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龍的中法翻譯之路

2020-12-15 中國網
  • 中國網:

    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中國訪談·世界對話。今天我們為大家請到的翻譯名家是我國資深法文翻譯家唐家龍先生,唐老師您好,非常歡迎您的到來。

    2008-07-30 15:53:11

  • 唐家龍:

    主持人好。

    2008-07-30 16:12:35

  • 中國網:

    唐老師,我們也知道第18屆世界翻譯大會馬上就要在上海舉行了,這也是第一次在亞洲舉辦世界翻譯大會。作為資深的翻譯家,您對翻譯這個行業是怎麼看的?

    2008-07-30 16:13:39

  • 唐家龍:

    這次世界翻譯大會在中國舉行,我覺得是我們30年的改革開放成果在翻譯領域當中的反映。我這個人是很喜歡翻譯的,我做了快40多年的翻譯,能夠這麼堅持,就是因為我熱愛這個工作,對它有興趣,而且比較喜歡鑽研。

    2008-07-30 16:14:52

  • 中國網:

    做這個工作一做就做了40多年。這在很多年輕人的眼裡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覺得怎麼能夠那麼久做同一個工作,因為現在年輕人跳槽也是很頻繁的。您能不能說一下是什麼樣的動力讓您對這一個工作保持幾十年如一日的熱情呢?

    2008-07-30 16:15:18

  • 唐家龍:

    這個可能有代溝。我最早的時候並不想搞中譯法的,我最想法譯中。

    2008-07-30 16:15:49

  • 中國網:

    為什麼?

    2008-07-30 16:16:05

  • 唐家龍:

    我在高中的時候,就特別喜歡俄羅斯和法國的文學。但是我後來考大學的時候為什麼選擇了法語呢?一個是中國人說物以稀為貴,覺得學法語的人少。第二,聽說法語很美,所以我說我來搞法語吧。我第一志願是報北京大學,當時沒有錄取,所以第二志願是南京大學,南京大學也很強的。

    2008-07-30 16:16:20

  • 唐家龍:

    大學畢業以後就分配到外文局,那個時候不叫外文局,那個時候叫我去對外文委報到。我一等就等了一個月,不知道把我分配到哪裡,後來說是《北京周報》。當時的《北京周報》還沒有成立,它是1962年3月份成立的,我那個時候就到外文圖書社去練兵,學打字、校對,過了一段時間就到了周報。

    2008-07-30 16:19:07

  • 唐家龍:

    那個時候是年輕人嘛,很老實,特聽話。我那個時候就想怎麼把工作做好,現在想來有的時候很單調、很枯燥。早上就是工作,晚上先是吃好晚飯打桌球,然後是看書,學習法語。那個時候的外文局有個規定:每天早上第一個小時是學外語的時間,從9點開始工作。所以我對翻譯工作還是有興趣的。

    組織安排我到外文局專門搞中譯外,我就做,放棄了法譯中,我本來想把法國文學翻譯好,介紹到中國來,不過我這個願望也實現了一點。

    2008-07-30 16:19:29

  • 中國網:

    您還是翻譯了很多作品。

    2008-07-30 16:19:58

  • 唐家龍:

    我有一個月沒事,我就翻譯了一部詩,法語叫做拉辛,翻譯成中文以後寄到《人民文學出版社》。後來一直沒有消息,最後一個偶爾的機會,一個文學出版社的編輯告訴我,因為我那個時候用了筆名,他看了我的筆名以後就說,「你的書已經出版了,是在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我當時很高興,就和上海譯文出版社聯繫,它收錄了「拉辛戲劇學」。

    那個時候我經常給他們寫信,有地址,但後來給丟了,所以我都不知道我的東西出版了。這是我唯一的把法國的文學作品翻譯成中文的一個例子,其他的時間法文翻譯成中文的就是一本歷史著作《菲得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該書的作者是歷史研究的權威。當然這不是我一個人譯的,我是和好幾個同事一起譯的。我們後來請了顧良同志看了一下,我對這個書很滿意,因為我有的時候自己拿出來看一看,覺得這本書譯得還是不錯,對自己的詩句也有的時候拿出來看一下,那個時候20幾歲有激情,所以覺得還像個詩歌,現在翻譯的話我可能翻譯不出來,因為老了。

    2008-07-30 16:20:19

  • 中國網:

    我覺得唐老師說起自己翻譯過的法文作品還是非常有激情,因為工作有需要,就放棄了自己的愛好,更多的是從事中譯法的經歷。我們也看到您翻譯了很多作品,特別是現代文學作品,比如說沈從文的《三三》、韓少功的《藍蓋子》等等。除了這些文學作品,唐老師翻譯的作品涉獵非常廣泛,還翻譯了《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還有《書劍恩仇錄》等等。既有文學作品,也有中國的兵法,還有中國非常有特色的武俠小說。您在翻譯的過程當中有沒有遇到一些困難?因為難度很高。

    2008-07-30 16:25:28

  • 唐家龍:

    困難是肯定的,不容易。比如我把一個中文的小說翻譯成法文,我一定要去找幾個法國小說先讀一遍,就是進入角色,我要有靈感,否則文字肯定不好。我有的時候經常提《三三》,為什麼?因為法國的讀者在中國文學上看到我的譯著以後,他們來信說很喜歡這個作品,雖然《三三》描寫一個女孩子,在我們現在看是很平淡的生活,但是翻譯成法文以後,和作者的風格比較接近,所以法國讀者很喜歡。

    還有《書劍恩仇錄》,就是金庸的小說,我們只翻譯了第七章,其他的都沒有譯。這是中國文學出版社出的雜誌要譯的,我翻譯好以後也接到了讀者的來信。有一個牧師對中國的文學特感興趣,他說「唐先生,能不能繼續翻譯下去啊?」但是很難,這個東西很難。我知道我譯得不好,肯定的。比如現在的《水滸傳》是法國人譯的,而且翻譯中國文學作品,如果沒有外國改稿員的配合,我根本不敢譯,我翻譯好以後,都得讓法國的改稿員看。

    2008-07-30 16:27:13

  • 中國網:

    他們對中國文學應該有一定的了解?

    2008-07-30 16:28:25

  • 唐家龍:

    不一定,因為他們不懂中文,都是憑著我譯的東西來修改。但是我譯的好壞很重要,因為你譯的東西差,他根本看不懂。所以初稿必須相當好,那麼他看了以後覺得什麼地方需要錦上添花,給你改一下,應該是這樣的。

    2008-07-30 16:28:54

  • 中國網:

    稍微潤色。

    2008-07-30 16:29:33

  • 唐家龍:

    對,口頭性就強了,可以說還是一個文學作品。我比較滿意的還是我譯的《小小說三十篇》中法對照的,一邊是中文,一邊是法文,這個我比較滿意,我覺得還是比較好的。但是內容過時了,70、80年代的人和現在的差距太大了,但是這些文學作品我翻譯了一些,但是我沒有外國人的幫助我不敢翻譯,因為我沒有這個水平。我只能提供一個初稿,這個初稿是可以改的初稿,我只能這麼說。我喜歡法國文學,我翻譯以前一定會找一個法文小說看一看,之後才翻譯。

    2008-07-30 16:29:51

  • 中國網:

    有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疑問,就是唐老師涉獵這麼廣,翻譯文學作品要求翻譯的文學功底要深厚,文筆要好。翻譯中國古代兵法的書籍,肯定對中國的兵法也有一些了解。翻譯武俠小說,裡面有好多武俠小說的專用名詞,比如武當、峨眉,您是怎麼做到恰到好處的翻譯的?

    2008-07-30 16:31:25

  • 唐家龍:

    那個裡面沒有提到這些,主要是武術的動作。我是按照字面翻譯的,我覺得最難的還是像《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這樣的。因為古文不容易看懂,你要把它的意思看懂才能譯。

    2008-07-30 16:32:00

  • 中國網:

    像古文我們中國人自己看都覺得很難。

    2008-07-30 16:32:26

  • 唐家龍:

    《孫臏兵法》沒有外文版,《孫子兵法》有的是法文,幾十個版本,多得很。當然你可以去參考人家,但是不能抄。根據我對中文的理解,法國人翻譯的就是這樣的缺點,有的人對中文的理解沒有我們深,他們有的地方我認為翻譯的不是十分確切。我的翻譯,儘量要做到確切,別走了意思,中文什麼意思,我就翻譯什麼意思。

    2008-07-30 16:32:43

  • 中國網:

    首先要把中國的古文理解了,然後再翻譯成讓法國人理解的現代的法國話,我覺得這個過程非常難。您剛才說有很多的版本,但是我們知道您翻譯的《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是非常權威的版本。您是怎麼做到翻譯的這麼貼近,翻譯出自己的特色呢?

    2008-07-30 16:35:06

  • 唐家龍:

    我覺得我還是儘量的按照中文的意思來翻譯,我認為自己是用比較優美的法文寫出來的。我還是按照「信、達、雅」這三個字做。這次因為要舉行翻譯大會了,我看到了國際譯聯制定的《翻譯憲章》裡面有一段話,它跟我們的「信、達、雅」有一點相近。「任何譯文都應尊重於原意,正確表達原文的思想和形式,遵守這種真實的原則,是翻譯工作者法律上和道德上的義務。然而,正確的譯文不應同翻譯混為一談,因為翻譯的忠實並不排斥文字上的改變,以便能夠用另一種語言在另外一個國家體會到原作的形式、氣氛和其內在含義。」我覺得說的很好,跟我們說的翻譯的原則很吻合。

    2008-07-30 16:35:59

  • 中國網:

    唐老師,您翻譯了這麼多的不同領域的作品,我們也知道像這一屆翻譯大會的主題就是翻譯與多元化問題,我們想聽一下您對這個主題的看法?

    2008-07-30 16:36:53

  • 唐家龍:

    多元文化現在是什麼方面都應該提倡多元,世界這麼精彩,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應該相互交流,所以翻譯就是交流的橋梁。你不通過翻譯,怎麼把人家的文化介紹過來嗎。所以我覺得這個主題非常好,「翻譯與多元文化」的確非常好。我自己可以這麼說,我也翻譯了一些東西,但是我有一個經驗可以介紹出來。就是我不管翻譯什麼,首先要把相同內容的法文的東西找出來讀,我跟你講幾個例子。

    2008-07-30 16:37:17

  • 唐家龍:

    我在《北京周報》的時候,領導給我翻譯一篇介紹中國的法制、審判什麼的,我抓瞎了,根本不會啊,怎麼辦?法國有一套叢書,叫《我知道什麼》。因為當時的《北京周報》資料很多,好象有200本,我就把法律這一本書拿出來,我把它讀了一遍,在那裡譯了我的關於中國法律的文章。專家改稿以後拍手,說「唐先生,你譯得好。」其實不奇怪,因為我把法國的東西看了,我把他們常用的一些詞彙、句子都學到了,再翻譯我的東西,當然就不是中國式的法文了。

    2008-07-30 16:38:34

  • 唐家龍:

    所以我覺得不管翻譯什麼稿子,只要有一個好的詞彙和語法的話,你如果能夠找到相同的法文出版的有關出版物,你應該都能翻譯。那個時候,我們還翻譯過《哥德巴赫猜想》,就是陳景潤的。有一個報導,《北京周報》要報導中國的《哥德巴赫猜想》,怎麼辦?我們就去找字典,然後把相應的詞彙找出來。找出來以後翻譯了一篇東西,最後請中國科學院數學所的一個人審稿,他是留法的,他改了以後我們就放心了。

    在《北京周報》工作以後,不要以為他們就是政治和新聞,什麼都有,文學的也有,科技的也有。那怎麼辦?你翻譯時就要找一些相對應的法國的東西看。如果你不看法國的作品拿起來就譯肯定砸鍋,這樣的翻譯肯定不會好的。所以我談自己的建議,就是我翻譯什麼東西首先是學習,把這個主題的東西找來再看,再學,然後再翻譯。這樣的話,翻譯出來的東西一般都可以過的去,法國人都說可以看的懂。

    2008-07-30 16:39:45

  • 中國網:

    這是唐老師的經驗之談,就是要想翻譯,首先要找同類的東西看一下。有很多現在的年輕人,或者是有一些外行人看翻譯,把它想成一件很簡單的事情,說翻譯不就是把一種文字翻譯成另外一種文字嗎。其實翻譯這個行業是一個甘苦人自知的行業。我們想問一下唐老師,翻譯這個行業給您帶來最大的歡樂和最大的痛苦在哪裡?

    2008-07-30 16:43:31

  • 唐家龍:

    翻譯最大歡樂就是給你打開一扇通向另一個世界的大門。如果你法語很好,你碰到一個英國人、美國人,碰到一個法國人,你就可以很自由的和他們交流,這就是很愉快的事情。另外,你還可以讀他們出版的書籍、雜誌、上網。現在的英特網豐富的不得了,以前我在《北京周報》的時候,定了一個《世界報》,那是我經常看的。你現在在網上就可以看到,點擊這個《世界報》,都可以看到,包括很多的關於聯合國、奧林匹克等新聞都有。所以你懂了一門外語,就可以接觸到很多東西,不能只能看中文的東西,因為你會另外一種語言。

    2008-07-30 16:44:11

  • 唐家龍:

    我當年在外文局把中國的東西介紹到外國去,我的工作得到了承認,我就很高興。我舉個例子,中法文化年的時候,有大量的中國東西要翻譯成法語,那個時候主辦的單位是文化部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他們知道我翻譯的比較好,就找我翻譯。我翻譯好以後,他們都可以接受。有一次法國的人看了以後提出一些意見,對我印象很深刻。當時翻譯茶文化的時候,綠茶的口味比較清淡,我就沒有仔細的思考,我就翻譯成中文的「清淡」,法國方面就提出意見,他說你用的詞語不對,你這個是貶義的詞,你要修改。我後來想,就是用水衝淡的一個滋味,我心裡特高興。

    2008-07-30 16:45:27

  • 中國網:

    就是簡單、明白、直觀。

    2008-07-30 16:46:31

  • 唐家龍:

    這就是把中文的意思直接的表現出來了,它有清淡的意思,也有一個肯定的意思。以後茶葉都要衝水,這樣就把美妙的都給衝淡了,找到以後我心裡很高興。所以翻譯有時遇到困難的時候,你解決了以後,這個歡樂真是別的人體會不到的。

    另外我和別人翻譯過一本書,和比利時合作出版的,叫《秦漢雕塑》,我的譯文比利時的專家看了以後,覺得我的譯文有文學筆法,我也很高興。所以,我覺得在翻譯當中能夠把一些困難的東西翻譯出來,把中國好的東西介紹出去,心裡是非常高興的。當然,痛苦的就是你的工作沒有得到人家的承認,心裡很難受。有的時候有的領導說話,說他不就是一個翻譯嗎,聽了以後心裡不高興。所以我們有的時候說我是一個翻譯機器,就是對應這種說法的。

    有的人對翻譯不了解,他說這有什麼難的,你把這個詞翻譯成外文不就行了嗎。他不懂,因為翻譯既是翻譯,也是藝術,如果把這個翻譯成外文的話,個人有個人的翻譯方法,但是怎麼變得好才是好翻譯,變的不好人家看不明白。所以有的時候聽到這樣的話你真是哭笑不得,當然隔行如隔山,可以理解,因為人家沒有搞過翻譯,沒有這樣的經歷和體會,所以要交流和溝通。

    2008-07-30 16:46:47

  • 中國網:

    就像翻譯一樣需要溝通。說到這裡,我們還聽到這樣一種說法,認為是不是我們掌握了兩種語言就可以當一名翻譯了?

    2008-07-30 16:49:40

  • 唐家龍:

    不行。要作為一個翻譯的話,一定要對母語不是有一般的掌握,而是要掌握的相當深,就是你要對中文的意思吃準了,對它有深入的了解,然後外語也要有相當好的水平,能夠組織句子得心應手,然後你又要掌握很多的知識,知識面要很廣。因為知識面不廣的話,不能夠正確的理解中文的意思,也不能正確的理解法文的意思。有的時候年輕人看到我的頭髮都白了,就讓我介紹經驗,我就說有三點,「母語好、外語好、知識面廣」,三者缺一不可。

    2008-07-30 16:50:07

  • 中國網:

    剛才唐老師給大家講了那麼多的故事,而且也談到了翻譯給您帶來的快樂。看到您談到快樂的時候,眼睛都在發光,我們都可以感受得到翻譯帶給您的歡樂。我們也知道您獲得了很多的榮譽,比如在2005年,您就獲得了由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首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我想這個結果也是眾望所歸,能給大家回憶一下獲獎經歷嗎?

    2008-07-30 16:50:36

  • 唐家龍:

    我覺得很慚愧,因為很多人比我條件更好,我主要是運氣好。因為那個時候一個是中法文化年,我是學法語的,第二是中國國際圖書展覽會,當時他們要對中法文化交流做出比較大的貢獻的人授獎,一個黃金的獎盃,給我們每個人一個。我覺得我為什麼能夠有這麼一個機會,我想有兩個原因。一是我的出版物法國人認為比較好,因為有一些翻譯說什麼東西啊,看不懂,但是我的翻譯雖然不能說很漂亮,但是他們能看得懂。

    我在《北京周報》翻譯的時候,專家在我的翻譯上打過評語,那個專家給我們的評語是《北京周報》有好的翻譯,這是對我們的工作好的肯定。

    2008-07-30 16:51:13

  • 中國網:

    您的獲獎真的是一個眾望所歸的結果。剛才唐老師非常謙虛,作為一位權威人士,我們想聽聽您專業的意見和看法。您現在也是全國翻譯資格考試法語專家委員會的委員,請您給我們評價一下,現在在中國法語翻譯隊伍的一個現狀,或者是對這個隊伍中人才的整體狀況做個評價?

    2008-07-30 16:55:30

  • 唐家龍:

    這個我很難說,因為我不太了解,我只能說我在批改試卷的過程當中的一些想法。現在報考的人不少,法語相對來說比英語少的多,但是從裡面可以看出,真正翻譯好的大概是15%到20%。有的人翻譯的很好,我看了很高興,我覺得後繼有人,這樣的人的確是太少。很多人不行,他組織不了句子,就是他看了中文以後不能組織一個像樣的法文句子。有的人就交了白卷了,特別是中譯法。我覺得法譯中好的,一般中譯法也比較好,如果法譯中糟糕的,要是中譯法好,恐怕很難,這是相通的。

    我覺得現在年輕人裡面好的還是比較少,可能現在的社會環境不一樣,我過去非常的用功,周末都是看書,晚上也是看書,不看書就是出來跑步和打球,有的時候看看電影和電視,其他的時間就是學習。

    2008-07-30 16:56:12

  • 中國網:

    所以您認為現在的年輕人當中,好的翻譯不多的原因就是年輕人學習的動力不強了,沒有您那個時代用功了是嗎?

    2008-07-30 16:57:07

  • 唐家龍:

    我和年輕人接觸的不多,但是我想可能是其中的一個原因。現在跳槽太頻繁了,我是熱愛法語翻譯的,錢多錢少我考慮的不多。

    2008-07-30 16:57:42

  • 中國網:

    您說錢多錢少無所謂。我這裡有一個小故事,是中國翻譯協會會長劉習良自己談到自身經歷的一個小故事。他說他曾經翻譯過一本西班牙文學,當時出版社給了他最高的稿費,1000個字給了他80元,而他只能向對方不斷的說謝謝。劉習良先生就認為稿費不高或者經濟環境不好,也是造成現在整個翻譯環境不好的因素之一。您同意這個看法嗎?

    2008-07-30 16:57:56

  • 唐家龍:

    我想經濟報酬高的話肯定動力要強。比如說現在中國網給我的稿酬最低,但是因為我是外文局的人,另外在中國網我也是掛名的顧問,所以我也無所謂。當然,最高的上一次給我500/1000字,我覺得是受之有愧。但是我從來不會去跟別人爭稿費,因為我覺得這是國家的需要,各個單位都有經濟能力的問題,有的人付不出什麼稿費,有的人可以付出。如果是外資的公司的話,肯定付的更高。所以我覺得有這個市場,需要我做這個,我就儘量做好。我很重視我的牌子,我的這個牌子不能砸。我不能出錯,文字儘量優美,外國人一看就懂,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

    2008-07-30 16:59:03

  • 中國網:

    所以我覺得這可能就是老一代的翻譯家和年輕一代的翻譯家對自身要求最大的不同。就像唐老師一樣,不在乎錢多錢少,這是對自身的要求,只要我接了這個工作就一定要翻譯好。我想這些話可能對很多年輕的翻譯從業者應該有一定的影響。您剛才談到,現在我國年輕的好翻譯不是很多,而且我們也了解到,您曾經說過,您認為法語翻譯存在一個青黃不接的時代,您現在還是這樣認為嗎?

    2008-07-30 17:07:18

  • 唐家龍:

    因為我不了解情況,我已經退休了,有的時候偶爾出去參加一些法語詞彙的討論會。因為我聽一些同志議論,聽到一些單位的議論,都說找不到好的翻譯,我們好的翻譯太少了。這就證明現在的翻譯水平的確是需要提高的,影響了中外交流。講一個小故事,有一次在國外的中國文化周,我們從國內帶去的一些現存翻譯好的文件,很多法國人看不懂,這說明什麼問題。

    2008-07-30 17:08:02

  • 中國網:

    那有沒有什麼辦法,或者是您有什麼建議可以改善這樣的局面呢?

    2008-07-30 17:09:49

  • 唐家龍:

    我建議年輕人首先學會怎麼能夠組織好句子,可以採用這樣的辦法,我現在就是這麼做。比如我知道哪些中國的東西譯成法文比較好的,比如說《毛選》第四卷譯的比較好,我就把《毛選》第四卷找出來,我就把它的中文、法文放在一起,我找幾篇中文、法文對著看,我仔細的推敲,它的這句中文,再看看它的法文,為什麼這麼譯,主語是什麼。這樣就會學到人家怎麼組織成既忠實於原文,又有優美的法文句子,就要這麼學。

    2008-07-30 17:10:16

  • 唐家龍:

    我是分兩類學習,一類是通讀,就是小說、雜誌,看了以后里面只要有詞彙就會積累,我會把一些句子記在本子上。另外就是精讀,特別是國內翻譯成法文的,就要中文和法文對著看,吸收人家的經驗,看人家怎麼翻譯的。這個經過一段時間以後,你說你的水平能不提高嗎?肯定能提高。所以年輕人一定要找一個好的東西仔細的推敲,掌握翻譯的竅門,就是說翻譯有一個規律,同時又是一個藝術。一個句子都是一個意思,但是優美的程度不一樣,什麼時候這個做主語,有的時候在中文是在後面的,但是在外文就要在前面,和英文不一樣,法語是經常倒過來的。所以要對兩種文化進行比較,人家在中文裡面有什麼特點,法文裡面有什麼特點。

    2008-07-30 17:12:15

  • 中國網:

    所以說要想當一名好的翻譯還是要多學習,我覺得唐老師今天說得最多的兩個字就是「學習」。您覺得除了自身的原因以外,在大的環境方面,還有什麼需要改善的地方呢?

    2008-07-30 17:15:07

  • 唐家龍:

    現在黃友義局長就是國際譯聯的副主席,他對這個問題有清晰的認識。我看了他幾次講話和文章,就是要市場化,要為他們爭取正當的權益。國外是這樣的,比如翻譯什麼東西,中文翻譯成法文是最貴的,所有的中文翻譯都是最貴的,都有稿費標準的。我在法國的時候大概是500法郎,一頁1000字都不到,現在恐怕不行了,現在電腦太快了。就是說要有一個最低的稿酬標準,因為一般中文翻譯成外文都是最貴的。我們國家還不是十分富裕,我們也不能要求太高。但是現在已經比過去強多了,這次《北京周報》給我1000字300塊,我就非常滿意了。

    2008-07-30 17:15:28

  • 中國網:

    唐老師很滿足啊。

    2008-07-30 17:16:57

  • 唐家龍:

    我已經很滿意了。

    2008-07-30 17:17:12

  • 唐家龍:

    人應該知足常樂,現在不愁吃、不愁穿,又有錢可以去旅遊,你說還愁什麼啊,就是身體好就可以了。

    2008-07-30 17:18:22

  • 中國網:

    您真的把翻譯當做是一種樂趣,全身心的喜歡這個行業,不計較身外之物。

    2008-07-30 17:18:39

  • 唐家龍:

    可以這麼說。

    2008-07-30 17:18:57

  • 中國網:

    在前不久,中國譯協中譯法分會的第12次論壇剛剛結束,這個論壇是每半年舉行一次。您覺得這個論壇的召開對推動中譯法事業有沒有一些影響?

    2008-07-30 17:19:10

  • 唐家龍:

    最早的時候,就是各個單位在翻譯的過程當中碰到什麼難題,拿出來集體討論,定下一個比較好的譯法,我認為這個會議定出來的東西只能作為參考,因為外文是很複雜的東西,只能根據上下文,就是在上下文的環境中,這個譯法可能新,但是在另外一個套子裡面說不定就需要改,我們也不能把它作為一個靈丹妙藥,到處都能用上,不一定的。

    現在整個的一個主題,相關的詞彙就出來了。我覺得最好的是各個單位法語水平比較高的同志的交流,所以對法語屆的進步肯定是有好處的,我很樂意去。一個是會會老朋友,另外一個是交流。有的時候我可能發音不對,但是一聽到別人說這個好,對我是個學習。所以我覺得我們缺少的就是溝通。

    2008-07-30 17:19:32

  • 唐家龍:

    有這麼一個平臺和機會,各個單位的法語人員進行交流還是很好的。但是年輕人講得不夠,他們可能怕說錯話,可能想你們都是老權威,我們就聽你們說了。我覺得他們應當膽子大一些,年輕人應該做一些準備,特別是自己在翻譯過程當中,有哪些是在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不知道怎么正確表達,應該在這裡提出來,向這個翻譯的班子提出來,我希望在什麼場合大家能夠討論一下。我覺得應該更多地發揮年輕人的作用,不應該光是幾個老人在那裡講。

    2008-07-30 17:20:34

  • 中國網:

    所以還是鼓勵年輕人多說。

    2008-07-30 17:21:50

  • 唐家龍:

    對。

    2008-07-30 17:22:32

  • 中國網:

    今天唐老師能夠做客中國訪談,我們感到非常高興,而且作為資深的翻譯家,大家非常關心您現在的現狀,您現在怎麼安排自己的生活?

    2008-07-30 17:22:46

  • 唐家龍:

    我這個人很喜歡法語,很喜歡翻譯,但是我也很喜歡玩,我每年和我的老伴兩個人做兩次旅遊,上一次5月份我們到江西、福建,今年我們想9月份到三峽、武當山、神農架去玩,一年玩兩次。每天早上出去活動,因為天熱,本來我都安排在下午的,冬天就是下午三四點出去活動,有的時候跑步,過去登香山,一個星期三次。然後就是一天做四個小時的翻譯,看報,晚上看電視,這就是我的生活。我覺得身體還可以,快70的人了,我覺得還可以。

    2008-07-30 17:23:12

  • 中國網:

    今天非常感謝唐老師能夠做客中國訪談,和您對話了一個小時,我覺得收穫非常大,可以從唐老師的身上得到很多現在年輕人沒有的東西。比如將一個事業作為終身的摯愛,並且感受到從這份事業當中享受到的快樂,這是現在很多年輕人體會不到,讓人羨慕的。非常感謝唐老師,在節目的最後,我們祝願您身體健康,和您的老伴能夠開開心心的,每年都能過你們的度假計劃,也希望在今後的日子裡,您還能夠繼續享受翻譯帶給您的快樂。

    2008-07-30 17:24:28

  • 唐家龍:

    謝謝。

    2008-07-30 17:25:37

  • 中國網:

    謝謝唐老師,也謝謝各位網友的收看,再見!

    2008-07-30 17:25:47

相關焦點

  • 資深翻譯家暢談我國日、法翻譯人才狀況|法語|日語|林國本|唐家龍|...
    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日語、法語專家委員會正式成立之初,中國網對委員會成員、資深日語翻譯家林國本先生和資深法語翻譯家唐家龍先生進行了專訪,請他們就目前我國日語、法語翻譯人才狀況和即將啟動的日、法語專業資格考試基本情況作個介紹。來自外交部、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單位的9名資深日語專家和11名資深法語專家共同組成了強大的專家委員會陣容。
  • 答疑|英語二外+法中中法翻譯
    應著有想考川外的小朋友問英語二外、法中中法翻譯到底怎麼複習,總在一起來回答一下。
  • 許鈞:我的翻譯與研究之路
    就在不斷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我漸漸將翻譯實踐與翻譯理論探索結合起來,在傅雷、許淵衝等老一輩翻譯家翻譯研究的啟發影響下,一步步走上了翻譯學術的求索之路。 隨著文學翻譯實踐不斷累積,我逐漸意識到外國文學翻譯的意義不僅僅表現在文學交流層面,對中國讀者而言還可起到開闊視野的作用。
  • 翻譯的起點——中法譯者工作坊助力青年譯者成長
    這是周慧娜翻譯的第一部中文小說,她在翻譯中遇到了不少困難,「路內的語言非常口語化,有很多方言和俚語,還用了很多年輕人特有的語言,和我在大學裡學到的中文很不一樣」。周慧娜在翻譯中得到了多位中法文學翻譯界前輩以及作家路內本人的指點和幫助,這些都要得益於她在今年入選參加的首屆CCTSS-ATLAS中法譯者工作坊(林雅翎班)。
  • 翻譯事業拓寬改革開放之路
    翻譯事業拓寬改革開放之路 2018年11月23日 07:1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唐紅麗 孫美娟 字號 內容摘要:11月19—20日,由中國外文局指導、中國翻譯協會主辦的
  • 中法翻譯專家齊聚長沙 共話術語翻譯的實踐與反思
    12月8日,第一屆瀟湘中法翻譯高端國際論壇在長沙舉行。紅網時刻12月8日訊(記者 周丹 通訊員 張明明 程鵬偉 薛潤洋 )今天下午,第一屆瀟湘中法翻譯論壇在湖南師範大學舉行,活動以「中法哲學與人文科學術語的翻譯:困難、挑戰與應對」為主題,法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教授、著名漢學家白樂桑,與來自國內諸多院校的法語專家共聚一堂、各抒己見。
  • 增詞法在科技論文英語翻譯中的運用
    由於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在英語表達中,有些詞語可以省略而不影響整句信息的表達,如若逐字翻譯,就會出現英譯漢中句意模糊的現象。藍譯編譯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採用增詞的翻譯策略準確、完整地表達英語文章的信息。
  • 2020中法文化翻譯青年研修活動在上海舉行
    中國網10月26日訊 2020中法文化翻譯青年研修活動暨「傅雷和朱梅馥」紀念章首發儀式10月24-25日在上海傅雷圖書館舉行。陳明明致辭陳明明在致辭中對青年翻譯工作者們提出了要求和期望。他表示,希望青年翻譯工作者們藉助「傅雷青年翻譯人才發展計劃項目」這個平臺,把握好提升自己能力的機會,擔當起中法文化交流傳播的重擔,築牢中法文化溝通的橋梁,為促進中法人文交流做出貢獻。
  • 許鈞教授:我的翻譯與研究之路
    我的教學與研究生涯就在這改革開放的春風中,真正開始了。在我學術發展的道路上,去法國學習是個很重要的階段。我手頭還保存有在法國留學時用法語寫的幾本日記,其中不少記載了我對語言與文化的一些思考。留法期間,我很注意收集有關法語新語言現象的材料,這對我早期的法語研究起到了直接作用。同時,我也很關注法國的文學與文化。
  • 「傳承傅雷精神」2020中法文化翻譯青年在滬研修
    傅雷圖書館供圖   中新網上海10月24日電 (記者 張亨偉)2020中法文化翻譯青年研修活動暨『傅雷和朱梅馥』紀念章首發儀式」24日在上海傅雷圖書館舉行。他說:「希望你們藉助『傅雷青年翻譯人才發展計劃項目』這個平臺,把握好提升自己能力的機會,擔當起中法文化交流傳播的重擔,築牢中法文化溝通的橋梁,為促進中法人文交流做出貢獻。中國翻譯協會願意與更多的機構合作,打造多語種的青年翻譯人才發展項目,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去。」
  • 首屆瀟湘中法翻譯高端國際論壇在長舉辦
    新湖南客戶端12月8日訊(記者 易禹琳 通訊員 張明明 程鵬偉 薛潤洋)今天下午,由湖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法語系籌辦的第一屆瀟湘中法翻譯論壇在長沙舉行。論壇主題為「中法哲學與人文科學術語的翻譯:困難、挑戰與應對」,法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教授、著名漢學家白樂桑,與來自北京大學、武漢大學、湖南師範大學、中南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等國內院校的法語專家濟濟一堂,集中研究中法雙語的翻譯問題,以期在推動法語語言專業建設不斷上臺階的同時,為中國的社會進步和中法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貢獻。
  • 「致敬貝多芬」 第三屆「大師之路」中法音樂文化節即將燃動華東
    2020年新春將至,由中法國際教育文化協會(簡稱IEEC)和中國之家開發協會主辦的第三屆「大師之路」中法音樂文化節重磅歸來,在即將迎來偉大音樂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之際,本屆音樂文化節以「致敬貝多芬」為主題,力邀重磅藝術家出席,攜同新歐洲室內樂團,於2020年1月分別在巴黎、倫敦、柏林、日內瓦、天津、北京、杭州、上海和武漢巡演,為觀眾奉上更加耳目一新的音樂饕餮。
  • 正本清源以跨越語言障礙——第二屆瀟湘中法翻譯論壇紀實
    她介紹說此次論壇的主題由白樂桑教授、吳泓緲教授、張弛教授共同商定,然後邀請各位學者根據自己治學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思考,加以闡發。她希望通過這樣的討論,使詞語所承載的文化信息,在中法互譯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得到保留和傳遞,希望通過瀟湘中法翻譯論壇,讓更多的人關注和參與到這一學術研究中,也希望中法雙向互譯的文化交流能啟發更多的文化思想,實現更有成效的相互學習。
  • 搜狗輸入法在線翻譯 您的翻譯好助手
    搜狗拼音輸入法6.8正式版中推出了一個新功能——在線翻譯,這樣就解決了我們在日常輸入中輸入英文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怎樣使用搜狗輸入法在線翻譯功能。比如我需要將一句話翻譯成英文:明天我要乘坐飛機飛往成都。
  • 【百廿簡中】簡陽中學74初校友劉榮躍:翻譯之路抵達夢想
    我意識到,儘管他在翻譯之路上拜過不少名師,但他的自學之路充滿了曲折與寂寞,時時遇到巨大的困難,他一定是依靠這種出眾的毅力去戰而勝之。在漸次抵達人生最為堅硬的河床上,那裡恰恰就有自己的王座。同樣置身於文學翻譯的大河,劉榮躍終身膺服大師傅雷的翻譯之道,會像他的名字賦予的期望一樣,去接近翻譯的神韻。
  • 「文學與翻譯:中法人文交流的智器」學術研討會在巴黎舉行
    中法專家在研討會現場交流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付旭):第39屆法國圖書沙龍3月15日至18日在巴黎凡爾賽門展覽中心舉行。在此期間,由巴黎第七大學孔子學院主辦,外研社及巴黎七大東亞語言文化研究中心協辦的「文學與翻譯:中法人文交流的智器」學術研討會在巴黎第七大學召開。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公使銜教育參贊楊進,巴黎第七大學副校長安託萬·卡澤,巴黎七大原副校長、著名社會學家帕斯卡·迪比,巴黎大學資深教授德溝斯,法國著名文學翻譯家尚德蘭,龔古爾獎中國評委會主席、武漢大學杜青鋼教授等出席研討會並致辭。
  • 中法翻譯難題如何破?這場高端國際論壇有了新答案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8日訊(記者 黃京 通訊員 張明明 程鵬偉 薛潤洋)法語的發音之美是世界公認的,但在西方哲學與人文科學著作被大規模翻譯的當代中國,不少中國人閱讀譯本還是會遇到晦澀難懂等困難。今天下午,第一屆瀟湘中法翻譯論壇在湖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舉行。
  • 如何識別圖片中的文字 訊飛輸入法文字掃描快捷翻譯教程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使用文字掃描功能快速識別圖片中文字,還能快捷翻譯。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遠程辦公。以訊飛輸入法Android版為例。首先在任意輸入界面調起訊飛輸入法,點擊【訊飛鍵】在菜單面板選擇【文字掃描】。 然後點擊拍照按鈕。這裡的注意事項是將文字和輔助線平行,這樣掃描效果最好。
  • 英語翻譯中詞法的翻譯技巧之對等翻譯法簡單講解
    1.直接有對應詞:TV=電視2.成語的對等翻譯:fish in troubled waters:你仔細看看,就是在被擾亂的水裡搞魚的意思,漢語有直接對應的,那就是:渾水摸魚。3.諺語的對等翻譯: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表面意思為沒有火就沒有煙,我們再處理下就是:無風不起浪。在那麼在句子中如何體現呢?
  • 人工智慧時代還需要翻譯家嗎?中法文化主題交流活動在傅雷故裡舉行
    新民晚報訊(首席記者 宋寧華)人工智慧時代還需要翻譯家嗎?10月24日和25日兩天, 2020中法文化翻譯青年研修活動暨『傅雷和朱梅馥』紀念章首發儀式」在傅雷故裡的上海傅雷圖書館舉行。圖說:傅雷青年翻譯人才發展計劃項目吸納中法翻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