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寶寶睡眠,每個爸媽都有講不完的故事。
「放下就醒怎麼破?」
「突然驚醒,大哭,難以安撫,怎麼辦?」
「一晚上醒來8次,大人都快崩潰了……」
……
是呢,小寶寶睡個整覺咋就這麼難?一般來說,寶寶夜醒多發生在3歲以下,其中1歲以下的寶寶更為常見。
由於嬰兒的睡眠周期比成人短,也沒有養成成熟的睡眠模式。所以, 找到寶寶頻繁夜醒的原因,有助於我們更好照顧寶寶入睡。
其實,影響寶寶睡眠的因素有很多,為了能讓寶寶能儘早睡個好覺,爸爸媽媽需要一一擊破。
什麼原因會導致寶寶頻繁夜醒呢?
1.生理原因
嬰兒早期頻繁夜醒的生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剛出生的嬰兒胃容量有限,每次進食吃得很少,一般2-3小時就會餓,餓了就會影響睡眠。
二是嬰兒的睡眠周期比成人短,且尚未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三是夜驚、做噩夢
夜驚:是一種非正常的、意識不清的覺醒,會伴隨比較嚴重的哭鬧。
這時,家長不必過分緊張,出現夜驚,主要是因為小寶寶的睡眠模式還不成熟,在睡眠階段轉換期間,沒順利進行過渡,從而陷入既不是清醒,也不是睡眠的意識模糊區域。等孩子大一點,這種情況便會緩解。
噩夢:做噩夢也是導致孩子夜醒的一個原因,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小不會做噩夢,這其實是不正確的。孩子身體不適和白天的糟糕經歷都有可能會引起噩夢。所以家長儘量不要帶寶寶去人口嘈雜的地方。
2. 心理原因
當寶寶受到較大的情緒波動時就會夜醒,例如睡前太過興奮、白天受到驚嚇、父母吵架等。
最常見的就是分離焦慮,特別是在晚上,與家人分開,尤其是與媽媽分離,會讓寶寶失去安全感睡得不安穩。
3.身體原因
皮膚問題:
孩子起溼疹、長痱子、蚊蟲叮咬等一系列的皮膚問題會讓寶寶非常不適,導致睡眠不踏實,容易哭鬧。
平時要注意經常給衣服被褥除蟎,寶寶用品需要要經常曬洗。
生病:
寶寶出現鼻塞、腹瀉、咳嗽、便秘等情況的時候,也會頻繁夜醒,這個時候,要找到病因對症治療,等寶寶恢復健康,夜醒現象自然就減少了。
腸絞痛也是引起寶寶晚上突然驚醒大哭的主要原因。這是小月齡寶寶常見的現象,一般在寶寶4~6個月的時候就會自然消失了。
寶寶頻繁夜醒,我們應該怎麼辦?
家長可以根據上面列舉的情況,進行自查,找到寶寶夜醒的原因,有針對性的採取措施。
1、白天改善餵養、增加活動
白天不要讓寶寶睡得過多,不要睡超過3個小時;
規律地進食對寶寶養成正常的晝夜節律也很重要;
要給寶寶充分自主的玩耍和運動,消耗寶寶過多的精力對於促進他的睡眠也很重要;
另外就是媽媽需要給予寶寶高質量陪伴,高質量陪伴時長建議1個小時左右。
2、入睡前
可以做一些親子互動,比如給寶寶讀繪本;或者其他溫馨的睡眠儀式,比如幫寶寶洗澡、撫觸按摩、聽音樂等等。
睡前活動不可過於倉促和應付,時間需要充裕一些。比如寶寶8點睡覺,睡前活動就要從7點開始,甚至可以更早。
3、入睡後
很多媽媽希望寶寶入睡後能把他一個人放在床上,自己開啟豐富的夜生活模式,或者進行充電學習。
但可惜的是,讓寶寶自己一個人睡也是寶寶容易頻繁夜醒的因素之一。
所以我建議,對於頻繁夜醒的寶寶,媽媽應該陪睡、同步睡眠。對於經常夜驚的寶寶,睡後肢體按摩會有改善作用。
4、夜間醒來
避免過度幹預:寶寶夜間醒來,媽媽可以先觀察一下,不要立馬抱起寶寶,因為這時寶寶可能處於淺睡眠期,哼哼唧唧幾下就繼續睡了;
控制夜奶次數:寶寶夜間醒來,媽媽也不要第一時間就給寶寶塞奶頭,不然這樣容易給寶寶造成條件反射,以後醒來就必須吃點奶才能睡著;
推遲夜奶時間點、逐漸減少夜奶次數、延長睡眠時間:同理,寶寶醒來,家長先觀察,其次安撫、擁抱,最後一點才考慮餵奶,這樣可以逐步推遲夜奶、減少夜奶,讓寶寶睡眠時間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