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之古希臘時期(二)-黑暗時代
1100BC到800BC。黑暗時代,又稱英雄時代,荷馬時代。盲詩人荷馬所寫史詩記錄,敘述了邁錫尼文明的舊聞,但又描述了當時社會的現狀,所以又稱此時代為「荷馬時代」。邁錫尼人由於常年徵戰,自己國力消耗巨大,一個特洛伊就攻打十年之久,高估自己的實力,導致戰爭拖延時間太長。邁錫尼文明衰落。
斯巴達的多利亞人野蠻統治,輕視文化,他們認為只有戰鬥才是光榮的,奴隸不堪忍受逃到雅典和義大利的西西里島。建立斯巴達希臘回到原始社會,人口急劇減少,希臘文明幾乎停滯,希臘的文明傳統斷絕了三百年,因而稱為黑暗時代。
當時處在軍事民主制階段的蠻族多利亞人有議事會、人民大會、軍事首領三種機構,各部族毀滅邁錫尼各國。之後的斯巴達、科林斯城邦就是由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多利亞人建立起來的。
著名文獻《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奧德賽》。《伊利亞特》描寫了特洛伊戰爭的故事,但不是描繪整個特洛伊戰爭,整個故事集中在十年戰爭的最後幾十天時間裡,希臘聯軍圍攻特洛伊城,十年沒有攻下來,軍中第一勇士阿喀琉斯對聯軍統帥非常痛恨,因聯軍統帥奪了阿喀琉斯的女俘虜,阿喀琉斯拒絕為連軍再次出戰,憤然離開,後來因為她好朋友,被特洛伊人打死,阿喀琉斯才重新上陣和特洛伊王子決戰並最後取得勝利。
《奧德賽》描寫希臘聯軍通過木馬計攻破了特洛伊城,其中的一個重要將領,希臘小城邦國王,他歷經艱難歷經十年在海外漂泊,流落異國時,國家的貴族欺壓其妻弱子幼,他最後辦成乞丐,最後回到祖國和家人團聚,打敗了所有欺壓妻小之人。其一,反應了一種理智主義,人要在採取行動之前必須三思而後行,不能放縱自己,對後來至西方人的思維產生了重要影響,因果,事務普遍規律。生活要理性對待。其二,反應的是追求人格的完美,雖死猶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維護國家榮譽。荷馬史詩也是藝術創作的源泉。
經過從黑暗的社會統治,到多利亞人部落經濟的復甦,農耕採用了三耕法和肥料開始使用,土地集中在少數貴族手中,普通農耕者淪為僱員和乞丐,戰俘成為奴隸,奴隸制開始形成。經濟的發展導致多利亞部落開始解體,國家逐漸形成。進入公元前8世紀後,鐵器在古希臘社會廣泛的使用,生產力的提高造成了人口的增多,使得古希臘人開始在小亞細亞(亞洲西部)、愛琴海、地中海地區進行殖民。在這時期,開始形成城市和商業中心,社會階層的不斷分化。至公元前8世紀至6世紀,進入下一個時代,希臘各地產生了200多個城邦,荷馬時代就此結束。由於這個時期的繁榮度類似於邁錫尼文明和克裡特文明時期,故又被史學家稱為「古風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