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是靈魂的語言,當我們壓抑情緒時,我們的靈魂會變得沙啞

2020-12-23 了凡心療愈

情緒是靈魂的語言,當我們壓抑情緒時,我們的靈魂會變得沙啞。壓抑情緒的過程在你童年時就開始了!作為孩子你渴望有父母的陪伴,但當你這個需求未被滿足,在潛意識的層面,你覺得被孤立了,你要求父母無條件的接納無條件愛你!而在很大程度上,這種需求也未被滿足,你一次次感覺受到了傷害,繼而你以生氣來回應感受到的傷害,很快你發現,需求怒氣以及受傷感要麼太過痛苦難以承受,要麼不被允許!於是在你體內不斷壓抑這些感受跟情緒!隨著歲月流逝,你體內有各種被壓制的情緒有寂寞孤立的有需求未被滿足的,有受傷悲痛的,還有恐懼憎恨厭惡自卑緊張後悔內疚自責懊惱沮喪羞愧憤怒嫉妒,你就是這一系列負向情緒的化身,它會滲透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扭曲本我感受,影響你與他人的關係,製造無窮無盡的匱乏感不配感跟自卑感!有時它被外界激烈的觸發,潛意識下的情緒就像決堤的洪水將你淹沒,這些負向情緒帶來的感受跟當下時刻毫無關係,卻無時無刻衝刷你的心理,讓生活浸泡在不必要的痛苦中!當我們感覺很不好的時候,會一直想要從這個洪水中掙扎地逃出來。我們藉由很多逃避策略不去面對它,壓抑它,否定它,排斥它。壓抑是人們常用的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壓抑的基本做法是將自己不能流露的情感、不能實現的欲望、不便使用的力量加以限制,使其不能發揮。其外在的表現形式是忍耐,即把不能達到個人目的的遺憾和痛苦控制住而不表現出來。壓抑作用大多靠意志的力量。意志堅定者壓抑的強度大,並能使自己恰如其分地適應環境,也能及時調節由壓抑帶來的不適情緒。不管是壓抑情緒反應還是放大情緒反應,反正控制情緒反應是以消耗意志力為代價的。你要記住:「凡是你抗拒的,都會持續。」當你抗拒某件事情或是某種情緒的時候,你會聚焦在那種情緒或事件上,這樣就賦予它更多的能量,它就會變得更強大了。當我們否認自己的某些情緒,我們就是在否認一部分的自己,而當我們持續壓抑自己某部分的能量,其結果就會令自己變得枯萎、乏味、沒有熱情—因為一旦壓抑,就需要壓抑自己所有的情緒和感覺。但假如我們不逃避自己的情緒,知道它只是一股能量,而能量永遠是中立的,沒有對錯好壞,這種理解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自由。我們習慣性不自覺地祛除不愉快的情緒,使自己進入無意識的狀態,對多數不快情緒總是能視而不見,這種人是調節情緒的高手,這種人似乎極善於保護自己不受不快情緒的侵襲,甚至到了視而不見的程度,這些人表面上仿佛鎮定如恆,卻可能出現不快的生理症狀而不自知。多出現在一些企業高管都市白領身上。《了凡心療愈》意識療法不提倡壓抑你的情緒,壓抑的東西遲早會爆發,同時思維的參與下會扭曲事情的本來面目,情緒是靈魂的語言,情緒只不過是想要穿過你身體的能量,並要傳達給你一個信號,譬如你感到寂寞,這是需要陪伴的信號,並非意味著你必須找個人結婚,作為一個心理成熟的人,會找個朋友去吃個午飯,這小小的寂寞感,需要一個成人式的回應!如果這個小小的寂寞感打開了你內在潛意識負向情緒的閘門,你會突然被孩提時的感受壓倒!於是你不會給朋友打電話了,你退縮了,在無覺知層面,你認為沒人愛你,沒人需要你,你是多餘的人,你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你感到羞恥,你要趕緊躲起來,不讓別人看到你這副落魄的鬼樣子!如果你內在升起了受傷悲痛生氣和暴怒的感受,而你卻阻止這些感受的表達,那麼你也許會體驗到焦慮,如果壓力持續不斷的積累,而你依舊繼續壓抑這些感受,你有可能驚恐發作,減輕焦慮和驚恐的方法,是允許這些很深層次的感受上浮,並有覺知的表達他們,你必須全然的接受和感受這些感受,並給予它們經過你而表達出來的權利,以一種負責任的方式表達出來。如果有一個極大的負面情緒升起的時候,不要試圖控制或者壓抑這個情緒,而是進入到這個情緒中,首先帶有意識的去感受這個情緒在身體的那個位置,然後看著這個位置的情緒,去說:「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不斷的說這四句話,你會有一個感受,就是剛才那一團僵硬的情緒開始融化,流通,這就是《了凡心療愈》意識療法中的覺知,覺知情緒下的真實跟它所要傳遞的信號。憤怒也同樣如此,它意味著你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或者得到了自己不想要的,要回應這些感受你就得問自己要什麼,或者明確的表達出自己不想要什麼,但是往往它觸發了過往的負向情緒的閘門,被過往積壓的憤怒感淹沒,像個受傷的孩子,並像孩子那樣做出反應,你會大發雷霆或者生悶氣,退縮並心懷怨恨!所謂的自我療愈就是讓你的意識上升到覺知層面,覺知情緒下的真實意圖,將情緒從事情裡剝離出來也是高情商的表現,讓它穿過你的身體不再積壓,當到了觀照狀態,那些過往積壓的負向情緒會徹底得到釋放,覺知這些情緒是如何席捲一切掃蕩一切,最後他們像是狂風呼嘯著吹過山谷,繼而轉向廣袤的梵天宇宙,而你的身體不會受到絲毫傷害……

相關焦點

  • 《我的情緒小怪獸》:正確認識情緒,我們會變得更好
    《我的情緒小怪獸》是一部西班牙作品,該書不但在西班牙國內登上暢銷書榜首,更被譯成多國語言,在各地受到歡迎。它擁有一般繪本簡潔的語言、明亮的配色,畫面更是別出心裁用兒童畫剪紙的方式呈現,讓人覺得別致有趣。
  • 我們該怎樣合理髮洩情緒?
    所以,如果你處於巨大的情緒中,感覺自己很情緒化,先不要自我批判和自我譴責。這絕對不是什麼壞事。 老實說,每個人都無法避免出現壓抑的情緒。當我們還小的時候,我們依賴父母和他人,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獨立,沒有足夠的能力保護自己,不壓抑幾乎是不可能的。壓抑讓我們退回到自己的空間內,讓我們得以喘息和休憩。
  • 在情緒裡成長:怎樣走出情緒壓抑?
    情緒像一個信使,攜帶身體想要告訴我們的信息;如果我們只是因為害怕這些信息,而逃避甚至驅趕這些信使,就無法從情緒裡成長起來。今天我們來說說不良的情緒處理模式。人的一生,會遇到各種情緒。每個人處理情緒,都有自己的一套模式。
  • 色相、情緒和價值,生命之靈魂依何而住?
    有的人寄生命於軀殼色相,有的人寄生命於情緒感受,有的人寄生命於理想價值,生命寄在哪裡,靈魂就依靠在哪裡。寄生命於軀殼色相的人,靈魂依靠色相而住。有的或喜歡美色,注重化妝、穿衣、打扮等等,在他們看來,生命中若沒有了這些裝飾,人世間就算白來一趟。所以,他們將生命的意義依附在美色上,靈魂的活動受美色牽引。
  • 長時間的壓抑自己的情緒,會讓你變成什麼樣子?
    不同的情緒狀態會對人產生不同的影響。建議情緒低落時,也就是有負性情緒一定要採取有效方法去解決,而不是壓抑著,若是長時間的壓抑情緒會對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健康造成大大的影響。在眾人面前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害怕自己說出來的話會傷及人心。常常過於在意別人考慮自己,這種思維模式會阻礙自己事業的發展,人際關係及幹擾生活。壓抑著情緒會讓你變得很自卑,有想要實行的事情會選擇「放棄」,心理會這麼想:這是別人能夠做的事情,我勝任不了,一口的否定自己,貶低自我,就使自己陷入了自卑的泥潭之中。
  • 靈魂深處的壓抑——淺談日本怨靈文化
    如果我們以科學的眼光來看的話,在古代因為政治失敗心存怨恨而死的人,肯定不少。 第四:日本人心理 日本人從眾心理很嚴重,經常朋友圈之間是統一相似的服飾,語言,流行話題等,民眾普遍很相信電視和新聞的報導,且更傾向選擇身邊朋友的意見和情緒。
  • 靈魂的進化:人類靈魂的來歷與目的!
    靈魂是化身的本體,從神崩裂出來那一刻,就走上由低到高的進化回家之路。人是靈魂/心智/情緒/肉體的四合一複合體,本體是靈魂體。作為不可分割的神聖片段,靈魂不滅,因而,生命是永恆的。當四體平衡時,將會把一個實體帶往更高的意識層面,即存在次元的提升。靈魂的目的是學習分離,體驗宇宙,發現自己是誰,發現愛的源頭,發現自己和宇宙的聯結,最終帶著所有的經驗,回歸源頭。
  • 小學生壓抑自我,不表達情緒,家長如何應對?
    小學生壓抑自我,不表達情緒,家長如何應對?2020年第3本書《培養孩子的安全感》讀書筆記在面對壓力時學齡期的孩子也可能變得壓抑,不願意表達情緒,甚至也沒有多少肢體語言。,我們一定要注意,孩子是不是正經歷焦慮或恐懼。
  • 學會做我們情緒的主人
    如果有人跟我們說「您最近怎麼面黃肌瘦」,亦即意味著我們最近常常情緒低落,茶不思,飯不想,導致臉色愈來愈差,甚至身體健康上出現狀況。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心身症」,也就是心理上生病,如過度焦慮、情緒不安或不快樂,會導致生理上的疾病。另外,據研究指出,一個人常常有負面或消極的情緒產生時,如憤怒、緊張,人體內分泌亦受影響,並導致內分泌不正常,而形成生理上的疾病。
  • 壓抑的情緒,正在報復你的身體
    今天,我們繼續來談一談身體和情緒的關係。第一,情緒跟體型是有關聯的。在心理動力學上,一些女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會變得肥胖。所以,我們的體型能夠看出內在很深層次的情緒,這種情緒更多是跟自己重要客體有關。我們走路的姿態或者站著的姿態,會產生重力反應或者反重力,愉悅的情緒會產生反重力體態,使我們走路帶風,整個人是蹦起來的。
  • 究竟要怎麼處理我們的負向情緒?
    「無意識的壓抑」明顯屬於傷自己比較多的類型。成長過程中,因為父母、老師的各種教導,或者他們的幹預方式,讓我們覺得有些情緒是不適合的,是不能有、不能表達的,或者他們的教育方式,讓我們習得一種忽視、壓抑自己情緒的習慣,我們會自動的把它壓抑下去,或者覺得它無所謂。
  • 心理學:了解我們的情緒,談談幾種具體的負面情緒
    生氣、憤怒、暴躁等情緒統稱為負面情緒,喜悅、高興、溫和的情緒統稱為正面情緒。負面情緒是不好的,會給人帶來痛苦悲傷。但是負面情緒和正面情緒一樣是人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學認為他們該被接納。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些情緒。
  • 關於情緒管理,我們做了這件事
    這一天,我們從三個方面和孩子進行了探討,第一方面,是用手掌來掩飾情緒產生時我們的大腦在幹什麼,也了解了為什麼當你發脾氣時,媽媽很容易對我們發火。在每個情緒認知提問時,孩子們的表達都很有趣,發現我們的孩子的內心真的是豐富多彩且細膩敏銳的。
  • 面對負性情緒時,我們該如何處理好?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委屈糾結會存在胃裡,暴躁會存在子宮裡,壓力會存在肩頸裡,鬱悶會存在乳房裡。長期的負面情緒擠壓就會使我們的身體生病,很多人出現生病時大都不是身體上的,而情緒才是幕後的黑手。不同的情緒產生將攻擊身體的不同器官,所以,發現有壞情緒時,得及時釋放出來。
  • 情緒低落心情壓抑發朋友圈的句子
    情緒低落心情壓抑發朋友圈的句子3.從沒有人對我真正好過,我只能在寂寞的時候,擁抱自己,告訴自己,不哭。情緒低落心情壓抑發朋友圈的句子5.我們再也回不到曾經,我們再也不是從前的關係。6.一個人生活,可以很快樂!
  • 如何走出壓抑的情緒?
    如何走出壓抑的情緒?第2個持續寫作365天計劃,持續寫作第70天:How to Get Out of a Depressing Mood 如何走出壓抑的情緒把問題放在這裡聽上去可能有些奇怪,但在我們最絕望的情緒中,真正出問題的是我們的想像力。我們不僅僅是「悲傷」,而是我們無法想像比我們現在痛苦的生活更美好的生活了。
  • 壓抑的情緒,會以更壞的方式發洩出來
    在生活中,生氣是經常的事,情緒波動更正常,每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身邊人總是會告訴我們,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別太激動。這不,今天丈母娘和老丈人生氣了。很多時候,我們中國人並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情緒,選擇壓抑或者忽視它。但是,我們根本意識不到,我們的負面情緒,並不會消失,而是會在遇到別的事情的時候,以更壞的狀態表現出來。這就是老丈人選擇拒絕出去的原因。而如果在最開始的時候,爸爸要是表達出自己的情緒,也就不會有後邊拒絕出去的事情了。
  • 發洩情緒傷他人,壓抑情緒傷自己丨5個步驟教你走出情緒的泥潭
    在心理諮詢時,來訪者會問我這樣的問題:「我時常感覺很煩躁,焦慮,憤怒,是不是應該學會壓抑它?」。有很多人,錯誤的以為情緒管理就是要學會壓抑,好脾氣就是沒有情緒。其實,所有我們對情緒的按壓和對抗,都會使它變得更加劇烈。你焦慮時想控制自己不焦慮會更焦慮,煩躁時想控制自己不煩躁結果反而會更煩躁。
  • 情緒轉移定律:警惕!壞情緒會影響"運氣"
    情緒轉移定律還有一個值得我們重視的地方,也是很多人常常犯錯的地方,就是如果你想要家庭裡充滿歡聲笑語,一定要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把一天忙碌後所產生的消極情緒,在到達家門前時儘可能的清除乾淨,即使沒法做到全部清理,但也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能向你愛和愛你的家人傳達消極情緒,不然也會讓她們變得消極,這樣整個家庭氣氛都會陷入壓抑中,特別是這樣的氛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非常不利。
  • 被壓抑的情緒將促使癌細胞產生
    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常常產生各種情緒,或某種念頭,這種情況並不罕見,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心理諮詢行業特別受寵,在遇到某種情緒或念頭時,我們常常不願去接受它們,對於情緒的壓抑往往也能實現,但情緒果真可以被我們所約束住嗎?壓抑肯定不是一個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