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賈詡在關鍵時期誰的應變能力更強?看看這兩件事情就知道了

2020-12-17 特行論史

三國時期的曹操是一位著名的軍事家、文學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詩人,作為三國時期魏蜀吳三方實力最強的曹魏奠基人和領導者,他外治武功,內修國家,為當時國家的安定,人民的穩定生活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眾多領域方面,軍事上所取得的成就和造詣尤為突出,在他多年的行軍生涯之中,曾有多次遭遇危機,命懸一線的時刻,但最後都能逢兇化吉,遇難呈祥,除了有眾多人捨生相救之外,更多的則是依靠他自己的臨危不亂,隨機應變,這種應變能力在當時人才輩出的三國時期堪稱超一流之列。

儘管曹操隨機應變的能力特別強,但要排名輪次,位居第一的話,他恐怕還稍有不足,最起碼比起他身邊的這位謀士就要差些火候,此人就是賈詡,我們可以列舉出二人在早年間的這兩件事情進行論證,應變之能便可高下立見。

賈詡的應變能力

察孝廉為郎,疾病去官,西還至汧,道遇叛氐,同行數十人皆為所執。詡曰:「我段公外孫也,汝別埋我,我家必厚贖之。」時太尉段熲,昔久為邊將,威震西土,故詡假以懼氐。氐果不敢害,與盟而送之,其餘悉死。詡實非段甥,權以濟事,鹹此類也。

這是賈詡早年間所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情,當時的賈詡舉孝廉入仕,後來因為生病辭官還鄉,因為當時的西涼地區連年動亂,賈詡為了自身安危和同行數十人結伴而行,但是走到半路遇到羌氐叛亂,賈詡和那十多個人都被羌氐抓了起來,賈詡就對那些叛亂的人說:「我是段公的外孫,你們別殺我,段公必定會重金救我。」當時因為段熲段繼明鎮壓叛亂威震西涼,羌氐人也敬重並害怕段熲,所以看在段熲的面子上,放了賈詡,而和他一起的那些人都被殺害了,實際上賈詡和段熲並沒有任何的親屬關係,賈詡也正是因為自己臨危不懼,隨機應變的能力救了自己一命。

從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賈詡的應變能力實在高超,年紀輕輕就能有如此水準不可謂不了得,在這件事情裡面他先是利用段熲的名聲唬住羌人,接著利用武人敬重武人的心理讓他們不要加害自己,最後再利用人皆愛財的人性弱點為自己扳回最後求生的機會,軟硬兼施,恩威並用這一套計謀可謂被賈詡玩的爐火純青,而這一切都是在電光火石之間策劃出來的,所以不得不對賈詡的這種應變能力叫一回:「彩」。

而同樣的,曹操在他年輕時候也遇到了一回被搶劫的情形,但是曹操卻差點喪命:

曹操的應變能力

當年曹操入仕的時候被任命為了洛陽北部尉,在任期間,因為棒打豪強,不避權貴,得罪了當朝權貴,故而被貶出京,派往遙遠的頓丘去做頓丘令,在前往上任的途中,遇到了一夥打家劫舍,圖財害命的土匪,曹操呵斥他們自己是朝廷命官,結果那群土匪根本不領情,曹操再次搬出他的父親,九卿之一的大鴻鵠曹嵩來嚇唬他們,誰知這一次土匪不但不領情,聽到曹嵩的名字反而被刺激到了,直接上來就要曹操性命,如果不是最早跟隨他的部下樓異拼命保護,恐怕曹操在這時就已經命喪黃泉,縱使樓異拼命保護,主僕二人卻還是身受重傷。

從這一點上來看,年輕時的曹操還是太嫩了,對人性幾乎一無所知,他根本不懂落草為寇的土匪最恨的就是朝廷那些作威作福的官員,當曹操說出自己的身份時,已經有點激怒了他們,之所以還沒有動手,是因為曹操不是一個有名氣的「貪官」,但是當他把曹嵩搬出來的時候,可謂真正觸到了他們的忌諱,因為當時曹嵩可是有名的貪官,黨附宦官,搜刮民膏,所以當那些土匪一聽到曹嵩名字的時候,直接急眼,上手就殺曹操。

通過這兩件事情的對比,相信賈詡和曹操的隨機應變能力,誰優誰劣已經高下立見了,賈詡是孤身一人,利用人性的弱點巧妙的化解了這次危機,而曹操是主僕二人,不是想辦法分化他們,反而激起了他們的憤點和恨點,以致於經過一場廝殺才保住了性命,所以說曹操比起賈詡的應變能力,還是遜色不少。

相關焦點

  • 賈詡胸無大志,做謀士只為開心,後人對他的評價卻超過了孔明
    說到三國時候最厲害的謀臣,每個人的心中可能都會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覺得諸葛亮最厲害,有的人認為周瑜更強一些,也有人會支持司馬懿,還有人比較喜歡郭嘉,因為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所以得出不同的結論也很正常。而今天要說的這個人可能不像他們有名,但是他的聰明才智並不比別人差,他就是賈詡。
  • 應變能力強的孩子,將來更優秀,家長應抓準時期著重培養
    文章/曉歡編輯/曉歡多數家長認為應變能力是一項&34;,覺得幼兒時期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孩子年幼的時候並不會太注重孩子應變能力的培養,但其實在孩子感知能力形成的時候對孩子進行相關的培養,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0-3歲其實是培養孩子應變能力的黃金時期。
  • 賈詡:我這張嘴開過光,我一般不多說話,我一張嘴你可能會懼怕我
    後來的《新唐書》裡說,賈詡是西漢天才文學家賈誼的後代。也有其他文獻記載,賈詡的曾祖當過武威太守,祖父當過兗州刺史,父親混得不好也當過輕騎將軍,可以說賈詡都不知道是官幾代了。那麼為什麼不提呢,也無從得知,不過從中最少可以知道一點,他們家不喜張揚,要不然這麼顯赫,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怎麼可能不發一言呢?知道這點,我們大致可以推測出謙虛應該是賈家的傳統,這對賈詡後來很少說話和做人低調應該有很大的影響。
  • 曹操聽取賈詡計謀,準備採用離間計挑撥馬超?
    話說馬超這個人給曹操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前幾日徐晃他們渡河的時候,如果真聽了馬超的建議,曹操能不能渡過黃河還是個未知數,所以曹操才會說,留馬超這個小子在,我曹孟德會死無葬身之地的。這真是一個讓人寢食難安的攪屎棍子,怎麼能輕易的放虎歸山任其發展呢?一句話,地盤我全要了,人我也不能放手。如果馬超主動協商所有地盤,並且自己投降,我曹孟德興許可以考慮考慮,並且接受。否則是一切免談。戰場的主動權已經掌握在曹操手裡了,所以此時此刻的馬超是沒有資格討價還價的。
  • 三國人物評——賈詡
    賈詡賈文和,也算得上是三國時期有名的謀士,然而俗世對他評價頗低。雖然很多時候肯定了他的智謀,卻對他的人品表示出了顯而易見的鄙視。讀三國志方知,這種鄙視,實則從作注的裴松之而起。那麼為什麼他會被人鄙視呢?這種鄙視有沒有道理呢?賈詡是武威人氏,隨著董卓一同入京。就這一點就無形中將他歸結到了董卓的陣營裡。背靠著臭名昭著兇名在外的董卓,怎麼地也要沾上一身騷。
  • 曹操放棄曹植的真相:不自律,不足以成大事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三國演義》禰衡竟敢赤身辱罵曹操,背後的主謀是誰
    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中介紹,賈詡規勸張繡投降曹操以後,曹操很高興,給賈詡和張繡都封了官,這個時候,曹操讓張繡給劉表寫信,要招安劉表。賈詡說要一文士,孔融推薦了禰衡,然後禰衡就被召見,可是禰衡把曹操和他手下的文武大臣都罵了一遍,被曹操趕著去了荊州。
  • 跟賈詡學學職場生存之道 | 疏敏鉤沉
    而且你要想想曹操這些人本來就生性多疑,但是賈文和是安度餘生,為什麼?我給大家講個小故事,說有一回曹操就是問賈文和,就是問賈詡,說我有兩個兒子,一個是曹丕,一個是曹植。你覺得這兩個兒子將來誰能繼承我的位置?這個問題問得相當的陰險,大家知道在古代這種奪嫡之戰能有什麼好下場嗎?
  • 張繡、賈詡都是曹昂戰死的重要人物,為什麼投曹後的命運截然相反
    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淯水之戰"過程概述與張繡降曹"淯水之戰"並不是一次單純的戰役,過程還是比較複雜。曹操在大兵壓境的時候,張繡是投降了的,他沒有什麼爭霸天下的野心。但是曹操之後做的兩件事觸犯了張繡的底線,一是納取張繡的嬸嬸;二是拉攏張繡的心腹勇士胡車兒。於是張繡決定反叛曹操。
  • 想在亂世中求生存《九州劫》的賈詡給你答案
    賈詡是三國時期名士,他的祖上是西漢赫赫有名的賈誼,因此賈詡家學淵源從,在三國時期他足智多謀,奇謀百出,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士"。賈詡的"毒",體現在他對於人心的掌控上。在董卓被王允連環計誅殺後,董卓餘黨群龍無首,李傕、郭汜等將領打算逃亡涼州。
  • 4歲之前是培養孩子應變能力的關鍵,父母想要挖掘其潛能,莫忽視
    0-3歲是培養娃的「黃金」時期鄒鄒哥哥家的孩子今年三歲了,剛上幼兒園,對各種事情的領悟能力都非常高。鄒鄒看著孩子準備畫畫,默默的在一旁看著,孩子見姑姑過來看,非要姑姑畫一幅不可。鄒鄒想自己想當年可是出過黑板報的,這點小事難不倒她。
  • 謀士三國時期的「最強大腦」,諸葛亮排第五,第一曹操都要聽他的
    三國時期真正掌握天下的並不是那些手握兵權的將軍,而絕大部分都是這些謀士運籌帷幄,天下大局在談笑之間就盡在掌控,這些謀士將軍營中的大小事務處理的非常之妥善,可以說三國時期的戰役、政治事件沒有一個離得開這些謀士的參與。因此三國的較量更是這些「最強大腦」的角逐,這十位也是三國時期頂尖的謀士,不知道下面的排名是大家心中的排名嗎?
  • 賈詡用一個成語勸諫曹操,可惜不被採納,否則劉備孫權寢食難安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本文要介紹的這個三國成語,見於《三國志·賈詡傳》,時間與上文介紹的「安車軟輪」是同一年,都是發生在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期間,只不過成語的主角則由東吳的謀士賈詡變成了曹操的謀士賈詡
  • 王者榮耀單挑能力 一對一誰都不懼 誰敢單挑能力更強?
    王者榮耀單挑能力 一對一誰都不懼 誰敢單挑能力更強 ?在王者榮耀遊戲中判斷一個英雄的強弱。最好的一種方法就是看他的單挑能力。一個英雄如果單挑能力強的話,那麼它的強勢程度也絕對不會低。一些單挑能力強的英雄,往往能夠在對線的時候就佔據主動性。那麼在遊戲中這麼多的英雄,誰才是單挑能力最強的英雄呢?你又認為哪個英雄單挑能力非常厲害呢?說到遊戲中單挑能力。我想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曹操了。真英雄在遊戲裡擁有超強的回覆效果。開啟大招之後,還能夠解除控制。恐怕程咬金的大招也是比不上曹操的回血能力的。
  • 左慈擲杯戲曹操
    建安二十五年夏天五月,群臣上表奏請獻帝,歌頌魏公曹操的功德,「伊、周莫及,宜進爵魏王。」獻帝馬上命令鍾繇(yao)草寫詔書,冊封曹操為「魏王」。曹操假意上書三辭。獻帝下詔書三次不答應,曹操這才拜命為「魏王」。曹操在鄴郡蓋魏王宮,商議立世子(親王,法定繼承人)。
  • 漫談三國:賈詡,不走尋常路的讀心大師
    賈詡成為張繡的謀士,宛城之戰張繡在賈詡的計策下奇襲曹營,還殺了曹昂和典韋,曹操為報仇南徵張繡。其間袁紹趁機進攻許昌,於是曹操匆忙撤兵回救,而張繡認為此時用精兵追擊曹軍必能大獲全勝。賈詡則斷定張繡此去必敗,因為張繡的想法是普通人很自然的想法,曹操也會想到,必有所防範,張繡不聽勸,結果曹操親自殿後,張繡的追兵大敗而回。
  • 三國時期那些著名的謀士,以他們綜合能力打分,司馬懿排第一
    三國時期是許多人都熟悉的歷史,不僅包括曹操、劉備、孫權和其他開國皇帝,還有許多文人的謀士。今天小編就從這些顧問中選出前10名,從歷史的角度上來說,小編認為應該有一個標準,那就是他個人的生活成就和他未來的地位。通過綜合打分,來進行排名,說的不對的地方還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 賈詡:中原人死不死關我屁事——三國探微之不一樣的賈詡|文史宴
    這些人家業遠在千裡之外,面對羌族進逼,為了保自己安全,就建議放棄涼州,把居民內遷,施政時也往往貪殘不顧後果。涼州豪族對他們恨之入骨,對他們背後的東漢政府也頗多不滿。東漢的選官制度對涼州也很不利,州郡按人口推舉孝廉。
  • 宛城之戰(下):張繡突然反水,典韋拼死護主,曹操如何逃出生天
    賈詡:沒錯,就是要打他一個出其不意!雖然《三國志》、《資治通鑑》等史書裡並沒有詳細寫這件事情的始末,但《資治通鑑》中有提到,「……曹操討張繡,軍於水,繡舉眾降。且魏晉時期名臣及文學家傅玄所著《傅子》中也提到「……繡有所親胡車兒,勇冠其軍。太祖愛其驍健,手以金與之。繡聞而疑太祖因左右刺之,逐反……繡降,用賈詡計……太祖不備,故敗。
  • 諸葛亮為何不投曹操?看了這四個人,就知道他選劉備才是明智之舉
    三國時代在整個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算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代,雖然它並不是一個大一統王朝存在的時期,但是卻有著不輸其他時代的人氣,與之相關的影視劇、電子遊戲都出了很多,要問你誰是三國時代最聰明的人,很多人肯定會下意識的想到一個名字,那就是諸葛亮,他是蜀漢陣營大腦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