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強子。老話說「民以食為天」,除了保證我們的食品安全之外,我們還要清楚吃的飯量和時間。應該都知道這個說法「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飯吃少」,但是現實生活,更多的年輕人都是「早上不吃,中午吃飽,晚上吃飽,半夜再來一頓宵夜」,哪種更合理呢?早中晚幾點吃飯才是合理的呢?
一 早吃好
早上7~9點,胃經當令,正是接受食物的最佳時辰。一天裡,唯有這個時段,身體的主要任務是接受消化食物。這時候,胃腸的接受消化能力最好,把最有營養的食物都吃上,全消化吸收,保證一天工作需要的能量。早點一定要在8:30前吃掉,還要揀好吃的吃啊。很多年輕人,尤其是上班族,更多的是不吃早飯,時間久了,對身體有一定傷害,比如增加胃病和膽結石的風險,長胖,便秘等。早餐可以多攝入一些優質蛋白,比如可以吃一些雞蛋、牛奶、豆漿補充。也可以適當地補充一些穀物,可以吃一些饅頭包括麥片等都可以。
二 午吃飽
上午9~11點為巳時,脾經當令。脾主運化,主要任務是消化吸收。7~9點吃的早餐,經過9~11點的巳時已完全消化吸收了,到中午午時,能吸收的能源已盡,要滿足下午工作需要的能量,午餐要多吃點。所以中午飯大開胃口,放開去吃。午飯一般都是吃得飽飽的,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間段,需要消耗很多能量,蔬菜,肉,蛋,一樣都不能夠少,葷素搭配,主食碳水化合物都要攝入。
三 晚吃少
到了5點以後,太陽慢慢落山,人的陽氣也隨之收斂,人體的各項機能也開始休息,脾胃腎膽等臟器同樣到了下班休息的時候。這時候,進食多了,本該下班了的五藏,就得帶著一天工作後的疲憊加班工作,不能按時休息,不僅影響睡覺質量,而且導致第二天一天的沒精打採,所以晚上要少吃一些。但是生活中很多人不僅晚上吃得很晚,而且會吃很多,還有的人在半夜加餐,這樣不僅打亂了我們飲食規律,對各器官有影響,同樣也容易增肥,老話說的「人無夜食不肥,馬無夜草不壯」就是這個道理。當然了,很多夜班的工作人員,加班很晚,是可以適當的吃一些食物的,吃點粥、麥片、牛奶等,以補充能量,但是不要吃一些油膩的不好消化的肉類,還有一些刺激的飲品。
這個飲食規律不是所有人都要照做,比如糖尿病人的飲食要少食多餐。
今天說這些,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