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 發布時間:
作者:高雅 發布時間:
四月舉辦的第一屆深圳設計周上出現了幾本臺灣教科書。豐富的色彩和抽象的插畫,讓它們看起來更像是設計精美的雜誌刊物。
這是陳慕天、林宗諺和張柏韋這三個理工科男生在 2013 年發起的教科書改造計劃,他們為此成立了一個叫做「美感細胞」的組織。教科書具體來說,涉及臺灣地區的國小一年級、三年級和五年級的國語、數學、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英語五個科目,目前已經有 200 多所學校在試用。
「好看」,這是你看到這些教科書的第一反應。
陳慕天大三的時候參與時代基金會 YEF (The Young Entrepreneurs of the Future)計劃,作為代表去參訪歐洲的設計產業。有了對比之後,陳慕天才發現臺灣設計在審美上的差距,他在 TED Taipei 的演講中對比了歐洲城市和臺灣城市的市徽,他認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市徽代表「一個執政者對於都市美學的想像」,而後者並不如人意。
這讓陳慕天開始思考美感教育這件事情。他與朋友林宗諺和張柏韋聊過之後發現大家都有同感,「那就做點什麼吧」,美感細胞的誕生過程大致就是這樣。
「好的美感教育有兩個重點,第一點,一定要平易近人,不能太高深、太乏味;第二點,要長時間的薰陶」,他曾在採訪中說。
小學生教材成了一個誘人的切入點。「首先它好做,小學生教材內容簡單,容易發揮設計;其次無論你生活在鄉村還是城市,無論你有沒有錢,課本肯定是每個人都會用到的」;另一個考慮是,小學生升學壓力比較小,用來做試點實驗更容易被接受。
1996 年之前,臺灣中小教材和內地一樣,都是統編制,由「國立編譯館」統一編寫出版,1996年小學教材出版全面開放,隨之,高中、初中教育出版市場相繼開放。2000 年中小學教材出版完全進入審定製階段,2002 年以後,「國立編譯館」就主要負責中小學教材的審定了。政府政策的放鬆,是臺灣能誕生像美感細胞這樣試圖改造教材、影響教育的小組織的大前提。
康軒、翰林和南一出版社是臺灣中小學教材出版市場上佔據市場份額最大的三家出版社,美感細胞拿到了康軒和南一的內容免費授權,設計和印刷歸美感細胞負責。目前,這些教科書都是實驗教材,由於直接送審門檻高費用龐大,美感細胞選擇免費送給老師試用,但如果試驗效果良好,且之後通過審定推進體制內的話,出版社便會投入資金設計和印刷。
拿到內容授權後,美感細胞便需要開始著手改造計劃了。第一本書是與臺灣新竹市香山區大湖國小五年級合作,設計是用「30 分鐘的咖啡」說服朋友義務幫忙,13 個設計師分別負責一個章節。林宗諺對好奇心日報說,「那個時候什麼都不懂,只有滿腔熱情。因此問題也比較多」。
問題之一,是設計師天馬行空的發揮讓教科書失去了部分功能性。色彩過於鮮豔,小朋友不知道看哪裡,容易分心;字體不是標楷體;課本最工具性的生字位置很難找到;沒有地方做筆記......老師和學生給出了很多反饋。
他們這才明白,美是不能喧兵奪主的。「設計是在一個框架裡解決問題,首先應該考慮功能性的東西—這個課本如何讓老師更好教,然後再把美的東西加進去。」林宗諺對《好奇心日報》說。
三個男生扮演的基本是溝通者的角色。和出版社溝通內容和編輯、和老師與學生溝通使用反饋和改進建議、和設計師溝通得來的調查、反饋以及設計方向,除此之外,要讓美感教科書走到體制內,他們還需要民眾和政府的支持。
陳慕天是交大學生會會長,並跟著學長創業承接政府專案,有一些與政府打交道的經驗。要把教科書做好看之前也有人提過,但是政府不同意,林宗諺舉了一個稍微極端點的例子,比如說一張打領結的小鳥的插圖,「會讓人覺得帶有掐死的意象」。
為了讓政府放鬆法規,除了直接的溝通,美感細胞要先讓臺灣的民眾接受,這會大大增加教科書改造計劃的成功機會。他們在學校和團體社群中頻繁舉辦演講、參加活動推廣美感細胞的概念,他們把每次給試點學校的小朋友送書、老師和學生的反應和反饋製作成紀錄片發布在網上,同時大量的媒體曝光讓他們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公信力。
不過這些沒有一個環節是盈利的。美感細胞的資金來源於眾籌、企業的私下贊助,以及營銷比賽。美感教科書第二季在 flyingV 網絡募資平臺眾籌獲得約 560 萬臺幣的資金,募資內容裡確保信息透明翔實。與此同時,他們正在籌備一本書,《美感教科書設計思維大補帖》,讓大家了解到在這個過程中不同利益方的需求、教科書產業面臨的結構困境、設計師在設計教科書時觀察到的問題,以及他們的投入與想像等等。
互動感和想像力是教科書改造計劃的大方向。林宗彥認為,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要讓學生主動學習,一定要有激發他們的興趣的設計。第一本教科書上的寫了一筆的田字格,每個小朋友都可以創造自己獨一無二的課本;國文課本裡設置「本課密碼」的小遊戲,鼓勵學生們在插圖裡找藏起來的密碼,順便學了拼音;讓小朋友通過尾巴猜動物等等。
除此之外,美感教科書在細節處加入了很多細心的小設計。封面增加折頁,方便老師學生標註學習進度;避免用純紅色和藍色等一些色盲或色弱無法辨別的顏色;畫圓規的小手;重點標註等等。
設計數學課本的方序中,曾經幫五月天設計過專輯封面,並多次獲得金曲獎專輯包裝設計獎。他用積木遊戲的概念設計封面,「解數學題就像是玩遊戲」,方旭中說,「內容涉及上,會使用找線索等引導方式,也會增加空白區域讓孩子練習」。
「因為就是增加很多圖案,然後也不會有很密密麻麻的字」,此前有一位叫晨翎的小朋友在接受採訪時說道為什麼喜歡美感細胞設計的教科書。由於人和人之間的差異,爭議永遠在「這到底是增加學生的興趣還是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隨著精美的設計而來的是高昂的成本。臺灣教科書的定價是固定的,因此出版社的成本限制很大。林宗諺透露印製一本三四十頁的教科書大概 90 臺幣,這還不包括高昂的設計費用和其他隱形成本,而現在一本康軒出版國小五年級的課本售價也是 90 臺幣。按照他們的排版方式和材質使用,批量生產之後成本遠遠大於現在的教科書。
「美感教育真的很重要,但要求美感到希望打破用紙、設計、規格的限制,隨之而來的高單價教科書,家長們是不是願意負擔?地方政府是不是還會用議價方式來壓迫出版社?就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了」,暗黑教育出版株式會社在 Facebook 上評價道。
而大眾對美感各有看法,對什麼樣的美感教育是合適的問題上,想法也不一樣。
「常有人跟我們說『為什麼你們的就是美的』。我們從來沒有說這是唯一的標準。美是很主觀的。不同時代不同背景對美有不同的定義。我們告訴孩子有很多種呈現的方式,也許有些你很喜歡有些你不喜歡,但是我們有義務讓你看到」,林宗諺對《好奇心日報》說,「大家對美感教育有自己的想像,有些人會說真正改的是老師教學的方式、或者是制服。但我們還是應該挑一個我們相信的題目去做。」
題圖、文中圖來自:美感細胞。
本文轉載自好奇心日報,作者高雅,原標題為《三個臺灣男生想讓教科書更有「互動感和想像力」,他們的確也做了一點事》。
1、本文是
芥末堆網轉載文章,原文:
好奇心日報;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