燥多發於初秋時節,夏天的熱度還未完全消退,氣溫比較高,臨床上表現為口舌乾燥、舌苔偏黃、舌質紅;口渴,喜歡冷飲,大便乾燥;咳嗽容易出現氣粗、氣急。如果是溫燥之象,可以多吃梨、銀耳、苦瓜等偏寒涼食物。

涼燥多發於深秋,冬涼逼近,表現沒有那麼多熱象;主要表現為身痛、頭痛、惡寒無汗、口乾、喜熱飲等。

另外,燥邪除了和季節變化有關,和人體本身體質也有關係。熱底的體質被燥邪所傷,容易表現為溫燥;體質本身偏寒底,則容易表現為寒燥。這時,建議多食用溫潤的當季水果——杏。杏可以補水鎮咳,但不可過量;杏肉不錯,但杏仁有毒性,要避免用杏榨汁,以免過多吃進杏仁。

應對「秋燥」有妙招

1.皮膚乾燥

秋天的燥邪傷及人體陰津,導致人體水分不足,難以潤澤皮膚,有的人就開始出現皮膚發乾發緊,有人會起皮屑,嚴重的會皮膚發皺,甚至出現皸裂出血。

小竅門:蜂蜜加水喝比直接吃更好。

王明提醒,秋天喝蜂蜜水對於滋潤皮膚特別有用。有些人喜歡直接空口服用蜂蜜,其實,蜂蜜加水調和後食用更好,這樣可以避免糖分過多攝入,同時也能藉助蜂蜜的良好口感幫助人體攝入更多水分。

2.燥咳不止

秋天一到,很多人在深夜或晨起時,會出現喉嚨癢、乾咳不止的情況,這種咳嗽沒有痰或者痰少發黏,這是由於燥邪傷肺所致。

小竅門:滋陰潤喉的食藥材料適量就好。

應對秋燥引起的乾咳,可以食用桔梗、玄參、麥冬這三味藥材燉骨頭湯喝,沒時間煲湯的辦公室人士直接泡水喝,也可以起到滋陰潤喉的作用。蜂蜜雪梨水也有化痰止咳潤肺的作用。

很多人問到使用藥材煲湯是不是對分量要求很嚴格,專家提醒,根據家庭口味適量添加即可,過量導致藥材味太濃沒法入口,而作為食藥兩用的材料,也不是一定要嚴格到多少克數。

3.鼻敏感

秋天不少人群容易鼻子發癢發乾、打噴嚏;嚴重的會流鼻血,尤其是兒童,鼻子癢的時候就會摳,傷及鼻黏膜,很容易流鼻血。這也是燥邪傷及肺陰,肺氣耗損所致。

應對措施:建議增加空氣溼度。

可以在夜晚睡覺時開啟加溼器,或者放一盆水在房間裡。廣東這個季節天氣依然乾燥,很多人家睡覺還開著空調,就更容易乾燥了,所以保持空氣中的溼度很重要。可能的話,空調定個時,不要徹夜開啟。

4.大便乾結

拉不出來的尷尬,不少人都會在秋起之時都遭遇過。

應對措施:潤腸要先潤肺。

很多人一提起大便乾結,自然想起喝點「火麻仁」涼茶潤潤腸。王明說,其實潤腸要先養肺陰。中醫認為,秋燥侵犯於肺,肺燥會引起腸燥,所以秋天多食用潤肺食材,秋天煲湯、煲粥的時候可以加入天冬、麥冬、石斛、玉竹、百合、桔梗等藥材,對於養陰潤燥潤腸是很有好處的。必要時加一點麻子仁潤腸通便是不錯的選擇。

飲食:少辛增酸

王明介紹,酸苦甘辛鹹五味,適應不同季節,總的原則是五味調和。秋季要「少辛增酸」,少吃辛辣,辛辣吃多了,發汗厲害,本來就水分不足,還進一步流失,所以屬於「宣發」,多吃酸則是屬於「收」,可以補養肺氣,也有助於養肝。酸味的烏梅、橘子都是不錯的選擇。

此外,山藥、芋頭、蓮藕等也是秋天健脾的好選擇。蓮藕生吃是滋潤的,煮熟之後則偏溫熱,秋季蓮藕切片涼拌就很好。另外,馬蹄生吃或與甘蔗、茅根、紅蘿蔔一起煲水喝也非常滋潤。

晨起的早餐,主食可吃小麥、小米、綠豆、紅豆等粗糧,滋潤生津;放多一點糯米,也有很好的滋補作用;蔬果可挑應季的蘿蔔、秋葵、南瓜、柿子、蓮藕。

小兒要注意健脾

小朋友也是容易產生秋燥的群體,尤其表現在鼻出血上。專家建議,秋天寶寶多喝水是最重要的,尤其要注意少量多喝,同時可以多吃富含水分的水果如梨子、蘋果等。

孩子不愛喝白開水的話,可以把銀耳熬到起膠,濾掉湯渣,把湯給孩子喝;新鮮的水果榨汁加水,也是可以的。不要加糖,要利用天然食材的甜味。水果蒸、燉也可以。

孩子秋燥,還容易出現口角潮紅、起皰,西醫上認為是缺乏維生素B,中醫則認為與脾虛有關,小孩多吃山藥最適合。寶寶的輔食加山藥泥,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將山藥蒸熟以後切小塊吃。

健康板塊旨在為廣大網友提供更多信息,不對所刊載的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所載文章、數據等內容僅供參考,參考本站信息進行任何行為所造成的任何後果與本網站無關,風險自擔。

掃一掃,關注大浙健康,了解更多健康資訊

免費領取更多健康福利!

相關焦點

  • 秋天乾燥,經常流鼻血怎麼辦?幾種美食來幫你,快列入飲食清單
    所以在乾燥的秋天,建議要多喝水,適當使用加溼器,這樣能夠幫助保持周圍的溼度,有利於緩解流鼻血的情況。一到秋天就經常流鼻血?別擔心,常吃它,緩解秋燥,趕跑尷尬秋天乾燥,經常流鼻血怎麼辦?幾種美食來幫你,快列入飲食清單1、菠菜菠菜的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它屬於綠色蔬菜中的代表,還有豐富的維生素k,具有一定的止血功能,所以對於經常流鼻血的人來說,在平時多吃點菠菜能夠有利於幫你快速的止血。而且菠菜中還含有豐富的核黃素,能夠有利於幫助緩解秋燥,預防口腔潰瘍、皮炎等情況。
  • 來自兒童院院長的科普:小孩便秘的常見原因及應對方法
    這本書是天津市兒童院院長寫的一本科普書,裡面講了很多關於小孩的一些健康問題及應對策略。比如,孩子發熱、腹瀉、流鼻血等等的應對方法,當然也講到了關於孩子便秘的問題。說到小孩的便秘問題,我們應該先找到小孩便秘的一些常見原因,這樣才有利於預防小孩子便秘。同時當孩子已經出現了便秘問題,我們也可以根據這些常見的原因去對症下藥。
  • 防住了寶寶秋季腹瀉 卻被寶寶秋燥鑽了空子
    多事之秋,家長盡全力防住秋季腹瀉找上寶寶,卻被秋燥鑽了空子!從寶寶出生後,寶媽就成為了戰鬥士一般,要為寶寶的健康而戰!育兒之路還有很長,寶媽要不斷的拓展知識,才能夠更好保證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對於這個秋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家長如何應對「秋燥」
    其實,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可能都是「秋燥」惹的禍,燥是秋季的主氣。同時,在中醫中,秋季又與肺相對應,所以很容易出現燥邪傷肺的表現。 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因為陰津耗損而出現的皮膚乾燥和體液丟失,由於孩子年紀小,機體發育不完善,對氣候變化更為敏感,所以不僅是皮膚,還有鼻子、咽喉、氣管都難逃「秋燥之傷」。
  • 秋風起,唇乾咳嗽又便秘,秋燥如何防治?
    秋風起,唇乾咳嗽又便秘,秋燥如何防治?這很可能是著了「秋燥」的道。祖國傳統醫學很重視天人相應,強調自然界氣候與人體疾病的相應關係,秋季五行屬「金」,在氣候與「燥邪」對應,在五臟與「肺」對應。那麼,秋燥都有哪些特點?如何預防呢?症狀類似感冒秋燥就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以肺系症狀(呼吸道症狀)為主的疾病,相當於西醫學的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氣管炎等疾病。
  • 秋燥孩子易便秘,給孩子做個玉米糕,助消化還有效預防便秘
    立秋後天氣逐漸轉涼,晝夜溫差大,雖然涼快了些,但空氣溼度下降,惱人的秋燥也越來越明顯了。秋燥期孩子適應力差,容易出現「火氣」大、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狀,媽媽們要注意了。秋燥,預防孩子便秘,飲食護理要更加注意,做營養師的朋友推薦我一個食療方,往年用著效果都很好,大寶大便好了很多,推薦媽媽們都試試
  • 孩子流鼻血的四種原因及應對方法,第三個別大意
    由於天氣乾燥,不少孩子會有流鼻血的狀況,其實,常流鼻血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影響大,父母們別大意!造成孩子流鼻血的四種情況1、摳鼻孔導致有些孩子有愛扣鼻孔的壞習慣,當他們無聊時,心裡緊張時,會下意識的想去摳鼻孔。
  • 5道小粥營養又簡單好做,輕鬆趕走秋燥,大便乾燥便秘都解決了
    秋天雖然秋高氣爽,但是皮膚乾燥、咽乾咳嗽、大便燥結、鼻子出血等問題也隨即找上門來,這就是所謂的秋燥給寶寶帶來的不適,其實,在家媽媽就能輕鬆搞定的幾款小粥,就能幫助寶寶緩解秋燥帶來的身體不適哦。滋潤食譜推薦松仁大米粥(適合9個月以上的寶寶)調理功效:松仁具有滋潤五臟、益腎清燥、潤腸通便之功效,對於小兒津虧便秘有一定的食療作用。松仁和大米一起食用,既可為寶寶補充津液,還可以使寶寶攝取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鈣、鐵、磷等元素,以及腦髓和神經組織所需要的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成分。
  • 乾咳、皮膚幹還乏力?或是秋燥作祟!這些解秋燥的方法,值得收藏!
    此外,若不喜茶飲者,也可通過補充白開水緩解秋燥。針對秋燥的常見症狀,喝水肯定是非常正確的選擇,但很多時候,有可能會發現效果並不十分理想。在血糖無憂的前提下,適當添加甘潤的蜂蜜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具有益氣潤肺的作用。或煮梨水,亦為可行,但同樣糖尿病患者不建議食用,且梨性寒,脾胃虛弱者應慎服。
  • 李波育兒說:入秋後天氣逐漸變得乾燥起來,如何讓寶寶擺脫秋燥?
    李波育兒說:入秋後天氣逐漸變得乾燥起來,如何讓寶寶擺脫秋燥?入秋後,天氣逐漸變得乾燥起來,「燥」也就成為了秋季的主氣,中醫稱之為「秋燥」,「上火」也正是秋燥所帶來的種種身體反應。寶寶易秋燥,剛剛開始,不會感覺有太大變化,但慢慢的,雖然有時候中午還像夏天一樣炎熱,但早晚起來涼爽多了,能明顯感覺到空氣乾燥起來,皮膚乾乾的,嗓子也感覺乾乾的,有時候嗓子還痒痒的,讓人覺得非常不舒服,這是明顯的秋燥。
  • 預防秋燥的十個小妙招:食物、運動一個都能少
    立秋過後,天氣逐漸涼爽,不過秋燥也逐漸找上門來,以後給大家支招如何潤燥,歡迎大家指正補充,多謝。 我記得偶爾會自己做來喝喝,現在家裡有孩子,反而喝得少了,下次有機會要試試呢。到了北方,沒想到也可以看到南瓜尖,一般是七月底左右持續到九月份都有得賣,是時令菜,都是附近村民賣的,他們叫倭瓜尖。 買一把,洗乾淨,太老的莖略微撕扯一下,切斷,下鍋就可以炒一盤啦。試試看?不一樣的綠葉菜味道。抓住夏天的尾巴,多吃噢,預防秋燥也有好處。
  • 輕鬆應對秋燥,用好生活中這幾種常見食材
    而一旦上火,則會引起流鼻血、咳嗽無痰、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症狀。 有潤肺、清火安神的功效,可用於咳嗽、眩暈、夜寐不安等症的治療【2】。百合於秋季採挖,正是適合秋季食用的應季食材,也是藥食同源的中藥材。 新鮮的百合可蒸可煮,還可以炒著吃。最簡單也是人們常吃的就是西芹炒百合,做法是:準備西芹250g、鮮百合一頭,放油清炒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這道菜餚脆甜清香,具有補益五臟、養陰清熱的作用。
  • 讓孩子多吃這幾種食物,遠離秋燥少生病
    ,按理來說,他們的皮膚應該是非常有彈性和嬌嫩的,但是如果家長突然發現孩子的皮膚慢慢的開始變得乾燥,而且恰巧發生在初秋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就是寶寶秋燥了。②寶寶上火:口腔潰瘍+便秘+喉嚨疼痛秋燥的一大特點就是上火,而這體現在寶寶身上的第一步可能就是寶寶會突然的非常口渴,非常想要喝水,這是因為由於太過乾燥,所以他們口腔唾液分泌也減少了,寶寶的唾液是非常有效的防禦病菌的一種手段,唾液減少那麼很容易就會引起寶寶的口腔感染,比如說喉咽炎和口腔潰瘍等。
  • 秋天到了,寶寶經常流鼻血怎麼辦?
    最近應該有不少人感受到了秋燥的威力,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忽然流鼻血。秋天一來,不少家長發現自家孩子變得很容易流鼻血,有的家長認為是孩子吃太多熱氣的食物所致,有的認為是孩子摳鼻子所致……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據醫生說,一是,秋燥。孩子的鼻腔黏膜無法適應乾燥的空氣,毛細血管容易破損。
  • 孩子便秘、眼屎多、流鼻血,竟然不是因為「上火」?
    咱們生活裡,有一種最常見又最玄妙的毛病,叫做「上火」——便秘了?上火!流鼻血?上火!口舌生瘡?當然還是上火!先來認識一下便秘,便秘主要看便便是否乾結、排便時是否費力,和時間間隔沒多大關係。導致寶寶便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食物太精細、攝入纖維素不足、飲水不足、缺乏運動、鈣攝入過多等等。尤其在假期,跟著大人吃吃喝喝,孩子往往會因為飲食不節導致便秘。
  • 秋燥來襲易便秘,如何呵護寶寶腸道健康?
    指導專家:李廷玉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主任醫師、教授秋燥來襲,由於氣候、飲食、起居的改變,便秘隨之來訪,寶寶也不例外。7個症狀 提醒寶寶可能便秘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主任醫師、教授李廷玉介紹,寶寶有以下表現考慮為便秘:1.新生兒:大便質硬,而且每天少於一次;2.大一點的寶寶:大便質硬,且3-4天才排大便一次;3.無論什麼年齡:出現大便體積大,又幹又硬,而且排便困難費力;4.在一次比較大量的排便之後,陣發性的腹痛減輕;5.大便表面或內部有血
  • 秋季寶寶經常上火、嗓子疼、便秘?6道小粥趕走秋燥,輕鬆換季
    秋天天氣逐漸轉涼,空氣溼度下降,水氣的蒸發速度也隨之加快,乾燥度明顯增大,寶寶的咽、喉、氣管都難逃秋燥之劫,口燥咽幹、皮膚乾燥、大便乾結等症狀紛紛出現,我們經常把這種「秋燥症」通俗地叫做「上火」。有的寶寶因嘴唇乾燥而喜歡用舌頭舔嘴唇及口角,這會越舔越乾燥(因為唾液中有蛋白質、澱粉酶等物質,舔在嘴唇上,風一吹,水分蒸發,澱粉酶粘在嘴唇上,反而使乾燥程度更嚴重),甚至出現乾裂、出血、疼痛加重,或合併感染。口舌生瘡則由於寶寶心火盛導致。引起嘴唇乾裂或爛嘴角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核黃素(維生素B2)攝入不足所引起的。
  • 流鼻血是小事?學習這些小妙招,還你清爽呼吸
    因為鼻中隔骨的位置有許多微絲血管,所以,大多數情況下,當我們用力擦鼻涕、用手指摳鼻子時,就會很容易引起鼻中隔骨血管破裂,從而導致流鼻血。二、流鼻血該如何應對呢1、遇鼻突然出血,先不要慌亂,若出血量不大,可自行處理,仔細檢查出血部位及原因。鼻子出血時,先保持筆直,並略微前傾,用手指按壓,止血,即用手指按住鼻翼及上軟組織。同時,最好把冷溼敷在鼻部,因為由於熱的冷縮,所以遇冷時鼻血管會反射性收縮,幫助止血。
  • 兒童便秘巧應對
    來源:新浪財經什麼是兒童便秘?緩解便秘的小妙招有哪些?11月19日13:30,上海市兒童醫院消化感染科主治醫師葛婷,和大家聊聊「兒童便秘巧應對」。Q:正常的排便習慣是什麼?A:遺傳易感性:父母有便秘病史飲食習慣:食物成分不恰當、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及飲水量不足等腸道功能失常:生活不規律、不按時排便、缺少體力活動、交感神經功能失常、服用某些藥物精神心理因素:情緒差、焦慮、抑鬱等
  • 李波育兒說:換季防秋燥最重要,如何應對換季對寶寶健康的影響?
    換季也可能給寶寶帶來新的麻煩——著涼、積食、上火、秋燥,究竟從哪些方面進行護理才能讓寶寶安度夏秋換季變化,少生病呢?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秋燥?脾胃虛?如何應對換季對寶寶健康的影響?    1、呵護脾胃是關鍵  進入秋季,受夏天悶熱天氣和秋燥的影響,部分寶寶會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此時急於進補可能會加重寶寶腸道的負擔,導致消化功能紊亂。所以進入秋季之後依然注意對脾胃的呵護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