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正確打開方式,除了吃餃子你還知道要做啥?

2020-12-22 澎湃新聞

小春此去無多日

何處梅花一綻香

——(宋)仇遠《立冬即事二首》

鼻尖還眷戀著

春雨後嫩草的清香

耳畔仿佛還能聽到

夏日的蟬鳴

眼前依稀還在看見

稀疏的秋葉飛舞

然而時光流轉未停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

今日凌晨1時24分

伴隨一絲浪漫的涼意

我們迎來冬季首個節氣

立冬

習慣上

我國民間常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

立,建始也

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這是說冬季自此開始

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

此時

草木凋零、動物蟄伏

萬物都趨於休止,開始養精蓄銳

為春季的勃發做儲備

而秋冬交替時節

老人、幼兒、有慢性基礎病的患者

對自然界的變化適應比較慢

比較容易失眠或者感冒

甚至加重舊病

因此,從立冬開始

要注重保養和養生

以待更冷時節的到來

今天秦小妹就帶你看看

立冬的正確打開方式!

立冬補冬

立冬的大地,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傳統文化中有立冬補冬的習俗。在寒冷的天氣,人們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不僅能使身體更加強壯,還可以起到很好的禦寒作用。

吳希會 攝

吃餃子

為什麼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此外,還有「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之說,人們認為吃了餃子,冬天耳朵就不受凍了。

雞鴨魚肉

在南方的很多城市,立冬要吃的是雞鴨魚肉,因為天氣逐漸的寒冷,人們需要補充更多的能量,而肉類是富含蛋白質的,所以認為吃肉是最好的選擇。

中醫認為,立冬進補適宜食用具有暖性的肉食,如狗肉、牛肉、雞肉、羊肉、蝦等。

郭敬文 攝 圖片來源:CTPphoto

少鹹多苦

冬季在飲食養生方面,中醫學認為應少食鹹,多吃點苦味的食物,道理是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

「南方清補,北方溫補,高原潤補」,這句口訣說的是大環境的一個原則,另外還要注意我們生活的小環境。比如北方冬天普遍都通了暖氣,很多人長期待在有暖氣的室內,所面對的環境不一定就是寒,也有可能是熱;而南方一些家庭,冬季也會開空調取暖,所以環境裡還夾雜了些燥,這樣進補的同時還得潤燥。因而立冬養生要因人而異:

① 少年重養:少年陽氣正盛,其實可以不補,或者小補。

② 中年重調:中年人就要根據最近的身體狀況作出相應的調理了,比如最近很勞累,身體損耗太大,就要補一補。

③ 老年重保:在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種慢性疾病,更應多重視保護。

立冬藏身

藥王孫思邈說「冬月不宜……冒犯寒威」,所謂「冒犯寒威」就是提醒我們,立冬之後,千萬要注意保暖,把身上的暖氣藏起來。

頸部

頸部充滿血管和穴位,而冬季又是頸椎病高發的季節,所以立冬之後,儘量穿立領或者戴帽子的服裝,避免血管受寒,預防心腦血管等病。

胃部

立冬之後,晨起可以喝碗薑絲粥、大棗粥、茯苓粥。胃裡一天都暖暖的,更有利於禦寒,預防感冒。

泱波 攝

腳部

寒從腳生。立冬之後在睡前,堅持用溫熱水洗腳,並同時搓揉腳心,增進血液循環。

腰部

腎主冬日,又喜溫惡寒,所以要注意腰部保暖,每天早晚可以多按摩腰眼,來使氣血通暢。

頭部

頭為一身之主宰,諸陽所會,百脈相通,一旦受到寒邪侵襲,易引發感冒、鼻炎、頭痛、牙痛、三叉神經痛等。天越冷越要給頭部保暖。

中新社記者 劉新 攝

立冬之後保平安,堅持3個三

1. 三果

梨、荸薺、蘋果等不僅有滋陰清熱的作用,而且水分充足,富含維生素。

① 梨:在營養專家眼中,梨素有「天然礦泉水」之稱。中醫認為梨具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作用。直接生吃梨生津解渴,熟吃潤肺止咳。不過要注意,梨為性涼之品,多吃容易損傷人體脾胃,食之適量。

② 荸薺:荸薺性寒涼,有清熱解毒、涼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溼祛痰的功效。

荸薺可以當作水果食用,家裡有小朋友燥熱、腸腑乾燥的,就可以試一試荸薺雪梨百合飲。

荸薺、雪梨、百合都有滋陰潤燥的效果,做成熱飲,又潤又暖。將荸薺15克、雪梨30克、幹百合15克、冰糖25克煲湯即可。

③ 蘋果:蘋果正是秋冬季上市水果,相對好儲存。而且很多人天氣冷不敢吃水果,就可以煮蘋果或蒸蘋果吃。因為蘋果中怕熱的營養素極少,還能為我們提供膳食纖維。

2. 三暖

除了出門要做好頭暖、腰暖、腳暖外,中老年人要做到「三個暖」來護好心臟。

① 醒來暖:一醒就掀被子起床是上班族常態,但由於身體沒適應被窩外面的「寒流」,血流也比較慢,從而不能及時將氧氣輸送到大腦,易出現頭暈、眼花等,中老年人則易發生心腦血管意外。

所以,醒來後先別急著起身,可以先搓熱手後乾洗一下臉,再搓搓腿和腳,等醒透了再起床。

② 洗漱暖:冬季如果直接用自來水洗臉刷牙對血管會有刺激,建議用40~50℃的溫水洗臉、刷牙,以減輕對血管的刺激。

冷天洗澡前可先打開浴霸等設備,然後做5分鐘熱身運動,如原地踏步、搓腳,等溫度上升後再入浴。

③ 如廁暖:老人晚上習慣起夜,有些人有尿頻、尿急症狀,晚上突然下地去廁所,膀胱迅速排空,加上受到外界的寒冷刺激,極易誘發低血壓,引起大腦短暫性供血不足,導致排尿性暈厥。

在寒冷的季節,清晨又是突發心梗、腦卒中的「魔鬼時段」,中老年人醒後立即上廁所,還易誘發急性心腦血管事件。

所以,即便尿憋,也要慢慢起身,在床邊坐上幾分鐘,穿暖和,再慢慢走向廁所。

3. 三晚

① 晚點鍛鍊,忌晨練:冬季鍛鍊要「日出而行」,早晨氣溫低,人體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全身皮膚毛細血管收縮,血液循環阻礙增加,血壓容易升高,心肌耗氧量也增加,易引發心肌梗死或腦溢血等意外情況。

太陽出來後十點多,或者下午三四點,溫度適宜時候再鍛鍊。

② 晚起早睡,忌熬夜:冬季應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③ 晚上睡前喝口水,防卒中:在凌晨4時至6時的時間內,機體血管內血脂比較高,血液流動比較慢,是中風的高發時段。特別是中老年人不想夜間起床而控制少喝水或不喝水,造成夜間血管黏稠度升高,很容易出意外。

建議睡前可以小喝幾口水,晨起也要喝杯溫開水。冬天來了,養起來~

又是一年立冬

和剛過去的春、夏、秋一樣

有些人有些事慢慢消逝在了

我們的生命裡

時光的長河靜靜流淌

而我們會永遠記得

春的蓬勃、夏的茂密、秋的絢爛

秋已逝,冬已至!

冬天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來源/綜合自新華社、健康時報及網絡

原標題:《立冬的正確打開方式,除了吃餃子你還知道要做啥?》

相關焦點

  • 「立冬」的正確打開方式:除了吃餃子還要做些啥?
    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意味著冬天的開始,時間一般在公曆每年11月7日或8日。立冬期間,民間還有進補以度寒冬的食俗。節氣溯源:立冬,冬季的開始按照時間順序,立冬作為幹支歷戌月的結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9個節氣。
  • 立冬大家都知道要吃餃子!那江西人吃啥,你知道嗎?
    釀黃酒立冬之日開始釀黃酒,是紹興傳統的釀酒風俗。冬季水體清冽、氣溫低,可有效抑制雜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溫長時間發酵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風味,是釀酒發酵最適合的季節。北吃餃子南吃蔥銅鍋羊肉好過冬北京、天津:餃子不能不吃在北方,尤其是北京、天津的人們立冬講究吃餃子。
  • 剛剛,立冬!你吃餃子了麼?
    不信你細品頭伏吃餃子立秋吃餃子立冬吃餃子冬至吃餃子>是個節就要吃餃子過年那一個月裡更是隔三差五就得吃餃子出遠門前也要吃餃子嚴重懷疑,每個東北人血液裡流的都是餃子湯除了鍾愛餃子,俺們東北人對「初雪」,也是充滿執念滴!
  • 北方人立冬要吃餃子,一般都是自己包,南方立冬吃啥呢?
    北方人立冬要吃餃子,一般都是自己包,南方立冬吃啥呢?這麼多年吃了好多地方的羊肉,感覺都不如家鄉的羊肉好吃,所以每次回老家都會帶或寄一些羊肉回來。家裡人喜歡吃羊肉韭菜餡的餃子,買回韭菜來,摘好洗淨切好拌餡,一切準備好後,開始包餃子,燒水煮餃子,餃子出鍋上桌開吃,生活就是這麼簡單!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立冬為秋冬之交,應食餃子,民間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而且餃子又有團圓的含義,既有寓意,又是美食,所以餃子深受人們的喜愛,就連外國友人讚不絕口!
  • 過年吃餃子,為什麼立冬也要吃餃子?原來是這種寓意,博大精深
    每到立冬之時,家裡的老人們都會親切地提醒我們:別忘了吃餃子,即使我們身處異鄉,這樣的風俗習慣依然讓我們心裡暖暖的。久而久之,每當到了立冬時節我們自然而然地想到吃餃子,那麼大家真的知道我們為什麼會選擇在立冬這天吃餃子嗎?立冬吃餃子有什麼美好地寓意嗎?
  • 立冬:「立冬進補,開春打虎」,這天,中國南北不再為吃啥爭論
    昨天夜裡,平臺運營官發來私信,問「立冬吃點啥好」;早上打開手機,「節氣控」們已經發來立冬的「問候」;還是保和堂博士含蓄,昨天就留言說,要和我「歡送秋天」……不過,保和堂的含蓄我沒看出啥名堂。是要請我吃飯的意思嗎?其實,鑼鼓聽聲,說話聽音,他們的言行都指向一個問題:「你說每逢節氣擼一篇的呢?
  • 立冬節氣除了吃餃子,還能吃什麼?營養師:不妨吃韭菜黃鱔、羊肉
    每年的立冬,大家都會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因為這是很多地方的習俗。餃子的名稱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而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所以立冬的餃子不能不吃。但懂養生的人都知道,立冬要學會進補。那麼除了吃餃子之外,還應該吃些什麼食物呢?
  • 立冬你吃餃子了嗎?教你做酸湯牛肉餃子,讓你連湯帶水的吃到爽
    今日立冬,你吃餃子了嗎?立冬這一天素有吃餃子的習俗,民間也流傳著這一天吃餃子,不會凍耳朵的說法。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種餃子的做法。今天要說的這種口味的餃子有點特別,它就是酸湯牛肉胡蘿蔔餃子。雖然牛肉胡蘿蔔餡的餃子比較常見,但是搭配上酸湯之後就變得很特別,特別適合冬天,連湯帶水的吃餃子,特別的暖身。調配的湯還特別的酸辣爽口,所以吃起來特別爽,好吃到根本停不下來。立冬之後吃牛肉特別有好處,能夠安中益氣、健脾養胃、強健筋骨,尤其是北方人一定要多吃,吃牛肉非常的驅寒。牛肉搭配胡蘿蔔的餡料,非常的經典美味,做起來也不麻煩,那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 又不是年三十,冬至吃餃子也就算了,為什麼連立冬也要吃餃子?
    由此來看,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意思。餃子,「餃」同「交」,「餃子」意為「交子之時」。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
  • 今天立冬,你吃餃子了嗎?那麼立冬和冬至到底有啥區別?
    立冬,立冬,冬天已立。立冬意味著正式進入寒冷的冬季,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為蜃」。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立冬的時節,水已經能夠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野雞一類的大鳥也就不多見了,但在海邊呢,卻可以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顏色非常相似的大蛤,也因為這個原因,古人們浪漫的認為雉雞在立冬過後就會變成海邊的大蛤,聽起來是不是充滿了傳說色彩呀?那麼立冬為啥要吃餃子呢?
  • 立冬吃什麼傳統食物 臨沂網友你今天吃餃子了嗎
    今天是立冬,二十四節氣之一,作為秋冬的交界,這個節氣也顯得很重要。而中國的節日風俗總少不了美食,立冬也是如此。咱們臨沂立冬吃餃子的習俗大家應該都了解,每年的這一天家裡都會包上一頓餃子。餃子是中國人節氣最常見的傳統食物,寓意吉祥美滿。
  • 2017立冬是幾月幾號 立冬吃什麼有哪些習俗為什麼要吃餃子
    2017立冬是什麼時候,立冬意味著冬天的來臨,那麼立冬這一天要吃什麼,有哪些習俗,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立冬的相關資訊,歡迎閱讀。  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1月7-8日之間,即太陽位於黃經225°。此時,地球位於赤緯-16°19',北京地區正午太陽高度僅有33°47'。
  • 立冬人們要做哪些事情 立冬節氣的風俗盤點
    立冬人們要做哪些事情 立冬節氣的風俗盤點導語:今日是立冬節氣,各地人們都會做什麼呢?立冬在古代是非常受人們重視的一個節氣,因為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人們會舉辦一些活動,或吃一些食物來迎接它的到來。現在我們來說說立冬那些消逝的與保留下來的傳承習俗活動。首先,我們來說說已經消逝了的立冬習俗。在古代,立冬這一天是勞動者的休息日。人們勤勤懇懇忙碌了大半年,覺得在冬季到來這天休息一下,舉辦一些家宴犒勞自己或家人朋友。這是古代普通人立冬會做的事,而天子就不同了,天子這天會放下手頭的工作出行,以行迎冬儀式。可見,那時候人們對立冬的重視程度。
  • 2018年立冬是哪天_立冬的風俗是吃餃子嗎
    2018年11月7日,今日立冬。立冬有哪些風俗習慣呢?也需要吃餃子嗎?民間風俗:迎冬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 立冬的習俗風俗習慣有哪些 立冬為什麼要補冬吃餃子寓意介紹
    立冬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二衝四節氣的第19個節氣。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那麼立冬有哪些風俗習慣呢?為什麼立冬要吃餃子呢?立冬的風俗有哪些立冬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1、立冬習俗:冬泳  在哈爾濱,立冬之日,黑龍江省冬泳協會的健兒橫渡松花江,以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
  • 立冬吃什麼 立冬時節南北方應該吃的傳統食物你造嗎?
    立冬吃什麼 立冬時節南北方應該吃的傳統食物你造嗎?時間:2018-10-13 19: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冬吃什麼 立冬時節南北方應該吃的傳統食物你造嗎? 要立冬了,大家知道立冬時節應該吃什麼嗎?
  • 「長拖資訊」立冬啦!立冬啦!立冬吃餃子啦
    「包餃子」,讓孩子深入了解立冬的由來和風俗習慣。立冬啦! 立冬吃餃子啦!!! 立冬標誌著一年之中冬天的開始,俗話說「立冬不端餃子碗 凍掉耳朵沒人管」,立冬吃餃子是我國的傳統習俗,長拖幼教集團也為小朋友們準備了美味的立冬水餃,小朋友們一定要吃多多喲~
  • 立冬,雞肉包餃子比啥都好吃,用雞胸肉還是雞腿?哪一個更合適?
    導讀:立冬的餃子,豬肉牛肉靠邊站,我用此肉包,便宜,一個肉丸還帶汁立冬,南北方的飲食風俗各有不同,在北方,這一天有吃餃子的習俗。大家都喜歡做什麼餡呢?以往我們都是用豬肉做餡,輔以各種喜歡的蔬菜,但是呢,今年的肉價很高,所以大部分人群選擇了用其它肉類來代替。雞肉包餃子,你吃過嗎?好多人對此有質疑。今天剛剛試過一款韭菜雞肉餡的餃子,本來是抱著試試的態度,沒想到,好吃到全家誇讚,說實話,我要是不說,肯定吃不出來是雞肉做的,實踐證明,雞肉做餃子,花錢少味道香。
  • 立冬要補冬,除了餃子,還有這些食物宜多吃,補充熱能是關鍵
    明日就是立冬了,意味著寒冷的冬天來臨了。在北方,立冬的規矩是吃餃子,俗話說「立冬節氣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麼人管」,因為餃子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除了吃餃子,立冬還應該多吃些溫熱的食物,以增加身體熱能為主,多喝水,少吃乾燥刺激的東西。立冬要補冬,其實就是指適當地給身體補充熱能元氣,來抵禦冬天的寒冷。
  • 立冬和冬至都是冬季的節氣,那麼立冬和冬至哪個吃餃子?
    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的人們有立冬吃餃子的習俗。而大體上是,冬至吃餃子。那麼立冬和冬至哪個吃餃子?一起來看看吧。立冬和冬至哪個吃餃子立冬跟冬至都可以吃餃子。1、立冬吃餃子立冬在11月7-8日之間,立冬的「立」字,意思就是初冬的開始。立冬節氣吃餃子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餃子」又名交子,有新舊交替之意,立冬則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