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洛伊戰爭只是場成年禮?圍繞荷馬史詩的千年爭辯,你選擇哪一方

2020-12-12 冷兵器研究所

編者按:由於大量的文學與影視作品,特洛伊戰爭可謂是人所共知。此戰爭講的是古希臘邁西尼時代,一場因為海倫被拐,邁西尼人和特洛伊人之間發生的一場戰爭。由於古希臘大詩人荷馬優秀的文筆,特洛伊戰爭歷來受到歐洲人追捧。但是關於特洛伊是否存在和特洛伊戰爭是否存在在歐洲一直以來都有爭議。

在古典時期大部分歷史學家認同特洛伊是存在的,如有古希臘歷史之父之稱的希羅多德,他認為荷馬的特洛伊戰爭確實真實存在,不過其中一些地方是錯誤的,所以對此進行了修改。希羅多德的態度可以代表大多數希臘人的態度。但當然也有例外,其中有智者之稱的阿那克薩哥對傳說表示懷疑,認為沒有證據。

時間進入近代,此時歐洲懷疑主義論盛行,大部分學者都否定了特洛伊的真實存在,如1846年英國歷史學家喬治·格勞特曾斷言,希臘歷史真正開始於公元前776年,而在此之前所有的故事皆為虛構。特洛伊戰爭只不過流傳得「更廣更久」罷了,特洛伊完全是一座想像出來的城市。儘管格勞特言之鑿鑿,其觀點代表了19世紀中期史學界較主流和正統的看法,且與當時的學術發展水平相適應,但仍有極少數人將荷馬史詩奉為真實的歷史講述。這種觀點非但不受此類權威論斷的影響,反而自發地進行更深人的思考:最初的特洛伊建於何時?(《希臘神話歷史探賾》)。其中最傑出人物就是特洛伊的挖掘者,海因裡希·謝裡曼。

他抱著一種極大的熱情,在與當地土耳其人交談之後,在一處土耳其人名叫希薩利克的地區進行挖掘,並成功挖出一座舉世矚目的遺蹟,之後的考古工作者前赴後繼的對此進行挖掘。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謝裡曼發現的是否是特洛伊一直都有疑問。很多學者認為要把一部史詩同一次考古挖掘吻合起來是不可能的,與其執著於在虛擬的想像中費力地找尋真實,還不如閱讀史詩文本或欣賞一套希臘瓶畫來得更直接。(《荷馬之謎》)

1924年,瑞士學者E·弗勒撰文稱,他在西臺泥板文書中釋讀出阿卡亞人以及荷馬筆下特洛伊戰爭希臘聯軍諸英雄與特洛伊等名字。此說一出立刻引起轟動。由於這個問題不是單一古典史學家可以解決的,所以使西臺史學家也參與研究。通過幾十年的研究,越來越多的古典史學家和西臺史學家都認同了此說法。同時特洛伊城通過數代的考古發掘,最後由布勒根得出結論相信,特洛伊戰爭歷史性的千古爭訟被他一勞永逸地解決了。他宜稱:就我們今日之知識狀態而言,再也不必懷疑,歷史上確曾發生過一場真實的特洛伊戰爭。阿卡亞人或邁錫尼人的聯合武裝,在一位其宗主權得到公認的國王領導下,與特洛伊人及其盟友作戰。(《神話與歷史一古希臘英雄故事的歷史和文化內涵》)此說一出,就作為權威學說,得到認可,並保持正統地位。由於得到了考古和文獻的雙認可,所以特洛伊和特洛伊戰爭的真實性,對於當時來說,已經毋庸置疑,但是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質疑學者越來越多。

首先發難的是荷馬學研究學者摩西·蘇利。1964年,《希臘研究雜誌》第84期刊登了M·I·芬利於1963年10月24日在英國廣播公司(BBC) 發表的關於特洛伊戰爭的演講稿。作為「疑古」論的代表人物,芬利認為,荷馬《伊裡亞特記》和《奧德修斯記》中關於特洛伊戰爭的傳說,由於史詩中不乏誇張、歪曲、虛構以及相互矛盾之處,所以有關特洛伊戰爭的記載不足以作為史實而採信。他以德國的《尼伯龍根之歌》、法國的《羅蘭之歌》以及前南斯拉夫有關科索沃戰爭的史詩來證明,史詩作為歷史研究的不可靠性。他對希薩利克的考古發現以及其他地區文獻中的相關記載也持有異議,進而全盤否定了歷史上曾發生過荷馬所敘述的特洛伊戰爭。至於特洛伊的陷落,芬利推測為來自北方人的入侵,而非來自希臘大陸的所謂「阿卡亞人」的圍攻。持此種觀點的人還有A·胡伯克、C· G·斯塔爾等人。(《特洛伊考古一百年》)

不可否認,蘇利的觀點有一些偏激。一些文學作品,確實有很高的可信度。但是其之所以可信,是因為兩種原因。第一就是有可信的史料來證明其可信度。如三國演義,就是通過史料對比才得出七實三虛,第二是同一時期事件參與者所寫。可是很明顯,《荷馬史詩》沒有上述兩個條件。所以筆者贊同摩西·蘇利的觀點。

除了摩西·蘇利之外,還有被稱為神話儀式派的學者也對特洛伊戰爭有不同的解釋。這裡先介紹一下神話儀式學派。這一派是通過儀式來對古代神話進行解讀,就比如對特洛伊之戰的解釋,其原始內核不過是男孩子們為證明自己成為男子漢而經受的一次模擬戰爭考驗,一次進攻城堡的遊戲而已。提出該論斷的是荷蘭神話學者簡·布裡摩爾。他指出:遠徵特洛伊的希臘英雄們,絕大多數具備未成年武土的特徵。他們是一群「從男孩兒向成年人過渡的年輕人,其代表人物是阿基裡斯;攻打一座(虛擬的)城堡是古代歐洲男青年履行成丁禮儀式的一部分。(《神話與歷史一古希臘英雄故事的歷史和文化內涵》)他對其他的特洛伊戰爭的其他情節,也有類似的解釋,至於是否正確就見仁見智吧!

那麼,特洛伊戰爭是否存在?筆者認為他並不存在。第一,同一時期的西臺文獻並沒有邁西尼對特洛伊的進攻。雖然特洛伊只是西臺附屬國,但是當時邁西尼一直都想吃掉小亞細亞。如果說邁西尼真大舉入侵,西臺文獻未有記載,明顯說不過去。第二,荷馬史詩被認為是公元前10~8世紀時期的情況,很明顯荷馬採用的一種擬古的手法,實際上說的是今。所以非常可能荷馬是把其所處時代或者之前稍微遠一點時代發生過的戰爭,以擬古的手法展現出來而已。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微漫菸葉,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荷馬史詩中的古希臘特洛伊戰爭後黑暗時代
    黑暗時代,又稱英雄時代,荷馬時代。盲詩人荷馬所寫史詩記錄,敘述了邁錫尼文明的舊聞,但又描述了當時社會的現狀,所以又稱此時代為「荷馬時代」。邁錫尼人由於常年徵戰,自己國力消耗巨大,一個特洛伊就攻打十年之久,高估自己的實力,導致戰爭拖延時間太長。邁錫尼文明衰落。
  • 《荷馬史詩》——真實的歷史
    文學有文學的歷史,文學史就是文學家的歷史,在世界浩瀚文學長河裡,荷馬是一個極好甚至偉大的源頭,他的史詩其實也是真實的歷史。《荷馬史詩》的地位《荷馬史詩》分為兩部,分別為《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伊利亞特》敘述了特洛伊戰爭的全過程,《奧德賽》則是戰爭後希臘聯軍中一個叫奧德修斯的將領的歷險記。
  • 史詩級的特洛伊戰爭到底真實發生過嗎
    特洛伊國王普裡阿摩斯的兒子帕裡斯,把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海倫從希臘帶到了這裡;希臘國王阿伽門農為了奪回海倫,率領他的軍隊來到這裡;後來,在這個戰場上,希臘最偉大的戰士阿喀琉斯,殺死了帕裡斯的哥哥赫克託耳。帕裡斯給他哥哥報仇,給了阿喀琉斯的腳踵致命一擊,殺死了這位希臘勇士。
  • 希臘考古引發人們對荷馬史詩之謎的新關注
    為什麼這塊泥板上銘刻的是荷馬史詩的文字?為什麼選擇的內容是與奧德修斯家的豬倌有關?為什麼銘文刻寫潦草而不是像其他祭祀物上的文字那樣規整美觀?  對於泥板發現的重要意義也有人提出了質疑。質疑主要集中於其是否屬於「在希臘發現的最早的荷馬史詩的文字記錄」。根據已有研究,古希臘時期,雅典僭主庇西特拉圖(約公元前600年-公元前527年)就曾命人記錄過荷馬史詩,並在很多場合吟唱。
  • 詩人荷馬到底是否真有其人?《荷馬史詩》到底是怎樣寫成的?
    亞裡斯多德(Aristotle)則認為荷馬活於特洛伊戰爭後 140 年,按此推斷,即特洛伊戰爭發生於公元前約 1,000 年。但即使是在古典世界,荷馬的年代仍然眾說紛紜,沒有一定的共識。但到了崇尚理性和質疑一切的十八、九世紀,不論詩人荷馬的存在,以及特洛伊戰爭曾否發生的問題,在學術界皆遭到挑戰、質疑、甚至否定。質疑者認為荷馬史詩純屬虛構,其中一個原因是考古證據缺乏,另外一個原因是荷馬史詩內容存在不合理之處,希臘聯軍是否有能力動員千艘戰艦、十萬兵力,並進行長達十年的圍城戰?
  • 全面戰爭特洛伊官網免費領取入口 Epic全面戰爭特洛伊怎麼領取
    全面戰爭特洛伊官網免費領取入口 Epic全面戰爭特洛伊怎麼領取 2020年8月13日的晚上9點,Epic商店開啟了免費領取《全面戰爭特洛伊》的活動,玩家必須在24小時以內進行領取
  • 《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試玩前瞻:演繹特洛伊戰爭的史詩傳奇
    筆者最近有幸參與試玩了《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的測試版本,並用我最喜歡的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斯進行了幾局遊戲。雖然他的外交風格實在有些一言難盡,但斯巴達的重裝步兵和尚武精神就足以讓我躍躍欲試了。在開始介紹這款遊戲前,我必須指出一點:《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的歷史戰略玩法與《全面戰爭:三國》存在不少相似之處。雖然《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中有些內容是以史實記載為基礎,但也有大量篇幅放在了英雄、神話和傳說等內容上,玩家甚至可以通過贏得眾神青睞來獲取一些特殊增益。
  • 神話時代的遺產:荷馬史詩所帶來的遠古英雄
    但是在神話時代逐漸消亡的時間裡,在眾神逐漸只出現在人們的口口相傳的那段時間裡,大地上出現了一種人,他們被稱為英雄,他們是人,或是半人半神,但在他們的人生歷程中,你能看見神的影子。而具體描述這類人的巨著便是《荷馬史詩》。
  • 《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公布!2020年發售、支持中文語音
    《全面戰爭》官方正式公布了《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並公布了首支預告片,一起來看看。《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預告:  該作也已經上架Steam商店,該作將於2020年發售,支持中文音頻,敬請期待。Steam商店地址>>>>
  • 醉心荷馬史詩的德國富商,不僅挖出了特洛伊,還開闢了考古學科
    它也是距離古代特洛伊遺址最近的現代城市。公元前16世紀前後,古希臘人渡海過來在平緩的城堡山腳下建立了特洛伊城,公元前13世紀-前12世紀時繁榮到了頂峰。正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也是在這時,王子帕裡斯因拐走了希臘的王后海倫,這位號稱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後來以阿伽門農(Agamemnon)和阿喀琉斯(Achilles)為首的希臘軍圍攻特洛伊。
  • 【外國文學】荷馬史詩的基本特徵
    荷馬史詩是古希臘詩人荷馬以口頭文學的形式創作而成的詩歌作品,作品分為《伊利昂紀》(又譯《伊利亞特》)《奧德修紀》(又譯《奧德賽》)兩大部分。荷馬史詩是古希臘文學的代表作品,一直以來都是歐洲敘事詩的典範。
  • 荷馬史詩中的典故
    而阿喀琉斯就是希臘神話《荷馬史詩》中的人物,他是希臘徵討特洛伊大軍的主將,還有一個身份是人間勇者珀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兒子。在他父母的婚禮上,三位女神因為一隻金蘋果爭執起來,那是特洛伊戰爭的源頭。關於阿喀琉斯有個預言:他會成為大英雄,並戰死在特洛伊戰爭中。
  • 歷史上真的發生過特洛伊戰爭嗎?
    進大學選擇主修專業時,他毫不猶豫地選了考古學——「大學畢業時,母親把14年前使我立志考古的那本關於謝裡曼的小書再次贈送給我。它至今仍擺在我在喬治·華盛頓大學的辦公室裡」。特洛伊顯然對年少的克萊因影響至深,因為在他另一本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關於特洛伊的歷史專著扉頁上也一樣寫著:「紀念我的母親,在我七歲的時候,就把奇妙的特洛伊戰爭介紹給我。」
  • 歷史:海倫是否真的應該為特洛伊戰爭負責?
    歷史:海倫是否真的應該為特洛伊戰爭負責?特洛伊的傳說是有史以來最古老的故事之一,但通過沃爾夫岡彼得森2004年的好萊塢史詩「 特洛伊」傳達了新的觀眾。這部電影是荷馬古希臘詩伊利亞特的一部曲,它涵蓋了特洛伊戰爭的主要事件。這是一個充滿英雄戰士的故事 - 阿基裡斯,赫克託,帕特洛克勒斯 - 在戰場上表現優於其他人的人。
  • 新作《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國王墨涅拉俄斯預告
    Creative Assembly日前公布了即將到來的全面戰爭新作《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的又一部角色預告片。  預告片很有電影效果,並沒有太多的實機內容,但是角色模型和以前的全面戰爭遊戲相比已經變得相當不錯了。  《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將於2020年8月13日發售,Epic平臺獨佔一年,且在發售的前24小時,所有玩家都可以免費領取這款遊戲。
  • 美女海倫引發了特洛伊戰爭?你的誤解可能有點大
    阿芙羅狄忒遵守承諾讓海倫愛上了帕裡斯,而發現人去樓空的海倫的丈夫--斯巴達國王一怒之下聯合哥哥阿伽門農,發起了對特洛伊的討伐。   光看這個開頭,是不是就覺得這個故事有些不靠譜?畢竟大家都知道希臘神話真的只是神話,哪怕斯巴達和特洛伊真的開打,也絕不會是因為一個小小的金蘋果。   希臘聯軍和特洛伊人你來我往打了十年,還是沒有分出勝負。
  • 荷馬史詩中的明喻有何暗示?
    比如,埃阿斯頑固地拒絕離開戰場,直到一切辦妥之後;荷馬將其比作一頭犟驢,趕驢的少年無法將其趕出田地,一直到它吃光所有它想吃的東西為止。其共同點可以說是頑固:埃阿斯不過像頭驢而已。《伊利亞特》中的明喻之多,是《奧德賽》的三倍。悲劇性戰爭史詩的結構尤其需要和日常生活的思鄉情景相交織,從而使我們脫離戰場的恐怖氣氛。歌德說過,《伊利亞特》告訴我們的是,人註定了地獄般的悲劇。
  • 託福聽力:文化背景之荷馬史詩
    「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長詩,被認為是古希臘最偉大的作品,也是歐洲文學中最古老、最傑出的敘事詩。相傳史詩的作者是古希臘盲詩人荷馬。他生於愛奧尼亞(今土耳其西海岸),生存年代約是公元前8世紀的後半葉。
  • 為什麼《荷馬史詩》能讓孩子明白,人要活出最理想的狀態
    但是在荷馬的時代,就完全不同。荷馬最開始創作這些故事,都是通過口述的方式來表演,有點像大家聽評書的樣子。你可以想像,在一個村落的大樹下面,一群人圍著荷馬聽故事,然後這些故事口耳相傳,不斷傳播到各地。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荷馬講述的這些故事都沒有被寫下來,而是通過許許多多的吟遊詩人代代相傳、口口相傳。
  • 《全戰:特洛伊》新宣傳片 半神英雄之首阿喀琉斯!
    今日(6月16日)《全面戰爭》官方發布了由CREATIVE ASSEMBLY開發的系列新作《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最新宣傳片「阿喀琉斯(Achil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