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喝牛奶,牛奶不僅味道香醇口感好,裡面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各種礦物質,可以很好的強健骨骼、補充營養,發育中的青少年喝牛奶還可以促進生長發育,讓個子更高。並且牛奶中的一些成分具有緩解疲勞,鎮靜安眠的功效,睡前來一杯牛奶還可以助眠。不過,有的人卻與牛奶「八字不合」,一喝牛奶就拉肚子。那麼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吧。
其實,喝牛奶拉肚子可能和個人體質有關。研究表明,亞洲人中乳糖不耐受的人群高達90%以上,也就是說大部分中國人其實天生乳糖不耐受。乳糖需要在乳糖酶的催化下才能分解,而有一部分人由於體質的關係,體內不能產生乳糖酶,導致牛奶中的乳糖進入人體之後不能被很好的吸收、利用,從而出現腹脹、腹瀉的症狀,這就是乳糖不耐受。既然大部分中國人乳糖不耐受,那為什麼醫生還鼓勵大家喝奶呢?還能不能好好喝奶了?
乳糖不耐受還能喝牛奶嗎
答案當然是可以的,不過要因人而異。研究調查發現,80.3%的中國人可以在攝入大約200ml牛奶的情況下,身體不會產生任何不良反應,也就是是大多數人只要在喝牛奶的時候,控制好飲用量,每次不要超過200ml,是不會產生乳糖不耐受反應的。少量多次的喝奶,即使本身有乳糖不耐受,但也不會表現出來。故而絕大部分人是可以喝牛奶的,但是需要在喝的時候控制好數量。不過也有一些人即使只喝了一點點牛奶,也有可能會發生嚴重的乳糖不耐受反應,這部分人就不能喝牛奶,否則的話有可能對健康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傷害。同時,為了減少乳糖不耐受對人體的傷害,大家也可以嘗試下面這些科學喝奶的辦法。
科學喝奶的方法有哪些
1、少量多次
大多數人發生乳糖不耐受的症狀很多時候與一次性攝入過多乳糖有關,而少量多次喝奶可以讓胃腸道更好的適應消化乳糖。將牛奶和餅乾、蛋糕、饅頭等食物搭配一起吃,還可以起到「稀釋」進入體內的乳糖的作用,進而可以有效緩解或者避免乳糖不耐受的症狀。
2、避免空腹喝奶
有一部分朋友喜歡在早晨起床之後來一杯牛奶,開啟活力滿滿的一天,但其實空腹喝牛奶容易出現腹瀉的情況。胃腸道中沒有其他食物的情況下,牛奶在胃腸道中的停留的時間比較短,這樣一來就會導致牛奶中的乳糖還沒有來得及被小腸分解、吸收就進入大腸,從而出現胃腸道不適。大家喝牛奶最好在餐後1到2個小時內喝,這個時候喝奶可以讓牛奶中的成分得到最大程度地利用。
3、飲用乳糖含量低的奶製品
目前市場上有面向乳糖不耐受人群的乳糖含量較低的奶製品,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飲用合適的產品來代替牛奶,降低乳糖不耐受發生的概率。同時,羊奶、駱駝奶中的乳糖含量相對較低,而營養成分並沒有下降,大家也可以選擇飲用其他奶製品。
總的來說,雖然大部分中國人都有乳糖不耐受的情況,但這並不代表就不能飲用牛奶了,大部分人只要使用科學的方法喝牛奶,並且將每次飲用的數量控制在一定範圍內,還是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乳糖不耐受症狀的發生,希望乳糖不耐受不會成為大家不再喝牛奶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