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哄寶寶睡覺,這是讓很多父母都苦惱的問題,有的要一直抱著才會睡,有的一晚上要醒8次,有的甚至可以一晚上不睡……簡直是讓人崩潰!
其實寶寶夜醒是正常的,一般而言,寶寶夜醒多發生在3歲以下,其中一歲以下的偏多,只有找到寶寶頻繁夜醒的原因,才能更好地照顧寶寶入睡,那麼導致寶寶睡不好的原因有哪些呢?
寶寶晚上不睡覺的原因
1、生理原因
嬰幼兒的胃容量有限,每次進食不多,一般2-3小時就會餓,餓了自然就醒了。嬰幼兒睡眠周期短,也沒有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還有可能是夜驚,這是一種非正常的、意識不清的覺醒,會伴隨比較嚴重的哭鬧。
2、心理原因
當寶寶受到較大的情緒波動就會夜醒,比如睡前太過興奮,白天受到驚嚇、父母吵架等。最常見的是分離焦慮,特別是晚上與媽媽分離,會讓寶寶失去安全感睡得不安穩。
3、身體原因
寶寶生病的時候因為身體不舒服也會頻繁夜醒,這種情況對症治療等寶寶恢復了夜醒自然就減少了。腸絞痛也是引起寶寶半夜哭鬧的原因,這這個一般在新生兒裡比較常見,等寶寶4-6月左右就會消失了。
寶寶晚上不睡覺,我們該怎麼辦
1、白天改善餵養、增加活動
在白天的時候不宜讓寶寶睡太多,最好不要超過3個小時,可以多陪他玩耍運動,消耗寶寶過多的精力。規律地進食對寶寶養成正常的晝夜節律也很重要。另外就是媽媽需要給予寶寶高質量陪伴,高質量陪伴時長建議1個小時左右。
2、入睡前多做親子活動
入睡前可以給寶寶讀一些繪本,或者幫寶寶洗澡、觸摸按摩、聽音樂等等。睡前活動不可過於倉促和應付,需要充裕的時間,這樣才能讓寶寶更好的入睡。
3、避免讓寶寶獨自睡
很多媽媽希望寶寶入睡後能把他一個人放在床上,自己開啟豐富的夜生活模式,或者進行充電學習。所以我建議,對於頻繁夜醒的寶寶,媽媽應該陪睡、同步睡眠。對於經常夜驚的寶寶,睡後肢體按摩會有改善作用。
每個寶寶的成長都離不開家長辛勤的汗水,家長在寶寶頻繁夜醒的時候也不要失去耐心,細心觀察,找到原因就可以解決問題,提高寶寶的睡眠質量,保證夜間有一個良好的睡眠,幫助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