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農村慈善基金會成為鄉風文明「助推器」

2020-12-11 中國文明網

  村民生活有困難不用愁,找村裡的慈善基金會;孤寡老人無人贍養不用愁,找村裡的慈善基金會;考上大學的學子交不起學費也不用愁,同樣找村裡的慈善基金會。江西撫州臨川區的村級慈善基金會,為鄉親們解決後顧之憂。

  近年來,臨川區在外創業取得成功的企業家紛紛回鄉成立慈善基金會,幫助貧困群眾,改善老人生活,資助貧困學子……各鄉鎮成立村級慈善基金會8個,參與的愛心企業家達200餘人,共計為家鄉公益事業捐款1200多萬元。在慈善基金會的影響和帶動下,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新風尚在臨川農村逐漸形成,農村慈善基金會已經成為當地鄉風文明的助推器。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村級慈善基金紛紛成立。圖片來源:江西文明網

  早年間,臨川區秋溪鎮東溪章家村許多年輕人外出務工,憑著勤勞和誠信,很多人創業成功,但一直沒有忘記回饋家鄉,村裡搞建設,他們踴躍捐助;春節回鄉,他們慰問困難群眾和孤寡老人。「這樣單打獨鬥的幫扶方式還是有很大的缺陷,對困難群體的作用不是很大。」 創業能人章縣高說,要是能夠成立一個慈善基金會,把有愛心的企業家都組織起來,抱團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作用肯定更大。章縣高的想法和大家不謀而合。

  2017年2月4日,東溪章氏慈善基金會成立了,27名在外創業的成功人士加入了基金會,籌集資金近20萬元。基金會本著「愛心無大小、付出皆可貴」的宗旨,主要開展貧困戶幫扶、孤寡老人資助等項目。基金會為村裡的貧困戶制定了專門的扶貧計劃。除了給每戶每年1200元的生活補助金外,還對貧困戶開展產業幫扶。目前,在基金會的幫扶下,章家村已有12戶貧困戶創建了特色種養基地,平均每戶年增收可達3萬多元。「扶危濟困,本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次村裡建慈善基金會,就是為了匯集更大的力量,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基金會創辦人章縣高說。

  臨川區汪家村在創業能人汪江發的倡議下,成立汪家村慈善基金會,建立關愛孤寡老人、五保戶、殘疾人和重病家庭網絡。截至目前,汪家村的慈善基金會已經有成員30多名,共幫助了村裡的孤寡老人6名,五保戶4名,重病家庭2戶。在他們的帶動下,村裡的年輕人都用實際行動來孝敬家裡的老人,一股尊老愛幼的新風在村裡形成。

延橋教育基金會為考上大學的貧困學生發放獎金。圖片來源:江西文明網

  企業家經過走訪發現,在各村都有不少貧困學生因為家庭的原因影響了上學。「孩子們是村裡的未來,決不讓任何一個孩子因為家庭困難而失去上大學的機會。」臨川區延橋村教育基金會創辦人黎文輝說。今年3月,黎文輝聯合村裡38名創業成功人士籌集資金15萬元成立延橋教育基金會,資助家境貧寒的優秀學生、教師和在讀大學生。基金會規定,每年高考中考上重點本科院校的學生獎勵5000元,一般本科3000元。對於家庭貧困而無法繳納學費的學生,基金會負責籌集全部學費,直至大學畢業。

  面對創業能人的愛心潮,臨川區積極引導,幫助慈善基金會完善各種制度和幫扶舉措,號召更多的能人志士加入到愛心隊伍中來。下一步,臨川區各愛心基金會還準備實施「美麗鄉村」計劃,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吸引更多的人到農村來遊玩,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江西文明網記者 李芳 章晉輝)

相關焦點

  • 陝西西安:鄉風淳厚文明 鄉村美麗振興
    原標題:鄉風淳厚文明 鄉村美麗振興——西安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亮點紛呈今年以來,陝西省西安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深入實施「美麗人家」建設工程,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濃鬱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在打通教育、服務、宣傳、引領群眾「最後一公裡
  • 2019安徽遴選策論文:文明鄉風「光著腳」 農村建設「無法跑」
    2019安徽遴選策論文:文明鄉風「光著腳」 農村建設「無法跑」 方今之時,農村建設步伐蹄疾步穩,農村建設進程循序漸進,農村建設成果不斷鞏固,農村建設「新時代」催生文明鄉風「新內涵」,文明鄉風「新思想」呼喚文化觀念「新要求」。
  • 【新文明實踐】以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
    鄉風文明在鄉村振興戰略中不可或缺,只有鄉風文明才能更好地凝聚民心、凝聚共識,才能更好地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只有鄉風文明,農村的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才能美美與共,廣大農民群眾的幸福生活才能更有內涵、更有質量。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
  • 盧龍縣木井鎮邸柏各莊村:文明鄉風浸潤美麗村莊
    盧龍縣木井鎮邸柏各莊村:文明鄉風浸潤美麗村莊 2020-10-13 0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南惠農慈善基金會、海南出版社向中和七裡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捐贈...
    儋州市融媒體中心消息  12月23日上午,海南惠農慈善基金會、海南出版社攜手發起向農家書屋捐贈圖書活動在中和鎮中和七裡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行,進一步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實現文化惠民,助力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 讓文明鄉風蕩漾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科學知識,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進一步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切實提升農民精神風貌,有助於全面實現「鄉風民風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良好的文化條件。以「文」育人,構建農村精神家園。
  • 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研討會在湖大舉行
    本次會議以「新時代鄉風文明與基層治理」為主題,聚焦鄉村文化振興與基層社會治理,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立足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發揮湖北大學人才優勢、平臺優勢和智庫優勢,為推進襄州區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在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層面的影響力,增強基層社會治理優勢效能的有效轉化貢獻力量。
  • 鄉村振興戰略下,怎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這5大措施值得借鑑!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中鄉風文明貫穿鄉村振興的各個方面,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靈魂所在。那麼鄉村振興戰略下,怎樣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下面這5大措施或許值得借鑑!一、什麼是鄉風文明?鄉風文明是指農民群眾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在農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學的社會風氣,農村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發展逐步適應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求。
  • 【鄉村振興】義都鎮新潭村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向「三美」新農村目標邁進!
    在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過程中,義都鎮新潭村大力推進「三美」新農村建設,改善村容村貌,促進鄉風文明,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走進義都鎮新潭村公共圖書室,「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僅有公共閱讀區,還有棋類休閒區,文藝設施一應俱全,極大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促進鄉風文明。「新潭村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要抓手,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不斷提高農村文明和村民素質文明。」義都鎮新潭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崔雪平說。
  • 村莊環境美如畫 文明鄉風花正開
    走進勉縣周家山鎮紅光村,一幅清新美麗的新農村畫卷盡收眼底:鬱鬱蔥蔥的樹木掩映著紅瓦白牆的房子,家家戶戶門前用柵欄圍建起花菜園,構成了一處處美麗的風景,一幅幅文明公益宣傳畫在路邊延伸……鄉村「道德文化牆」  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陣地「敬老記於心,孝老見於行」、「美化生態家園,家庭幸福美滿」。
  • 永福:新時代文明實踐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2020年,永福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永福鎮漁洞村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國家稅務總局永福縣稅務局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近年來,永福縣始終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貫穿於鄉風文明建設活動全過程、融入鄉村振興各個方面,不斷提升鄉村發展軟實力,通過推進移風易俗打造群眾精神高地,大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將「新時代文明種子」遍撒永福大地。
  • 泗縣:以德治村賦能鄉風文明
    近年來,泗縣劉圩鎮西馬村把精神文明作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改善農村面貌的大事、改善農民生活的實事,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創建活動,鄉風民風美、人居環境美、文化生活美的文明風尚逐步形成。西馬村是皖東北一個古老小村落,為泗州戲的重要發源地。
  • 奏響鄉風文明的嘉峪關樂章——嘉峪關市新城鎮野麻灣村調研報告
    近年來,野麻灣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深入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的要求,成立了鄉風文明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完善細化鄉風文明建設全面設計和總體規劃,多次召開村兩委及村幹部安排部署會,從制度層面為鄉風文明建設提供了遵循、指引了方向。
  •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指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從理念轉變、內容創新、制度完善、亮點打造等層面不斷探索,向歪風舊俗亮劍,豐富實踐載體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廣大農村著力推動形成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 金寨縣關廟鄉:「面子」美「裡子」實 繪就文明鄉風新樣子
    近年來,在實施鄉村治理體系建設中,金寨縣關廟鄉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建設,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扮靚鄉村「面子」,做實文化「裡子」,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激活鄉村振興文化基因,全鄉煥發出鄉風文明新氣象。
  • 無為市洪巷鎮:聚力鄉風文明 奏響振興大曲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更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無為市洪巷鎮將鄉風文明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載體,堅持激活、整合、下沉、共享,積極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提升鄉村社會文明程度,助力鄉村振興。
  • 尉氏縣洧川鎮:助力鄉風文明建設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見習記者 吳文中 通訊員 王水田 高志超)「前兩年,俺村有一家婆媳倆經常拌嘴生氣,家裡很不和睦,通過開展鄉風文明活動,現在她們好得就像親娘倆一樣,還積極義務參加村裡人居環境整治,最近被評為了『十星級文明戶』……」12月17日,尉氏縣洧川鎮許寨村脫貧群眾許民樂呵呵地說
  • 2020年甘肅遴選考試策論文寫作:建設文明鄉風助推鄉村振興
    遴選策論文寫作:建設文明鄉風助推鄉村振興,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鄉風自古以來就是純樸,恬淡的代名詞。我們有「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的田園童趣,也有「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豐收富足,美好的田園生活與文明的鄉風緊密相連。鄉風不僅能滋養農民的精神境界,也是帶動農村發展的重要抓手,塑造文明家風才能為實現鄉村振興助力。建設文明鄉風,有其內在要求和現實需要。
  • 積分小超市引領鄉風文明建設——康樂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速記
    在臨夏州很多山村,都可以見到這種小超市,它是甘肅省婦聯牽頭捐助,為助力脫貧攻堅和促進鄉風文明建設而設立的公益性超市。小超市的貨架上日常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價格不高卻很實用。在蘇集鎮古洞溝村的文明鄉風積分超市裡,日常生活用品標註的不是價格而是分值,村民們拿著積分卡,就能兌換相應生活必需品:毛巾2分、捲紙5分、香皂5分、湯瓶壺20分、小凳子25分、電飯鍋60分……在古洞溝村村委會內,積分超市「文明鄉風積分超市積分項目及積分值表」引人注目:「家中子女考上大學」積10分、種植養殖等致富帶頭人引領帶動作用強積5分、政策知曉率高積3分、帶頭繳納
  • 2020遴選考試策論文:以鄉風文明之魂 築鄉村振興之基
    從2005年中央制定的第十一個五年規劃,提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到十九大制定的鄉村振興戰略,有一個要求始終沒有變,那就是鄉風文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鄉村富庶而文明,此謂『澤惠綿亙』」。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對於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文化素質,改善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有著極其重要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