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會」說不「的時候,一方面說明他們逐漸樹立了自我意識,但同時這也是孩子開始學習頂嘴的重要信號。
允許孩子「頂嘴「,相信很多家長都知道有哪些好處。
好處一:勇敢地講出自己的訴求
孩子總又長大的一天,以後他們是要離開父母闖天下,為了避免他們面對挫折時惶恐無助,不如從小就教育他們摔摔打打,在自己覺得不合理的情況下,勇敢講出自己的訴求。
孩子在頂嘴的過程中,會將心裡話說出來,這樣,有助於長輩對孩子的了解,確切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如果孩子把事情憋在心裡,這樣不利於孩子成長。
好處二:孩子不盲從,不畏懼權威
如果父母長期「壓迫」孩子,孩子們就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而不敢說不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在生活中對父母言聽計從的孩子通常底氣不足,不敢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以免引起別人的非議。所以,在大家爭論問題時,孩子也只是「隨大流」。
這時,父母如果想自己的孩子不盲從,畏懼權威,就要學會鼓勵孩子,讓孩子說出自己的看法。也許,孩子在說自己心裡想法的時候是以頂嘴的方式呈現,但是這也不失為增強孩子主見的一個好方法。
好處三:培養孩子的認知思維
一個人認知能力是靠他的思維形成的,因此,要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除了要學習好課程文化外,最重要是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例如,你覺得孩子放學回到家不是第一時間做功課而是玩遊戲,你在教育他的過程中,他頂嘴了。你就讓他說完,等他說完以後,你逐句和他分析,他講過的內容哪裡有問題,從而增強他對問題的認知能力。
好處四:父母也能從中學習
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在孩子的身上,我們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的。我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也許,在孩子頂嘴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孩子將一些新穎的建議或者想法表達出來,是值得父母學習的。
當孩子和你頂嘴時,你先不要著急,不要一句話就把他的行為否定。你應該細心聆聽他的訴求是否合理,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原因一:家長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
由於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有種「恃寵生嬌」的態勢。為了避免孩子在家裡橫行霸道,這些家長認為,採用「從嚴」的教育方式,可以在孩子心目樹立絕對的權威。
原則二:能夠給家長減少麻煩
在公園看到別的小孩在哭鬧,父母就覺得很煩心;如果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孩子不懂事,魯莽,父母就會覺得很沒有面子。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要求孩子在公共場合或者別人面前要絕對服從父母的安排。
歸根到底,是"惰教」心理。
儘管我們知道允許孩子「頂嘴」有諸多好處,但如果孩子的「頂嘴」只是為了情緒發洩或者一味任性,這種「頂嘴」也是不應該被允許的。
這種「頂嘴」主要表現為不好好說話,因為一旦「好好說話」他就講不出個道理來,他的目的也就達不到了。
因此,家長一方面要允許孩子「頂嘴」,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孩子用「不好好說話」來達到無理要求的目的。
雖然,一開始孩子並不是有意而為之,但如果家長一直放任不管,孩子就會將這種不恰當的交流模式一直進行下去。
1、讓孩子學會傾聽
想要好好地和別人溝通,首先就要學會傾聽。因此,父母要告訴孩子,別人說話的時候,一定要耐心、認真地聽,即使自己並不贊同對方的意見,但是也要積極地從對方的言談當中,積極地找出合理的地方,然後表示贊同。
這不但是溝通的技巧,也是一種基本的禮貌。
2、讓孩子學會使用得體的語言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人與人之間有不同的意見,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當孩子與別人對某件事情有不同看法時,最好能夠以商量的口吻來說也自己的意見。
如果孩子用「你根本不懂」、「你錯了,不是這樣的」之類的語言,來說出自己的意見,是很容易令別人反感的。
因此,父母要告訴孩子,即使他提出的是正確的意見,也不能作強硬、或者嘲笑的語氣,以免傷害別人。而是應該真誠地、坦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3、讓孩子學會寬容和忍讓
即使遇到了一位喜歡強詞奪理的人,父母也要讓孩子保持冷靜,不要讓對方影響到自己,因為只有自己先保持冷靜,才能讓對方慢慢地平靜下來。
有的孩子可能會覺得這樣做,自己太委屈了,但是,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想一想,也許對方的態度不好、情緒不穩定,是因為身體不舒服、或者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呢?
在這種時候,孩子如果能夠做到理解並體諒對方,那麼,相信事後對方一定會感激的。
4、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每個人都有說錯話或者做錯事的時候,所以,父母要告訴孩子,對於別人言談上的失誤,不要太過計較,更不要取笑別人。
因為自己也有出錯的時候,自己出了錯,也不希望別人責怪或者取笑自己的。只要父母教孩子學會換位思考,那麼,很多爭執都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