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並非灌輸,而是火上澆油——蘇格拉底的第一卷語
孩子的教育一直是大多數家長非常煩惱的事,特別是一些九零後的父母,他們自己還不夠成熟,教育孩子總是有問題。
孩子們沒有意識到,除了受天生性格的影響外,家庭環境也對他們的思想形成了巨大影響。這就是說,大多數孩子都是受父母影響的。
母親在教育孩子時通常扮演著重要角色,但通過一些調查和研究發現,父親的角色對於孩子擁有健康的性格有著重要意義。
媽媽的性格比較柔弱,而孩子性格中的剛毅、爽朗和豁達等等都需要爸爸來影響。假如孩子只受過母教,就會出現逃避責任、遇事退縮等性格。
現在的孩子就是家裡的寶貝,大人們盡最大的努力保護他們。事實上,這樣做是不對的,經過一些挫折後才能更健康地成長。爸爸可以把孩子帶到現實中去,也可以帶到現實中去。因此從育兒心理學上看,父親以下這兩種行為,雖然都是自己引以為傲的,但很容易造成孩子自卑的性格,趕緊看看吧。
1.遇事不溝通
現代社會男人身上的重擔還很重,特別是女人懷孕後,家庭經濟負擔基本上都壓在男人身上。
一些人為了在家過得更好,不得不離開他們所居住的小城市,到大城市去打工。這樣會使他們失去孩子的童年,更別說是教育和與孩子交流了。
爸爸在孩子心中是很重要的。但有些父親,為了給孩子一個很厲害的形象,會不停地誇大其詞,讓他們覺得自己的父親是個很厲害的人物。
比如「超人」、「鋼鐵俠」等等,我們明明知道這些都是虛構的,但有些爸爸卻告訴他們自己就是超人,
她們在與孩子誇耀海口後,由於溝通不到位,她們長大後才發現,這一切都是父親欺騙自己的,瞬間,這一高大的形象就崩塌了。
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會因此感到自卑,覺得自己的父親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厲害,不是個英雄,這對孩子的性格有很大的影響。
承諾的事做不到
有些父親會輕而易舉地答應孩子的一些要求,當孩子去要求兌現時,又會以一些理由搪塞過去。
表面上看起來很不起眼的舉動卻對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因為這會形成一種強烈的心理落差,一件心花怒放的事被父親輕而易舉地否定。
經過幾次這樣的事情後,孩子不再相信他的父親了。也有些人會做一些被父母禁止的事情來表達他們強烈的不滿。
若任其發展下去,孩子就會變得自卑,甚至自閉。
事實上,當小孩說「我不想再理你了」時,他已經很失望了。她們很單純,不管你怎麼說,在她們心裡你就是一個違背諾言的父親。
過了很久,他們會覺得你是個沒有信用的人,以後的一些話也不會相信。有些孩子也會表現出不再聽爸爸的話了。這一狀況對父母的主導作用有很大影響,對子女的教育也有不利之處。
由於信任的缺失,導致與孩子的交流變得困難,之後又很難正確地引導孩子。
有些孩子很容易叛逆或誤入歧途,如果這種事情沒有及時糾正,他們就會開始用他們父母不喜歡的方式來發洩憤怒。
嚴重的還會出現缺課,逃學,早戀等現象。最後導致他們性格多疑,不輕易相信他人,偏執,冷漠。
幼年時不能正確引導,長大後會導致非常痛苦的後果。
兒童的叛逆多源於與長者的矛盾,並非無緣無故發生,與父母的教育密切相關。
我們所說的叛逆,是指違背客觀規律,與現實不符,甚至做出意想不到的事。她們內心深處感覺到她們已經長大,能夠主宰自己。
它是一種表達自己的欲望,想要通過自己的不同來引起他人的注意,並試圖改變他人的想法。
那麼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多與人交流
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其在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
經常鼓勵孩子
如果孩子在批評聲中長大,就會給孩子的心理留下陰影,造成他們的自卑心理。
多給他們一些鼓勵,建立更多的自信,養成積極樂觀的心態。
尊重並理解孩子
多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與孩子保持親密的關係,並努力與他們成為朋友。這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好處
總結
在孩子的教育中,父親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做一個榜樣和榜樣,因為孩子也會無意間模仿父親的行為。自我表現出色,也能培養出出色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