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生活有困難不用愁,找村裡的慈善基金會;孤寡老人無人贍養不用愁,找村裡的慈善基金會;考上大學的學子交不起學費也不用愁,同樣找村裡的慈善基金會。江西撫州臨川區的村級慈善基金會,為鄉親們解決後顧之憂。
近年來,臨川區在外創業取得成功的企業家紛紛回鄉成立慈善基金會,幫助貧困群眾,改善老人生活,資助貧困學子……各鄉鎮成立村級慈善基金會8個,參與的愛心企業家達200餘人,共計為家鄉公益事業捐款1200多萬元。在慈善基金會的影響和帶動下,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新風尚在臨川農村逐漸形成,農村慈善基金會已經成為當地鄉風文明的助推器。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村級慈善基金紛紛成立。圖片來源:江西文明網
早年間,臨川區秋溪鎮東溪章家村許多年輕人外出務工,憑著勤勞和誠信,很多人創業成功,但一直沒有忘記回饋家鄉,村裡搞建設,他們踴躍捐助;春節回鄉,他們慰問困難群眾和孤寡老人。「這樣單打獨鬥的幫扶方式還是有很大的缺陷,對困難群體的作用不是很大。」 創業能人章縣高說,要是能夠成立一個慈善基金會,把有愛心的企業家都組織起來,抱團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作用肯定更大。章縣高的想法和大家不謀而合。
2017年2月4日,東溪章氏慈善基金會成立了,27名在外創業的成功人士加入了基金會,籌集資金近20萬元。基金會本著「愛心無大小、付出皆可貴」的宗旨,主要開展貧困戶幫扶、孤寡老人資助等項目。基金會為村裡的貧困戶制定了專門的扶貧計劃。除了給每戶每年1200元的生活補助金外,還對貧困戶開展產業幫扶。目前,在基金會的幫扶下,章家村已有12戶貧困戶創建了特色種養基地,平均每戶年增收可達3萬多元。「扶危濟困,本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次村裡建慈善基金會,就是為了匯集更大的力量,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基金會創辦人章縣高說。
臨川區汪家村在創業能人汪江發的倡議下,成立汪家村慈善基金會,建立關愛孤寡老人、五保戶、殘疾人和重病家庭網絡。截至目前,汪家村的慈善基金會已經有成員30多名,共幫助了村裡的孤寡老人6名,五保戶4名,重病家庭2戶。在他們的帶動下,村裡的年輕人都用實際行動來孝敬家裡的老人,一股尊老愛幼的新風在村裡形成。
延橋教育基金會為考上大學的貧困學生發放獎金。圖片來源:江西文明網
企業家經過走訪發現,在各村都有不少貧困學生因為家庭的原因影響了上學。「孩子們是村裡的未來,決不讓任何一個孩子因為家庭困難而失去上大學的機會。」臨川區延橋村教育基金會創辦人黎文輝說。今年3月,黎文輝聯合村裡38名創業成功人士籌集資金15萬元成立延橋教育基金會,資助家境貧寒的優秀學生、教師和在讀大學生。基金會規定,每年高考中考上重點本科院校的學生獎勵5000元,一般本科3000元。對於家庭貧困而無法繳納學費的學生,基金會負責籌集全部學費,直至大學畢業。
面對創業能人的愛心潮,臨川區積極引導,幫助慈善基金會完善各種制度和幫扶舉措,號召更多的能人志士加入到愛心隊伍中來。下一步,臨川區各愛心基金會還準備實施「美麗鄉村」計劃,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吸引更多的人到農村來遊玩,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江西文明網記者 李芳 章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