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媽媽寫給孩子的寒假計劃火了!如果每個孩子都這樣做…

2020-12-11 北京新東方

轉眼就快過年了,孩子們已經陸續進入了寒假模式,你的孩子還早睡早起嗎?是不是早就已經放開自我,睡到大中午?

如果你也苦惱孩子的假期安排,不妨一起看看北大媽媽是怎麼安排孩子寒假的,或許你能得到啟發。

一、假期整體安排和學習規劃

1、假期整體安排

孩子一般是8~10天(一期)集中課外班,這個期間差不多是一天的課程,基本上我就不安排其他事情給他做了,晚上回來會讓他瘋玩一下。

寒假會有一周左右的回老家過年。

剩下的時間就在家裡,孩子自己寫作業彈琴和同學玩,周末會帶他到城市周邊玩玩,公園或者運動場也行。

2、每天時間安排:

作業不許突擊,把課外班和出去旅遊的時間排除掉,剩下的時間把作業平均分配,每天按計劃完成,這樣差不多是多半天的時間。

每天下班回家檢查數量和質量。保證了數量和質量,其餘時間自由支配,孩子有時候和同學玩,有時候看電視玩遊戲,但是每天作業都能保質保量完成,且作息時間正常。

二、怎麼做到保質保量把作業完成?

第一步:制定計劃

放假的時候就和孩子大致一起安排好整個假期,校內作業、課外作業,評估數量和難易度(比如作文就比抄寫難,用時就不一樣),預估作業時間,均衡到可以寫作業的那些日子裡(排除課外班、出去旅遊等)。

說白了,就像孩子上學的時候一樣,大致有課程表,每天有作業。以上這個計劃,不必要詳細到天和小時,大致以周為單位即可,偶遇特殊情況(和小朋友一起玩兒一天啦,等)孩子自己調整。制定計劃本身並不難,難的是執行~

第二步,執行

絕大多數孩子的假期,毀在了「隨意」之中,開學前作業還在趕,回顧一下假期啥都沒幹。要說玩兒好了麼?其實也沒玩好,就是玩了個遊戲,看了些電視,踢了幾場球,假期下來,學習沒長進,見識沒長進。長期以往,孩子和孩子的差距就拉開了。具體到執行力,小不點兒的孩子靠約束,家長做榜樣;大孩子靠內心激勵,靠自覺,靠家長引領~

三、假期是怎麼執行「保質保量」的

首先家長的督促一定要到位,不管工作再忙,晚上回去一定檢查作業,數量和質量。

數量就是看做了幾頁這樣的,質量上,對答案、看過程,孩子做的好的表揚,不會的討論,如果從小學到初中幾乎沒間斷,再大了習慣養成了,父母不管了孩子也會自己去這樣執行。

如果從小到大孩子都比較有規律有規則,說白了,就是小時候家長一定要監管到位,那麼越大就越不用操心,孩子的執行力也是內外因素綜合出來的。

一個孩子他為什麼會執行?

首先是這個事情合理,其次是這個事情他能做到,然後是這個事情他認識到他應該做到。合理方面,他自己會評估,每天學和玩兒都有,整個假期來說學和外出都有;能力方面,就是學校作業,也沒有更多,當然完成的了(不過高中量大了難度大了,孩子自己也逐漸能調整);

他「認識到應該做」,這個是關鍵,簡單點說,就是孩子有目標、有責任感,家長培養了他內心的追求,或者他感受到社會對他降大任,他必先吃苦,總之是他內心或者外力,使得他「要」去做這個事。

有的孩子說,寫作業沒意思,「忙了一個月,老師一個閱」,會的寫了也沒用,不會的還是不會。這個怎麼理解呢?之前看過篇文章,大意是「中國人系安全帶,是給警察看的;外國人系安全帶,是為自己安全考慮的」。

作業是寫給老師的還是寫給自己的?寫給老師確實沒必要。如果是為了自己學習,學校發的作業,確實質量不高,可以不寫,寫自己認為質量高的。如果什麼都不寫,那就像「中國人的安全帶」,理由總是能找出來的。

外界正反饋很必要,老師的批改對小不點兒很重要。但是大孩子了的時候,外界的力量影響一定是少於自己內心的力量影響了。老闆不在,我們就不工作了?大晚上行人車輛少,我們就不用管紅綠燈了?有些是原則問題,找外界理由,多數是給自己一個藉口,求個心安理得。

四、假期的意義

放鬆是必須的,張弛有度。假期的意義,孩子利用假期擴大人生寬度(閱讀、旅遊、較長時間的探索研究,比如學會做飯);然後,再利用假期加深學習程度(集中學習、學習能力等)。

寒假作業少,小不點兒孩子增加閱讀量,走萬裡路,長見識、增閱歷。多和朋友玩,多去戶外玩兒,少窩家裡玩兒遊戲看動畫片就好。

鍛鍊身體也很重要。我家假期學過武術、跆拳道,武術堅持了兩年,跆拳道就學了一假期。學這些都是有小朋友學,我家孩子也想學,跟人家去的,有伴又新鮮,堅持不下來的就不學了。還學過遊泳,羽毛球,都是寒假,大眾項目,孩爹的愛好,平時兩人撇下我去練練的玩意兒。

還有琴棋書畫。假期好像都能趕上彈琴考級,這個躲不過,每天晚上一小時練琴,和平時一樣,幾乎雷打不動。

每個孩子具體情況不一樣,制定適合自己孩子的計劃,重點是合理、可執行;且要行之有效。

內容轉自網絡,根據實際情況略有修改

相關焦點

  • 寒假一周了,孩子還在浪翻天?做好寒假計劃,讓孩子開學領先一步
    文 | 小鴻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地球一天不爆炸,你都要去做作業」,這是一位小學生在自己的生日蛋糕中,收穫到的祝福,也是家長的期許,許多人調侃,這大概是這孩子長這麼大以來,最「驚喜」的一份生日禮物了。眼看著寒假已經過去這麼久了,你的孩子還在學習的狀態上嗎?
  • 寒假作業一拖再拖?拯救孩子的「拖延症」,家長要這樣來做
    相信許多孩子的寒假作業都會都是一動不動的,許多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萬一都把作業堆在快要開學了才做該怎麼辦呢?在適度的拖延情況下,孩子就會有動力的去完成總體的目標,每個孩子喜歡的科目不同,首先作為家長先要了解孩子最喜歡的科目,或者是對孩子容易做的科目是什麼,先解決自己喜歡的,讓他們感到輕鬆的作業,這樣孩子就會很容易地去做完它,這樣也不會浪費時間,在難的事情上磨磨蹭蹭。
  •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上清華北大,但每個孩子都需要性教育
    文/陽光小房子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觀念,認為跟孩子談性教育,容易讓孩子早熟。倘若不談性教育,孩子就能夠多保持幾年的童真,畢竟該知道的孩子都會知道。記得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思琪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家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 故事是寫給孩子的語言,每個媽媽都可以成為故事媽媽
    而且作者還鼓勵家長編故事,通過編故事讓孩子感知世界,讓孩子改正錯誤。幼兒的邏輯尚處於初級階段,她們更多的在用右腦感知世界,那些形象生動的語言和圖片對他們來說影響更加深刻。那些短小而又有趣的故事語言對他們來說更加敏感。所以,每個媽媽都非常有必要做一個故事媽媽。那麼我們究竟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故事媽媽呢?
  • 寒假在即,孩子的學習計劃來了!
    寒假安排,應該是這兩周爸媽們討論得最多、也是最關注的一個事情,而且估計各位家長們已近開始忙活了起來。我也是其中之一,因為我自己並沒假期、家教也回家了,所以如果能夠送機構當然是最好的選擇,於是打電話詢問機構時間、排時間表、調整計劃,就成了這兩天的主要工作……一面想著安排充實一點、一邊還默默應為疫情擔心著,祈禱不要停線下課。
  • 制定切實可行的寒假計劃,不要讓孩子虛度時光!
    走出校門的孩子如神獸出籠,除了少數人還能在假期自主學習,大多數人開始了放飛自我的幸福生活,什麼學習、鍛鍊早就因快樂拋到九霄雲外,很多家長憂心忡忡:有的擔心孩子天天不學習,開學作業完不成;有的看著孩子手機不離手,怕作息不規律、傷害眼睛,影響健康,有的甚至為孩子日益增長的體重孩子而煩惱。因此,做一份假期計劃勢在必行。
  • 媽媽,xx媽媽比你好?如果孩子拿你和別的媽媽做比較
    ,每個人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自己不喜歡聽的話,也不要說給孩子聽。每個孩子都最愛自己的媽媽,在他們眼裡,無論自己的媽媽有什麼缺點,無論媽媽愛大吼大叫還是溫柔體貼,都可以接受,都不影響孩子對媽媽的無條件接納和無條件的愛。
  • 小學生寒假計劃表火了,從早到晚滿滿當當,網友:我的假期白過了
    小學生寒假計劃表火了,從早到晚滿滿當當,網友:我的假期白過了現如今的小朋友可比曾經的我們要強得多,很多孩子都在寒假前夕做出一份假期計劃表,目的就是為了督促自己不斷進取,也是為了能在即將「淪陷」之時伸手拉自己一把。
  • 每個寶寶都是天使,爸爸媽媽寫給孩子的寄語……
    孩子,願你快快脫去幼稚和嬌嫩,揚起創造的風帆,駛向成熟,駛向金色的海岸。4.親愛的孩子,你有著最令人羨慕的年齡,你的面前條條道路金光燦燦,願你快快成長起來,去獲取你光明的未來。5.我的寶貝,願你享有期望中的全部喜悅,每一件微小的事物都能帶給你甜美的感受和無窮的快樂!
  • 孩子寒假生活怎麼安排?這份親子打卡計劃超實用!
    幼兒園放寒假了,有很多幼兒老師擔心,怕孩子在幼兒園裡的好習慣,一轉眼放假統統忘光。不離手的電子產品、胡亂瞎吃的垃圾食品、熬夜、作息紊亂,這都是放假孩子會養成的壞習慣。這樣的話,老師們在假期中也能更好的了解班裡孩子假期生活表現,不用擔心開學「常規大返工」啦。家長們也可以在假期有效陪伴孩子,相信寒假結束,孩子們肯定會收穫滿滿。
  • 寒假計劃做不做差別大!資深班主任五步法幫孩子制訂靠譜有效的假期計劃! | 精選
    站在寒假的起點,同學們開始在老師的引導和家長的參與下著手制訂自己的寒假計劃。給寒假做一份私人訂製的計劃不僅能充實自己的假期生活,更是用一種儀式感拉開了假期自我規劃和自主管理的序幕。制訂計劃並不是難事,執行起來卻狀況百出:有計劃太滿,完成不了的;有計劃太難,半途而廢的;有計劃單一,執行幾天就沒了興趣的;也有總覺得別人的計劃更好,盯著別人比的……「訂計劃易,執行起來難」主要有以下四種原因:訂計劃相當於確定了步驟,解決的是「做什麼、怎麼做」的問題,而目標和結果關注的是「為什麼這麼做、做到什麼程度」的問題。
  • 有四種媽媽再累,教不出有出息的孩子,希望每個媽媽都避免
    成人之間有時候,對於伴侶、朋友、家人的失信,還會心塞,更何況是孩子。量變導致質變,長久之後,換來的一定是孩子的信任危機。所以對孩子千萬不要這樣做,答應的事情就一定要辦到,樹立一個言而有信的高大形象。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愛失信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也愛失信!如果你想自己的孩子言而有信,我們父母首先要做到言而有信。
  • 一年級小學生一個寒假做了376張試卷,媽媽說孩子很有成就感
    我家孩子讀四年級了,別說讓我兒子做300多張試卷,就是做30張,恐怕他都能跟我鬧翻天,人家孩子是如何做到如此順從的呢?更令我吃驚的是,徐敬凱的媽媽說孩子看到自己做了那麼多試卷,很有成就感,有一次帶孩子去書店,孩子看到書店裡的複習資料,居然說自己要把在這些全部做完,就一定很厲害了。
  • 學生奇葩寒假作業:不碰手機電腦,不打遊戲,與世隔絕?這個媽媽竟然這樣做…
    放寒假當天晚上,小伊湄就向媽媽哭訴:「媽媽,這道寒假作業我肯定完成不了!」過去她每周六都會用媽媽的手機看「跑男」,還愛玩一款「我的世界」的遊戲,這個遊戲在班上特別火。@昨夜夢:我老婆一天不知道對兒子說多少遍不準玩電腦遊戲,可一點用沒有。還是老師好,說一次,孩子就聽了,厲害!
  • 《隱秘的角落》:如果每個孩子都有爸爸媽媽就好了
    今天看完了《隱秘的角落》,三個親情缺失的孩子度過了一個驚心動魄的暑假。朱朝陽,數學天才,父母離異;普普,在福利院長大,不知父母在何處;嚴良,父親入獄。他們撒謊,他們打架,他們威脅別人,他們精明算計,他們直面看見過死亡,他們被捲入一場殘忍的風暴裡。可是他們還只是孩子啊,如果,他們都有愛自己的爸爸和媽媽。他們本該開心地上學,玩遊戲,吃零食,度過一個美好的童年。
  • 北大學霸吳謝宇弒母案:願每個家庭都沒有「戴面具」的孩子
    有人說:「父母養育孩子,其實是一場自我犧牲的真火淬鍊。也有人說,孩子的成長就是父母的一場修行,看上去好像既簡單又很難理解,理解了卻又極難做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始終是無數個家庭一生最難做的功課,這個漫長的求索過程,既是為自己,也是為孩子。
  • 班主任提醒:寒假,這10件事,請一定讓孩子做!
    對此,家長一定要嚴格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堅決按照約定的規矩執行。 另外,避免孩子沉迷於電子產品的最好方法,就是家長多陪陪孩子,陪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例如出去玩,陪孩子做遊戲等,這樣會轉移孩子對電子產品的注意力。
  • 北大醫療腦健康兒童發展中心:每個孩子都該擁有平等的童年。
    北大醫療腦健康兒童發展中心:每個孩子都該擁有平等的童年。 北大醫療腦健康兒童發展中心曹芳老師這樣形容著星寶們。
  • 寶媽家長為了孩子的學業寒假神計劃安排,朋友圈表示集體崩潰
    這寒假已經到來了,如果問小朋友說是喜歡寒假還是暑假,估計不少的小朋友都會說是寒假。這是為什麼呢?這寒假包含過年,有紅包收又可以去親戚家串門,還可以不用寫什麼作業。但是,有一些家長可就不是這樣想的。這孩子的學業可是很重要的,在寒假那麼長的時間,一定要好好安排好。
  • 這樣輔導兩個孩子寫寒假作業,媽媽說:我還能出去喝個下午茶
    很快這位媽媽成為班上很多家長學習的榜樣,不過一段時間後,大家都是報以羨慕嫉妒的眼神,想成為這樣的媽媽,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做到的。我和這位二胎媽媽聊過很多次,發現就算現在她確實很輕鬆,曾經也是在老大身上走過不少彎路。培養兩個性格不一樣的孩子,媽媽也不是全能的,犯過錯誤,總結經驗,最終才修煉完父母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