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發現: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人生軌跡大不同
前段時間在小區裡遛彎的時候遇到幾個寶媽,她們也帶著孩子出來透透氣,我們幾個就坐在一起聊起來孩子上幼兒園的一些事情,樂樂媽:之前因為工作原因,孩子多數都和爺爺奶奶在一起,這次疫情在家呆了好幾個月才發現,帶孩子是真的累,我打算等幼兒園開園就送他去上學。
這時另一位寶媽卻說:我聽說不能讓孩子太早上幼兒園,不然孩子會有心裡陰影!
那麼孩子早上幼兒園和晚上幼兒園又有什麼區別呢?小青兩派不同的觀點。
觀點一:孩子早上幼兒園早獨立
支持早上幼兒園的家長們說:早上幼兒園孩子能夠更好地鍛鍊獨立能力,並且在幼兒園還有會老師幫忙培養好習慣,我家孩子自從上了幼兒園之後,都知道飯前要洗手了,還能夠自己疊被、穿衣服,進步非常大。
觀點二:晚點上幼兒園更容易適應
支持晚上幼兒園的家長們說:孩子晚上能夠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環境,不會產生入園焦慮、離不開父母等常見的情況,同時也能更好地和同學相處,幼兒園的老師也更喜歡這樣事少的孩子。
通過這兩個觀點,我們可以發現,孩子上學早晚只和孩子的個人情況有關,那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規定一個「入園時間」呢?
為什麼普遍建議三歲入園?
由於孩子3歲是孩子的一個分水嶺,這時孩子的生理、心理和以前都有著很大的變化,具體如下:
生理1、免疫系統
每個幼兒園一個班一般都要二三十人,少一些的也要十多個人小朋友,而三歲之前的小朋友,來到這樣一個陌生的環境和這麼多人相處,很容易生病。
心理1、情感豐富
由於兩歲是孩子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候的孩子會表現得不聽話,對待別人的命令只知道分反抗,而且還會出現物權意識,自己的東西就不讓別人碰,變得自私起來。
而到了3歲,孩子的情感就會開始豐富起來,了解到他人情緒的變化,同時也會出現想要交朋友的意願,知道和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這樣的心理變化才能夠讓孩子適應幼兒園。
2、度過"分離焦慮"高峰
孩子的第一次分離焦慮一般是在6個月左右,而分離焦慮的高峰期則是在10-18個月期間。而孩子3歲入園時也極有可能會面對分離焦慮,但是4歲的寶寶心智更加成熟,所以焦慮的情況很少。
哈佛大學曾做過相關的實驗研究,3歲上幼兒園和四歲上幼兒園的孩子差的不只是一年,未來的人生軌跡也有很大不同。
資深園長:孩子能否入園,不能光看年齡,這3個維度也要進行考慮
其實孩子3歲入園並不是什麼規定,只是一個建議,就像一些專業育兒書籍上介紹的孩子幾歲會走路、幾歲會說話等等,僅供參考,畢竟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不可能所有人都一樣。小青認識一位10年老園長,他跟我講:孩子能否入園,不能光看年齡,這3個維度也要進行考慮!
一、生活方面
幼兒園不是孩子的託管所,每一位老師都需要照看很多孩子,很難做到每一個孩子都全面照顧,因此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必須擁有一定的自理能力。
小青之前有一個閨蜜,她家孩子從小就是人們口中的「小神童」,會背古詩,數學也不錯,但是上幼兒園沒多久,就被幼兒園勸退了,原因就是因為孩子不會自己上廁所,不會自己吃飯,生活上的一切問題都需要別人幫忙才能完成,最後幼兒園決定讓他回家學習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
二、語言發展
孩子的語言發展非常重要,若是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孩子到了幼兒園,很容易被別的小朋友欺負,而且遇到問題也不敢和老師說,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在幼兒園受委屈,一般孩子3歲左右語言能力發展的都應該不錯,但是也有一些孩子語言能力發展的比較慢,所以需要4歲左右才能發育完善。
三、情緒管理
3歲的孩子情緒會變得豐富起來,但是由於情緒的豐富一些孩子不能夠很好地管理情緒,因此會做出一些令人討厭的行為,例如無緣無故發脾氣、自私、焦慮、打人等等都是因為孩子沒有很好的情緒管理能力,因此有些孩子可能需要一年的時間來學會情緒管理。
由此可見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他們的人生軌跡會有著很大的不同,尤其是那些上幼兒園後被勸退的孩子,很可能會從此性格變得內向、 自卑,因此家長不要一味地讓孩子早上幼兒園,掌握這些能力後再上也不遲。
若是孩子對陌生的幼兒園充滿了排斥,家長不要硬逼著孩子去上學,可以先在家中利用繪本,讓孩子了解幼兒園,還能夠提高孩子上述的三種能力。
小青推薦《從此愛上幼兒園》,這套繪本共8冊,主要用於幫助孩子培養各種適應幼兒園的能力,其中包含我愛幼兒園、我有好性格、我能做得好、養成好習慣、我會好好表達、老師我愛你、這些事情我不做、好孩子人人愛8大主題,讓孩子更快適應幼兒園。
正如斯坦福教授所說的那樣: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優秀的孩子必定都是見過世面的,他們的背後也一定站著一對有遠見、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並不等於有錢的父母,就想給孩子準備幾套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是卻能夠讓孩子學到很多知識以及做人的道理,更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同時閱讀也能夠活躍大腦細胞,使孩子的頭腦更加靈活,變得更加聰明!
果兒媽作為一名資深的童書編輯,對於兒童繪本的挑選非常嚴格,不僅注重圖書的內容質量,其印刷是否環保等都是要進行考察的,但是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不僅內容豐富,色彩鮮豔,而且還採用環保印刷,對孩子沒有危害,這樣才能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這套書一共有10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發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好習慣決定好未來,家長要抓住孩子3-6歲的黃金期,好好培養孩子的情商、習慣和情緒管理,讓孩子受益終生。
618活動期間10冊不過是59.8元,平均一本不到6塊錢,也就是一頓早餐的錢,卻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養成好習慣、好性格,同時培養閱讀好習慣,一舉多得!怎麼算怎麼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