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真的不焦慮,還是在強裝淡定?

2020-10-16 DiggMind

對抗焦慮,曾經似乎流行過一種暗示性的方法:不焦慮,不焦慮,我叫不焦慮。然後這個方法死了,焦慮依然活著。

1.日常生活的焦慮

焦慮和抑鬱這對好兄弟,是負性情緒裡的一對明星。他們如此有名,以至於在日常生活裡,我們越來越愛使用:

嗯,所以焦慮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狀態,教科書裡這麼描述的:

焦慮是一種對未發生的事情表現出懷疑與玻璃心的傾向。焦慮的人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未發生的事情上,並害怕它們會不會出現什麼不好的後果。症狀一般包括了焦慮思維、無特定原因的身體敏感、迴避及自我防禦行為……

看起來,焦慮是一種指向未來的負性情緒,之中流露出某種誠惶誠恐的擔心,不確定,不自信。一般常用於「如果....該怎麼辦?」句型之中:

我焦慮我的睡眠:如果我今晚又失眠該怎麼辦?

我一講課就焦慮:如果我講課讓大家昏昏入睡該怎麼辦?

我對約會很焦慮:如果我表白被拒絕該怎麼辦?

···

若將「焦慮我的焦慮」套用在這個句型中呢?

焦慮我的焦慮:如果我又焦慮了該怎麼辦?

···

禁止套娃!


2.壓力還是焦慮?

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曾有一些消極經歷,然而當談及它們對你造成的心理影響時,你感受到的是壓力,還是焦慮?

雖然這兩種狀態背後的反應機制可能差不多,但清晰的區分他們,對你洞察自己的情緒很有必要

  • 壓力與焦慮伴相隨

同樣的生理反應,它讓你興奮,還是讓你焦慮?

我們的壓力感,在我們應對生活中壓力源時伴隨出現。且這種壓力感並非一無是處,中等壓力水平時,個人任務表現水平會達到最高值。

焦慮情緒也是一樣,它倆共用同一套「葉克斯-道森規則」,也就是說中等程度的焦慮,會使得一個人足夠警覺,與環境改變的反應更高效

當壓力持續揮之不去時,我們的任務表現水平則會開始下降,同時我們身體會還在不斷釋放「壓力激素」——皮質醇和腎上腺素。這兩個激素能導致我們呼吸加速,心跳加快,肌肉緊張,甚至出現心悸,讓我們感到有些惴惴不安,怎麼都放不下心。

從這個角度說,焦慮感有時就像壓力感的衍生品:當我們壓力處於適度位置,我們的任務表現水平處於上升階段或峰值,焦慮往往被興奮代替;而當壓力越來越大時,我們的任務表現水平下降,我們也更容易感到失控,感到焦慮

  • 焦慮與壓力大不同

美國焦慮抑鬱協會(ADAA)指出:「每個人都會有壓力大的時候,和很焦慮的時候,兩者主要的區別在於:壓力感是對有威脅的情景的反應;焦慮感則是對這份壓力感的反應。」

通俗地說:焦慮感是內憂,壓力感是外患。焦慮感來自於你內在的各種怕,而壓力感則來自於外部情景難搞定

很多焦慮的形式——如演講焦慮,社交焦慮——大多源自內心一個恐怖的設定,然後面對類似的類似的情景,在內心事先預演好的劇本,就開始上演,「我忘詞了,大家都取笑我」、「在聚會中,大家都不搭理我」。

焦慮背後的恐懼,往往讓我們面對具體事件時,選擇迴避,而不是應對。這個看起來立即解除焦慮的策略,卻一次又一次刻畫著「害怕」

大概就是俗話說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其實那條咬人的蛇早已過去,但蛇的陰影卻一直留在心裡。

相對來說,壓力就要明朗很多。

一般而言,壓力的背後不是恐懼,而是某些具體任務——考試,帳單,工作、論文、接小孩、交水電費——的最後期限,當這些任務都匯聚成一個點時,這就成了一個巨大的壓力點。

然而,只要不想多少,一件一件分清輕重緩急完成他們,壓力就隨著壓力源的消失而解除。


3.你的焦慮到底嚴不嚴重?

如上文提到,焦慮是應對壓力的正常反應,也就是說,它對於處於特定情境的我們是有利的。因為它可以讓我們對危險保持警覺,讓我們保持注意,更好的準備。

在焦慮狀態下,你往往會感到肌肉緊張,出現迴避壓力事件的行為。

但若這種擔心與緊張已經超出你能控制的程度,則可意味著你的焦慮到達某種嚴重的程度,威脅你的心理健康。

焦慮障礙的流行程度可能超過你的想像,據統計,大約1/3的成年人在人生某個時期,罹患過各種形式的焦慮障礙

一般來說,一個被診斷為焦慮障礙的人,其擔心與害怕的程度至少符合如下兩個方面:

  • 這種擔心與害怕表現得與現實情境不相稱,或不像你這個年齡的人該有的反應;
  • 這種擔心與害怕已經影響到你日常的工作、學習、及社會生活的有效性

值得提前說明的是,比起抑鬱家族,焦慮家族顯得更為龐大。有同專業的小夥伴戲稱:焦慮簡直就是萬惡之源。因為它不僅自己譜系強大,還常常和別的家族聯手作惡。

按照DSM-5的分類,各種恐怖症(蜘蛛恐怖症,毛球恐怖症)、驚恐發作、廣泛性焦慮障礙、分離焦慮障礙、廣場恐怖症、以及我們都愛提及的社交恐怖症與強迫症,都與高焦慮離不開關係。


4.你是真的不焦慮,還是裝得很淡定?

沒錯,擔心和害怕的程度可視為一個人的焦慮程度的重要表現,但有時候,一個人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明顯。你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也會遇見這樣的朋友:

當你關切問他們情況時,他們往往說,「嗯,沒事」;他們平時顯得十分淡定,好像沒有什麼事情可以讓他們擔心;他們往往表現得較為理性,較少暴露自己的情緒,特別是負性情緒。

說到這裡,在焦慮的相關研究中,研究者發現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人們自己感受到的焦慮與用生理指標檢測到的焦慮很不一樣。有一部分人過分的報告了自己的焦慮,另一部分人則過低報告了自己的焦慮。

研究者後來發現,這兩個人群在心理防禦性很有特點:前者的心理防禦性很低;而後者的心理防禦性很高;而其他人群的心理防禦性則保持在趨中的水平。

在把心理防禦性和主觀焦慮水平綜合分析之後發現,應對焦慮其實至少存在四種狀態:

  • 如何區分自己是真的不焦慮,還是假裝很淡定?

上圖中,『真正的閒士』指代的是那些『真的不焦慮』的人,而『壓抑者』則是那些『假裝淡定的人』。通過採訪調查,研究者發現了假裝淡定的人們往往具有九個共同特徵:

  • 理性(甚至討厭情緒化)
  • 不容易失落和沮喪
  • 喜歡相敬如賓的交往方式
  • 計劃帝
  • 功用主義者
  • 不容易喪氣
  • 容忍度極強
  • 很少抓狂,總是以理說理,就事論事
  • 社會貢獻的自我效能感很強

同樣,真正不焦慮的人們也往往具有如下9個特徵:

  • 享受生活
  • 靈活度高
  • 合群
  • 在人群中表現得輕鬆自在
  • 比較直率
  • 友好的、包容的、適應性強的
  • 開放的、愉快的
  • 為人熱情的
  • 積極主動的

研究者為了更進一步幫助大家洞察自己的真實狀態,發現了假裝淡定的人在還有幾個不同於其他類型的人的關鍵特徵:

  1. 假裝淡定的人存在認知偏差。比如,在預期自己與他人的考試失敗時,他們往往覺得別人比自己更容易失敗(而真正不焦慮的人則會覺得雙方的失敗可能性差不多)。
  2. 假裝淡定的人往往有誇大預計自己表現的傾向,而其他三種類型,實際的表現成績都要好於預計成績。
  3. 假裝淡定的人傾向於將心率加速解釋為「興奮的、挑戰的」,而不是「威脅的,壓力大的」;這樣解釋的次數和程度遠遠高於其他類型的人。同時,在預測自己的心率方面,他們的表現水平也是最差的,其預測的心率會遠高於測量到的。
  4. 非常有趣的是,一個社交焦慮的壓抑者(假裝淡定的人),在沒有具體社交環境時,往往會迴避面對這一類問題;但需要真正社交時,他們又往往會表現得十分合群。

5.笑著哭,真的最痛

假裝淡定的人壓抑者雖然看起來很輕鬆,但它並非是一種有效的應對方式。相反,這種應對方式相當於自己在內心埋下了毒瘤。

另有研究考慮了上述四種類型的人群,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差異。發現表面平靜,內心驚濤駭浪的壓抑者,出現心理問題的風險最高。第一個在於,他們不善於暴露自己的問題;第二個在於他們不善於主動求助。

說到這裡,你想起來了誰呢?

不管是誰,認真對待這些看起來無所謂的人們吧。因為,他們並不是真的銅牆鐵壁,而是只願意一個人默默舔傷口而已。


END

相關焦點

  • 強裝鎮定!柴犬抽血主動伸腿表情淡定,後腿顫抖逗樂網友
    小時候你最怕什麼?小編估計得有一半人怕的就是打針,還有一半人即使表面不怕,內心也早已不知所措。不過話說回來,人打針害怕,不想表現出來,可以強裝鎮定;那動物打針害怕,不想表現出來,可以幹啥呢?哎,最近有條柴犬就解答了這個疑問。
  • 如果真正擺脫焦慮,培養淡定的心態
    今天要分享的作品是如何真正擺脫焦慮,培養淡定的心態,真正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醫學上的解釋,醫學上解釋說,焦慮症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缺少多巴胺。託班是直接左右人體的情緒去身上限速會影響著大腦的血液循環,五,槍色安就參與大佬的多種生理功能以及病歷狀態的調節。
  • 你是真抑鬱還是裝抑鬱,「網抑雲」和「喪」文化真的要吐槽嘛?
    圖源網絡每當到了深夜你是否也會打開音樂電臺,聽著令人神傷的情歌,回想自己痛苦的感情經歷,在座椅上"自抱自泣",自我感動。你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抑鬱了?"網抑雲"的梗爆出來後。大家普遍覺得嘲諷和諷刺。有人說一群人在網上裝抑鬱,求取同情,可笑之極。可是這種現象真的沒有一點好處嘛?
  • 年輕寶媽穿"露肩裝",寶寶開始不淡定了,你把衣服給我穿上去
    炎炎夏日有很多年輕的女孩子都穿著比較清涼,短裙短褲,露肩裝之類的,也成為了街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其中也不乏年輕的媽媽,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雖然已為人母,但是這不妨礙她們追求的美的腳步,但是現在這條路上,卻出現了一個&34;,那就是萌娃。
  • 從「焦慮媽」到「淡定媽」:我是如何應對孩子青春期的種種問題的
    和很多關注孩子成長的媽媽一樣,我也一直注重教育方面的閱讀與學習,可儘管看了那麼多的書,了解各種教育理論,卻很難落實在實踐層面,我依然是個一想到孩子的問題就眉頭緊鎖的「焦慮媽」。可現在的我少了焦慮,多了淡定。
  • 浴缸,裝還是不裝?
    還是亞克力的好;19、裝了沒多大意思 我一想到放水那麼大聲等那麼久就煩了 基本閒置;20、利用率真的很低的,現在冬天都出去泡澡比較多;以上就是不想裝浴缸的各種原因、理由,我們再來看看覺得要裝的理由:1、裝啊,過幾年不喜歡了再拆,總得實現有個大浴缸的夢想吧;2、裝浴缸,而且最好是大浴缸,有了孩子你就知道為啥了。
  • 找到育兒焦慮的五大原因,你就可以不焦慮了!
    是的,從孩子一出生,媽媽們的擔心就開始了:擔心孩子吃飯少影響發育,擔心沒有別人家的孩子聰明,擔心跟不上學校學習進度……她們還患上了「選擇困難症」,該選什麼牌子的奶粉,上什麼樣的早教班,要不要提早上學,就近入學還是上重點校……她們還是「怎麼辦家長」:孩子被人欺負怎麼辦?孩子不愛看書怎麼辦?
  • 疫情面前如何保持平和淡定,緩解焦慮情緒?
    文丨楨卿疫情期間很多人不淡定了,盡其所能的囤積糧食蔬菜,真的有必要如此焦慮恐慌嗎?如果你懂得了辟穀和靜坐,根本無須多慮,不必囤積任何食物,依然可以做到逍遙自在。生命品質的提升是因為意識維度的提升,看人事物更能看到表象背後的本質和真相,身心輕盈通透,吃與不吃之間可以自由出入,取捨之間更容易拎清,心會變得更加清淨,柔軟,慈憫。你如果覺得累了,不妨給自己的心放放假,把所有事情都忘了,在一種沒有執著的狀態中靜坐一下。
  • 讓別人「淡定」,英語都可以怎麼說
  • 火車臥鋪的幾種「尷尬」,你怎麼解決?網友遭遇讓人不淡定
    火車臥鋪的幾種「尷尬」,你怎麼解決?網友遭遇讓人不淡定文/阿洋說歷史大家好,小編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火車臥鋪的這三種「尷尬」,你遇到了要怎麼辦?而網友的評論讓人不淡定了!不過既然是最為親民的出行方式,那坐火車的人真的是十分的多,無論長途短途,單身還是拖家帶口,形形色色的旅客真的是很多,而坐火車的人流量又會隨著節假日而迎來井噴式的爆發。這一說到節假日坐火車啊,小編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中國獨有的名詞春運。春節可是中國最為重要的節日之一。在這個特別的節日裡,在外的遊子們都要回家過一個團圓年,而這也就造就了創下吉尼斯紀錄的現象——春運。
  • 快開學了,我們可不可以不焦慮
    如果現場採訪一下家長們的心情,有的是長舒了一口氣,盼著開學呢;有的是對開學寄予了無限期望;不過,更多的雞娃家長,還是感受到了那莫名的焦慮,撲面而來,無處躲藏。如果說,暑假是彎道超車的機會,那這2,3倍暑假的時間,已經不是普遍意義的超車,而是快馬加鞭,絕塵而去。。。。。。有心有力的家長與孩子,讓你終究望其項背,赤腳都追不上。到底意難平!
  • 男寶上幼兒園不悲傷,淡定坐在椅子上「抖腳」:這些孩子為啥哭?
    有些寶寶可以忍住不哭,也可能是真的開心開心,但這時身邊總會有一兩個哭泣的寶寶帶動全班的氣氛。用幼兒園老師的話說就是聽取哇聲一片,不敢哄,越哄哭得越厲害。 同時班級裡也會有幾個淡定的孩子,不受任何人影響。就像上面這個寶寶一樣,不哭不鬧跟媽媽說再見,讓其他家長羨慕不已。
  • 男寶上幼兒園不悲傷,淡定坐在椅子上「抖腳」:這些孩子為啥哭?
    有些寶寶可以忍住不哭,也可能是真的開心開心,但這時身邊總會有一兩個哭泣的寶寶帶動全班的氣氛。用幼兒園老師的話說就是聽取哇聲一片,不敢哄,越哄哭得越厲害。同時班級裡也會有幾個淡定的孩子,不受任何人影響。就像上面這個寶寶一樣,不哭不鬧跟媽媽說再見,讓其他家長羨慕不已。
  • 你真的不考慮給你家大門裝把智能鎖嗎?
    能不能不這麼皮?崩潰......看到黃一琳蹲在地上,雙手抱著頭無奈的神情,以及隨處亂扔的衣服、包包、大小物件,這不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狀況嗎?為了找鑰匙,把能找的地方全都找一遍,可還是找不到,這個時候,就很頭疼、崩潰,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避免呢?
  • 男生投訴「女生穿著暴露學不下去」 南師大:淡定
    原標題:男生投訴「女生穿著暴露學不下去」 南師大:淡定   投訴「女生穿著暴露,我學不下去了」 南師大竟給他神回覆:「淡定」?   一張南師大圖書館的「意見表」在微博熱傳,揚子晚報了解到「神回復」是學生惡作劇
  • 「我想保護你一輩子」小學生課本掉出情書,爸媽傻眼卻強裝淡定
    「我想保護你一輩子」小學生課本掉出情書一次,鄰居王女士在給自己的女兒整理書包的時候,發現了這樣的一封「情書」,內容如下:「親愛的慧慧,我想保護你一輩子,希望我們的生活可以變得多姿多彩」不知道自己的女兒看沒看見這封信,也不知道自己女兒的態度是什麼,王女士並沒有輕舉妄動
  • 汽車真的有必要裝ETC嗎?不裝後果會怎樣?車主有必要好好看看!
    汽車真的有必要裝ETC嗎?不裝後果會怎樣?車主有必要好好看看!另外,有些地區為了推廣安裝ETC,出臺了不裝ETC會限制上高速的規定。大順看了那些規定後又急忙去重新申請了ETC,他說這次全民普及ETC,再不跟上腳步,下次想裝就得花300多元設備費了。
  • 女孩坐地鐵「劉海」被門夾,網友:內心崩潰裝淡定,女孩:你不懂
    02看著照片中女孩清秀的面容和氣定神閒的淡定表情,網友紛紛留言「她內心肯定崩潰極了,還假裝淡定」「求你內心的陰影面積」……或許對於女孩來講,劉海被門夾並不是一件糟糕透頂的事情,而是一個上天安排的和自己獨處的最佳時機。
  • 中國式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多少孩子
    面對孩子的教育,很多父母是無法做到冷靜、淡定。而不知,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一味的焦慮教育,不僅會傷了自己,甚至養不出優秀的孩子。重視教育的伊伊媽,從小就愛培養她的各種興趣,從寫字認字、到英語學習,統統不落下。聰明的伊伊,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都非常強,沒上幼兒園就能認識六七百的漢字和英語單詞,熟練運用簡單的加減法。
  • 你還在焦慮嗎?焦慮不可怕,走出焦慮的泥潭,重新擁抱陽光
    越來越多的朋友變得焦慮,或是因為緊張的學業,或是由於工作的壓力,他們變得不喜歡與人交流,他們逐漸封閉了自己的心靈。焦慮讓他們失眠、抑鬱、寡言少語,白天他們為了生計還得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可是一到了夜晚,焦慮的情緒只需要一個瞬間就可以山呼海嘯般吞沒一個掙扎許久的靈魂。今天,我們來談談焦慮,只從情感調節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