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只有按時的一日三餐飲食規律,才能保證最基本的營養攝入均衡。但是現在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不少人沒有吃早飯的時間就養成了不吃早餐的習慣。同時也有一些人,習慣性的不吃晚飯。並且有句俗話說「晚飯不吃,餓治百病」,那麼對於這句話究竟是真是假?真的這麼神奇嗎?下面來跟大家談一談,如果每天少吃一頓晚飯,身體會怎麼樣?
其實,對於「不吃晚飯,包治百病」這句話,是缺少一定科學依據的。在平時有不少人想要減肥或者維持體型,就選擇不吃晚飯,但是通過節食等行為減掉的體重,基本上都是體內的水分,而且只是暫時性的。如果每天都不吃晚飯,長期下去還會導致營養缺乏,對身體健康有不利的影響。
首先,損傷腸胃。如果經常性的少吃一頓晚飯,最先容易受到傷害的就是我們的腸胃。現在平時經過一天的能量消耗,如果晚上沒有及時的補充能量的話,就很容易出現飢餓感。這時我們的胃部就會分泌出胃酸,長時間的不進食就會讓胃酸的分泌越來越多,從而刺激到胃黏膜損傷腸胃。這樣長期以往就會餓壞胃,對身體健康不利。
其次,降低睡眠質量。如果不吃晚飯的話,在晚上就很容易出現飢餓感,進入睡眠之後很容易被餓醒。會降低我們的睡眠質量對身體健康也有負面影響,並且餓醒之後有些人會選擇吃夜宵來緩解飢餓,這時就會增加腸胃的消化負擔,對身體和腸胃健康都不利。
最後,導致低血糖。有不少想要減肥的人,就會選擇不吃晚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正常的營養攝入是通過一日三餐來得來的。如果經常的不吃晚飯,就很容易導致營養缺乏,長期下去會造成營養不良的症狀。並且體內主要的能源物質是糖分,要是一天之內攝入的糖分一直不足,就很容易導致血糖過低的情況,長期以往會對身體造成損傷。
因此,根據上面所說的,在平時一定要注意按時吃飯,讓身體及時的補充營養,在吃晚飯的時候也要留意以下的幾點。
1、晚餐宜吃少
在食用晚餐的時候要注意控制晚餐的量,一般建議七分飽為宜。如果食用過多晚飯的話,反而會對身體健康不利,對腸胃的消化功能有影響,增加胃部的消化負擔。
2、晚餐易消化
在食用晚餐時最好選擇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高脂肪、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進入胃部之後,難以化吸收,會增加體內消化器官的代謝吸收負擔,對器官的健康有負面影響。
綜上所述,晚飯是一定要吃的,如果長期不吃晚飯,會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在吃晚飯的同時,要注意一些飲食習慣,避免暴飲暴食,有一個良好的健康方式,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很多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