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腎友都知道,得了慢性腎病,就要做好長期戰鬥的準備,病程中各項指標反反覆覆是常事。但是不要放棄,能把病情控制得最平穩,才是真正大贏家!
但腎友當中,確實也有一小撮「幸運兒」。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病情隨著病程的延長,慢慢痊癒,最初的指標異常完全恢復,腎功能終身保持穩定,身體幾乎不留任何後遺症。
也許您就是那少數的幸運兒,及早對腎臟病有科學的認識,可以幫助咱們腎友更好康復!
在腎病中,自愈比例最高的是,兒童常常發生的---急性鏈球菌感染後腎小球腎炎,絕大部分患者完全恢復,不留後遺症。
除了上面介紹的急性鏈球菌感染後腎小球腎炎的情況,在「慢性腎病」中,亦有這樣的自愈比例,只是比例相對偏少。
這些病例中,從發病到自愈的時間長短不一,雖然科學家們也沒有完全弄明白具體原因,但咱們腎友一定要堅持,保持信心,不要放棄,也許幸運兒就是你呢?
勝利的「秘訣」是:堅持複查隨訪、不要作。
雖然這樣的幸運兒,對腎友來說,比例不算多,其他大部分腎友,腎臟病陪伴的時間會很長,但也不要灰心。
慢性腎病如果能在腎功能較好的時候發現,早期重視病情,堅持正規治療,我們也可以把指標控制得很完美。
不論是在腎病治療過程中,還是在修養期間,腎友們都會進行相應指標的複查。既是了解治療效果的途徑,也是調整用藥方案的依據,不可或缺。
有些腎友覺得出院時,各項指標都恢復了,身體也沒有不適的症狀,自認為感覺良好,基本不複查。很容易對病情復發及惡化埋下隱患。
對於腎病來說,一般2年為一個周期,如果患者期間沒有出現明顯的復發或惡化的跡象,可以說達到了治癒。但仍然建議複查,與腎病的特性相關。
剛出院患者,病情不穩定,1個月左右複查1次,病情穩定後,3個月左右複查1次。各項指徵正常,且腎小球濾過率沒有出現下降,每半年至少查1次。
也有很多腎病患者花了錢卻沒有治好病,其實很多原因是對腎病的治療誤區導致的。
誤區一 出現症狀不及時治療。前段時間我院接診過一個腎病症候群患者,來到醫院檢查的時候,尿蛋白已經三個加號,同時伴有明顯水腫等症狀。
這位患者在半年前就出現了腰痛、乏力、偶爾浮腫的症狀,卻沒有引起他的重視,直到影響到了正常生活才來就醫。相信很多人跟這位患者一樣,身體出現異常時,總以為拖著慢慢就好了,結果卻越來越嚴重。
誤區二 相信偏方和某些醫院誇大其詞的保證。腎病患者不能隨便用偏方的理由是它根本不對症,腎炎有數十至數百種,不同種類的腎炎其病因、病變性質及輕重完全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用一種偏方來治療所有類型的腎臟病顯然是不合適的。
更有一些腎病患者有病亂投醫,隨意聽信了某些不正規醫院誇大其詞的保證,例如 「花很少錢,一周時間治好腎病」等。人體的腎功能一旦受到損傷,是需要時間來修復的,尤其是慢性腎病,需要長時間的關注。
最好的治療方式是配合中醫中藥治療,中醫提倡的是「標本兼治」,注重全身調養,從疾病源頭入手,且副作用小,所以治療周期也會長一些。
誤區三 疏於自我護理。不少腎病患者認為治療是醫生的事,自己只需要遵守醫囑即可。實際上,除了配合醫生治療,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注意合理飲食及適當運動,避免感冒和感染,注意定期複查。
每一項都要做好,而不是使勁作、使勁作,反其道而行,在人生旅途上,腎友們不會比健康人差,一起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