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奇葩寒假作業:不碰手機電腦,不打遊戲,與世隔絕?這個媽媽竟然這樣做…

2021-02-14 微成長


進入寒假,很多孩子沉迷網絡,眼珠子都快粘到屏幕上了。

可重慶一位8歲小姑娘卻下定決心:一個月不接觸手機、電腦、ipad。

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她抽到了這樣一道寒假作業題:

世上還有這麼奇葩的作業?此事千真萬確!

這道作業題的設計者是重慶市南岸區黃桷埡小學曾凌川老師。從教13年,曾老師發現班上95%的學生有用手機上網、電腦玩網遊的經歷,班上成績最差的幾個學生有經常玩手機、打遊戲的習慣。

於是,曾老師想通過一次作業形式的「體驗活動」,讓孩子們暫時「屏蔽」掉手機、網絡,以便更好地挖掘自己的興趣,培養各類愛好。

22日放寒假那天,班主任伍老師拿出一副撲克牌,讓班上的同學隨意抽出一張。2年級2班的學生趙伊湄抽中了「紅桃2」,於是「遭遇」了這奇葩任務!

放寒假當天晚上,小伊湄就向媽媽哭訴:「媽媽,這道寒假作業我肯定完成不了!」過去她每周六都會用媽媽的手機看「跑男」,還愛玩一款「我的世界」的遊戲,這個遊戲在班上特別火。

@昨夜夢:我老婆一天不知道對兒子說多少遍不準玩電腦遊戲,可一點用沒有。還是老師好,說一次,孩子就聽了,厲害!

@今青1990:大人因為太多因素離不開電子產品,孩子確實沒有必須用電子產品的需要。

@日基寶:手機、電腦有利有弊。何必出這樣的作業呢?

@軼琛:現在一個月不玩手機不上網就跟與世隔絕了一樣,等一個月後再上網,網上說的啥都看不懂了。

難道要放棄作業嗎?小伊湄表示不甘心!作為班長,小伊湄一直對自己嚴格要求,很想完成這道寒假作業!

媽媽郭毅是重慶郵電大學的老師,得知這項任務後,非常支持女兒,她鼓勵女兒並決定和孩子一起接受這項挑戰!

媽媽說,小伊湄6歲開始接觸網絡。一般都是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玩耍,每次不超過20分鐘。

其實,女兒用電腦也並非都是玩,上學期學校開展精彩時刻課前三分鐘活動,在媽媽的幫助下她學會了製作PPT,為準備課前演講的資料,女兒也會用到電腦。「過於迷戀網絡對小學生肯定不好,但適度上網還是有必要的。」

媽媽說:「從目前的情況看,體驗一周或許有可能完成,但一個月難度太大。」儘管回家就把手機斷網了,但聯繫工作時,她又不得不打開微信、QQ。

於是,在接下來的三天,母女倆幹了這些事情:

 每日安排

白天在校園裡堆雪人、打雪仗;晚上閱讀《昆蟲記》、背誦古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睡覺前練舞蹈基本功。上午繼續玩雪;下午閱讀《綠野仙蹤》,背誦了《琵琶行》的前八句;晚上,到操場跑步、跳繩,和小朋友玩耍。上午跑步、打桌球;下午閱讀《香草女巫》、繼續背誦《琵琶行》。在做一份《重慶市大中小學生電梯安全知識試題》時遇到了困難,在媽媽的允許下,三天來她第一次使用了手機。因為這份100分的試卷有滿滿4頁,文字接近1500字。晚飯時,趙伊湄自己動手包了湯圓。晚飯後的時間實在難打發,她和媽媽到KTV唱了兩個小時歌。 

總體看,前三天還過得順利,但接下來還有漫長的27天,能堅持下去嗎?如何堅持?

小伊湄說:「儘量吧,應該能堅持!」

伊湄媽說:「既然孩子願意堅持,作為家長,當然要鼓勵她。這作業有一定的新意,也有教育意義。」

萬事開頭難。小伊湄,相信你一定能行!

家長們在為小伊湄加油鼓勁的同時,也在感慨:如果自己的孩子能完成這項任務的一半,即寒假裡有一半時間不玩手機、電腦、ipad,那該多好啊!

現在的孩子,一吃完飯就腦殼埋起、鴉雀無聲、專心致志地耍自己手上的iPad或手機。如果手上沒有智能產品的,就眼巴巴地站在其中一個小夥伴的身後,守著別個耍。有了手機,24小時可以不出門。

據說,很多學生寒假裡的作息是這樣的:

時間

安排

8:00

昏睡中

Zzz

……

8:30

9:00-10:30

10:30-11:30

被老媽催了又催,

再窩半小時,拖拖拉拉起床

12:00

胡亂扒拉幾口飯

13:00

遊戲\電影\電視劇\論壇\聊天

……

14:00-16:30

17:30

晚餐時間

18:30-21:00

遊戲\電影\電視劇\論壇\聊天

……

21:00-22:00

22:00

01:00

好像有點困了,睡覺吧

學習與生活習慣培養,離不開良好的作息規律。家長們不妨把下面這份作息錶轉給孩子看。

時間

安排

8:00

一骨碌起床,拉開窗簾,讓冬日暖暖的陽光照進房間,扭開動感音樂,亂舞一通

8:30

熱騰騰的早餐

9:00-10:30

學習時間(寒假作業,閱讀課外書)

10:30-11:30

幫家人打下手,準備午餐

12:00

午餐時間,順便幫忙收拾碗筷

13:00

回到溫暖的被窩,美美地睡個午覺

14:00-16:30

和小夥伴玩耍、做遊戲、運動

17:30

晚餐時間

18:30-21:00

與父母一起互動,比如遊戲、逛街、散步、看電影;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如琴棋書畫等),拓展興趣愛好;

21:00-22:00

聽輕柔的音樂,看會兒書

22:00

晚安

01:00

美夢中

東莞清溪華晨外國語學校的賀迎兵校長給家長提了10條建議:

1.如果孩子寫字不端正,寒假第一要務是練字。

2.通過設置密碼等方式,管住電腦、電視、手機。

3.在固定時間內必須完成作業,絕對不能拖到正月十四十五。

4.給孩子制定一個計劃。

5.讀幾本名著、課外書。

6.不要慫恿孩子收過多壓歲錢,壓歲錢要管理好。

7.男孩子放鞭炮、出去玩,一定要注意安全。

8.帶著孩子給父母拜年,讓孩子受到傳統文化薰陶。

9.如果你的孩子時間寬裕,最好預習好下學期課程。

10.如果孩子學習累了,給孩子挑選一些能拓展知識面的電影去欣賞。

重慶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周小燕認為,這樣的寒假作業說明小學生網民的發展已經讓老師很擔心了。其實,現在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在關注「小學生如何適度使用網絡」的事。

這道題很有新意,算是寒假作業的一大新舉措,但有些不近人情,操作性不強,很可能小學生竭盡全力,但也無能為力,這會增加其挫敗感。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想老師或許都難做到的事,學生做起來就更困難。」周小燕說,這是一道實驗性、開放式的命題,沒有正確答案可言。

體驗過程比結果重要,也許一個月堅持不下來,但做到了一周、十天,娃兒也會有所感悟、得到成長,家長應儘量引導孩子,協助老師達成更好的教育效果。

(文章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天天關注微成長  每天成長一點點

微成長 • 為成長

關注社會公益,播下愛的種子,散播溫暖陽光,與微愛公益一起,幫助困境兒童!快來加入我們吧! 

電話:6669799

相關焦點

  • 經營網店、看《羋月傳》 寒假作業讓你震驚
    張慶來表示,家長的擔憂很正常,這份作業也需要家長引導孩子來完成。  一個月不碰手機電腦  8歲的趙伊湄被自己抽到的一道寒假作業難為哭了。作業題目是:如果沒有行動裝置。主要任務是:堅持在一個月的時間裡不打電子遊戲,不碰手機和電腦,每天用閱讀、運動和同學互動來代替網遊和上網。  「過於迷戀網絡不好,但適度上網還是有必要的。」
  • 經營網店、看《羋月傳》 寒假作業讓你「腦洞大開」
    張慶來表示,家長的擔憂很正常,這份作業也需要家長引導孩子來完成。  一個月不碰手機電腦  8歲的趙伊湄被自己抽到的一道寒假作業難為哭了。作業題目是:如果沒有行動裝置。主要任務是:堅持在一個月的時間裡不打電子遊戲,不碰手機和電腦,每天用閱讀、運動和同學互動來代替網遊和上網。
  • 挑戰七天不上網不看電視 這樣的寒假作業,你做過嗎?
    這個寒假,東風44小學給學生們布置了一項社會實踐作業,做垃圾分類宣講員和小實踐者。如何分類,學校在放假前,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環保課。廢電池、過期藥品等有害垃圾扔進印有紅色標誌的垃圾箱;藍色標誌的垃圾箱收集廢紙、塑料瓶、舊衣物等可回收物;廚餘垃圾要扔進有棕色標誌的溼垃圾收集箱;幹垃圾標誌是黑色的,收集以上三類之外的其他生活廢棄物。
  • 兒子打遊戲不做作業,媽媽勸導卻遭拳打腳踢,無奈只能含淚離開
    隨著網絡的發展,大家的身邊充斥著各種眼花繚亂的遊戲,常常讓人玩的樂不思蜀。特別是青少年學生,很多時候孩子放學回到家裡,作業複習直接拋到腦後,肯定會先拿起父母的手機,或者打開電腦,沉迷在遊戲中。這不,前不久就有這樣的一個媽媽在社交帳號上發布求助,引來無數的網友圍觀。何女士的兒子康康今年8歲了,是一名二年級的小學生。康康平時就淘氣,家裡又只有這麼一個孩子,平常在家裡也是說一不二,活脫脫的一個小霸王。
  • 媽媽小店不開業兒子學校不開學,母子家中PK,結果是這樣
    小郭沒想到,自己遇上了前無此假,後無此期的寒假,沒有想到平時看管比武林秘笈都要嚴的手機電腦竟然成了學習課堂,更沒有想到,一場疫情讓媽媽神經混亂,一生氣就喊自己「老爺」,這輩份太亂。只要能上網刷手機,小郭懶得搭理媽媽。小郭在網上給老師打卡之後,抱著手機上廁所,有時想想媽媽的生氣,自己蹲在馬桶上都笑了:與媽媽的PK,簡直就是媽媽與爸爸吵架的兒童版。
  • 「媽媽我作業寫完了,為什麼不讓我看電視、玩遊戲?」怎麼回答?
    文 | 齊麗娟孩子問:「媽媽我作業寫完了,為什麼還不讓我看電視、玩遊戲?」媽媽:「打遊戲對你不好,你已經看了三個小時了不能再看了!」……一直到下午,作業在小智邊玩邊寫的過程中才完成了,媽媽檢查作業時被氣得炸毛:「你看你寫的字是什麼?!老師是這樣教你寫的?」只見作業上的字歪七扭八的,不仔細看都不知道寫的是什麼,小智不耐煩地說:「作業我寫完了,我要看電視!」,媽媽生氣:「不行!擦掉重新認真再寫一遍,我在旁邊看著你!」
  • 寒假作業太「奇葩」,讓學生製作五代家譜,為難學生為哪般?
    每年到了寒假或者暑假,老師都會布置各種各樣的寒假作業,一般來說,寒假作業基本上都是源自於課本上的知識,很少有一些超綱的知識。但是也有一些教師「別出心裁」布置一些非常另類的題目。而這一個寒假作業太「奇葩」了,要求學生製作五代家譜。對於學生來說,五代家譜這麼有難度的題目怎麼會做呢?
  • 這竟然是十堰小學生的寒假作業!有道題出得太牛了……
    東風41學校: 取消書面作業,分年級布置實踐作業 1月24日,東風41學校小學部,各班學生靜靜地坐在教室內,聽老師們布置寒假作業。要放寒假了,孩子們很高興,可更讓他們高興的是,寒假期間沒有書面寒假作業,他們只需要完成實踐類的寒假作業即可。
  • 小學生的寒假作業到底幾天能夠寫完?寫完了作業竟然還有這些事
    這個寒假我們擬定了一個共同認可的章程,那就是——無論什麼安排,甭管是出行還是遊玩,需要先把作業寫完,不要每次都像以前一樣,臨到假期結束,快開學了再趕工突擊寫作業。若是放在以前,尤其是剛上學那會,閨女一定會把嘴噘地高高的,想盡一切辦法磨一會、玩一會、賴一會,注意力相當不集中。
  • 做小報錄英文歌 蘇州學校個性寒假作業累倒家長
    我自己也不會寫詩,不知道怎麼指導孩子。」這位家長說。 記者調查發現,蘇城一些學生的寒假作業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抄課文、背書、做練習題這麼簡單了,而是充滿了各種個性創意。然而,過猶不及,有些「創意」十足的寒假作業堪稱「奇葩」,不僅對孩子們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是對不少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家長來說,也是勉為其難。
  • 寒假提前來臨:你家孩子很可能「不給手機就說聽課需要,拿起手機就是玩遊戲」
    抖音短視頻的拍攝者,顯然是女孩的媽媽,屏幕上出現的文字是:不給手機就說學習需要,拿起手機就是遊戲。 這位媽媽還拍了閨女玩手機的另一個抖音短視頻。屏幕上的文字是:如果揍一頓能解決問題,我特別想狠狠的使勁的揍她一頓(此處應為「狠狠地」「使勁地」)。
  • 「老師,說出來您可能不信」,寒假作業去哪了,哪個理由最奇葩?
    很多中小學已經開學了或者準備開學,學生們都依依不捨地和寒假說了再見。對於老師來說,回校第一件事情就是檢查寒假作業了。每年都有學生沒有完成寒假作業,或者因為各種原因交不出作業。這些學生的寒假作業都去哪了呢?學生總能找到不同的理由,於是就有了經典的開頭語:「老師,說出來您可能不信」!
  • 孩子沉迷手機電腦遊戲怎麼辦
    看到有很多家長都為孩子沉迷手機和電腦遊戲頭疼不已,孩子對手機沉迷不但影響學習,而且影響身體健康,更會影響到孩子的志向,一些高中甚至大學的學生因為玩遊戲都忘了自己在學校的首要任務是什麼,甚至不少這些網癮學生半道輟學的。這其實跟家長的態度有很大關係。
  • 兒子光著膀子打遊戲,媽媽勸導卻被拳打腳踢,最後只能含淚離開
    隨著網絡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沉迷於網路遊戲,一旦孩子對遊戲入迷,很多時候會讓孩子荒廢學業,性情大變。不僅影響了學習成績,還影響了身體健康。所以現在很多父母都在為自己孩子沉迷玩遊戲而發愁。現在小學生一般放學都比較早,很多時候回到家裡,孩子們不是先寫作業,而且就拿起父母的手機,或者打開電腦,玩遊戲。
  • 班裡考試成績第一的學霸,竟然這樣安排寒假
    理想中的寒暑假:玩手機玩電腦玩到通宵,睡到12點沒人管,宅在家裡,和朋友聚會,想幹嘛就幹嘛。現實中的寒暑假:玩遊戲被罵,不睡覺被罵,賴床被罵,不做家務被罵,在家被罵,出門也被罵…………媽,你不是說你想我了嗎?!半年不見,如隔三秋。回家一天,天天想走。那究竟該怎麼逃脫父母「看你不順眼」的窘境呢?
  • 創意作業讓學生快樂度寒假
    每天睡到自然醒 今年寒假,浙江杭州長江實驗小學所有年級都不布置學科書面寒假作業,讓學生每天睡到自然醒。 校長丁杭纓解釋說:「我們覺得孩子們平時的學習生活非常緊張,寒假就應該適當放鬆。讓孩子們把平時學到的知識活學活用,而不是重複平時的學習內容,這樣才是一個完美的假期。」
  • 南昌小學生寒假作業告別「老三樣」 被遊戲取代
    南昌市中小學已陸續放寒假了。往年寒假作業中,寫寫練練是必不可少的。近日,記者了解到,今年寒假小學低年級沒有書面作業變成現實!為了讓孩子們在寒假裡玩出水平,各中小學都出臺了「寒假素質作業」方案。記者一看,不要說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徹底減負,連小學高年級、甚至初中學生也減負了,一部分作業被遊戲和各種有趣的實踐活動所取代。
  • 家長沒收手機平板走哪背哪:寒假這樣做孩子不會沉迷遊戲
    原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爸媽,如何讓孩子在寒假不沉迷遊戲簡直是家長們最頭大的問題了。毛毛爸爸張先氣不打一處來,把兒子痛罵一頓。毛毛悶聲不響,躲去了陽臺,沒想到幾分鐘後,只聽一聲悶響,毛毛直接從四樓跳了下去。萬幸的是孩子只是骨折,沒有生命危險。可是沒想到男孩醒來就立刻對父親說:「把手機拿來,我要登陸下遊戲帳號。」
  • 竟然被學生舉報!孩子不完成作業,老師要該不該管呢?
    竟然被學生舉報!孩子不完成作業,老師要該不該管呢?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網課學習,奇事不斷。老師、學生、家長各有說詞,各有的委屈。「而且回覆中還說」以後若再有類似情況發生,歡迎網友直接向教育局舉報……"這種舉報也可奇葩了,回復就更是奇葩之之極了。試想,如果這個老師對這個學生的作業完成與否,不聞不問的話,學生和家長是否會舉報這個老師教學不負責,沒有盡到做老師的責任呢,那麼縣委和教育主管部門將會如何處置這個老師呢,不敢想像。
  • 孩子忘記帶作業,讓媽媽將作業送到學校,媽媽竟然回絕?
    還有一些孩子有可能真的沒有寫作業,害怕老師責罰,就謊稱作業落在家裡,老師為了證明孩子是否有說謊,也會主動聯繫學生家長,讓家長將作業送到學校。  難道這是老師對學生的不信任嗎,還是說學生的疏忽需要家長來為此買單?如果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一般都是怎樣處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