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初一時,跟很多人一樣,沒有關注什麼科學的學習方法,就是沿用了小學時的學習方法,「聽聽課、做做作業」,所以初一時成績很普通,而且忽上忽下,不是很穩定。進入初二後,人生觀世界觀開始變化,想通過讀書改變命運,想走出農村,想讓爸爸媽媽別再那麼辛苦。因為這份想法所以學習動力變得非常強大,學習也真的非常用功。當時還特別迷信孟子的那段話:「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當時,還找了一些勵志名言,如: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今日事今日畢等。我讓父親把這些勵志名言用毛筆寫下來,並貼在房間裡。在這些勵志名言的加持下,每天不到十二點是絕不允許自己上床睡覺的。當時我是住校的,學生在晚自習結束之後是允許點蠟燭繼續學習的。
有一次學到了十一點多鐘,真的很困,但又沒到十二點,於是我決定先趴在桌子上小憩一下,然後再繼續學到十二點。沒想到一下子睡過了,蠟燭燒到最後的時候,蠟燭油開始流淌,不僅燒到了我的書,還把我的頭髮燒掉了一塊。我相當於是被燒醒的,那時時間已經到十二點多鐘了,然後趕緊收拾收拾就到宿舍睡覺了。
那個時期每天十二點回到宿舍之後,簡單刷個牙,就斜躺在床上,只蓋個被角,不脫鞋,腳是露在外面的。睡到凌晨五點鐘左右就被凍醒了,腿是麻的,腳是冰冷的。我先到操場上把腳跑熱了,然後開始在路燈下讀書,每天如此。為什麼會傻到把腳放在外面呢?因為那個時候宿舍沒有鬧鐘,要是把腳放在被窩裡舒舒服服地睡覺,就會一不小心睡過頭,直到七點鐘早讀課鈴聲響起才會從夢中驚醒。為了少睡多覺,我只能用這種方式「折磨」我自己。我算了一下,每天吃飯、睡覺、休息加起來的時間沒有超過8個小時,每天學習要達到16個小時。我發現全校沒有人比我更刻苦,但遺憾的是我的成績卻不是最優秀的,我是班級第二名,年級前十名左右。這個成績跟我付出相比是不成正比的,看到兄弟班的那個年級第一的同學,一下課就在外面打桌球,而我的手裡總是拿著書。那時我一直覺得人家是天才,而我是一個智商不高的愚笨之人。然後用我們老祖宗的古訓,「笨鳥先飛,勤能補拙」來安慰自己。
人們常說命運之神會眷顧那些努力的人,而我命運的轉折卻跟我的外公去世有關。初二第一學期寒假我依然保持晚睡早起的戰鬥意志,每天五點鐘起身讀書,天漸漸亮了之後,我就到田野裡去大聲讀書。田野裡到處都有墳墓,但我並不害怕,因為心中有夢想。我甚至告訴自己,如果此生不努力,就會像這墳墓裡的人一樣,將來都會變成黃土一堆,沒有人記得我是誰,也沒有人知道我曾經來過。
那天是大年初三,我讀完書回到家大約八點鐘,姐姐告訴我外公去世了,這突如其來的消息讓我很震驚,我說,「不可能,年前我還給他送過酒呢?他身體好得很!」姐姐說,「真的,爸爸媽媽都已經趕過去了」。我到他們房間一看果然不在,我意識到,我的外公真的永遠離開我了。吃過早飯,我背著很多書踏著皚皚白雪之後的泥濘道路,一路讀書一路前行,步行了七八公裡終於到了我的外婆家。
看到很多人在那裡忙忙碌碌,進進出出,我的外公就躺在堂屋的草地上,我的媽媽眼睛都哭腫了,嗓子也嘶啞了。那時我沒有流淚,待了一會,我就背著書包跑到我小時候喜歡玩耍的大河邊,旁人無人地開始大聲讀書。我把內心的苦楚,對外公的思念都盡情地宣洩在了書本上。我告訴自己,人已經沒了,再傷心也是沒有用的,我要化悲痛為力量。到了晚上我和我的表哥住在一起,他是我們家族裡第一個考上大學的人,也是我學習的榜樣。時間到了十一點多鐘,他說,「明天還有很多事情要忙,咱們現在就關燈睡覺吧」。我說:「還沒到十二點,不能睡!」他說,「我佩服你的精神,但不贊同你的做法,你有沒有發現你現在表面上在看書,但是你根本沒有看進去呀?」他一語驚醒夢中人,我說,「你咋知道我沒有看進去的呀?」他說:「我觀察了一下你,你哈欠連天,明顯已經犯困了,還在強撐著看書,人在犯困的時候怎可能記得住東西呢?」他繼續說,「你現在的學習方法叫死學,效率極其低下,只有休息好,才能學習效率高,磨刀不誤砍柴工嘛!我送你一本學習方法的書,你明天看一下,可能對你有點幫助。」
第二天我拿著表哥送我那本《學習方法導引》,開始認真閱讀。看了書中講的那些學習規律,科學的方法,我都沒有遵循。我越看越激動,越看越喜歡。我發現我以前真的是太愚蠢了,初中也就六門課,哪需要這麼玩命學啊!雖然父親曾經提醒過我,學習要講究方法,不能一味地死學,但我根本聽不進呀! 等外公喪事辦完之後,我開始真正總結書上的學習方法,並且嚴格執行那些科學的學習方法。我首先保證了自己7個小時充足睡眠時間外加20分鐘午休。每天學習很輕鬆,學習也很愉快,開學之後的第一次期中考試,我竟然考到了班級第一名,年級第二名的好成績。我非常激動,也非常感恩!後來我一直堅持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不僅一直是班級第一而且是每一門學科都是班級第一。我把當時的學習方法總結成《13次學習法》。
13次學習複習計劃表
課前預習 (第1次學習)
上課聽講 (第2次學習)
課間回想 (第3次複習)
中午回想 (第4次複習)
傍晚或晚上複習 (第5次複習)
睡前回想 (第6次複習)
第二天一早回想與複習 (第7次複習)
第三天複習 (第8次複習)
周末複習 (第9次複習)
兩周之後 複習 (第10次複習)
1個月之後複習 (第11次複習)
2個月之後複習 (第12次複習)
學期末複習 (第13次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