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說多吃蛋白質,蛋白質到底是什麼?

2020-12-19 減肥美食家

疫情期間經常聽到張文宏教授在接受採訪時宣傳多吃蛋白質,那蛋白質到底是什麼呢?

1、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膳食中的蛋白質主要來自植物性食物和動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主要是穀類如米飯和麵食等,還有豆類及其製品,豆製品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動物性食物常見的有魚(包括蝦貝等水產)、肉(豬肉、牛肉、羊肉等)、蛋類和乳製品。

2、蛋白質對人體的重要性有哪些?

蛋白質是作為構成和修補組織細胞的建築材料。蛋白質構成酶和激素的成分,體內代謝活動由成千上萬種化學反應來完成,酶是所有反應的催化劑。在常溫下,酶廣泛參與各種生命活動,沒有酶,生命活動就無法進行,而各種具有特異作用的酶,其本質都是蛋白質。此外,有些調節生理功能的激素也是以蛋白質為主要原料。蛋白質構成抗體為保護機體免受細菌和病毒侵害,抗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蛋白質可調節體內滲透壓,人體血漿與組織間水分保持動態平衡,是靠血漿電解質總量與蛋白質濃度,組織液與血漿電解質濃度相等時,水分分布就取決於血漿蛋白含量。若長期缺乏蛋白質,血漿蛋白降低,水分會滲入周圍組織,引起水腫。蛋白質在體內分解時可以提供能量。

3、人體必需胺基酸有哪些?

胺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蛋白質由很多胺基酸分子組成。與人有關的胺基酸約為20種。有部分胺基酸可以在人體內合成,或可由其它胺基酸轉變而來。但有8種胺基酸在體內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滿足機體需要,必須從膳食中供給,否則就不能維持機體氮平衡,這類胺基酸被稱為必需胺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EAA),包括異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賴氨酸(Lys)、蛋氨酸(Met)、苯丙氨酸(Phe)、蘇氨酸(Thr)、色氨酸(Try)和纈氨酸(Val),對於嬰幼兒,組氨酸也是必需胺基酸;其餘的胺基酸為非必需胺基酸(NEAA)。

4、評價食物中含有胺基酸優劣的指標是什麼?

合理營養需要必需胺基酸在數量上有合適的比例,因人體各種組織細胞蛋白質的胺基酸比例一定,故膳食所提供的各種必需胺基酸也應與此一致,才能被充分利用。各種必需胺基酸間的相互比例稱為胺基酸構成比例或相互比值,亦稱為胺基酸模式。如果膳食蛋白質胺基酸構成比例與機體需要不相符,一種必需胺基酸數量不足,其他胺基酸就不能被充分利用。而一種必需胺基酸過多,也會影響其他胺基酸利用。所以當必需胺基酸供給不足或不平衡時,蛋白質合成將受到影響,會出現類似蛋白質缺乏症狀。

5如何評價食物的營養價值?

各種食物蛋白質組成不同,其營養價值也不一樣。通過評價可確定各種蛋白質的營養價值。食物蛋白質營養價值,受多種因素影響,主要由食品中蛋白質含量及其胺基酸的組成所決定。蛋白質生理價值是評定食物蛋白質營養價值高低的常用方法。是指蛋白質在體內保留量與吸收量的百分比。蛋白質生理價值越高,說明體內利用率越高,營養價值也愈高。日常食物蛋白質生理價值為100分的,實際不存在,因攝入的某種食物蛋白不可能全部構成人體組織。常見食物蛋白質生理價值,以雞蛋最好,生理價值高達94,牛奶為85。凡是食物中胺基酸的種類和數量與人體需要愈接近,蛋白質生理價值愈高;反之則低。任何一種方法或指標都是以某一種現象,作為觀察評定的指標常有一定局限性,所表示的營養價值是相對的。

6、什麼是蛋白質互補作用?

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食物蛋白質混合食用,其中所含必需胺基酸相互補充的作用。如玉米賴氨酸較低,而大豆中含量卻較高;但大豆中蛋氨酸含量相對較低,而玉米中含量則較高;兩者混合食用則胺基酸可以取長補短,提高生理價值。北方人吃的雜合面是蛋白質互補的範例,如小米、小麥、牛肉乾、大豆單獨食用時,生理價值分別67、57、76、64,而混合食用時為89。

7、蛋白質如何供應?

蛋白質供給量如按能量計算,應佔總能量的12~14%,兒童、青少年、孕婦及授乳期婦女均需要較多的蛋白質。在供應足夠蛋白質的同時,必須充分供給能量。如果能量供給不足,則食物中的蛋白質不能被有效地利用,甚至不能維持平衡狀態。因此,必須供給充足的能量,才能發揮蛋白質應有的作用。

現在你知道什麼是蛋白質了嗎?

相關焦點

  • 張文宏醫生的早餐建議,多攝入蛋白質,5類蛋白質食物你愛哪種?
    前段時間看張文宏醫生因為一份早餐建議又一次引發熱議,就因為他的建議表示不要給孩子早餐喝粥,一定要吃牛奶和雞蛋。一些人表示喝粥是傳統,所以不願意更改。其實在這件事情上並沒有什麼可堅持的,我們需要理解為什麼張文宏醫生會在這個時候說這樣的話。
  • 張文宏繼「喝粥」之後,再次發聲不鼓勵多吃方便麵,多吃蛋白質
    為什麼早餐不要喝粥,而是要喝牛奶和吃雞蛋呢?不過我們張文宏主任在後續的媒體採訪中也給大家相應的解答,在對於防疫時所使用的針對病毒抗體的藥物是什麼?張文宏主任很直接地告訴大家是蛋白質。而張文宏主任認為,對於一些輕症患者轉微重症患者而言,其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保證所需的營養以及蛋白質,而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僅僅的進食粥和鹹菜,那麼事情可以能回變得越加麻煩,並且張文宏主任還提醒大家,特別喜歡喝魚湯的朋友,建議將魚渣也一切吃掉,因為這都是蛋白質。
  • 張文宏建議我們多吃它,補充蛋白質,提高免疫力,不易生病
    更需要注意飲食,畢竟是民以食為天,每天都離不開吃。雖然我國現在患有新冠肺炎人極為少數,但還是需要預防和注意的,防患於未然才好。身體好,才是幸福的第一步。張文宏建議我們多吃它,補充蛋白質,提高免疫力,不易生病。著名的張文宏醫生多次建議我們,要多吃雞蛋,補充蛋白質,蛋白質能夠有效增強各器官活性,提高人體免疫力。
  • 張文宏還是堅持不能喝粥說法,病毒抗體產生全靠蛋白質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提出的這個建議,在網絡上瞬間 " 炸了鍋 ",引起了不少爭議。張文宏表示,他知道很多網友批評他,不過他仍堅持 " 不能喝粥 " 的說法。張文宏說,針對病毒的抗體產生,全部要靠蛋白質,靠粥和鹹菜就麻煩了。
  • 張文宏給孩子的早餐建議:多補充蛋白質是關鍵!這道菜再貴也要吃
    張文宏教授在4月15日的最新視頻講座中,特別提醒中國的家長,孩子早上只能吃雞蛋和牛奶,不許吃粥。看完張文宏教授的視頻建議,有的家長表示支持! 既然張文宏教授的本意是讓大家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那麼除了雞蛋和牛奶富含蛋白質之外,還有什麼食物也富含蛋白質呢?
  • 張文宏:維C和蛋白質很重要,疫情穩定仍不可大意,這6種菜要多吃
    4月4日,中國駐法國大使館邀請張文宏教授與在法華人華僑、留學生等,就抗擊新冠病毒問題進行了在線交流。張文宏教授提出:營養均衡是關鍵,需要每天不斷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C,他特別強調多食雞蛋和牛肉,多喝牛奶。為此根據張文宏教授提倡的營養食譜,為大家推薦6道營養菜餚。
  • 張文宏說:早餐不許喝粥,要吃蛋白質食物,你知道為什麼嗎?
    最近,在網上比較火熱的一個話題,是張文宏醫學專家,說了一段視頻,裡邊有一句話:小孩子早餐不許喝粥,一定要吃蛋白質食物,牛奶、雞蛋、三明治。
  • 聽張文宏教授的,早餐多吃蛋白質,我家早餐曬朋友圈,列隊要食譜
    聽張文宏教授的,早餐多吃蛋白質,我家早餐曬朋友圈,列隊要食譜。圖文/甜媽美食日記張文宏,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長期從事感染病和肝病的專業研究,2020年2月入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因疫情期間的「硬核發言」被大家熟知。他曾發言說:「孩子早餐必須吃好,要吃充足的牛奶雞蛋,絕不要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
  • 張文宏說孩子「早餐不能喝粥」,孩子感冒發燒到底要吃什麼
    前段時間,張文宏醫生說孩子「早餐不能喝粥」,引起社會很大反映。孩子到底要不要喝粥,特別是生病時?我是北方人,婆家在南方,南北方對孩子生病吃什麼,有著截然不同的做法。我小時候一生病,我媽就給我做一碗雞蛋麵條,說是吃雞蛋補充營養,吃麵條好消化。現在南方,我女兒生病,我做了雞蛋麵條,奶奶還有朋友就會說,孩子生病要吃清淡,雞蛋、魚肉都是發的東西不能吃,只能喝粥。到底哪個對?
  • 孩子早餐要多吃蛋白質食物,那晚餐該怎麼吃呢?
    最近,張文宏教授多次強調孩子早餐要吃雞蛋、牛奶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很多家長反應,知道早餐該怎麼吃了,那晚餐呢?早餐家長可以努力提高一下,但是午餐一般在學校吃,食堂飯菜怎麼樣?孩子吃得怎麼樣?家長就不能左右了。
  • 抵抗病毒的關鍵食物是蛋白質,而最容易獲得的蛋白質就是它。。。
    新冠肺炎疫情捲土重來,多位專家提出,防病除了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社交距離外,加強飲食營養也極為重要。 抵抗病毒最關鍵食物 那麼,什麼才是抵抗病毒的關鍵食物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給出了答案。
  • 你的蛋白質過量了嗎? 到底吃多少才叫做蛋白質合適呢?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的蛋白質過量了嗎? 到底吃多少才叫做蛋白質合適呢? 節日過去,很多人都感覺到肚子裡多了不少油水。魚肉吃多了,就擔心蛋白質過剩;想吃幾天水果蔬菜清清腸胃,又擔心蛋白質不足。到底吃多少才叫做蛋白質合適呢?
  • 張文宏說不能吃粥?餘歡水說不能喝牛奶?網友:那早上還能吃什麼
    早餐吃什麼?不少網友就表示有些看不懂了,這麼多年早上都是牛奶、白米粥過來的, 突然這也不讓那也不讓,早上到底吃什麼?有不少網友支持張文宏,特殊時期就是要補充高蛋白。那早上到底應該怎麼吃?在張文宏講座的這段視頻裡,確實提到了「不許吃粥」,但是同時也強調了這段時間要重視孩子的營養結構,多吃「高營養」「高蛋白」的食品。粥到底屬於什麼樣的食品,它有營養嗎?
  • 難道只有張文宏知道雞蛋多重要嗎?蛋白質之王,你必須了解一下!
    最近,張文宏醫生在採訪中提到,早餐不要喝粥,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比如牛奶、雞蛋。「我知道很多人罵我,但粥還是不能喝。」面對質疑,張醫生也回應,針對病毒的抗體藥靠的幾乎都是蛋白質。誠然,特殊時期,身體時刻都在備戰,想要給自己的身體築起堅固的城防,避免病毒乘虛而入,那麼,及時補充足夠的蛋白質,便非常有必要了。食物中的蛋白質,在進入人體前都必須先分解成胺基酸,再重組成特定的人體蛋白質。人體細胞中的蛋白質由20種胺基酸組成,但其中有8種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統稱為必需胺基酸。而嬰兒不能合成的胺基酸有9種,比成人多一種。
  • 張文宏教授說:早上別給孩子喝粥,教你做蛋白質含量高的彩色餃子
    前幾天,張文宏教授說:早上別給孩子喝粥,要吃牛奶雞蛋。一時間引起大家的熱議,有很多人認為張教授是崇洋媚外,中國人習慣早上喝粥,你卻非讓學外國人,讓孩子早上喝牛奶,吃雞蛋。其實大家都誤解了張教授,他的本意是牛奶雞蛋比粥營養更好,孩子早上吃了牛奶雞蛋,身體增加了蛋白質,有了抵抗病毒的力氣。
  • 張文宏說不能吃粥?餘歡水說不能喝牛奶?那早上還能吃什麼,網友吵...
    這兩天,關於#早餐吃什麼# 突然登上熱搜 首先是張文宏在一次發布會上建議家長 孩子早餐不許吃粥!
  • 張文宏喊你補足「蛋白質」:它是人體免疫力的生理基礎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多位專家提出,防病除了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社交距離外,加強飲食營養也極為重要。其中,蛋白質對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把蛋白質稱為「抵抗病毒最關鍵的食物」,建議疫情期間要保證充足的蛋白質攝入。本期,《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營養學與免疫學專家,詳解蛋白質在抵抗病毒中的重要性。
  • 攝取蛋白質要科學 補充蛋白質吃什麼最好
    原標題:攝取蛋白質要科學 補充蛋白質吃什麼最好 原標題:攝取蛋白質要科學 補充蛋白質吃什麼最好 說到蛋白質,很多人都會認為攝取蛋白質會發胖。但是,如果是合理科學的攝取蛋白質就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況。由此看來,只要是適當的吃一些蛋白質的食物是有好處的哦。
  • 張文宏建議多吃牛肉乾補充蛋白質,牛肉乾怎麼做簡單?大廚來教你
    日前張文宏教授與在法華人華僑留學生在線交流時,就海外同胞們關心的疫情發展和個人防護等熱點問題時提到:我們每一次生病毒感染的時候,自身免疫系統會逐漸啟動,這時就應該補充充分的營養,比如多喝牛奶、多吃雞蛋,並且保持良好的心態以及充足的睡眠,基本上就可以突破疾病帶來的影響。
  • 缺乏蛋白質怎麼補充,3類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可以多吃
    蛋白質是一種人體所必需的營養元素,缺它不可。大家要是發現自己出現了全身浮腫,尤其是下肢浮腫異常顯著,又或者是消瘦的連肌肉都萎縮的話,就要意識到自己可能體內缺少蛋白質,需要多吃一些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來補充一下,要不然會影響身體各機能的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