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用到的食材有:鯽魚香菜姜
鯽魚是我們飯桌上常見的一種菜餚,鯽魚藥用價值極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腎,具有和中補虛、除羸、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煮食,可治咳逆上氣、黃疸、口渴,通利小便。消除下肢水腫及胎氣不安。作鮒,有溫補作用,去冷氣、胸悶腹脹、上腹積聚不適等症。燒研成末,能發汗,治咳嗽氣喘,催乳汁和消腫。用米飲調服,治大人小兒的嚴重腹瀉。用童便浸煨,可治反胃及惡風入腹。所以我們可以多多食用鯽魚來補身體哦。
食材
用料淨鯽魚1條(約300克),黑木耳25克,清湯、精鹽、白糖、薑片、蔥段、黃酒、香油各適量。
步驟
1、木耳洗淨,用涼水泡發。
2、鯽魚治淨控幹,用黃酒加鹽調勻,抹遍魚身內外,醃製20分鐘後洗淨,放大碗內,澆入以水、精鹽、蔥段、薑片、黃酒、白糖、香油調成的料汁,將木耳蓋在魚身上,上籠蒸約1小時,取出揀去蔥姜。
3、鍋內放清湯燒開,加鹽調味,將魚倒入稍煮即成。
功效
嫩膚養顏,美容健體。
姜的烹飪技巧、
一:生薑和薑片用於烹飪,可以去腥羶,增鮮味哦。
二:不要去皮。有些人吃薑喜歡削皮,但是這樣做不能發揮姜的整體功效了哦。鮮姜洗淨後即可切絲分片。
三:吃生薑並非多多益善。夏季天氣炎熱,人們容易煩渴、口乾、汗多、咽痛,生薑性辛溫,屬熱性食物,根據「熱者寒之」原則,但是不宜多吃。
四:生薑汁。將生薑洗淨後打爛,絞取其汁入藥。性味辛微溫。有化痰、止嘔的功效,主要用於噁心嘔吐及咳嗽痰多等症。一般用量為三滴至十滴,衝服。
五:生薑皮。即生薑的外皮。性味辛涼。有利尿消腫之功效,適用於小便不利,水腫等症,可配合冬瓜皮、桑白皮等同用。一般用量為五分至一錢五分,煎服。
六:不要吃腐爛的生薑,腐爛的生薑中含有毒物質黃樟素、其對肝臟有劇毒,可使肝細胞變性壞死,誘發肝癌、食道癌等,所以一旦發現生薑腐爛就一定不能食用。
七:煨姜。將原只鮮生薑洗淨,用草紙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溼,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紙焦黑,姜熟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性味辛溫,具有和中止嘔的功用。適用於脾胃不和、噁心嘔吐等症。一般用量為二、三片,煎服。
八:從治病的角度看,生薑紅糖水只適用於風寒感冒或淋雨後有胃寒、發熱的患者,不能用於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患者,也不能用於治療中暑。服用鮮薑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嘔吐,但是其他嘔吐不可以治療。
美味的鯽魚湯就這樣做好了,當我們把這道冒著熱氣的美食端上飯桌的時候,其實我們同時也把健康和安全帶給了家人,因為這道鯽魚湯具備益氣健脾、解毒和下乳的養生功效,是一道既美味也健康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