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幼兒園園長:孩子為什麼要上幼兒園?在幼兒園最該學習什麼?

2020-09-05 芝士啟蒙

文章來源:常青藤爸爸

作者:常爸

熟悉常爸的都知道,在我攻讀哈佛碩士的一年中,小小常就在哈佛附屬幼兒園裡上學。

這一年對我們父子倆意義非凡,我拿到了哈佛的碩士學位,小小常也進步不少,交到了朋友,還做了人生中第一本書。

▲ 小小常的第一本書

在去哈佛留學之前,我就承諾,要分享美國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和真實生活。無奈,因為時間問題,這個訪談被一推再推,一直到常爸畢業,我們才敲定了時間。


坐了十多個小時的飛機後終於和園長見了面。見面第一句,園長就對我說:「這大概是你參加的最遠的家長會了吧?」


小小常念的這所幼兒園全稱為Radcliff Child Care Center,位於哈佛廣場附近,是哈佛大學六個附屬幼兒園之一,這是一家典型的瑞吉歐幼兒園。

關於「瑞吉歐」,可能有父母聽說過,或者娃就在這樣的幼兒園裡。但應該還有不少父母不是很了解,常爸就先簡單給大家解釋一下。

瑞吉歐,全稱為「瑞吉歐·艾米裡亞教育體系(Reggio Emilia)」,這種教育思想體系最大的特色是:相信孩子是具有判斷力的活躍個體,教育的第一步是走進孩子的心靈。

與國內家長動不動就說「你太小,你不行」不同,瑞吉歐教育理念認為孩子「無所不能」

所以,這所幼兒園非常鼓勵孩子探索、創作,孩子們除了做書、畫畫外,還有不少大型創作,比如,創造一個城市

讓不到5歲的娃規劃城市,是不是很瘋狂?

別著急,看完這些小朋友的想法,聽完園長的講述後,你會由衷地認為,每個孩子真的都不簡單!

園長的講述

(註:以下文字均以園長為第一人稱展開講述)

從年初開始我們幼兒園開展了一個「城市項目」,為期一年,讓孩子設計自己心目中的城市。

當時小小常所在的班級裡,有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孩子,他們一開始經常會談論哪裡是家。老師們發現,他們往往會用到一個詞「城市」。

但他們真的知道城市是什麼嗎?我們有一個小視頻,記錄了孩子們的想法:

「城市就是有很多高高的建築物的地方。」

「是一個你可以居住的地方,有遊樂場,有樹。」

「城市裡有很多房子,有公園、學校、買東西的地方。」

「可以帶我的狗去外面玩兒,可以去餐廳吃飯。」

孩子們對城市的描述,都是從自己的親身體驗出發的,也許單個看是片面的,但老師帶領他們拼湊起來,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城市形象。

他們還分小組,建成了自己的城市模型,從功能、構造到布局都讓人意外

▲ 孩子自己動手做的城市模型

01 每個孩子都是由一百組成的

【問】

說實話,建立城市系統模型對成年人來說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這對孩子來說,不會太過複雜了嗎?

【答】

幼兒教育中,有時候人們希望把事情簡單化,因為他們認為幼兒是弱小的,我們必須把事情簡單化,孩子才能感受和理解

但以我們對兒童的了解,以及瑞吉歐哲學闡述的觀念:兒童真的喜歡複雜。

就像這次的「城市項目」,如果孩子們對這城市、對如何了解一座城市感到好奇,那麼他們就會去觀察、找答案

我們會帶孩子們不定期去河邊,他們注意到:為什麼同一條河,有時候是這種顏色,有時候是那種顏色。他們甚至會探索光與顏色之間的關係,這很複雜。

【問】

我看到有的孩子畫畫、有的孩子摺紙,他們都在用不同形式創造城市形象,這讓我想起洛裡斯·馬拉古齊先生的那首詩《其實有一百》。

【答】

洛裡斯·馬拉古齊,是瑞吉歐哲學的創立者。他提出的「兒童的百種語言」這個概念,幾乎成了瑞吉歐哲學的代名詞。

這一百種語言包括手勢、面部表情、口頭表達等等,也包括雕塑、繪畫和素描,還有拼貼畫和馬賽克,所有這些都是語言,同時也是孩子發明、發現、溝通、表達、聯繫的方式。

洛裡斯認為給孩子們設立工作坊非常重要,我們學校也有一個。原因是,這樣我們有可能為孩子們提供更多思考的方式,提供更複雜的想法以及讓他們真正了解不同觀點的價值。

【問】

我知道Radcliff這所學校的教育理念建立在瑞吉歐哲學之上,您能給我們講講瑞吉歐是什麼,瑞吉歐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答】

瑞吉歐·艾米利亞是義大利北部的一個城市,這一教育理念始於二戰後。

當時有一場辯論是「先新建一個市政劇院還是先為孩子們建學校開始」,最後所有人都決定,他們需要從新建學校開始。

民眾真正的願望是阻止類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事情再次發生。他們認為,想要達到這樣的目的,需要從我們的孩子開始,需要從教育哲學開始

在我看來,瑞吉歐哲學的獨特之處和重要之處在於,它認為學校應該面向所有的孩子並非基於他們都是一樣的,而是他們都持有不同的信念。

這是一種教育哲學,真正致力於了解孩子,相信他們的能力和潛力,相信孩子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就有能力交流。

02 愛解決問題,是人的天性

【問】

這次完成「城市項目」的過程中有什麼驚喜可以跟我們分享下嗎?

【答】

光是孩子們的各種小發明,就足以讓人驚訝孩子的世界有多豐富。

他們可以想到為不同人群設置不同的交通信號燈:「這是一個停車標誌,一個自行車交通燈,一個行人交通燈。」

他們的每一個發明都不是無緣無故的:「一輛汽車,可以帶人們去比出國更近的地方。」

他們深知每個東西的作用:「這個是飛機跑道。他們很重要,因為有了跑道飛機可以起飛離開,也可以回到地面上。」

他們還會考慮到安全等各種問題:「我們需要一輛消防車,這樣我們就能夠撲滅火了。」

所以,孩子只是天真,但不是幼稚;是單純,但不是簡單。

【問】

城市是什麼,城市需要什麼?這真的是一個非常開放的問題,孩子他們可以提出成千上萬的定義,成千上萬的可能性。所以孩子們可以從這樣的項目中收穫非常多,他們的學習潛力也是無限的。

【答】

是的,而且當孩子們覺得只有一種正確解決方案的方法,那麼老師或專家會直接把孩子們從偏離中帶回來。

03 好的教師,是終身學習者

【問】

「城市項目」是從孩子們的談話中發現的,像這樣的項目都是即興發揮的嗎?

【答】

我不認為我們的老師做的是即興創作,我認為他們執行的是一種哲學理念。

瑞吉歐哲學要求教師成為終身學習者,被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激勵,並有很強的創造力。

老師們會很有想法,會花很多時間做計劃,他們總是在思考:如何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與孩子們建立聯繫?他們能做些什麼來支持孩子們的發展,讓孩子們與相關的事物建立聯繫?

所以,「城市項目」的誕生可以說是老師終身學習的結果。

【問】

老師是從什麼角度出發,提出這樣的項目呢?

【答】

研究瑞吉歐哲學有三個首要問題,也是每個老師都要問自己的:

■ 什麼是孩子?

■ 孩子如何認識和學習?

■ 成年人的角色是什麼?

要回答好這三個問題,一個核心是認識到老師既是教師又是學習者,更是研究者,並知道作為教育者的重要作用是——觀察、記錄、解釋和反思。

從實操上來說,就是要從了解孩子開始。老師日常在心裡最常問自己的就是:

■ 「我如何了解這些孩子呢?」

■ 「我需要傾聽和觀察孩子們嗎?」

■ 「我如何讓孩子充滿熱情地學習?」

正是在這三個問題和不斷的思考中,提出了「城市項目」。

【問】

這對老師的要求真的很高,那麼你們在面試老師時會特別看重什麼?

【答】

我會特別看重三點:

對孩子的強烈印象。

我經常會問他們一個問題:「如果選五個詞來描述一個孩子,你會想到什麼詞?」合格的教師會相信,一個孩子在人性和關懷方面是富有和充實的,他們是公民,是自己學習的主角,同時也是社會的一份子。

熱愛學習,是終身學習者,對未知保持開放的心態。

因為只有把自己看做學習者,才會對別人的想法更包容,會想向別人學習。

我們想要一個批判性的思考者。

我們希望他們能理解藝術和文化的重要性,因為它關係到生活和學習。

▷▷ 04 同理心,是6歲以下孩子最需要學習的東西

【問】

孩子在六歲上學之前,您認為最應該學習的是什麼?

【答】

我認為這個年齡的孩子需要學習的東西,與他們對學習的態度和性格有關。我也認可批判性思維,我認為所有的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但我想強調的另一件事是同理心。

同理心的一個重要部分是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這是孩子的天性。小孩子經常會很自然地這樣做,甚至以他們想像的方式將螞蟻或樹擬人化,會想像如果自己是棵樹,在晚上或暴風雨中,自己會是什麼樣子的。

他們不僅僅想要被愛,還想要給予愛。孩子們的韌性和信任讓我感到驚訝。我和有特殊需要的兒童以及發育正常的陌生兒童一起相處過,他們在很短時間裡就給予了我信任。

一個細心的早期兒童教育工作者會以一種讓孩子們思考的方式來重視這一點。

【問】

您的意思是,同理心是兒童自然而然就會具備的,而不是我們教會他們的。他們天生就具備這種品質,我們只需要創造一個環境讓這種品質得以發展。

【答】

對,孩子們本身就有這樣的思考角度和方式,大人要幫他們建立某種聯繫。

比如「城市項目」,就是一個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的項目。不管他們討論水源還是樹木,終究是和人、和他者相聯繫。

我們在哈佛廣場走過時,孩子們看到露宿街頭的流浪漢,會問為什麼有人沒有家,晚上那麼冷怎麼辦?類似的問題不容易回答,有時沒有答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孩子們不會對廣場上無家可歸的流浪漢視而不見。

這並不是說我們期待孩子們去解決上述問題,而是希望孩子能夠想到別人

比如有孩子設計公交車的時候,就會想到特殊座位。

「紅色的是特殊座位,粉色的是一般座位。特殊座位,是為那些有特殊需求的人,比如有人腿斷了。」

還有的小朋友想到了救護車。「這是一輛救護車,當醫生沒有辦法幫助病人時,救護車可以帶他們去醫院。」

他們也會理解,很多東西是為了方便人們而建。

「建造公交車站點,是為了讓人們知道去哪兒等車或在哪兒下車,這樣他們就不會錯過公交。」

05 成績,是成長中最簡單的事情

【問】

但這些能力很難展現出來。反倒是背一首詩、學加減法、拿證書這些事的效果顯而易見。就像很多中國家長,非常關心孩子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知識,天天回家問孩子:今天在幼兒園學了什麼,有沒有學新兒歌,有沒有學新的漢字?對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答】

同樣是提高孩子們的認讀能力,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有機會看到書和文字

在我們的教室裡或者其他地方,會擺放搖椅或者其他孩子可以坐的東西,我希望他們在任何角落都有人給他們讀書,和他們談論書,我希望他們隨時隨地都能看到書,跟書建立聯繫。

此外,我們真的需要這個成績、那個排名才能知道孩子成長了嗎?只要你和孩子多交流,他思想上的成熟與進步,你自己就能體會出來,根本不需要那些外顯的東西才能確定孩子的成長。

【問】

這麼說來,其實只看成績估計是教育中最簡單的事情了。像同理心這些能力,雖然不容易被衡量,但卻很重要。所以我想,教育者有責任去教育父母。我覺得有時候父母才是最需要教育的。

【答】

對,學習是一種社會性很強的東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人際關係基礎之上的——孩子之間的關係,以及他們的老師之間的關係。

而父母也是孩子教育、成長和發展的重要參與者。所以作為教育者,我們覺得有義務幫助他們拓寬對知識和教育的定義。

總結

和園長交流完,常爸真是有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趕腳,尤其是對那句「兒童天生喜歡複雜性」印象頗深。

作為父母,我們也應該把孩子的成長放在大環境中,視他們為社會的一份子、有獨立意識的人,看到他們生活的複雜性,看到他們生命的厚度。

每個孩子都有一百種語言,每個孩子都不簡單。

每個項目完成後老師都會做一段視頻發給家長,這是屬於孩子們的最珍貴的成長記錄,希望小小常永遠記得他在Radcliff度過的一年歡樂時光,也希望每個小朋友的童年都一樣被溫柔、用心地對待。

-END-


美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論,二十多年來該理論已經廣泛應用於歐美國家和亞洲許多國家的幼兒教育上。

「芝士啟蒙」根據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以及融合瑪利亞-蒙臺梭利教學精華「敏感期」概念,並結合中國兒童心理發展量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數據認為,小朋友需要具備以下5種能力,才能適應及應對「新未來」。

同時,「芝士啟蒙」在國內數十位教育學者、兒童心理學家、早教名師的努力下,共同打造了適合華人0-4歲寶寶的線上學齡前教育課程,幫助中國5000萬寶寶&海外超10萬華人寶寶更優秀的成長。

全面滿足孩子身體發育、語言發展、學習專注、邏輯思維、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需求。

「芝士啟蒙」,客廳裡的早教中心,助力寶寶未來發展,先人一步 !

相關焦點

  • 專訪哈佛幼兒園園長:孩子在幼兒園最該學習的是什麼?老師的作用是什麼?
    這一年對我們父子倆意義非凡,我拿到了哈佛的碩士學位,小小常也進步不少,交到了朋友,把英語練得更熟了,還做了人生中第一本書。在去哈佛留學之前,我就承諾要分享美國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和真實生活。自從把小小常送進幼兒園後,我就一直想找個機會和園長來一次深度訪談。無奈,因為時間問題,這個訪談被一推再推,一直到常爸畢業,我們才敲定了時間。
  • 專訪哈佛幼兒園園長:孩子在幼兒園最該學什麼?老師作用是什麼?
    熟悉常爸的都知道,在我攻讀哈佛碩士的一年中,小小常就在哈佛附屬幼兒園裡上學。這一年對我們父子倆意義非凡,我拿到了哈佛的碩士學位,小小常也進步不少,交到了朋友,把英語練得更熟了,還做了人生中第一本書。在去哈佛留學之前,我就承諾要分享美國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和真實生活。
  • 專訪哈佛幼兒園園長:5歲孩子們「創造了一個城市」,幼兒園孩子到底在學什麼? | 幼視野
    所以教育者不應該限制孩子,而是要增加探索的可能性,激發孩子特有的潛力,從而使他們成為相互學習和依賴的合作夥伴。本期幼視野,讓我們走進哈佛幼兒園,看這些孩子們是如何互相合作完成了一次複雜的「城市項目」,看看哈佛幼兒園的老師們是如何支持孩子們完成這次項目的。
  • 小哈佛幼兒園做客東營大眾網《園長訪談》欄目
    大眾網東營4月17日訊 《園長訪談》是大眾網東營站推出的一檔幼兒園園長專訪欄目,該欄目針對幼兒園小朋友入園之後,出現的一系列問題,由園長進行專業的問題解讀,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幫助家長朋友正視孩子出現的問題,做好家庭教育。
  • 理想中的幼兒園,哈佛園長帶你看…
    ●亮點1●哈佛園長解析英式精英教育深度剖析EYFS課程體系+PBL教學方法論●薛健白 Shirley Xue 園長 Principal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教育領導與管理School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Harvard University
  • 哈佛研究發現: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人生軌跡大不同
    哈佛研究發現: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人生軌跡大不同前段時間在小區裡遛彎的時候遇到幾個寶媽,她們也帶著孩子出來透透氣,我們幾個就坐在一起聊起來孩子上幼兒園的一些事情,樂樂媽:之前因為工作原因,孩子多數都和爺爺奶奶在一起,這次疫情在家呆了好幾個月才發現,帶孩子是真的累,我打算等幼兒園開園就送他去上學。
  • 參加幼兒園園長培訓的目的是什麼?_幼兒園園長培訓網
    諮詢熱線(微信):15507740024黃老師參加幼兒園園長培訓的目的是什麼?       很多人只知道園長這個職位,而不知道作為園長應該是做什麼樣的工作,所以有很多人都會參加幼兒園園長培訓,通過園長培訓學到自己想要的內容,讓自己了解園長這個職位,懂得作為園長應該做的工作,這樣才可以讓自己能夠成功的管理好幼兒園。
  • 幼兒園到底該學什麼?為什麼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家長要抱怨?
    園長甚至向我承諾,在幼兒園畢業時能認識2000個字左右。能學會20以內的加減法。這樣的幼兒園自然讓孩子學的辛苦,失去了童年的樂趣。但任何事情一刀切就會引起另一些問題。那時,學習條件差,沒有手機可以聽英語,上學的時候,聽力是最差的,聽英語就像聽天書,還好口語不在考試範圍。即便是現在,在街上遇到外國人也不敢開口講英語。那些年學的英語都還給老師了,那些年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學英語卻事倍功半。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家長希望孩子早點接觸英語,只是不想孩子再走我們的老路。
  • 秦皇島哈佛第二幼兒園體罰幼兒被勒令停課整改
    近日,針對秦皇島市海港區哈佛第二幼兒園外請人員體罰幼兒事件,海港區教育和體育局公布了「相關問題處理情況的通報」,決定對該園及園長張雪做出停課整改三周、記過處分等處理。6月17日上午,記者趕到位於海港區秦皇小區的哈佛第二幼兒園,此時,幼兒園大門緊鎖,門口貼著一張落款為「海港區教育和體育局」的告知書,上寫道:「各位家長,根據海教體(2019)52號文件的處理決定,哈佛第二幼兒園於6月10日—6月28日停園整頓,望周知」。
  • 2015年度河南幼兒園園長高峰論壇圓滿舉行
    、二七區教體局等聯合主辦的2015年度河南幼兒園園長高峰論壇,6月7日在鄭州普蘭斯薰衣草莊園舉辦,共同關注幼兒教育,探討園長和老師的成長帶給孩子的是什麼。河南中小學家庭教育促進會執行會長連子說,通過專家分享、園長分享,大家都能學習到東西,而每個園長都是幼兒園的靈魂,她們成長了,惠及的是我們的孩子,美好的改變就這樣慢慢發生了。    「學到了很多,關於家長培訓等方面。」鄭州經五路一幼兒園園長說,論壇結束,她就和幾個熟悉的園長一起討論,講各自的收穫。鄭州三之三逸泉幼兒園園長說,下次要帶老師一起來聽聽。
  • 孩子上了幼兒園,興趣班該如何選?聽聽園長怎麼說
    相信不少家長在孩子適應了幼兒園之後,就會開始考慮給孩子選興趣班的事。我家樂樂就是這樣,小班下學期幼兒園裡就開設了各種課後興趣班,家長們紛紛商量要給孩子報哪些。園長似乎也很了解家長的心思,還特意給家長們開了個會。會上園長說的話也讓慢媽我受益良多。孩子上了幼兒園,興趣班該如何選?
  • 十年園長幼兒園管理經驗分享
    學無止境,人不論在什麼時候都需要不斷學習,尤其是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不斷推陳出新,不進則退,不加強學習就跟不上前進的步伐,最後被市場所淘汰。其次,思想覺悟要高。自覺按照園長的任職條件來嚴格要求自己。既要懂業務,具有指導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活動的能力,又要做到一專多能,博學多才,成為全園教職工政治上和業務上的&34;。最後,要有創新精神。
  • 哈佛研究: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差距真的大
    幼兒園作為孩子教育道路的開端,一直以來都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家長們對於孩子到底幾歲才能上幼兒園一直以來也是眾說紛紜,有的認為不能讓孩子太早上幼兒園,有的認為孩子太晚上幼兒園不好,那麼早上幼兒園和晚上幼兒園到底有什麼差別呢?
  • 省一級幼兒園園長開講:培養學習品質 做好入學準備
    在近兩個小時的講座中,黃園長為現場的家長詳細講解了入學準備應該準備什麼?怎麼準備?什麼時候準備?誰做準備?現場家長認真聆聽了黃園長的講座並積極與黃園長互動,現場不時爆發出熱烈掌聲。黃麗雲園長從事幼兒園管理工作30年,現為中國致公黨黨員,中山市第十一屆政協委員、廣東省學前教育督導評估專家、中山市督學、中山市民辦幼兒園託兒所設置評議委員會成員、中山市園長工作室主持人。黃園長曾被評為中山市先進教育工作者、廣東省幼兒園優秀園長。
  • 外經貿幼兒園園長:幸福啟蒙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作為外經貿幼兒園的園長,她時常在想「幼兒園的幸福指數足夠嗎?」、「教學活動、幼兒園生活能讓孩子們感到幸福嗎?能為孩子的未來發展提供支持嗎?」她說,「為奠基學生幸福人生而教,是教育應該堅持的恆久價值……」  每個孩子,都是幸福葵園中的小花籽  學前教育究竟追求什麼?
  • 高原上的幼兒園:牧民園長和他的38個孩子
    黑科村幼兒園的孩子大多來自藏區牧民家庭,最遠的住在離幼兒園12公裡以外捐出牧羊地建學校2020年是索南尖措當園長的第四年。他50歲上下,身材壯實皮膚黝黑,戴著墨鏡和牛皮帽,臉頰因長期日曬而布滿紅血絲,看起來不苟言笑的樣子讓人很難聯想到是一個幼兒園的園長,硬要說的話,倒是和動畫片「蠟筆小新」中雙葉幼稚園園長長相有幾分相似。園長盤腿坐在草坪上,看著孩子們課間活動出來玩跳格子。絕大多數時間他都是這樣,遠遠的坐著,看著孩子們打鬧奔跑,並不參與上課和管理。
  • 諾亞舟慶安小哈佛幼兒園:幼兒園益智類遊戲活動教師的觀察與指導
    邂逅秋天 「域」見美好 ——諾亞舟嘉興慶安小哈佛幼兒園:幼兒園益智類遊戲活動教師的觀察與指導2020年11月6日,經開區幼教學科24學時初級班「幼兒園益智類遊戲活動教師的觀察與指導」交流分享活動在諾亞舟嘉興慶安小哈佛幼兒園舉行。
  • 哪裡可以報考幼兒園園長證及報考條件是什麼
    哪裡可以報考幼兒園園長證,園長證的種類大可分為三種1、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簡稱:中央電教館)頒發的高級園長證 ,電教館是教育部的直屬單位,這也是目前最被認可的園長證。哪裡可以報考幼兒園園長證及報考條件是什麼為什麼要考園長證?
  • 東遼縣第一幼兒園:孩子為什麼要上幼兒園?
    在現代育兒程序中,當孩子從3歲起,一般城鎮幼兒及有條件的農村幼兒即可送入幼兒園,開始走向集體生活了。  幼兒為什麼要進幼兒園?這本是個不成問題的問題,因多數父母都懂得一些道理。然而有少數父母卻因難分難捨,而將孩子留在家中教養。
  • 高原上的幼兒園:牧民園長和他的38個孩子
    這裡物質物資匱乏,園長和老師們鋸了木頭做桌椅,孩子們在家做了沙包帶來學校,這就是最簡單的上課所需的器具。幼兒園裡沒有自來水,園長和老師需要每天去接山上引流下來的山泉,煮沸裝起來給孩子們喝。有很多牧民會選擇不讓孩子上幼兒園,或者只在6歲需要讀大班的時候再把孩子送進學校。黑科村幼兒園的周毛措老師表示,「如果是小班讀上來的孩子,能很順暢的用普通話表達自己的想法,只讀大班的有時候你在講什麼他都聽不懂。」雖然園長沒有讀過書,但是他非常明白,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