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曹操是一位著名的軍事家、文學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詩人,作為三國時期魏蜀吳三方實力最強的曹魏奠基人和領導者,他外治武功,內修國家,為當時國家的安定,人民的穩定生活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眾多領域方面,軍事上所取得的成就和造詣尤為突出,在他多年的行軍生涯之中,曾有多次遭遇危機,命懸一線的時刻,但最後都能逢兇化吉,遇難呈祥,除了有眾多人捨生相救之外,更多的則是依靠他自己的臨危不亂,隨機應變,這種應變能力在當時人才輩出的三國時期堪稱超一流之列。
儘管曹操隨機應變的能力特別強,但要排名輪次,位居第一的話,他恐怕還稍有不足,最起碼比起他身邊的這位謀士就要差些火候,此人就是賈詡,我們可以列舉出二人在早年間的這兩件事情進行論證,應變之能便可高下立見。
賈詡的應變能力
察孝廉為郎,疾病去官,西還至汧,道遇叛氐,同行數十人皆為所執。詡曰:「我段公外孫也,汝別埋我,我家必厚贖之。」時太尉段熲,昔久為邊將,威震西土,故詡假以懼氐。氐果不敢害,與盟而送之,其餘悉死。詡實非段甥,權以濟事,鹹此類也。
這是賈詡早年間所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情,當時的賈詡舉孝廉入仕,後來因為生病辭官還鄉,因為當時的西涼地區連年動亂,賈詡為了自身安危和同行數十人結伴而行,但是走到半路遇到羌氐叛亂,賈詡和那十多個人都被羌氐抓了起來,賈詡就對那些叛亂的人說:「我是段公的外孫,你們別殺我,段公必定會重金救我。」當時因為段熲段繼明鎮壓叛亂威震西涼,羌氐人也敬重並害怕段熲,所以看在段熲的面子上,放了賈詡,而和他一起的那些人都被殺害了,實際上賈詡和段熲並沒有任何的親屬關係,賈詡也正是因為自己臨危不懼,隨機應變的能力救了自己一命。
從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賈詡的應變能力實在高超,年紀輕輕就能有如此水準不可謂不了得,在這件事情裡面他先是利用段熲的名聲唬住羌人,接著利用武人敬重武人的心理讓他們不要加害自己,最後再利用人皆愛財的人性弱點為自己扳回最後求生的機會,軟硬兼施,恩威並用這一套計謀可謂被賈詡玩的爐火純青,而這一切都是在電光火石之間策劃出來的,所以不得不對賈詡的這種應變能力叫一回:「彩」。
而同樣的,曹操在他年輕時候也遇到了一回被搶劫的情形,但是曹操卻差點喪命:
曹操的應變能力
當年曹操入仕的時候被任命為了洛陽北部尉,在任期間,因為棒打豪強,不避權貴,得罪了當朝權貴,故而被貶出京,派往遙遠的頓丘去做頓丘令,在前往上任的途中,遇到了一夥打家劫舍,圖財害命的土匪,曹操呵斥他們自己是朝廷命官,結果那群土匪根本不領情,曹操再次搬出他的父親,九卿之一的大鴻鵠曹嵩來嚇唬他們,誰知這一次土匪不但不領情,聽到曹嵩的名字反而被刺激到了,直接上來就要曹操性命,如果不是最早跟隨他的部下樓異拼命保護,恐怕曹操在這時就已經命喪黃泉,縱使樓異拼命保護,主僕二人卻還是身受重傷。
從這一點上來看,年輕時的曹操還是太嫩了,對人性幾乎一無所知,他根本不懂落草為寇的土匪最恨的就是朝廷那些作威作福的官員,當曹操說出自己的身份時,已經有點激怒了他們,之所以還沒有動手,是因為曹操不是一個有名氣的「貪官」,但是當他把曹嵩搬出來的時候,可謂真正觸到了他們的忌諱,因為當時曹嵩可是有名的貪官,黨附宦官,搜刮民膏,所以當那些土匪一聽到曹嵩名字的時候,直接急眼,上手就殺曹操。
通過這兩件事情的對比,相信賈詡和曹操的隨機應變能力,誰優誰劣已經高下立見了,賈詡是孤身一人,利用人性的弱點巧妙的化解了這次危機,而曹操是主僕二人,不是想辦法分化他們,反而激起了他們的憤點和恨點,以致於經過一場廝殺才保住了性命,所以說曹操比起賈詡的應變能力,還是遜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