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業圈,有這樣一句話,「3年決定生死,5年站穩腳跟,8年打下基礎」。數據統計顯示,國內平均每分鐘會誕生8家公司,其中絕大多數撐不過3年,創業失敗率為80%,能堅持到第8年的,少之又少。
今年是伯索雲學堂深耕教學OMO場景的第8個年頭,如今伯索已經成為29000+教育機構,百所萬人大校實踐教育OMO的選擇。能得到客戶的充分認可,源於伯索雲學堂創始人陳志飛和全體伯索人對「始終以客戶為中心」理念的堅守,以及致力於用科技為教育行業賦能的執著。
從不懂行到決定入行
陳志飛是理工科出身,1998年從南京大學畢業後,就入職了全球領先的綜合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中興通訊,擔任研發工程師。此後,憑藉過硬的專業和業務能力,陳志飛逐步晉升為中興利比亞子公司總經理,在利比亞任職3年間,將公司的年營收從100萬美元提高至8000萬美元,積累了豐富的商業和運營管理經驗。
隨著工作和生活越來越得心應手,陳志飛開始不滿足於現狀,他期待在更廣闊的領域提升自己的價值,但在此之前,他需要先充充電。2007年,陳志飛通過ChaseDream申請前往加拿大IVEY商學院攻讀MBA,作為國內早期的商學院申請與職業發展交流平臺,求學申請的過程中,ChaseDream便利的在線化簡歷指導服務讓他有了很大的觸動,利用在線技術解決教學問題的想法隨即開始萌芽。
2011年,MBA一畢業,陳志飛就立即購買機票,飛往在當時有著「中國教育縮影」的北京海澱黃莊,他要親身、實地的了解什麼是「中國教育」。按照陳志飛的說法,當時的他對國內教育市場似懂非懂,只知道新東方、好未來。
「僅在海澱黃莊的一棟樓裡,就琳琅滿目的掛滿了新東方、立思辰、學大、精銳、高思等數十家教培機構的牌子,學生範圍輻射了周圍兩平方公裡的多所知名大中小學。」陳志飛回憶,「一到上下學尖峰時段,街道上幾乎都是前來接送孩子的家長。」
市場需求有了,那供給端呢?環顧一圈,憑藉多年的網際網路商科背景經驗,陳志飛認為,產品圍繞場景設計的情況下,不同場景對工具的需求不同,但彼時的網際網路音視頻服務主要集中在商務會議領域,套用到教學場景中,幾乎無任何實用性可言。
恰巧,全球技術高速發展下,當時搭建軟體所需要的終端設備也有了突破,諸如iPad等觸屏式輸入設備推出,極大的滿足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手寫輸入的便捷性需求,市場出具規模,用戶習慣也被培養了出來。既然市場和供給端已同時就緒,陳志飛認為,可以「搭班子」了。與此同時,公司需要一個能承載的「利用在線技術真正解決教學問題」這一理念名字。
「伯索」的由來:助力教育機構成為系統性學校
2012年,伯索科技在南京成立,「伯索」這個名字乍一看有些奇怪,也讓人難解其意,實際上它的靈感來自兩個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Plato(柏拉圖)和Socrates(蘇格拉底),二者英文名前半部分的組合,就是「Plaso」,「伯索」是它的音譯。
Socrates終生從事教育工作,有著豐富的教育實踐經驗和自己的教育理論,他認為探究知識本源的方式是「問答」,為啟發式教學奠定了基礎,時至今日,「問答法」都在被教育行業廣泛應用。也因此,在深耕行業和精心打磨產品兩年後,2014年8月,伯索推出的第一版在線互動教學產品,就叫「伯索問答」,因為陳志飛認為,「問答是探究知識本源、信息組織和表達最有效的方式。」
Plato師承Socrates,在繼承老師「問答法」教學理念的同時,他還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提出完整的學前教育思想並建立了完整的教育體系的人,並基於此建立了西方第一個有完整組織的系統性學校。選擇結合Plato的名字,是因為伯索雲學堂希望通過教學OMO全場景解決方案,助力教育機構成為系統性學校。
成為客戶真正的技術官和產品官
和大多數創業公司一開始只能通過小客戶試水不同,憑藉過硬的產品和服務,在沒有一個銷售人員的情況下,伯索雲學堂拿下的第一個客戶便是萬人大校——江蘇書人教育。此後,口碑效應下,伯索雲學堂又陸續和廣州卓越教育、深圳邦德教育、鄭州大山外語等區域龍頭教育機構展開深度合作。區域龍頭的選擇代表的是趨勢導向,是純粹的市場行為,說明伯索雲學堂是獲得市場驗證的。
隨著YY、VIPKID、猿輔導、作業幫等在線教育機構相繼破局,2017年,中國在線教育產業規模突破1600億元,用戶規模高達9000萬人,國內的在線教育大幕徹底被拉開。
在幾家區域龍頭的引薦和影響力輻射下,伯索的客戶很快的便覆蓋了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近千家教育機構,客戶多樣化起來,問題也就來了:每個機構的規模、特點不同,對於教學產品的理解和需求也就不同,商用後實現的價值更不同。
基於不同用戶的反饋,以及綜合評定用戶需求的「優先級」,伯索雲學堂的技術團隊和產品團隊以平均每月2次產品迭代的速度,快速將線上服務從課後到課中、課前場景延伸,核心功能涵蓋了直播課、錄播課、在線網校、在線作業批改、在線答疑輔導和在線教研,實現了對1 V 1教學、在線大/小班課、錄播課、公開課、雙師教學、在線網校、教研備課、在線作業批改、在線答疑輔導等多種教學場景的覆蓋,形成了教學環節的全流程鏈路。
「伯索雲學堂時刻聚焦產品,致力於成為客戶真正的技術官和產品官。」這句話並不是說說而已,它已經被深刻的刻進了伯索雲學堂的基因。這裡有兩個例子:
一個是伯索雲學堂的「電子白板」。當前,市面上大多數電子白板不具備下滑延展功能,一屏寫滿了就只能翻頁到下一頁才能繼續。根據客戶的共性需求,伯索雲學堂的電子白板可實現延展下滑,保障了板書的完整性。
另一個是伯索對「用戶數據安全」的敬畏。作為2B產品,面對的是兩類群體,客戶和用戶,客戶是學校,用戶是老師和學生,當二者訴求發生衝突時,伯索雲學堂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當前,大多數在線教學平臺採用的都是用戶註冊模式,也就是老師和學生只能通過個人信息在平臺上註冊才能使用這些產品,但對於教育機構而言,這是極大的數據安全隱患。試想一下,如若平臺在掌握老師和學生的信息後,利用師生之間的粘性,用高薪將老師聘請到自己的平臺上授課,平臺和老師之間的生產關係就徹底發生了變化,這對於教育機構來說,將是毀滅性的災難。
基於這一考量,伯索雲學堂放棄了用戶信息註冊的便捷性,通過後臺帳號註冊制,杜絕了任何與老師和學生信息接觸的可能,保障教育機構的信息安全。伯索平臺目前僅學生用戶數就超過了500萬人,如果採用個人信息註冊制,那麼伯索在資本市場的估值將遠高於現在。
這只是伯索雲學堂8年來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眾多實踐中的兩個例子。在伯索雲學堂,產品、運營、銷售被並列劃分為一線部門,在對客戶的地域、規模、需求進行分層後,採取「3V1」服務制,形成3個一線部門人員+客戶,四維一體化的服務模式,讓所有一線員工真實體驗客戶需求。一句話總結,就是「技術為產品服務,產品為客戶服務」。
過去8年,伯索雲學堂經過不斷的產品迭代,實現了對課前、課中、課後線上教學場景的全覆蓋。近日,伯索雲學堂又推出了全新產品版本「伯索+」,在原有的技術和功能基礎上,新增伯索雲學堂智慧教室解決方案、直播課堂5.0,以及題庫與測評,實現了對線上(課前、課中、課後)和線下教學的全場景覆蓋,完成了從好用的系統、工具向智能系統、工具的進化,達成了伯索產品階段性戰略目標。
陳志飛介紹,「伯索+」的「+」體現在四個方面:加入了伯索雲學堂智慧教室解決方案,實現對線下場景數位化改造;與優質的內容提供方合作;充分應用人工智慧技術,成為一個智能的系統;未來將持續在教育行業深耕,為行業賦能。
未來,伯索雲學堂將持續聚焦教學場景,在AI教學、優質內容的引入、智能硬體等方向上不斷探索和發力,打造優質的產品,服務客戶,成就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