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最初的養育過程中,你對TA的看法決定TA對自己的看法。你給TA什麼,TA就認為世界是什麼樣子。
常見一些家長在和別人或者老師談到自己的孩子時,會說「我家孩子很笨,不聰明……」「我家孩子很懶,就是不努力……」「我家孩子很調皮,不聽話……」
看似為孩子的不好表現找了個合適的理由,實則聽在孩子的耳朵裡,卻是對TA下的定義。
因為這一時期的孩子對自己是缺乏判斷力的,你對TA的定義,沒準會影響TA 的一生。
TA會把父母的話當做聖旨,認為父母說的都是對的。因此也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我是一個笨小孩,我是一個壞孩子,我是一個不好好學習的孩子。
樂樂小的時候是一個乖小孩,從小因為聽話備受父母疼愛,也因此樂樂常常以自己是個聽話的乖孩子為榮。
每當有人說她乖,聽話,她就覺得是對自己的褒獎,因此在父母面前表現得更加聽話。直到長成一個大家眼中的乖乖女。
在她的腦海裡,她一直覺得自己不僅是一個乖小孩,還是一個笨小孩。每當遇到學習成績不理想或者事情處理不好的時候,她就會安慰自己說,我是一個笨小孩!想到這裡她便釋然了。
卻不知實際上是因為媽媽在與她小學老師交談的時候,曾經給她貼了個「我女兒有點笨」的標籤,而她又用固定思維方式限制了自己。
還有一件事情也是樂樂印象深刻的,小時候,雖然家裡條件不好,但因為父母對她特別疼愛,在餵養上也從不虧待她,甚至在家裡的兄弟姐妹中她是餵養最好的一個。所以,從小她就是一個胖乎乎的小女孩。
長大後,每當看到別人家的女孩楊柳細腰,她就很羨慕。每當這時,媽媽總會對她說:「你從小就這樣,沒腰!」
後來,再看到別的女孩身材苗條,楊柳細腰的樣子,她只能望洋興嘆:我沒腰!
開始的時候,樂樂不信,堅持認為體型是遺傳的,怎麼可能可塑?何況像我這樣沒腰的人,根本就是腰部肋骨太多的問題。想到這裡她暗自搖頭,覺得很可笑,完全一副不可改變的模樣。
但是,好在樂樂是一個願意嘗試,願意學習的人,抱著試試又能咋滴態度,她跟著形體老師開始了塑身。
讓她沒想到的是,半年以後,她的身材竟然發生了變化,腰部線條開始凸顯。
這一下,她驚呆了!
原來我是有腰的啊,媽媽!
原來媽媽說的話竟然定義了她許多年,讓她認為自己就是沒腰的,就是笨的!
從此以後,樂樂開始轉變思維方式,下定決心不再做個「聽話的乖小孩」,也不再認為有什麼事情不可以改變,她堅信除了生死,只要努力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
從樂樂的經歷可以看出,媽媽的定義,困擾了樂樂很多年。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例並不罕見。
如果這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喜歡學習改變成長,那麼,父母給他下的定義貼的標籤就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做的是不要給孩子貼標籤,不僅不能貼標籤,還要努力學習育兒知識,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給孩子更寬鬆,更有利於成長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