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健康課堂】艾是純陽之草,能驅逐寒氣「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

2020-12-23 澎湃新聞

端午節過去時間不長

這個植物

也可以說是中藥材

北方的同學肯定是見過的

北方人

在端午的情況下

用於懸架在大門口上

艾葉草自身是純天然的中藥材

此外

艾草的功效與作用極多

能用來熱水泡腳

散寒、活血止疼等

下邊就實際說一說艾草

艾草別名

艾蒿(《爾雅》、《本草綱目》),白蒿[神農本草經(部分)、本草綱目(部分)],冰臺(爾雅),醫草(名醫別錄),甜艾(本草求原),灸草(埤雅),海艾、白艾、蘄艾(本草綱目),阿及艾(江蘇南部種子植物手冊),家艾、艾葉、陳艾(中藥俗稱),大葉艾、祁艾(河北),大艾、艾絨、艾蓬(江蘇、江西、上海),五月艾(福建、廣東、四川),黃草(臺灣),野艾(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白陳艾、家陳艾(四川),紅艾、火艾(雲南),「恰爾古斯-蘇伊加」、「荽哈」(蒙語名),「黑陰威」(瑤族土名)。

艾葉的價值

藥用:

全草入藥,有溫經、去溼、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歷代醫籍記載為「止血要藥」,又是婦科常用藥之一,治虛寒性的婦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與哮喘,煮水洗浴時可防治產褥期母嬰感染疾病,或製藥枕頭、藥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及虛寒胃痛等。

經濟:

艾葉曬乾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殺蟲的農藥或薰煙作房間消毒、殺蟲藥。艾曬乾粉碎成艾蒿粉,是畜禽優質飼料添加劑。還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

食用:

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端午時節很多人經常把艾草、菖蒲、雄黃、檀香等裝在小布袋內做成香囊用五彩線繫著,掛在身上,以得健康。民間認為艾草還有招百福的作用,有些地方在端午節貼「午時聯」,曾這樣寫道:「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寄託著人們嚮往幸福生活,痛恨貪官汙吏的美好願望。

艾葉草功效作用

淨化室內空氣

艾葉草總面積較為大,由於一片葉片上邊的出氣孔放出來的co2比較多,因此,它在家中淨化空氣的角色一點都沒有懶惰。

去除蟲蟻

由於艾草葉的葉莖具備一種稱為揮發物芳香油,這一香氣可以去除蚊蟲、蟲蟻,淨化室內空氣。並且在中醫學上是具備補氣補血晴和子宮的作用。

預防瘟疫

艾草葉預防瘟疫現有數千年的歷史時間,中草藥材能夠因地制宜,且現代科學的藥理學研究表明艾草葉是一種廣譜抗菌抗病毒藥物,它對許多病毒和細菌都是有抑止和破壞力功效,對呼吸道病症有一定的預防功效。艾草葉煙薰防疫法是一種簡單易行的防疫法。

理血氣

艾葉草苦燥辛散,能理血氣、溫經絡、逐溼寒、止冷痛,為婦產科要藥。用治脘腹冷痛,經寒失調,宮冷不孕症等證,如艾附暖宮丸。炒炭活血,能用治陰虛內熱性月經量多,崩漏帶下等,如膠艾湯。

緩解急性支氣管炎

能用艾葉油膠丸,對慢性急性支氣管炎乾咳、喘氣有非常好功效。也可以用鮮艾草葉1000g,清洗剁碎,放進4000Ml水裡侵泡4-6鐘頭,煎制過慮約萃取為2500l。每一次服40ml,每天3次,對慢性急性支氣管炎咳嗽有痰、喘氣、肢冷、舌淡者,能合理減輕病症。

以上便是艾草的功效與作用的有關詳細介紹,除開所述提及的作用與功效外,還具備飲食療法作用,艾葉草可作「艾草茶」、「艾葉草湯」、「艾葉草粥」等菜譜,以提高身體對病症的抵抗力。

艾葉的禁忌

用艾草葉泡腳的話需要注意頻率,一周2到3次即可;

陰虛血熱者人群需慎用;

血燥生熱,陰虛火旺,及宿有失血病者禁用;

擴展資料:

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於家中以「避邪」,稈枯後的株體泡水燻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燻蒸。

傳統藥性理論認為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溼、溫經、止血、安胎等作用。現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

艾葉是《黃帝內經》中提到的為數不多的幾種藥物之一。中醫名著《傷寒論》、《金匱要略》附方中有兩個用艾的處方:膠艾湯和柏葉湯。

前者為治經寒不調或胞阻胞漏、宮冷不孕症,取艾葉之暖宮止血作用;後方主治出血不止,此二方至今仍是中醫臨床常用之方。艾用於灸法醫病的歷史同樣很早。在《五十二病方》、《靈樞經》中都有關於艾灸的記載。

有關專家講到,近年來對艾葉的研究更趨深入,在化學成分方面發現艾葉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揮髮油外,還含有鞣質、黃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機成分等。

在藥理研究方面發現艾葉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鎮咳、祛痰、抗過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在臨床應用方面,艾葉廣泛應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崩漏、痛經,治療呼吸道疾病如支氣管炎、肺結核、感冒等。

艾有生熟之分。生艾為艾葉採來自然陰乾;熟艾則是經過反覆揉、搗,做成艾絨,亦或是用醋炒黑,甚至炒成炭,也叫熟艾。艾草作為醫用,入藥多用生艾,灸多用熟艾,又稱陳艾,一般保存一年以上的艾葉謂之陳艾。

《孟子 離婁》云:「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見春秋時期,艾草的療效就已被認可,「三年之艾」更是對艾草使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艾為一年生草本植物,三年之艾,並非生長三年的艾,也不是陳放三年的艾絨,而是採摘後儲存了三年之久的艾葉。

對艾葉的分享學習今天就到這裡了。

希望看到的同學,每天開心健康~

(溫馨提示:本文僅供參考,中醫講究辨證施治,勿把食療當萬能妙方,緩和病症,無捷徑,而且個人病況有別,病人要治本就應先徵求醫生的意見,以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部分圖片文字來源網絡,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

肥城市衛生健康局、市中醫藥協會編輯

原標題:《【中醫健康課堂】艾是純陽之草,能驅逐寒氣「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您別理解錯了,艾葉的兩類六種用法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您別理解錯了,艾葉的兩類六種用法。在艾灸這個行業,有一句很有名的話:「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看上去,這句話很好理解,我相信,大部分的人對此的理解就是:纏綿了七年之久的病,要藉助存放了三年以上的艾葉。這麼理解真的對嗎?可以明確說出答案:這麼理解是不對的。
  • 草中神仙——端午艾
    在草界有兩大神仙,一為陽,一位陰,一管現在,一管未來,及其神奇,這兩大神仙之草又及其普通,被歷來的道家、醫家奉為圭臬!東漢時期的大思想家劉邵對英雄的解釋是:「夫草之精秀者為英,獸之特群者為雄;故人之文武茂異,取名於此。
  • 中醫傳承「艾」在民間 濟南市中醫診所聯盟成立暨首屆「艾」文化節...
    今天,在端午節到來之際,我市舉辦中醫診所聯盟成立暨首屆「艾」文化節活動。本次活動由濟南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濟南市中醫藥管理局、濟南市歷下區衛生健康局、濟南市歷下區中醫藥局主辦,歷下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聯盟、北京慈惠仁中醫研究院、濟南歷下慈惠仁中醫診所、山東慈惠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承辦,300名中醫愛好者及熱心市民到場參與。
  • 常吃這種被稱為「純陽之草」的食物,喝一茶,或有助於胃部健康
    不知你是否見過這樣的一種紫色植物,李時珍稱它為「純陽之草」,養生可以「破凝寒」可以養脾胃「有如神助」。這種紫色的植物就是紫蘇,其實在我國有很多地區都需要用紫蘇做菜的習俗。這是一種可以食物,又可以養生的好東西,但是紫蘇也分為兩種,一種葉片是綠色的,一種是紫色的,前者俗稱「白蘇」,後者才是真正的「紫蘇」。
  • 俗話說,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原來這才是這話真正的寓意
    在民間也流傳著"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或者"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俗語。這話的意思不能單純按照字面理解,可以理解成一些老毛病,用艾灸也要也要好幾年才可以治好。我們當年採收的艾草,我們會發現它的油性很大,燃燒時火很大,要是陳年艾草,油脂在保存過程中揮發,在燃燒時火會很柔和,故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為我們解釋:"凡用艾葉,須用陳久者,治令軟細,謂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則易傷人肌脈"。艾灸目的是疏通筋脈,所以說艾草存放時間要適時,用於泡腳當年的艾草功效是最好的。
  • 夏天為何能治冬病,三伏天「以熱逼寒」,用好一個方法,驅散寒氣
    因此,利用這個特徵,中醫提倡「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天熾盛的熱氣,來治療因冬天陰寒導致的疾病。冬病一般是指冬季容易得的病或是容易加重的虛寒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喘症、哮症、關節冷痛、虛寒怕冷等病症。夏天為何能治冬病?這是因為夏天陽氣升發,氣溫高芷,人體在外界的高溫的帶動下,體內陽氣達到一年中最高的水平,同時外界熱浪洶湧。在二者的作用下,體內的寒氣最易被發散出來。
  • 婚後的· 三年之痛·七年之癢
    俗話說的''三痛七癢''就是說的三年之痛,七年之癢。具體是指長期困擾現代人的婚姻,能夠引起感情危機或者離婚的各種因素。其實談戀愛的話,都可以接受兩年五年有的甚至十幾年,但是對於結婚,恐怕有的一兩年都很困難。所謂的三年之痛,七年之癢,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 為什麼說夫妻三年之痛,七年之癢?
    所謂的三年之痛七年之癢 :婚後三年的磨合需要自己來一個改變以適應對方,有些習慣是需要痛下決心才可以改變的,所以說三年之痛。七年之癢是說經過雙方共同生活,由於都有捨不得丟掉的脾氣性格,因而出現了諸多矛盾,有衝破圍牆的意願,但又諱於幾年來艱辛創業理家所付出的心酸,只是停留在出牆的意願上。三年之痛,七年之癢,可能是大部分情侶和夫妻都要經歷的一個過程。相愛容易,相處太難。
  • 有多少人能走過三年之痛,熬過七年之癢,共赴這十年之約
    三年之痛,七年之癢,這句話似乎已成為多少在情場中受過傷的朋友們的經驗總結。那到底何為三年之痛,七年之癢呢?三年之痛是在我們愛情的第三個年頭,當所有的新鮮與神秘感蕩然無存的時候,就到了激情勇退,停滯不前的狀態。
  •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原來艾葉這麼牛!
    能散寒除溼,溫經止血。適用於虛寒性出血及腹痛,對於婦女虛寒月經不調、腹痛、崩漏具有很強的藥用療效,是一種婦科良藥。 艾草,也有人管他叫做艾蒿,他與我們中國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艾草是一種含有奇異香味的草類,對於驅除蚊蟲有非常好的效果。 艾葉治女性百病
  • 艾草雖小,卻是個寶:在中醫眼中,具體用法有4個
    河邊的農民聽到叫聲紛紛向河面望去,只看到一株艾草飄在江上,從此便把艾草稱為「艾」。天氣逐漸變的寒冷起來,體質虛寒的人開始變的手腳冰涼 、畏寒怕冷、血脈不通。而艾草,就像這冬天裡的一把火,用它的純陽之性,來溫暖人們整個冬天。艾草,也叫艾蒿、香艾,生於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的荒地、路旁河邊及山坡等地,幾乎隨處可見。
  • 堅持做好這幾件事,幫你慢慢調回「純陽之體」
    陽氣足,身體好,陽氣不足,則病邪入侵。我們來到這個世間的最初階段是沒有疾病的,特殊先天疾病除外。這就是所謂的嬰兒狀態,古人稱之為「純陽之體」,因為小孩子的身體是陽氣最充足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小孩子一個典型的特點就是不怕冷,全身就像小火爐一樣。
  • 三全本《呻吟語》:病中之語,皆肺腑之言
    呻吟語,病時疾痛語也① 。病中疾痛,惟病者知,難與他人道,亦惟病時覺,既愈,旋復忘也② 。予小子生而昏弱善病③ ,病時呻吟,輒志所苦以自恨曰④:「慎疾,無復病。」已而弗慎,又復病,輒又志之。蓋世病備經,不可勝志;一病數經,竟不能懲⑤ 。語曰:「三折肱成良醫⑥ 。」予乃九折臂矣。瘎痼年年⑦ ,呻吟猶昨。嗟嗟⑧ !
  • 恢復純陽之體,從內心開始 | 彭鑫
    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輟。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
  • 搓艾絨、裝香囊、包粽子,濟南市首屆「艾」文化節現場嗨到爆!
    齊魯晚報中醫體驗團成員徐女士在首屆「艾」文化節活動現場感嘆道。6月25日上午,濟南市中醫診所聯盟成立儀式暨首屆「艾」文化節活動,在濟南慈惠仁養生堂(洪山總店)舉行。包括齊魯晚報中醫體驗團在內,300餘名中醫愛好者及市民朋友參觀了解了端午民俗、中醫傳承發展歷史,並現場體驗中醫義診、推拿按摩等服務。《神農本草經》有云:「香者氣之正,正氣盛則除邪避穢也。」
  • 抑鬱焦慮引發的腸胃病,用艾來助力自愈
    艾灸這一中醫智慧,歷經千年的實踐錘鍊,深得百姓認可,它不治病卻可愈百病,這背後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理:1)艾灸的熱效應 以熱引熱:正氣存內,邪不可幹,虛寒之症,內氣虛也,臟腑寒也,用艾灸純陽之火引出體內正氣陽氣,逼出體內溼氣寒氣,起到借熱助陽,解表祛邪的作用,全身經絡得到溫通,氣血通達
  • 中醫抗疫建奇功 艾草防疫正當時
    1月26日:健康報記者電話採訪了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仝小林院士。仝院士說到:除服用中藥外,中醫還可以試用艾灸神闕、關元、氣海、胃脘、足三裡等,可以溫陽散寒除溼,調理脾胃,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艾灸納入防疫方案在全國各地的防疫方案中,有多個地方將艾灸作為重要防疫手段之一。
  • 婚姻「三年之痛、五年之冷、七年之癢、十年之傷」我們如何度過?
    婚姻中有「三年之痛、五年之冷、七年之癢、十年之傷」的說法。(剛剛查了一下,還有一種說法,一年之守,三年之痛,七年之癢,十年之約)這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意思也顯而易見。這裡我們只解釋一下所謂的「三年之痛、七年之癢」吧!
  • 三年之痛,七年之癢
    人世間有一種愛叫做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婚姻幸福,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健康。每天和他《她》手牽著手,領著孩子走在海邊的沙灘上,看著東方冉冉升起的太陽。每一個人的感情經歷都是不同的,都會要經歷,三年之痛,七年之癢。感情,從轟轟烈烈到平平淡淡,又從愛情的滋味變成親情的滋味。曾經沒結婚的時候,兩個人好像有無數的話要向對方說,總是說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