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丹| 發掘家的靈魂,是設計師的價值所在

2021-01-21 PChouse

【太平洋家居網 設計頻道】相比於視覺感受、產品選擇家具品牌等,業主的居住體驗更重要。這是理居設計的設計總監羅丹從事設計行業多年最大的收穫與思考。在設計之前,設計師要花很多的時間去了解業主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他們對家憧憬嚮往。

設計師  羅丹

       對於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感受,可能是自我在家中的隨心獨居,也可能是與家人在一起度過的散漫時光。羅丹希望通過空間環境的設計,讓業主的這些記憶變得更加美好。一套房子有自己內在的靈魂,會對住在裡面的人產生影響。而挖掘每個家的靈魂,是設計師的價值所在。以專業的角度對業主本身的生活方式進行梳理,讓家居設計達到美學和實用性上的一致。

做純粹的設計

       08年,羅丹踏入設計行業,加入北京博洛尼。離開北京,她來到福建最大的辦公家具企業做店面設計,這樣的工作經歷練就了她在短時間內就能對空間整體有很強的把控能力。兩年前,在認識理居創辦人陳哲和阿彬,了解了理居的團隊理念之後,羅丹選擇加入理居設計,成為理居的設計總監。

羅丹設計作品:Vintage博主藏寶箱般的家    

        工作流程梳理清晰,尊重設計師的設計理念,與客戶溝通程度高,讓業主意識到設計自身的價值……在理居設計,設計師可以純粹地做設計,揮灑自我的靈感。在羅丹看來,這是理居設計吸引她的獨特魅力。

羅丹設計作品:Vintage博主藏寶箱般的家

傾聽者與溝通者

       做好家居設計,設計師除了要具備專業的技能,還必須是一個好的傾聽者與溝通者,把握好業主的需求與感受。每個客戶有不一樣的故事,溝通的過程富有有挑戰但很有趣。客戶是否願意將自己的想法分享給設計師,這對於設計師而言是一個考驗。

       羅丹回憶自己曾經接觸過的一對夫妻,在最初進行設計的前期溝通時,她了解到夫婦二人正面臨婚姻危機。作為設計師的羅丹本著對業主負責的態度,依舊順利完成了這一項目。多次與他們私下交流。幾年過去,他們沒有分開,生活得很幸福。業主對羅丹說,房子裝修好後,工作很忙,但是每每半夜下班到家,玄關都亮著一個歸家燈等他回來。儘管工作壓力很大,但看著這盞亮起的燈,知道有人等他回來,就感覺為了這個家是值得的。一盞歸家的燈,一對相守的夫妻,一個溫暖的空間。如同羅丹所言,良好的溝通能夠讓設計的最終呈現更契合居住者的嚮往,收穫一個更美好的生活。

    

羅丹設計作品:這個家裡有個「不正經「客廳,小孩也可以沒有」規矩「

用設計延展生活更多可能

       疫情期間,羅丹基本都在家裡,難得有時間,可以陪家人度過一段愉悅的時光。這段特殊的日子讓羅丹對家居空間的功能性方面展開了個人思考。長時間在家中,如何去設計和協調家庭閱讀角、辦公區、娛樂區這些區域,如何實現家居空間的多變性,如客廳區域,上一秒它還是家人閒聊看電視的休息區,下一秒又要變成可以跳舞、健身的運動區。這些變化讓羅丹有了對家居設計的新感知與新思考。

     羅丹設計作品:這個家裡有個「不正經「客廳,小孩也可以沒有」規矩「

        羅丹認為,這段時間所經歷的,會讓人們對居家空間的關注點,從家居設計的物質層面轉向生活方式與精神體驗層面。目前理居團隊在做的幾個項目中,對於玄關過渡區設計的關注,即是與當下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相關。經歷過疫情,人們更想在玄關處脫下外套,洗洗雙手,或者讓玄關區與生活陽臺相連接,家務動線都在家居外圍。這樣的設計會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重視。

以下為採訪實錄:

【PChouse】 最近有了解到理居換了新LOGO,那麼未來理居的定位是否也在發生著變化?

【羅丹】        理居設計採用了全新的LOGO,是為了更直接簡單地傳達團隊的理念定位。新LOGO扁平化的設計,凸顯的是理居設計所秉持的「連接」概念。室內設計是連接人與空間的職業,理居設計希望能夠接觸更多新鮮有趣的東西,給團隊提供更多靈感與機會,將對美學和設計的理解與更多的領域結合起來。

【PChouse】廈門的設計是否有著一定的在地特徵,具體到當地業主對於設計的需求這方面?

【羅丹】       廈門的地理環境和氣候都比較特殊,這也使得這裡的家居設計具有一些在地特點。比如,廈門人都愛喝茶,幾乎所有的家庭都會有一個泡茶區。閩南地區重視風水,每家都會有一個小佛龕,為了將這些傳統風俗和現代設計更好地結合,我們在設計中也用了很多心思。

【PChouse】 當下很多行業包括很多設計師都在嘗試直播和視頻,您如何看設計師直播熱這一現象,這會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嗎?

【羅丹】        在不能出門的情況下,很多設計師都選擇了直播方式,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覺得,疫情過去,隨著工作節奏的加快,設計行業直播量也許會減少,但這種形式會一直存在。直播的傳播成本比較低,它讓設計行業之間有交流機會,給予客戶更多的機會了解設計到底是什麼。直播在互動層面的意義遠遠大於它的便利性,我們可以通過直播來表達團隊的理念、觀點,獲得業主和同行的理解。

【PChouse】  理居設計可以說是在廈門以及全國有一定知名度的設計機構,那麼您覺得理居設計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哪些方面?

【羅丹】          理居最核心的就是非常專注於設計,並能站在客戶的角度詮釋設計的價值。家居設計不像普通的買衣服,你買到什麼樣子就有什麼樣的體驗。設計,很有可能圖紙和實物不是一樣的感覺。我們希望能夠承諾給客戶設計的穩定性,他們想要的感覺我們會了解,然後穩定地提供出來。

 

相關焦點

  • 羅丹塑造人類痛苦的靈魂
    羅丹塑造人類痛苦的靈魂奧古斯特·羅丹( Auguste rodin,1840-1917),法國雕塑大師,被譽為「現代雕塑之父」。英國學者赫伯特·裡德在《現代雕塑簡史》中把羅丹放在西方現代雕塑史的開端,與「現代藝術之父」塞尚相提並論,認為「羅丹的現代性在於他的視覺寫實主義」,「正是羅丹恢復了雕塑藝術的雕塑價值本身的意義」羅丹崇仰古希臘雕塑家菲迪亞斯和義大利文藝復興巨匠米開朗基羅,同時反叛19世紀中葉崇尚古典與矯飾的學院派風格,而從法國本土傳統的哥德式藝術中汲取靈感。
  • 羅丹《思想者》的中國新家,究竟神奇在哪?
    羅丹《思想者》的中國新家,究竟神奇在哪?在後來的了解中才知曉,這座公園不僅收藏了世界各地藝術家的雕塑精品,居然還珍藏了法國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創作的三尊雕塑,其中一尊更是家喻戶曉,這就是羅丹的代表作《思想者》。
  • 雕塑家男神羅丹和他的「情人」來啦!
    這個曾經在20世紀撼動過法蘭西土地的青銅巨人,在跨越了一個多世紀之後的今天,在這片華夏大地,即將又一次被賜予全新的生命,那是藝術的力量,那是銘刻於靈魂的經典。   2016年9月27日下午四時, Art100Beijing空間即將迎來《唯一的思想者—羅丹雕塑原作展》,此次展覽的作品由著名華人收藏家嚴陸根博士提供,並由法國政府和羅丹美術館共同授權原版翻模鑄造,並出具作品認證信息,該作品為第24/25版。
  • 羅丹名作「思想者」或應名為《哀悼者》,大英呈現羅丹往事
    展覽將持續至2018年7月29日,與此同時,關於這位著名雕塑家的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也被一一公開。羅丹《思想者》1881年,41歲的法國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初次來到倫敦。在一次大英博物館的參觀中,他在看到帕特農雕塑後,便立即被這些古希臘傑作的美麗所吸引。
  • 壹美閱讀:《羅丹給青年藝術家的信》
    這一期活動主要與大家分享著名雕塑家羅丹先生寫給青年藝術家的一封信。在線閱讀羅丹給青年藝術家的信(節選)作者:奧古斯特·羅丹朗讀者:唐賽(視覺平面設計師)青年們,想做「美」的歌頌者的青年們,在這裡你們找到一個長期經驗的撮要,這也許對於你們是高興的事。但願「自然」成為你們唯一的女神。
  • 羅丹:《沉思者》的締造者 現代雕塑之父
    從苦難中錘鍊出雕塑家羅丹雖於中、晚年擁有相當的成就與名氣,並成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雕塑家,但他的前半生過得並不順利,一度為了生計而考慮放棄藝術之路。羅丹的藝術事業可說開始自一次義大利之旅,他飽覽佛羅倫斯等古典藝術之都,深受米開朗基羅等文藝復興大師的感動與啟發。
  • 畢宏宅邸:羅丹和他的雕塑世界
    塞納河以南,有一處羅丹曾經度過九年時光的地方,這裡是執著於藝術、注重於表現人物心靈的精神世界, 這裡為19世紀停滯了的雕塑藝術注入了新的靈魂,這裡就是羅丹美術館。
  • 羅丹的雕塑《巴爾扎克像》,西方雕塑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偉大作品
    羅丹的作品中,除了家喻戶曉的《思想者》之外,另一件在藝術史上最受關注和議論的就是《巴爾扎克像》了。這件羅丹晚年所作的《巴爾扎克像》,是受法國文學家協會的委託創作的。而最終歷經五年時間才完成的《巴爾扎克像》也並沒有得到法國文學家協會的投票認可,於是羅丹將這件作品安放在自己家中的花園裡,直到羅丹去世後才最終被後人追認為是一件劃時代的偉大作品,並將它安放在巴黎的街頭供世人瞻仰和膜拜。
  • 評展|榮宅的精美遮住了展品,羅丹的笨拙卻又那麼激進
    大英博物館的「羅丹和古希臘藝術」採用對比式陳列,將古希臘雕塑原件與羅丹的致敬作品並列講述古代文明對於當下藝術的意義。本欄目歡迎投稿,投稿郵箱:dfzbyspl@126.com,郵件標題請註明「評展」。評星:三星半在北京一眾獨立非盈利藝術空間中,掩體實驗空間是地理所在極為特殊的一處。如果說多數獨立空間位於民居胡同,不時圍繞社區藝術和關係美學持續散播當代藝術的社會屬性的話,那麼位於地下的、曾經作為軍事建築的掩體空間,則為藝術的表達帶來了與眾不同的場域特性;相應的,有多少特性,便有多少限制於挑戰。
  • 羅丹雕塑與中國園林相結合?港媒:法國藝術尋求「落地」中國
    參考消息網9月8日報導 港媒稱,據巴黎大區旅遊局說,雖然許多到訪歐洲各國首都的亞洲遊客在售賣由著名設計師設計的時裝和包包的商店和精品店裡掃貨——當然,巴黎以豪華的百貨商店出名,但對2017年來法國首都的110萬中國遊客(包括中國香港遊客)來說,參觀博物館、紀念碑和其他文化景點的人最多,吸引了97%的遊客,城市漫步排在第二位
  • 羅丹《思想者》是哀悼者?
    【新華社微特稿】法國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的作品《思想者》聞名世界。這尊青銅塑像在不少人看來是在沉思,但英國大英博物館展覽負責人、古希臘雕塑專家伊恩·詹金斯依據塑像的體態語言推斷,它應該名為《哀悼者》。詹金斯說,羅丹深受古希臘雕塑影響,在藝術學校學習古希臘雕塑藝術,1881年至1917年至少到訪大英博物館15次,觀看希臘帕特農神廟雕塑,但是從未去過希臘。「羅丹知道那個時期(古希臘)雕塑的一切。」
  • 探尋雕塑的「前世」|羅丹扮演起但丁的角色,將古典融入新美學
    許多雕塑家也會以此為素材進行創作,記錄運動員們運動時矯健的身姿也成為這些雕塑家的追求。希臘的神話傳說也是另一個重要源泉。在神話傳說中往往體現出了希臘人對自然力量的崇拜,以及對於未來的純潔憧憬。在希臘神話中的神和人不僅具有相同的身體結構,還具有相同的品質和性格。
  • 疫情之下,設計師們對家的再定義
    或許這是成年後第一次如此長久地與家「親密接觸」,在收拾老物件、翻閱舊照片之時,開始認真琢磨家的意義。疫情帶來的不僅是生活節奏的改變,還有對家的理解。在疫情之下,許多設計師的工作節奏都被打亂,原本的項目計劃有很多改變、推遲甚至是取消;但同時,設計師也因此能夠重新思考生活,運用設計加深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為家庭、生活、社會注入新的設計靈感和力量。
  • 羅丹的思想者:你在想啥呢?
    申祁頡/文就算你不知道羅丹,但一定知道「思想者」,因為,這座雕塑實在是太有名了。羅丹是西方雕塑史上劃時代的藝術家,他的雕塑《思想者》被譽為羅丹藝術人生中的裡程碑,也因此使羅丹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雕塑家之一。
  • 古典主義時期最後一位雕塑家羅丹,他怎樣把人物刻畫的如此逼真?
    奧古斯特·羅丹,是法國最偉大的雕塑藝家,他的作品堪稱世界最頂尖的藝術作品。羅丹1840年11月12日誕生於巴黎一個平民家庭,1917年11月17日卒於默東。父親是警察局警務信使,母是鞋工人。幼時家境貧寒,他沒有條件上大學深造,學藝術是在免費的工匠學校,也到羅浮官觀摩自學。
  • 從未相遇的羅丹與賈科梅蒂,終於在西班牙「相遇」了
    羅丹處在的是一戰之前的世界;而對於賈科梅蒂來說,他所描繪的是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歷史時期。羅丹是法國著名雕塑家。他從小喜愛美術,其它功課卻很糟糕,在姐姐瑪麗的支持下,父親把他送進巴黎美術工藝學校。羅丹14歲隨荷拉斯·勒考克學畫,後又隨巴耶學雕塑,並當過加裡埃·貝勒斯的助手,去比利時布魯塞爾創作裝飾雕塑五年。
  • 羅丹:收藏是重新學習的開始
    明代銅鎏金大白傘蓋佛像  明代銅鎏金大白傘蓋佛像:此件作品原為宮廷贈與藏傳佛教高僧的貢品,後流入日本被德川家康家族收藏,目前成為羅丹的佛像收藏中非常重要的藏品  更深遠的生命經驗  羅丹總是在世界各地,但就算離開自己的房子,他也儘量與自己藏品建立連結。
  • 羅丹:開到荼靡的愛情
    當我還不認識羅丹的時候,13歲遇到巴黎東南部的諾章美術學校校長,也是雕塑家的杜波依士·保羅,杜波依士初次看到我的作品,衝口而出的第一句話是:「你是否曾向羅丹學習過?」他受命雕法國大文豪巴爾扎克的雕像,眾所周知,巴爾扎克肥胖臃腫,腿又粗又短,他連續雕了17尊都不滿意,是我在他身旁提醒他:「不如讓她穿件袍子,把它肥大的軀體完全包起來。」
  • 羅丹創作《思想者》時從混沌到清晰,經歷了怎樣的故事
    羅丹雖然出生在藝術之都大巴黎,自小喜愛藝術,但由於家境貧寒,交不起學費,遲遲無法進入藝術院校學習。後來,在姐姐瑪麗的強烈支持下,他才有幸進入巴黎工藝美術學校接受藝術教育。姐姐為了供養羅丹學習,甚至身兼數職,每天早出晚歸,掙來的錢才可以勉強支付起學費,就這樣,姐姐用兩年的青春,換回了羅丹在巴黎工藝美術學校學習兩年的時間,因此,姐姐成為羅丹一生最敬愛的人。
  • 中國書畫家範曾與法國青年聊羅丹
    新華網巴黎6月20日電(記者尚栩)中國著名書畫家範曾當地時間20日下午在位於巴黎的羅丹博物館進行演講,與法國青年雕塑愛好者交流,向他們闡述了一位東方藝術家眼中「羅丹的意義」。範曾說,因為自身性格與羅丹相像,所以對其作品有著「發自內心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