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寶3歲時,我總是糾結要不要送他去幼兒園。看了身邊不少3歲出頭就上幼兒園的孩子,總是因為照顧不好自己被請家長。家長和孩子都不輕鬆,反而多了一些麻煩事。當時在綜藝上看到霍思燕的兒子嗯哼4歲還沒上幼兒園,因為育兒書上說晚一年上幼兒園是給男孩最好的禮物。
我家二寶也是個男孩,看到這裡我更糾結了,到底要不要讓孩子晚一年上幼兒園。我身邊的朋友看出我的困惑,急忙勸我不要著急讓孩子上幼兒園。她家裡是龍鳳胎,兩個孩子都9歲了,建議我讓孩子晚上一年,尤其是男孩。
那麼,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到底有什麼差距?
①分離焦慮
每年的入園季都能在門口看到哭哭啼啼的孩子,大多是因為分離焦慮。孩子6歲前會經歷3次分離焦慮,3歲後的分離焦慮來源於對家長的依賴。這時孩子對父母還處於完全依賴階段,強行讓孩子與家長分離,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產生心理傷害。
而孩子4歲後,生理和心理相對獨立,對家長的需求減少,不容易產生分離焦慮。
②男孩心理成熟
眾所周知,男孩不管是心理還是身體上的發育都要比女孩晚發育,相比同齡上幼兒園的小女孩,男孩的自理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都會遜色一籌。在幼兒園不僅容易受委屈,還會因為與同齡人的差距而產生自卑心理。
③社交需要
哈佛大學曾經對全美幼兒園2-5歲將近七百名的孩子進行研究發現,孩子在幼時的社交能力,將會影響他們20年後的成就。
在蒙特梭利提出的31個兒童敏感期中也曾提到,孩子3歲開始進入人際關係敏感期。孩子會迫切地想要與同齡人建立社交關係、遇到更多人。幼兒園正好滿足了這個條件。
但如果家長能滿足孩子的社交需要,也不急於上幼兒園。
因此,如果能保證孩子的社交,4歲上幼兒園是更好的,不僅能幫孩子養成獨立能力,心理相對也更健康。孩子上幼兒園不僅僅是年齡的限制,還要考慮這3個方面。
一、規則意識
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多半是因為幼兒園的規則太多,不像家裡一樣自由自在,天性愛玩的孩子感受到被束縛了,自然會對幼兒園產生抗拒。因此在上幼兒園要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比如排隊,上課鈴響要回到教室,上課時不能隨便出去等等。
二、情緒管理與社交能力
據數據統計,幼兒園裡有20%的孩子會受到排擠,這些孩子要麼過於自私、暴力,要麼膽小、懦弱、不會與人溝通。因為沒有不會表達自己的需求,也經常被老師忽視。因此教會孩子情緒管理和社交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3歲左右就可以讓孩子掌握更多關於情緒的詞彙,在孩子發脾氣時告訴孩子這是哪種情緒,能幫助孩子快速掌握情緒的認知和管理。
三、對幼兒園是否產生強烈抗拒心理
上幼兒園是孩子第一次脫離家庭,獨立進入到社會中。很多家長都沒有考慮是否能接受幼兒園,強行給孩子送進去,導致孩子產生嚴重的焦慮心理,甚至出現一些過激行為。究其原因是對幼兒園的了解程度。孩子因為不了解幼兒園,才會產生被父母拋棄的心理。
在上幼兒園之前,可以帶孩子去幼兒園看看,入園的前三個月或一個月經常對孩子講講幼兒園的環境;也可以用繪本故事讓孩子提前了解幼兒園是幹什麼的,怎麼與老師和小朋友相處等等。
我是敏敏媽媽母嬰培訓師,也是擁有兩個寶寶的媽媽,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育兒乾貨。
希望我的一點經驗和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孩子能更好地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