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冬至為什麼有吃南瓜的習俗?

2020-12-20 柴犬廚房

冬至是一年中從日出到日落最短的一天。從冬至開始,我們將進入一年中最冷的一天!冬至之後,白天將變長,而夜晚將逐漸變短。在日本,冬至沒有太多的陽光,日照時間變短,影響了農作物的生長。日本稱之為「世界上能量最弱的一天」。因此,在冬至日本有著祈求無病無災的習俗。

冬至與南瓜有什麼關係?在中國,冬至通常會吃餃子,那麼日本為什麼要吃南瓜呢?在日本,冬至期間有很多關於吃南瓜的習俗。他們認為南瓜更像太陽,南瓜切開後,內部看起來像太陽。南瓜在夏天成熟時,會吸收大量陽光。冬季食用時,它也可以獲得陽光的能量。另外,南瓜瓤的黃色具有去除邪氣的能量。南瓜的營養成分很高,吃南瓜有利於身體健康。

那麼利用南瓜可以做出什麼樣的美食呢?今天小編教大家一道蛋黃焗南瓜。

1、將鹹鴨蛋在冷水中煮十分鐘,鹹鴨蛋煮熟撈出,趁熱將蛋黃取出來,用擀麵杖搗碎,越細越好。

2、把南瓜切成條狀,水開後放入煮兩分鐘,撈起並瀝乾水分。大約五成熟程度,否則後面南瓜條很容易爛掉。在南瓜上塗上一層薄薄的澱粉,因為它仍然有一些水分,所以很容易塗上。

3、將適量的油倒入牛奶鍋中,加熱至8分熱,然後加入南瓜條,煎至金黃色,然後取出約兩三分鐘。取出裝入盤中。

4、將適量的油倒入鍋中,倒入蛋黃末。翻炒直至形成氣泡,然後加入南瓜。從鍋中出來之前,將每個南瓜與蛋黃均勻地裹上。鹹蛋黃本身是鹹的,因此無需添加鹽。

關注小編,每日分享美食資訊~

相關焦點

  • 冬至我們在吃餃子,日本怎麼過?
    日本,作為中國文化的模仿者,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發現中國元素,比如日語中的漢字、書法、筷子。冬至到了,在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時,會不會想到日本也有著過冬至的習俗?日本平安時代,從794年桓武天皇將首都從長岡京(784年至794年)移到平安京(現在的京都)開始,直到1192年幕府建立。有一個有趣的差異。中國的節氣是約在公元前24年在中國黃河流域創造的,與日本東京目前的氣候略有不同。雖然幾千年的時間對氣候的變化造成了一定影響,但它與地理位置的區別應該有更大的關係。
  • 東北人冬至吃餃子燉酸菜喝羊湯,外國人冬至吃什麼?
    日本人冬至吃南瓜、蓮藕、胡蘿蔔、銀杏果、金桔、寒天、烏冬這七種食物,他們稱之為冬至七寶菜,日本的七代表很多種意思,包含營養度過寒冬的小智慧。日本人為什麼冬至吃南瓜,以前西方人喜歡冬天吃南瓜湯,尤其是萬聖節這一天,日本吃這些菜主要原因是他們為秋季收貨的最美菜品,飽含陽氣,冬至要補充陽氣,所以日本人習慣吃這些菜。
  • 冬至小習俗有哪些 冬至吃酒糟是哪裡的習俗
    冬至祭孔的同時,也要舉辦衣冠拜師,師生同宴、熱鬧非凡。不少縣誌都有相似的記載:「長至日拜聖壽,外鄉塾弟子各拜業師」。冬至「隆師」的習俗,對傳承尊師重教的傳統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今天也很有意義。當然,冬至日又是一年教書先生定聘約和解僱的日子,自然也是有人歡樂有人憂了。
  • 冬至的習俗與美食有哪些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
    冬至的習俗與美食有哪些1、祭祖:在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都有祭祖的習俗,在日也不例外,在南方地區冬至日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好香爐和貢品祭祀祖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家庭和睦。2、補冬:冬至日的時候除了祭祖,還有補冬的習俗,補冬顧名思義就是進補,冬至日後人們開始吃一些食物,有益於人們的身體健康,可以避免冬天生病。
  • 一陽來復|日本的冬至不吃湯圓和餃子,居然吃這些?
    每年冬至,我都會組織大寶、小寶一起搓湯圓,雖然現在大家都是在超市買現成的,但是我還是覺得讓孩子動手參與製作,親身體驗傳統節氣的習俗更有意義。 「一陽來復」出自《易經》,意思是春天的到來,新年的伊始,也是古時候人們對冬至別稱。因為冬至是一年中日照時間最短的一天,等過了冬至這天,陰氣盡,陽氣開始恢復,因此叫做一陽來復。
  • 冬至有哪些習俗?冬至應該吃什麼?
    雖然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人們會用標誌性的食物和儀式來以示慶賀,但沒有一個會像「冬至」一樣那般隆重,甚至流傳下了「冬至大如年」的講法,這是冬日裡最為重要的節氣,更是歲末思歸的古老節日,因此冬至也被人們稱作「小年」。
  • 2018年冬至是幾月幾日?2018冬至節氣飲食吃什麼及冬至習俗
    2018年的冬至是幾月幾日?2018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冬至是中國人普遍在意的一個節氣,雖說冬至要吃餃子,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冬至習俗也不相同,從北至南,有吃餃子、吃湯圓、吃年糕、吃耨米等等。在氣候方面中國大江南北都有一個普遍的特徵就是「寒」。那麼具體的冬至節氣的天氣有什麼特點呢?
  • 今日冬至,有關冬至的習俗美食有哪些?習俗不一樣吃的也不一樣
    冬至作為冬天比較重要的一個節氣,它自然也會有一些特有的習俗美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冬至的習俗美食,各地習俗不一樣吃的也不一樣。餃子冬至習俗美食北方氣候寒冷,冰天雪地,在冬至這一天人們都有吃餃子的習俗。民間有句諺語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 冬至吃什麼|冬至過節吃什麼|冬至習俗吃什麼
    南方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南方地區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傳統。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酬神祭祖後通常還有宴飲活動。北方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 冬至|冬至節日習俗|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
    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的習俗南方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南方地區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傳統。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酬神祭祖後通常還有宴飲活動。北方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我國北方地區在這天要吃餃子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今日冬至日-冬至日該吃什麼?我國南北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經過歷史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
  • 泉州人冬至吃什麼?閩南冬至習俗有那些?
    看完了泉州冬至習俗,你知道閩南其他地方冬至吃什麼嗎?  漳州冬至習俗吃「搓丸」  漳州一帶,「冬至」前夕,家家戶戶都要舂米「搓丸」。丸子顏色有紅有白,並要捏幾件小巧玲瓏的玩具,俗稱「捏雞母狗仔」。如做成羊頭、豬腳、花魚「三牲」,還有荔枝、桃、梨、柑桔、香蕉「五果」……象徵興旺吉祥。
  • 冬至可以吃哪些東西 潮汕冬至習俗都有哪些 潮汕冬至要吃什麼
    冬至可以吃哪些東西提起冬至,我們其實並不陌生。在二十四節氣裡也算是一bai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被稱為「冬節」,我們從中也可以看出這個節日的重要性,民間甚至有「冬至如大年」的說法。冬至要吃的食物。當然,這還用說嗎,每年的冬至日不都吃餃子嗎?
  • 冬至可以吃哪些東西 潮汕冬至習俗吃什麼
    冬至可以吃哪些東西提起冬至,我們其實並不陌生。在二十四節氣裡也算是一bai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被稱為「冬節」,我們從中也可以看出這個節日的重要性,民間甚至有「冬至如大年」的說法。冬至要吃的食物。
  •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吃什麼|冬至習俗吃什麼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吃什麼|冬至習俗吃什麼?小編現整理了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當天吃什麼、冬至習俗吃什麼的相關內容,希望幫大家更好的了解冬至。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2020年12月21日,星期一,農曆十一月初七
  • 日本也有冬至過,不吃餃子和湯圓,他們只喜歡做這個!
    ——《滿江紅,至日和黃伯威》這句話的意思是冬至一陽生,這日過後,陰極轉陽,春天將至。給人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的感覺。無獨有偶,日本則有著冬至"一陽來復"的說法。是的,你沒有聽錯,日本也會過冬至,並且也有著自己的各種習俗。
  • 冬至可以吃哪些東西 潮汕冬至習俗吃什麼(3)
    3、潮汕冬至習俗:上墳掃墓上墳掃墓則是冬至的另一項活動。按潮汕的習俗,每年上墳掃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謂之「過春紙」和「過冬紙」。一般情況,人死後前三年都應行「過春紙」俗例,三年後才可以行「過冬紙」。
  • 冬至吃哪些傳統食物 南方冬至節習俗是什麼
    冬至吃哪些傳統食物一、羊肉湯相傳在漢代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羊肉,覺得羊肉味道非常鮮明、讚不絕口,冬至吃羊肉的習俗就從漢代開始傳至民間。當然羊肉本來就是滋陰補陽、抵禦風寒,是冬天餐桌上是一道好菜。
  • 上海習俗|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今日,冬至。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俗話說:冬至大如年。上海,位於長江流域,氣候四季分明,到了冬至後,氣候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生活在上海的上一輩人,大都是從江浙一帶移民過來,生活習慣、飲食起居,大都帶有江南習俗,喜歡吃米飯。遇到過節什麼的,就習慣將糯米磨成粉,做成各種點心。
  • 冬至在古代有3種叫法,吃餃子習俗由來和醫聖張仲景有什麼關係?
    冬至在古代又稱為什麼節?冬至在我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自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可見冬至在大家心目中的重要性。同時冬至又是二十四節氣中被最早確定出來的節氣之一,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了過冬至的說法,那麼大家知道在古代古人將這天稱為什麼嗎?在古代先人們將這天稱之為「長至節」「冬節」「亞歲」。冬至吃餃子和醫聖張仲景有什麼關係?其實這裡面還有一個感人的小故事。
  • 盤點泉州冬至有哪些習俗 閩南人吃湯圓拜床母趣多多
    每到這一天,不少地區的民眾都要搓冬至丸子,並舉行聲勢浩大的祭祖行動。那麼,你知道閩南冬至有哪些習俗嗎?泉州冬至吃什麼 盤點泉州冬至有哪些習俗(視頻)祭天祭祖很多地區在冬至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習俗,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泉州老人有句俗話:「冬至不回無祖公,春節不返無某囝(「某囝」閩南話即「妻」與「子」)!,故出門在外者,都會儘可能回家過節謁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