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唇乾咳嗽又便秘,秋燥如何防治?

2020-12-24 澎湃新聞

秋風起,唇乾咳嗽又便秘,秋燥如何防治?

薛鸞/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風溼科主任醫師

2017-09-28 06:24 來源:澎湃新聞

金秋時節,秋風送爽本應是氣候宜人的時節,然而,不少人卻出現鼻咽乾燥、唇焦口乾、咳嗽少痰、皮膚瘙癢,甚至大便秘結等「不爽」的症狀。這很可能是著了「秋燥」的道。祖國傳統醫學很重視天人相應,強調自然界氣候與人體疾病的相應關係,秋季五行屬「金」,在氣候與「燥邪」對應,在五臟與「肺」對應。那麼,秋燥都有哪些特點?如何預防呢?

症狀類似感冒

秋燥就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以肺系症狀(呼吸道症狀)為主的疾病,相當於西醫學的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氣管炎等疾病。

「燥邪」的特點概括地說就是「燥勝則幹」,即燥邪會導致陰津耗損,出現皮膚乾燥和體液丟失等症狀。臨床根據其寒熱性質不同,又分為「溫燥」和「涼燥」,前者見於初秋天氣尚熱或久晴無雨的時候,除上述乾燥症狀外還可有頭痛身熱、心煩口渴、咽喉腫痛、咳嗽痰黃、舌紅苔燥、脈數等類似風熱感冒的症狀;後者則開始於深秋天氣轉涼之時,除乾燥症狀外還伴有頭痛發熱、惡寒無汗、鼻鳴鼻塞、咳痰清稀、苔白脈弦等類似風寒感冒的症狀。

少辛辣多喝水

中醫提倡「治未病」,對付「秋燥」應當「預防為主」,根據天氣狀況和自身的反應儘早做好預防工作。遵循「燥則潤之」的原則,秋天飲食調養應以輕宣滋潤、生津止渴為重。飲食以清淡為主,少吃過於油膩、辛辣之品,多吃粗糧和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同時,預防秋燥應注意保持室內適當的溼度,戶外空氣品質差時則應減少戶外活動。

據測算,人體皮膚每天蒸發的水分約在600毫升以上,從鼻腔呼出的水分也不下300毫升,為了及時補足這些損失,秋天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節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溼潤度,飲水宜多次少飲,老年人每天最好在清晨和晚上臨睡前各飲水200毫升。若活動量大,出汗多,應增加飲水量。民間有「朝朝鹽水,晚晚蜜糖水」的說法,即早晨飲淡鹽水,晚上適當喝一些蜜糖水,對改善秋燥確有一定幫助。

川貝雪梨膏

秋燥除了多飲水、淡茶、豆漿以及牛奶等飲料外,溫燥可多吃銀耳、百合、葡萄、梨、荸薺、蘿蔔;涼燥吃黑木耳、金橘、胡蘿蔔、蘋果、蓮藕、石榴、紅棗等。羹、粥品也是秋令潤燥的常用方法。

此外,並不是所有水果都適合秋季食用,如李子、榴槤則可能助火生痰,對預防秋燥有負面作用,應儘量避免食用。

當然,如果不幸得病,也不要慌張,及時到醫院診療,中醫師通過四診合參,詳細辨證,如果確診為溫燥可選用桑杏湯或清燥救肺湯;涼燥則可用杏蘇散,通常都有不錯的療效。同時還可配合飲食調攝如溫燥選用荸薺粥,涼燥選用白前粥等,一些中成藥如治療溫燥的川貝雪梨膏,治療涼燥的萊陽梨膏,也可選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秋燥,呼吸道症狀,少辛辣多喝水

相關推薦

評論(18)

相關焦點

  • 立秋後咽喉痛、口發乾是「秋燥」的表現,該怎麼預防和緩解秋燥?
    可是有時我們會感覺渾身燥熱、咽喉幹痛,這些症狀很有可能是「秋燥」引起的,都知道秋季天氣乾燥,喉嚨容易幹癢難受,嚴重的還可能會患上咽喉炎,那我們該怎麼預防和緩解「秋燥」引發的症狀呢?秋燥的表現中醫認為秋燥是人們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各種疾病。
  • 秋風起菱角香,拿來煲成湯,健脾胃補益氣,家人多喝滋補去秋燥
    秋風起菱角香,拿來煲成湯,健脾胃補益氣,家人多喝滋補去秋燥一年當中有4個季節,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季節也有不同的蔬菜成熟,老人們常說當季的蔬菜只有當季才好吃,所以我們一年當中吃得最多的就是當季蔬菜,數量多,味道好,價格也很便宜。
  • 秋燥孩子易便秘,給孩子做個玉米糕,助消化還有效預防便秘
    立秋後天氣逐漸轉涼,晝夜溫差大,雖然涼快了些,但空氣溼度下降,惱人的秋燥也越來越明顯了。秋燥期孩子適應力差,容易出現「火氣」大、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狀,媽媽們要注意了。秋燥,預防孩子便秘,飲食護理要更加注意,做營養師的朋友推薦我一個食療方,往年用著效果都很好,大寶大便好了很多,推薦媽媽們都試試
  • 流鼻血皮膚癢還便秘 應對秋燥有妙招
    天氣變涼,很多人開始出現咽幹、咳嗽、鼻塞、流鼻血、便秘、皮膚乾燥、頭髮乾枯等「秋燥」症狀。你是否知道,不同體質的人群遇到秋燥會有溫和寒的不同症狀?應對秋燥帶來的煩惱,是否有針對性的辦法呢?且聽中醫專家來詳解。
  • 5道小粥營養又簡單好做,輕鬆趕走秋燥,大便乾燥便秘都解決了
    秋天雖然秋高氣爽,但是皮膚乾燥、咽乾咳嗽、大便燥結、鼻子出血等問題也隨即找上門來,這就是所謂的秋燥給寶寶帶來的不適,其實,在家媽媽就能輕鬆搞定的幾款小粥,就能幫助寶寶緩解秋燥帶來的身體不適哦。滋潤食譜推薦松仁大米粥(適合9個月以上的寶寶)調理功效:松仁具有滋潤五臟、益腎清燥、潤腸通便之功效,對於小兒津虧便秘有一定的食療作用。松仁和大米一起食用,既可為寶寶補充津液,還可以使寶寶攝取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鈣、鐵、磷等元素,以及腦髓和神經組織所需要的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成分。
  • 小兒推拿李波:處暑到盛夏過,秋風漸起防秋燥!節氣推拿正當時
    小兒推拿李波:處暑到盛夏過,秋風漸起防秋燥!節氣推拿正當時!處暑,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今年為8月22日。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 秋燥來襲易便秘,如何呵護寶寶腸道健康?
    指導專家:李廷玉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主任醫師、教授秋燥來襲,由於氣候、飲食、起居的改變,便秘隨之來訪,寶寶也不例外。三種原因 可造成寶寶便秘很多家長會對寶寶發生便秘產生疑問,寶寶那麼小,吃的東西也不多,為什麼會發生便秘呢?李教授解釋說,食物通過腸道,水和營養被吸收,廢物變成大便,要形成軟便腸道需要有足夠的水分,下端腸道和直腸必須要收縮、放鬆,才能使大便易於排出體外,這個過程任何一方面出現問題都會導致便秘。
  • 或是秋燥作祟!這些解秋燥的方法,值得收藏!
    那麼,該如何緩解秋燥帶來的不適呢?該如何防秋燥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巧喝茶解秋燥以茶飲緩解較輕的不適症狀或求養生之效,古已有之,緩解秋燥亦是可行。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與適應,秋乏會自然而然地消除,但為了不影響當時工作和生活,最好還是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首先,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如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選擇,但開始時強度不宜太大,應逐漸增加運動量。其次,儘可能保持夜間充足的睡眠,並且要堅持午睡。做到勞逸結合,有助於預防和緩解秋乏。
  • 輕鬆應對秋燥,用好生活中這幾種常見食材
    「秋燥」現象常會給大家帶來不少煩惱,最容易出現的症狀就是上火,那所謂的「上火」又是怎麼回事呢?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生地黃熬成水,加入蜂蜜製成生地蜂蜜水飲用,可以有效地防治便秘。
  • 防住了寶寶秋季腹瀉 卻被寶寶秋燥鑽了空子
    多事之秋,家長盡全力防住秋季腹瀉找上寶寶,卻被秋燥鑽了空子!從寶寶出生後,寶媽就成為了戰鬥士一般,要為寶寶的健康而戰!育兒之路還有很長,寶媽要不斷的拓展知識,才能夠更好保證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對於這個秋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寶寶便秘吃什麼好?幾種輔食解決寶寶便秘問題
    可當人們在享受秋日舒適氣候的同時,也極易被秋燥所傷。秋燥不僅容易引起嘴唇乾裂、鼻子「冒煙」、嗓子幹疼等症狀,還會使人體的腸道缺水、乾澀引發便秘。因此,為了提防秋燥致幼兒便秘,家長在孩子的日常飲食中一定要注意少量多次喝水,多吃流質食物和瓜果蔬菜,不但有利於補充纖維素,還能增加維生素的攝入。其中,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對於去燥很有好處。
  • 家長如何應對「秋燥」
    其實,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可能都是「秋燥」惹的禍,燥是秋季的主氣。同時,在中醫中,秋季又與肺相對應,所以很容易出現燥邪傷肺的表現。 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因為陰津耗損而出現的皮膚乾燥和體液丟失,由於孩子年紀小,機體發育不完善,對氣候變化更為敏感,所以不僅是皮膚,還有鼻子、咽喉、氣管都難逃「秋燥之傷」。
  • 李波育兒說:入秋後天氣逐漸變得乾燥起來,如何讓寶寶擺脫秋燥?
    李波育兒說:入秋後天氣逐漸變得乾燥起來,如何讓寶寶擺脫秋燥?入秋後,天氣逐漸變得乾燥起來,「燥」也就成為了秋季的主氣,中醫稱之為「秋燥」,「上火」也正是秋燥所帶來的種種身體反應。李波育兒說:入秋後天氣逐漸變得乾燥起來,如何讓寶寶擺脫秋燥?
  • 秋天寶寶上火如何防秋燥?
    何謂秋燥?入秋以後,雨水漸少,天氣漸涼,氣候日趨乾燥,此時很多幼兒會出現口乾舌燥、小便短少、大便乾結、鼻塞、咳嗽等一系列症狀,這就是「秋燥這些果蔬具有滋陰養肺的功用,可以幫助寶寶驅走身體裡的秋燥。多吃蔬果降燥潤肺梨梨能生津止渴、潤燥化痰。對於防秋燥有很好的效果。用冰糖蒸梨可滋陰潤肺,止咳祛痰,對潤澤寶寶嘶啞發乾的嗓子效果顯著;用梨加蜂蜜熬製成梨糖膏,對肺熱久咳症的寶寶有明顯療效。
  • 清潤五汁飲 緩解秋燥絕佳
    原標題:清潤五汁飲 緩解秋燥絕佳   秋風漸起,早晚時分迎來了一絲絲涼意。隨著秋風的到來,近日能明顯感受到皮膚乾燥,口乾咽乾等不適,加上午間「秋老虎」依舊發威,口渴的感覺更加明顯。
  • 明日出伏,暑溼走秋燥來,嗓子幹、皮膚幹、鼻子癢,教你如何應對
    在這時候,空氣溼度會快速下降,隨之而來的則是秋燥。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天不光有秋雨,還有「秋風掃落葉」。每一場秋風都會讓空氣裡的溼度下降一些,我們敏感的身體,也會出現不同的反應。今天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就跟大家聊聊:明日出伏,暑溼走秋燥來,嗓子幹、皮膚幹、鼻子癢,教你如何應對。
  • 如何防治孩子便秘?家長得做好這4點,不要輕視
    小孩子出現便秘,在生活很是常見,對於家長來說,總是很擔憂便秘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確實,便秘看似小問題,但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解決,很容易危害自己腸胃健康甚至是正常的生長發育。但其實,兒童便秘這個問題,做好相關的措施,還是可以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日常如何防治孩子便秘?1、記住孩子腸道運行的方式:讓孩子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訓練」孩子排便。人體在用餐後,腸道會收縮來運送食物前行。
  • 防治寶寶便秘小妙招
    餵養不當是寶寶便秘的主要原因,所以防治寶寶便秘主要從飲食入手,調整寶寶的飲食結構,科學餵養寶寶,適當增加澱粉、蔬菜和水果的攝入。以下方法供參考:人工餵養的寶寶在兩次哺乳間適當給寶寶餵些水。調配方奶粉時,父母應嚴格按照奶粉衝調方法來調配,不能加太多奶粉,寶寶的消化能力有限,太多的配方奶粉容易造成寶寶大便乾結,寶寶出現便秘的情況可以適當多加些水調稀些。給4月齡以上的寶寶調配方奶時,可以採用一部分的米湯來代替水,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量。
  • 立秋之後,常給寶寶吃這道輔食,滋陰潤肺防秋燥,還能防便秘
    立秋之後,寶寶們除了要繼續躲藏高溫天氣外,還要做好緩解秋燥的準備。今天的這道南瓜銀耳露,建議媽媽們可以時常做給寶寶吃。南瓜、銀耳、雪梨這幾樣食材都很適合在乾燥的秋冬季節食用。南瓜中的β胡蘿蔔素,可以轉化成維生素 A,來幫助寶寶提高免疫力;它還含有豐富的鋅元素和多種維生素,對促進寶寶食慾、緩解秋燥
  • 秋天漸涼,來一碗熱騰騰的湯,甘甜美味,防秋燥,滋潤心扉很不錯
    昨天廣州下了一場非常大的暴雨,連續下了4個多小時後,一陣陣的秋風吹來,寒意明顯加深了,幸好廣州的溼度還是很大的,秋燥還不太明顯。 雖然表面上還有雷雨溼氣,可是節氣是不會改變的,秋天到了就應該根據節氣,適時改變飲食習慣,增加適合秋天的食材,才能讓身體順時而活,四季分明,才能讓身體跟上大自然的步伐,更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