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部紀錄片,才明白她為什麼是美國頂級流量

2020-12-14 場庫

這 是 場 庫 的 第 2366 部 每 日 一 片

前段時間,Netflix推出了一部人物紀錄片。

2萬人打了5星,沒有煽情、也不宏大,卻讓看過的人見識到了少年成名的巨星的另一面——

《美國甜心小姐》

沒錯,這部紀錄片講得就是美國女歌手泰勒·斯威夫特的經歷。

只看片名是不是很難將甜心「對號入座」到泰勒·斯威夫特身上。

但早些年抱著吉他彈唱心事的鄰家小女孩泰勒的確與甜心挨得很近。

紀錄片的開頭,泰勒抱著13歲寫的日記本,回憶當年青澀時期的點滴。

她說,那時的她只想做一個好女孩。

01

會唱歌的乖乖女

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雷丁市的泰勒,從小就展露出傲人的音樂天賦。

一開始,她走的是鄉村音樂的路。

6歲時父母帶她去看了場黎安·萊姆斯的演唱會,對音樂敏感的她收到了家人送的吉他。

從那時起,年齡不大的泰勒就開始抱著吉他,彈奏自己創作的旋律。

對泰勒來說,寫歌並不是什麼費勁的事兒。

她每5分鐘就能迸發出靈感。

16歲前,就創作了150多首歌。

這讓泰勒的家人看到了她身上的潛力。

在她的提議下,全家搬去了鄉村民謠之鄉——納什維爾。

泰勒的音樂夢就此起航,她利用放學的時間寫歌,跟各種音樂經紀人打交道,並被索尼旗下的一個廠牌籤約。

不過遺憾的是,這家公司想要等到泰勒滿18歲後再出唱片。

這對泰勒來說,著實有些晚了。

她可等不到那會。

於是第二年,泰勒在咖啡店演出時邂逅了正準備成立自己廠牌的經紀人。

泰勒也成為該廠牌的第一位籤約歌手。

有了團隊後的泰勒發布了首張專輯《Taylor Swift》

這張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專輯一經發布,首周就拿下39000的銷售成績,泰勒的名字在美國「炸響」。

而後,趁熱打鐵的她持續發力推出《Fearless》《Speak Now》《Red》等專輯,取得的成績也是一個蓋過一個。

尤其是《Fearless》,賣出了鄉村音樂的最高銷售量,也成為數字銷售歷史上最暢銷的專輯。

與此同時,各項音樂盛會裡,開始頻繁出現泰勒的身影。

她成為獲得格萊美最佳年度專輯最年輕的歌手。

還獲得了:

23座全美音樂獎獎盃超越惠特尼·休斯頓成為史上獲得全美音樂獎最多的女歌手。10座iHeartRadio音樂獎獎盃,史上獲得該獎最多的歌手。6張亞軍單曲超越麥當娜·西科尼,成為史上擁有最多亞軍單曲的女歌手。

《衛報》也給了她很高的評價:

「在她之前,美國鄉村音樂的受眾多是白人藍領,而泰勒的出現,為鄉村音樂帶了很多年輕流量。」

最典型的就是那首《Love Story》,獲得世界樂迷的喜愛。

2014年前,追求鄉村音樂的泰勒一直在納什維爾打拼、生活,直到她意識到自己不能只走鄉村音樂的路,她需要更大的舞臺。

25歲那年,泰勒花重金在紐約買了套公寓,並開始拓寬自己的風格,向受眾更廣的流行樂進軍。

《1989》就是她轉型後的首張專輯,令人驚訝的是此專輯一出,就獲得了第58屆葛萊美獎年度專輯,全球售出超過1000萬張。

媒體紛紛評論,從鄉村走出來的女孩,逆襲成為美國甜心,這一路泰勒走得既快又好。

沒錯,從接觸音樂到一舉成名,泰勒是幸運的。

幸運有家人的支持、幸運遇到了伯樂更幸運得到了全世界的喜愛。

而泰勒的音樂才華,並沒有因為出名被阻斷,她高產的作品,是迅速吸粉的王牌。

只可惜這樣的高光時刻在2016年的時候,戛然而止。

由於深陷各類負面消息,泰勒的狀態極差,甚至3年內沒獲得過格萊美的提名。

這讓外界開始猜測,紅極一時的甜心,怎麼了?

其實伴隨泰勒的爆火,對她的爭議一直不斷。

對她影響最大的事件要追溯到2009年MTV的頒獎典禮上。

當時只有20歲的泰勒憑藉一首《You Belong With Me》獲得最佳女歌手錄像帶獎,這也是第一次有鄉村歌手獲得該獎。

正當她激動且小心翼翼地說感言的時候,侃爺(金·卡戴珊老公)突然衝上臺,一把奪過話筒,吼著:

「Beyonce had one of the best videos of all time!」(碧昂斯的音樂視頻是史上最棒的音樂視頻之一)。

坐在臺下的碧昂絲也是一度尷尬。

而更尷尬的是臺上這位剛剛獲獎的年輕女孩。

全場噓聲一片,泰勒茫然地晃了下身子,她不知道這些聲音是針對她還是侃爺。

只好無措且一言不發地走下臺。

過後泰勒說起來,這起事故在當時瞬間瓦解了她的世界。

她不解,向來乖巧、討喜、沒有戾氣的乖女孩怎麼被如此對待了?

也是從那會起,黑粉對泰勒的攻擊從原來的暗戳戳變成明目張胆、鋪天蓋地。

各類難聽的話充斥網絡,甚至在直播現場主持人也會帶著有色眼鏡問一些令泰勒不悅的問題。

泰勒頻頻更換男友為創作音樂的段子被反覆利用。

而她跟侃爺的恩怨還未結束。

2016年,侃爺發布單曲《Famous》,其中的歌詞也是很不尊重泰勒了。

什麼婊子、賤人等詞彙頻出。

I feel like me and Taylor might still have sex.why?I made that bitch famous.

此歌一出,外界再次譁然。

樂迷對泰勒的看法變成極端的兩派。

一派支持,一派謾罵。

而讓泰勒成為「眾矢之的」的是後面發生的一件事。

這首歌爆出來的第一時間,泰勒就在社交網站回擊並譴責侃爺的做法。

但卻遭到侃爺妻子、話題女王金·卡戴珊的反轉。

她放出一段視頻,直言侃爺寫歌前,經過了泰勒的同意。

這讓網友來了興趣,大家紛紛攻擊泰勒兩面三刀,泰勒社交網站的評論區充滿了惡意。

不少人說「泰勒這下完蛋了」。

而另一邊的侃爺依舊在演唱會現場大聲演唱著刺耳的歌詞。

突然間,泰勒感受到了至暗時刻的陰冷,她對自己說「我只想消失」。

02

「黑化的甜心」,為女性發聲

等到她再次回到公眾視線裡,完全撕掉了過去順從、稚嫩的樣子,變得目光兇狠、不留餘地。

外界才意識到,從前那個甜心沒了,有的只是「黑化」的女孩。

擅長將故事寫進歌裡的泰勒,發布一曲《Look What You Made Me Do》,讓世界看到了她的蛻變。

果然,火力全開的泰勒再次問鼎榜單,打破全球Spotify單日播放最高記錄。

成為歷史上唯一一個擁有4張專輯首周就銷量百萬的歌手。

「復活」的泰勒看清了很多東西,包括愛情、親情甚至自己。

她不再為了討好觀眾而刻意節食,不再想把自己塞進xs的衣服裡取悅別人。

她開始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怎麼舒服怎麼來。

這也就是為什麼她開始變胖的原因。

那段時間,最愛她的母親被確診癌症,幸運的是目前經過治療已經穩定了。

這些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泰勒跟鍵盤黨的言論說滾蛋。

徹底做自己的泰勒,還決定為政治發聲。

此前為了保護歌手,經紀公司不允許藝人公開表示自己的立場。

但這次不同,她不想看到自己的家鄉田納西州反對女性平等。

於是在社交平臺公布了自己的立場和態度,即使會招來緋議,但泰勒早已不在乎。

另一次發聲,是為了自己。

她起訴了一名曾經騷擾過自己的DJ,要求他道歉並象徵性地賠償1美元。

即使這起案件可以庭外和解,但泰勒依舊選擇了對簿公堂的方式。

她想以此來告訴世界的女孩,有權利為自己發聲,為不平等的事情站出來。

最終,泰勒勝訴。

她還因此與其他四位女性一起,登上了2017年美國時代周刊的年度人物。

越來越自我的泰勒,讓自己更有稜角,同時也具備鋒芒。

她大膽表達感想,公開談論戀情,不圓滑地處事,宛若一副不管你愛不愛我,老娘都不在意的樣子。

紀錄片中,年少成名的泰勒似乎還介意年齡的增長。

她多次提到的30歲,已經到了。

如今30歲的她,分享了30條人生建議。

「我學會了屏蔽一些外界的聲音。」「時時刻刻地對每一個人好,會讓你陷入困境。」「失敗、再嘗試、再失敗,這再正常不過了。」 「我學會了不再厭惡身上每一盎司的脂肪。」「我察覺到社會在不停地向女人輸送訊息,即展現衰老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傷害到一個重要的人時,表達真誠的道歉對你沒有損失。」「在你倉促地鎖定一個人時,也許,應該要先去了解他!」「意識到童年的創傷,並試著修復它們。」……

看完這部紀錄片你會發現,時過境遷,當年那個美國甜心女孩真的長大了。

而伴隨著她的長大,樂迷們也有了不同的體悟。

我想,這就是音樂最大的魅力吧……

讓每個人學著認識自己。

你最喜歡泰勒的哪首歌

從什麼時候開始聽的?

相關焦點

  • 泰勒斯威夫特憑什麼成為美國小姐?看這部紀錄片就懂了
    原標題:泰勒·斯威夫特憑什麼成為「美國小姐」?看完這部紀錄片就懂了 鏡頭前下的泰勒。但更多時候,創作者有意通過幾個大事件的串聯,來帶出泰勒三十歲時的成熟人格與成長心得,那就是她不再想當一個「為了陌生人認可而活」的「美國小姐」,現在的她會優先考慮對自己重要的事情,比如家人跟朋友,以及勇敢發聲。
  • 美國著名劇作家阿瑟·米勒的一生,都在這部紀錄片裡
    儘管之前執導過《天使降落人間》、《意外的速度》等劇情電影,但這是她首次嘗試紀錄片。或者說,她一開始沒有打算要做這樣一部紀錄片,「最開始,我只是想把故事記下來」,在訪談中她說道。Rebecca Miller 和父親 Arthur Miller,來自 HBO當被問到為什麼選擇現在來上映這部電影的時候,她的回答是:「因為(這個片子)需要一段時間距離,以及對進入人生下一階段的渴望催促著我,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坎。」
  • 匯集中國頂級文物,這部中英合拍紀錄片火了
    兼具真實性與藝術性的紀錄片,既是我們了解傳統文化的一面鏡子,也是我們探索現代文明的知識寶庫。前不久熱播的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呈現了中國頂級文物,將「過去」與「現在」聯繫起來,為觀眾提供了一個了解傳統和現代中國的窗口。
  • 這部法國紀錄片,讓我忘卻煩惱傻傻笑
    ,也是《陽光寶貝》這部紀錄片的總導演。(上面那句話我簡直拍大腿同意,然而老媽為什麼明白這個道理卻在我小時候總拉著我逛街???)所以作為影片主角的四個寶寶,拍攝者自然要尊重兒童世界的意願,以他們的視角來記錄屬於他們生命開始的第一段旅程。這種拍攝手法因和兒童眼中的世界高度統一,因而也更具有真實性和情景帶入性,讓觀者也更容易投入身心。
  • 這部耗時四年的BBC式的紀錄片,看完才知道是國產的!
    這部在2020年1月24日上線的國產海洋紀錄片《蔚藍之境》,因為疫情等各方面原因,沒有做大規模的宣傳,卻悄悄地在豆瓣上刷出了9.3的高分,雖然比第一季的《舌尖上的中國》低了0.1分,卻給了廣大網友超越味覺的生命體驗。
  • 你為什麼瘦不下來?看完這部紀錄片就明白了
    在2012年BBC推出的紀錄片,就告訴了我們這一切——《致肥元兇》The Men Who Made Us Fat又名:《胖子該怪誰》美國將小農場式的農業生產改造為大規模生產,意在為人們提供廉價商品,以遏制食品價格上漲。其中發展的最快的,屬種植玉米的農民們。
  • 迎接博物館日 看完這幾高分紀錄片仿佛逛遍世界頂級博物館
    但是沒關係,我們可以在博物館紀錄片裡一飽眼福!為了迎接博物館日,小編特別整理出這幾部優秀的國外博物館紀錄片,讓我們從電視中一窺博物館的奧秘吧!1.《博物館的秘密》「歷史是殘酷的,藝術卻是無意的。」為什麼梵蒂岡的傑作被塗鴉所覆蓋?羅浮宮如何保護名畫《蒙娜麗莎》?為什麼拿破崙請人作了一幅滿是謊言的畫像?
  • 為什麼喬丹被世人封為籃球之神?看完這個紀錄片你就知道了
    夥伴們記得設置置頂,及時看到更新 看籃球,搞定英語 看完本篇文章 您將提升310字英文閱讀量
  • 熱刺紀錄片大火!亞馬遜創始人:全靠穆帥的吸引力!
    近期,熱刺和亞馬遜聯合出版了熱刺的紀錄片《孤注一擲》,而這個紀錄片出版之後,受到了諸多的關注。而這個紀錄片上映之後,在全球引起了熱烈的反響,許多球迷都非常喜愛這部紀錄片,就連熱刺的同城死敵,阿森納、切爾西的球迷都來觀看這部紀錄片。為什麼這部紀錄片會吸引這麼多人的關注?
  • 看了她年輕時的照片,才明白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她!
    要說娛樂圈的頂級美女,賈靜雯應該列入其中,當初也可以說是美得不可方物!在當初還是那個沒有整容的年代,她的一顰一笑,讓很多人都一見鍾情!包括小編哦!當時傳言說賈靜雯是全中國男人都願意跪下去追求的女人,雖然有點誇張,但是小編相信大部分男人都應該很欣賞她的美貌!
  • 魯豫:他是美國版董浩叔叔+鞠萍姐姐+金龜子,他的紀錄片把我看哭
    我連續看了兩部紀錄片,都把我看哭了。一部叫RBG《大法官金斯伯格》,另外一部是關於美國著名的兒童節目主持人Fred Rogers(弗雷德·羅傑斯),叫Won't You Be My Neighbor?《與我為鄰》。
  • 紀錄片推薦 |《為什麼貧窮》之出路
    明一學堂劉燦老師:看完,真的是很傷心,很難過,教育被商業化是最大的悲哀,身在這些教育中的人們睜開眼睛好好看看,別再自己騙自己了,請父母真正的負起教育的責任吧!這部紀錄片豆瓣評分9.1,一共有8集,其中的第八集《Education, Education / 出路》是今日學堂新學期突破班的教學課程素材之一。《為什麼貧窮?》
  • 書希望被人看,這部紀錄片也值得被你們看
    這句話是團媽最近在一部網生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裡面看到的。這部紀錄片去年一上線,便收穫了豆瓣9.5和B站9.9的高分評價。紀錄片還邀請了演員胡歌來配音,第一集的時候很多網友說是衝著胡歌來的,但看到後來,他們已經忘了是胡歌在配音,這大概就是這部紀錄片的魅力吧。
  • 看奧斯卡紀錄片《美國工廠》
    前幾天看了奧斯卡得獎紀錄片《美國工廠》感觸很深,我覺得這部片子是在呼喚美國製造業的回歸。當然片子所反應的內涵很多,每個人的解讀也不同。曹德旺是我崇拜的偉大企業家,也是當代網紅。曹先生做了很多節目,我也看了好多。今天我想聊聊我的一些感想。
  • 治癒春節「被動宅」,30部頂級紀錄片,先馬後看!
    優酷紀錄片 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治癒「被動宅」,紀錄片單來!小編整理了30部頂級紀錄片,收藏這份片單,促進多巴胺分泌,調理心情細菌病毒自然遠離。這部紀錄片顛覆了以往球星紀錄片「神化自己」的傳統。在NBA的歷史上,圍繞科比的故事,讀起來更像是一個傳說。然而,一部名叫《MUSE》的紀錄片,卻在首映之後,改變了幾乎所有美國媒體對科比的看法。在這部紀錄片裡,科比留給外界的坦誠與真實,讓觀者對他的好感度頓升。以情感人。這是紀錄片《MUSE》成功俘獲人心的密碼。
  • 了解美國重點高中教育的真實情況,紀錄片《失去自我》值得一看~
    美國的高中教育到底是什麼樣的,那裡的學生喜歡高中的課程麼?這裡有一部紀錄片短片真實反映出了美國高中生的學習狀態。這部紀錄片短片拍攝了斯卡斯代爾高中(Scarsdale High School)裡的一項教學改革。斯卡斯代爾高中是美國最優秀的公立學校之一。
  • 看完這部美食紀錄片,你會有所思考
    中國日報雙語新聞最近,一部比較小眾的美食紀錄片開始成為媒體討論的話題--《美食不美》(Ugly Delicious),也譯為《不中看的美食》)。這部由Netflix出品的美食紀錄片,邀請了當紅的韓裔美籍廚師大衛·張(David Chang)來講述一些生活中很常見的食物,比如披薩(Pizza)、墨西哥卷餅(Taco)、炸雞(Fired Chicken)、炒飯(Fired Rice)等。大衛和他的小夥伴們,不僅帶我們品鑑這些「醜而美味」的食物,同時也探究美食背後的文化。因為每一個美食,都可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 吃貨最愛的《風味人間》火了,紀錄片收割流量的時代到了?
    (截圖來自騰訊視頻)只能守在屏幕前流口水,對各種美食能看卻不能吃,讓觀眾們對這部紀錄片「愛恨交織」。許多人表示「零食準備好了,才敢打開視頻」,甚至有網友評論「想很加入節目組,不要工資只要能跟著吃就行。」還有人調侃「應該把豆瓣電影的『看過』改成『餓過』」。
  • 這部四年BBC的紀錄片,看完之後,我知道他是中國製造的
    這部國產海洋紀錄片《蔚藍之境》於推出,由於疫情等原因,並未進行大規模宣傳,卻在豆瓣上悄然獲得9.3分的高分,雖然比第一季的《舌尖上的中國》低了0.1分,卻給了網友一種超乎口味的生活體驗。「中國版的《海洋脈動》!
  • 看完這部紀錄片,才真正了解丁真和他的家鄉
    今天趁著丁真的熱度,向大家安利一部口碑紀錄片,讓它帶領我們深入川西,了解一下這個景美人美卻鮮為人知的絕佳旅遊地。或許看完之後,身處都市的我們,也能吸收到那種天然的純淨。《香巴拉深處》這部紀錄片的來頭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