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日語、法語專家委員會正式成立之初,中國網對委員會成員、資深日語翻譯家林國本先生和資深法語翻譯家唐家龍先生進行了專訪,請他們就目前我國日語、法語翻譯人才狀況和即將啟動的日、法語專業資格考試基本情況作個介紹。來自外交部、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單位的9名資深日語專家和11名資深法語專家共同組成了強大的專家委員會陣容。
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日語、法語專家委員會的成立,意味著全國日語、法語翻譯專業資格考試工作正式啟動。談到此項考試,兩位專家不約而同地表示,該專業資格考試的推出將使日語、法語翻譯水平、知識能力的考核更加科學、公正、合理,將為我國「小語種」翻譯事業的蓬勃發展推波助瀾。
唐家龍先生說,「隨著全球經濟的飛速發展,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如果把翻譯比作一座橋梁,那麼,毫無疑問,法語翻譯專業資格考試將會使這座橋梁更加廣闊、更加牢固」。
林國本先生說,「儘管半天的考試並不能完全評價一個人的能力,但不限學歷、靈活的考試形式是對熱愛外語的各方人才的鼓舞與激勵,可以更充分地調動人們學習外語的積極性,更有利於發掘人才」。
日語、法語兩個語種的考試形式仍分為兩大部分:口譯綜合能力測試、口譯務實;筆譯綜合能力測試、筆譯務實。
兩位專家透露,綜合能力的測試會著重語法、詞彙等基礎性知識;務實測試則會考核中外文互譯、專業領域知識水平等方面。
談到目前日語、法語翻譯隊伍的人才現狀,林國本先生感慨萬分,他首先講起了一個例子:「在去年中央編譯局組織的一次重要的日語編譯工作中,放眼望去,舉座皆為白髮蒼蒼的中老年,平均年齡在60至70歲之間」。
「這就是目前我國日語翻譯人才隊伍的現狀:青黃不接,斷層明顯!」林先生不無憂慮地說。
他介紹,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培養了許多留學回國的優秀日語人才。2001年的一項統計顯示,我國日語專業(專科、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3480人,在校生為26134人,總數量居「小語種」之首。但是,儘管如此,目前我國日語人才的狀況依然堪憂。
那麼,主要的問題在哪裡呢?林國本先生解釋說,目前全國最優秀的、國家級日語翻譯不足30人,各省平均1-2人。這顯然遠遠不能滿足我國日語翻譯事業發展的需求。按照各行業領域基本的需求狀況來計算,我國目前應當擁有的國家級優秀日語翻譯總數應為200至300人。
談到日語優秀人才缺乏的原因,林國本先生認為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日文實際運用的特殊性。據他介紹,在日本,男性對女性、上級對下級談話的語言運用方式有很大差別,而這種非常細微的語言習慣不是一個本科生在四年中可以學好的,對它們的掌握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領會、積累;第二是國內現在缺少學習日語的好的語言環境,音視頻材料嚴重不足;第三是日文書籍非常昂貴。一本普通的日文工具書需要300元人民幣,好一些的要500或600元人民幣。
林先生說,自己稿費的三分之一都用來買書了。
林國本先生還指出,目前國家事業單位、大型國有企業中的日語人才流失比較嚴重;而外企中的人才狀況則略好一些。
談到我國法語翻譯人才的狀況,唐家龍先生同樣列舉了幾個例子。他說:「一名法語專業的碩士生幫文化部翻譯了一些材料,材料送到法國大使館,法國人卻看不懂」;「商務印書館的老總常常抱怨的一句話是:法語要找到一名好的翻譯真難」!
他說:「隨著國際間交往的越來越多,現在學法語的人也多起來了,但是,真正優秀的法語翻譯人才並不多」。
唐家龍先生介紹,目前法語較好的人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廣東。2001年,全國法語專業畢業生567人,在校生3356人,但是,許多大學畢業生並不能完全勝任工作,因此,真正優秀的法譯中、中譯法人才都很缺乏。可以說,法語翻譯也處於一種青黃不接的狀態。
唐家龍先生指出,同英文相比較,法語這樣的「小語種」明顯缺少許多有利的條件與學習輔助工具,例如英文有現成的《大百科全書》、有成形的翻譯軟體,一些科技領域的生疏詞語也很容易查找;但法語就沒有這樣的有利條件,即使從法國買回「大百科全書光碟」,最終也會由於與計算機系統不兼容而安裝不了。
談到如何加快「小語種」優秀人才的培養,兩位專家都笑稱自己為「努力型」的外語學習者。他們一致認為:學習外語需要興趣、需要努力、需要堅持。
林國本先生指出,學習外語是一輩子的事業,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不可以停滯不前。大學裡學外語掌握的是基本的語法、詞彙;畢業後工作了還要不斷加強實踐,在文學領域要鑽研與文學有關的語言形式,在經濟領域要了解經濟、金融的專用術語等。
他特別強調:「隨著中國加入WTO,外語翻譯人才需要變成能夠涉獵多個領域的大雜家」。
林國本先生坦言,自己雖已年過60,但仍堅持學習,工作越深,領域越專,就會有更多的新問題出現,例如環境、金融方面的專業用語都是他正在努力學習的知識。讓更多的中青年優秀日語翻譯人才儘快成長、成熟,是他的殷殷期望。
唐家龍先生說,優秀的翻譯知識和技巧是一個外語人員一生奮鬥的結果。翻譯很苦,很累,因此,要成就深厚的翻譯造詣首先要對語言有足夠的興趣和愛好。
他還強調,做一名優秀的翻譯首先需要學好母語,另外,還要有寬廣的知識面,同時要不斷地向前輩學習、向錯誤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