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洩情緒傷他人,壓抑情緒傷自己丨5個步驟教你走出情緒的泥潭

2021-01-17 小朋的院落

在心理諮詢時,來訪者會問我這樣的問題:「我時常感覺很煩躁,焦慮,憤怒,是不是應該學會壓抑它?」。

有很多人,錯誤的以為情緒管理就是要學會壓抑,好脾氣就是沒有情緒。

其實,所有我們對情緒的按壓和對抗,都會使它變得更加劇烈。你焦慮時想控制自己不焦慮會更焦慮,煩躁時想控制自己不煩躁結果反而會更煩躁。

有一位媽媽求助我,她的困惑是他總是控制不住情緒向孩子發火。為什麼會向孩子發火?並不是因為孩子真的做錯了什麼,而是她在其他關係裡承接的憤怒無處表達。她在外人面前從不敢展示自己的憤怒,怕別人生氣,損壞關係。

孩子是最安全的人,不會反擊,一件小小的事誘發後,她就表現得爆跳如雷。

發火之後她又會陷入到內疚、自責當中,她意識到自己這樣做不對,也傷害到了孩子,令孩子總是活在擔驚受怕當中,但事情總是一遍又一遍的循環。

正如亞里斯多德所說:

每個人都會發怒,這很簡單。但向恰當的人,在恰當的時間,以恰當的動機、恰當的方法,表達恰當程度的憤怒,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易事。

情緒就像是一個鬧人的孩子,它需要被看見,需要被關懷,而不是被關起來。一個人所有用盡全力在壓抑下來的情緒,都會以另一種形式爆發。就像那位媽媽,她把從外面受的氣,回家傳遞給自己最親愛的孩子。

「好脾氣」並不是像大家以為的那樣是沒有情緒,而是一個人將友好的情緒展示給了他人,把負面的情緒給到了自己或最親近的人。在外人面前「好脾氣」的人,往往在家裡是最有攻擊性的人。

奧格·曼狄諾說:

學會掌握情緒,做情緒的主人,是人生前行的關鍵。

情緒向內就是壓抑,情緒向外可能又變成攻擊,那如何安全而又真實的表達自己呢?答案是:學會正確的表達情緒,使真實的自己甦醒。

共有5個步驟:

1、辨別情緒

情緒表達的方式有很多種,但在這之前你需要辨別自己的情緒是什麼,要想辨別它,你需要仔細的體會身體和心靈的感受。

我們常見的情緒有:生氣,憤怒,悲傷,失望,焦慮,煩躁,恐懼,害怕,內疚……

有些情緒可以一下子辨別出來它是什麼,有些則沒那麼簡單,並且情緒就像一個葡萄串一樣,一個大情緒後面又跟著很多小情緒。

比如,你和愛人吵架了,主要情緒是憤怒,次要情緒可能還有委屈,失望,內疚,恐懼和擔心。

愛人的指責讓你感到很憤怒,你覺得不被愛人理解很委屈,同時你又對愛人感到失望,事後又對自己的攻擊感到內疚,你可能還會恐懼和擔心這次衝突會引發兩個人的感情危機,害怕失去對方。

另一方面,情緒也分為對自己的和對他人的,還有一些情緒是沒有指定對象的。

比如:生氣和失望既有可能是對自己的,也有可能是對他人的;焦慮是對未來的;內疚是對他人的;害怕和恐懼是被某個人和某件事觸發的;悲傷更像是一個情緒意境,當一個人在回憶過去或看到某個場景時會感到悲傷。

想要辨別情緒是什麼,需要你安靜而仔細的聆聽內在的聲音和感覺,一旦你可以辨別出來那個不舒服的情緒是什麼,就有機會將它表達出來了。

2、知道自己的情緒從哪裡來

Roy Martina在《改變,從心開始》一書中提到:

引起不愉快感覺的這些誘因,應該永遠受到歡迎,畢竟它們提供了改變自我的機會,使我們更貼近無條件的快樂。

只有清楚地知道情緒因何而生,才能更好的與之共處。

有些情緒可以很快的查明原由,有些則不能。

比如彌散性的情緒,它的表現是莫名的悲傷、憤怒、恐懼、煩躁,人們往往拿這樣的情緒沒有辦法。它就像戴了一層面具,讓你看不清它真實的樣子。

不知道情緒的緣由,你還可以向夢尋求答案。那些所有我們壓抑的東西,將會以另一種形式在夢中浮現,因為那裡即便有傷害,也是很安全的。

在人進入睡眠階段,意識模糊,潛意識的大門開始打開,那是一個虛幻又真實的自己。夢的內容是虛幻的,但夢的體驗和情緒感受則是真實的。

比如夢裡有大量的打打殺殺,躲躲藏藏。可能揭示著你有特別多的內心衝突,以及不想面對的事情。順著夢裡的內容與現實對照之後,再進行自由聯想,你就能找到情緒的蹤跡。

對於平時不做夢或記不住夢的人來講,要想知道情緒從哪裡來,需要經常進行自我觀察和連接。具體做法是靜靜的與自己呆在一起,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反問自己。

示例:你看起來狀態不太好,請問是有什麼事情讓你不開心/恐懼/煩躁嗎?你在害怕什麼?

反問自己,需要一個安全而安靜的獨處空間,你需要先做幾分鐘的深呼吸,讓心慢慢沉靜下來,在心感到安全後,就會一點一點的打開,浮現出真實的答案。

避免沉迷於探索,最好你在開始反問自己之前,規定一個時間。可以是幾分鐘,也可以是半小時,但我不建議這個時間太長。

3、接受自己有情緒這件事

人們對於情緒總是充滿畏懼,仿佛它是吃人的老虎一樣,人們害怕在快樂中迷失,害怕在憤怒中滅亡。所以當情緒到來時,人們總是想要去壓制它,管控它。

說到底,人們害怕的還是情緒會傷人。

但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會有反抗,情緒也是如此,往往那些不被接受的情緒更令人鬱悶和抓狂。不能表達開心和不能表達憤怒一樣會令人感到壓抑。

當一個人學會了壓抑時,就等於在掩藏真實。真實的人就是會生氣發火,會開心,會哭也會笑。真實的人,情緒是流動起來的,而不是只向人展現一個面向。接受情緒就是在接受真實的自己。

行為有對錯,但情緒沒有,人們需要約束的是自己的行為,而非情緒。向適合的人,用適當的方式,在適合的時機表達情緒,才是情緒管理的重中之重。

心理學中有個森田療法,它的精髓總共8個字: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它的理念是: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自然規律的,比如情緒,就是人不能控制的,它是一個人在遭遇某件事之後的自然反應,本身就有一套從發生到消退的程序。它會升起,也會降落,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會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結束。

如果你和它進行對抗,會使情緒壓下去,某天它會以更為劇烈和不可控的方式呈現出來,又或者它會在你的身體裡停留的時間更久。為所當為,指的是帶著症狀去生活,正常的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4、學會保存和關照情緒

情緒不能控制,但可以進行管理。當你感到憤怒,所在的環境又不適合你表達憤怒時,你需要先把它保存下來。這樣既保全了自己,也避免傷害他人。

就像那個暴跳如雷的媽媽,很顯然她的憤怒是需要被關照的,但絕對不是讓孩子來關照。當她向孩子發火時,火是發出去了,只是這是一個錯誤的傳承。

任何時候,我都不建議家長用這樣的方式來對待孩子,太過粗暴的情緒表達,會給孩子帶來吞噬感,並且它真的會給孩子帶來陰影。

更為合適的方式是,在她意識到自己憤怒想要升起來時,先把這份情緒保存起來,承諾自己會找個時間來安撫這份憤怒。又或者她和孩子分開幾分鐘,單獨和憤怒相處一小會兒。

5、表達情緒

表達你的情緒,而不是用你的情緒來表達,這是表達情緒的一個重要的技巧。

區分情緒表達和表達情緒。

情緒表達示例:「你真的太令我失望了,不守信用的傢伙,約好的一起吃頓晚餐你都忘了,你一點兒也不在乎我,我以後再也不相信你了!」

當你是在用憤怒的去表達,這更像是一種攻擊,要他人為你的情緒承擔責任。情緒表達不僅是在用情緒展現攻擊,同時也包含著對他人的評判。你攻擊他人時,他的自動化反應就是防禦,他會用等量的攻擊強度去回擊你,這個時候你不僅沒有獲得照顧,反而還可能更受傷了。

表達情緒示例:我今天感覺到很憤怒,因為我們前幾天就約定好一起吃頓晚餐的,我把這件事情看得很重要,但沒想到你約了其他人,這讓我感覺失落。

當你感到憤怒時,你不是憤怒的去表達自己,而是去告訴對方你感到憤怒了,這是在表達情緒。表達這件事的發生,讓你感覺到不舒服了。這樣做的好處是,對方會更加願意去聆聽和感受你的處境,並對你的需要進行回應。

還有一些表達情緒的方式比如:自言自語,或寫日記,唱歌。但我認為表達情緒更好的方式是向人表達,因為這個表達可以獲得情感關注和回應。

表達情緒可以選擇向與你情緒相關的人來表達,他們知道你們之間發生了什麼,只是需要選對時機,如果對方正在劇烈的情緒當中時,是不太適合做這個傾聽對象的。

表達情緒也可以向自己的愛人表達,比如你在工作中受了氣,又沒辦法講給同事和領導,可以選擇向你的伴侶表達。這個時候依然需要選擇在對方平靜時表達,傾訴之前你需要獲得對方的許可:「我想要和你說說我在工作中的煩心事,你想要聽嗎?只需要傾聽就好。」

如果伴侶也不願意做這個傾聽的對象,你還可以向心理諮詢師表達,這同樣是一段安全的關係,並且你是付了費的,可以在約定的時間段裡自由的表達自己。

一個人之所以有那麼多的情緒,就是因為不被看見,不被自己看見,也不被他人看見,當被人看見後,情緒就會慢慢的溶解在空氣中。

表達情緒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將自己展開的過程,這個過程以情緒為主軸,期待、觀點、渴望為情感線。

當你不帶攻擊性的去表達自己的有哪些情緒時,這個過程就像是一場傾訴,你在表達的是自己的脆弱,會更容易被對方接收並獲得回應的。這個時候不僅別人可以看見你,你也能通過這個表達的過程看見自己。

結語:

情緒沒有那麼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你和情緒之間的對抗與鬥爭。它只是一個紙老虎,當你願意直面它,看見它時,它就會一點一點的軟化,變得溫順。

作者:小朋,二級心理諮詢師,用簡單的文字,書寫普通人的心靈世界。願你好好生活,好好愛。

相關焦點

  • 在情緒裡成長:怎樣走出情緒壓抑?
    我們可以把不良的情緒處理模式歸為三類:情緒壓抑、情緒轉移和情緒發洩。這次我們講的是情緒壓抑。1壓抑的C君C君,女,22歲,受困於社交恐懼症。C君在工廠裡上班,平時和同事一對一的聊天沒什麼問題,但如果需要當眾說話,就感覺很害怕。
  • 長時間的壓抑自己的情緒,會讓你變成什麼樣子?
    長時間的壓抑自己的情緒,會讓你變成什麼樣子?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外向開朗,有的成熟穩重,則有內向,平日裡不怎麼說話。每個人都有情緒,什麼是情緒?情緒是種受外界刺激等所產的身心激動狀態。表現為七種:喜怒憂思悲恐驚。
  • 人不是冰冷的機器,是情感動物,發洩情緒時,切不要傷人傷己
    有同事在門口問他:「經理不在,你兇給誰看呢?」他嘿嘿一笑,說:「就是要趁他不在啊!」說完這句話,同事和他本人都大笑起來。此時此刻,他心中的怨氣早已煙消雲散了。岑青是個知性女人,她釋放情緒的辦法是寫字。在網絡發達的時代,她沒有選擇在微博裡發洩,她知道在共用平臺上宣洩情緒,一旦有人從細枝末節中猜出自己的公司和職業,很可能會讓生活變得一團糟。
  • 情緒管理的三個階段
    無意識的壓抑」明顯屬於傷自己比較多的類型。事實上,這些情緒一直存在著,變成「內傷」,不斷積累,有一天突然爆發出來,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麼突然這個樣子,相信很多人體驗過,或者見過這樣的現象。如果說「無意識的壓抑」傷自己比較多,那「無意識的發洩」明顯傷別人多一些。
  • 如何發洩情緒 發洩情緒的幾種方法
    一個人總有開心的時候,也有不開心的時候,當自己不開心的時候如果能夠合理的將心裡的不痛快及時發洩出來,也可以讓人變得開心起來,那麼如何發洩情緒呢,發洩情緒有幾種方法?嚎啕大哭當心情極度壓抑的時候不妨大聲哭出來,嚎啕大哭可以緩解壓力,發洩情緒,哭過之後往往會讓人感覺輕鬆很多。
  • 我們該怎樣合理髮洩情緒?
    所以,如果你處於巨大的情緒中,感覺自己很情緒化,先不要自我批判和自我譴責。這絕對不是什麼壞事。 老實說,每個人都無法避免出現壓抑的情緒。當我們還小的時候,我們依賴父母和他人,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獨立,沒有足夠的能力保護自己,不壓抑幾乎是不可能的。壓抑讓我們退回到自己的空間內,讓我們得以喘息和休憩。
  • 又有情緒波動了,教你五步拆掉情緒「小炸彈」
    想要擁有健康的身心,必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有時候不知名的情緒就像炸彈一樣壓抑在心底,爆炸的那一刻傷了別人也傷了自己,想要拆掉情緒炸彈,可以用以下五個步驟的其中一個步驟或者幾個步驟:1、覺知帶著覺知去聆聽內心的聲音,去標註自己的負面情緒,是憤怒、悲傷、委屈、還是恐懼等等,只有知道了內心的情緒,才能知道如何應對。
  • 「情緒發洩屋」是調節情緒的最佳方式嗎?
    書上提到:」若你被某事所困,請給自己15分鐘時間,試著儘可能多地寫下這件讓你產生情緒的事,描述你在過程中的每一點感受。「當身體接收到負面情緒時,大腦中的杏仁核會變得更加活躍,讓我們對負面情緒更加敏感,加重焦慮和恐懼情緒。
  • 愛我的人卻被我傷最深 48.7%受訪者會把負面情緒發洩到伴侶身上
    這種在負面情緒中誤傷他人的情況,經常令人事後內疚不已。你是怎麼面對負面情緒的?你會把情緒發洩到身邊人身上嗎?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8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8.7%的受訪者會把負面情緒發洩到伴侶身上,15.1%的受訪者會發洩到朋友身上,14.7%的受訪者會發洩到父母身上。
  • 「情緒管理的3個層次」你屬於哪一種?
    1、無意識的壓抑或發洩情緒,尤其是強烈的情緒,如果沒有處理好,傷已又傷人。無意識的壓抑」明顯屬於傷自己比較多的類型。成長過程中,因為父母、老師的各種教導;或者他們的幹預方式,讓我們覺得有些情緒是不適合的,是不能有、不能表達的;或者他們的教育方式,讓我們習得一種忽視、壓抑自己情緒的習慣,我們會自動的把它壓抑下去,或者覺得它無所謂。
  • 夜話丨朋友,你找到發洩情緒的好法子了嗎?
    你救贖的是自己的靈魂,和他人無關。如果還不解氣,就把一個抱枕靠墊或蕎麥皮枕頭當作替罪羔羊,扔到地上拳打腳踢,直到羽絨飛揚、遍地鵝毛也在所不惜,蕎麥皮漏撒一地,就慢慢掃起。假如怒火還未消,就在紙上寫上仇者的姓名,然後明明白白地寫出:我恨你!
  • 怒火不向他人發洩,情緒比較內斂的星座,只能自己生悶氣
    有的人不屑於偽裝自己的情緒,一旦發怒,就絕對會宣洩出來,不會讓情緒影響自身。而有的人因為自己的性格過於內向,即使心中有氣,也不願意向別人隨意發現,那麼這個時候,他們只能做到將這個怒氣壓抑在自己的心底,默默消化。下面小編將要提到這三個星座,怒火不向他人發洩,情緒比較內斂,只能自己生悶氣。
  • 情緒管理的3個層次,你正處於哪一層?
    如果說情緒管理也有一個從低到高的水平之分的話,我覺得應該是從「無意識的壓抑或發洩」,到「有意識的宣洩與表達」,再到「有意識的覺察與成長」,以下為分別描述這三種層次。「無意識的壓抑」,明顯屬於傷自己比較多的類型。
  • 夜讀丨別讓壞情緒,毀了你的幸福
    你經常會遇到很多不開心的事兒,一件小事兒也可能就讓你壓抑在心,影響了情緒。情緒是一個可以傳導的鏈條。壞情緒包裹了你,難免對他人冷言冷語,他人無辜遭殃,氣急敗壞,又把這個壞情緒傳染給遇到的其他人。這樣循環往復,最後可能造成一個災難。
  • 學會合理髮洩你的情緒
    學會合理髮洩你的情緒而每一次的挫折都會讓我們積攢一些負面情緒,雖然每一次都不會很多,但積少成多,當他們堆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爆發,會嚴重破壞我們的心態,甚至給自己與他人造成傷害。所以我們需要學會不定時的去合理髮洩自己的情緒。去平復我們的心態,排解心中的壓抑。
  • 究竟要怎麼處理我們的負向情緒?
    無意識的壓抑或發洩情緒,尤其是強烈的情緒,如果沒有處理好,傷已又傷人。
  • 情緒心理丨如何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事實是我們得不到平靜,壓抑的有一天還會爆發,就像是用高壓和付稅去控制人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樣,我們的情緒如果總是被壓抑,有一天,情緒也會顛覆我們。所以綜上所述,控制情緒是個偽命題:第一,控制並不能消滅情緒,如果可以消滅,那人類全部都會壓抑情緒,大家都能達到平靜。
  • 兩性關係,如何合理髮洩情緒,控制情緒?
    然後她就說,那我這麼壓抑還談這戀愛幹什麼。這個問題非常典型,包括我平常工作中也有許多人問過類似的問題,但這本身是一個非常大的誤區。 誤區的根本在於兩點,一是完全把自身的情緒合理化,覺得自己的情緒就是對的就應該去發洩。二是把承擔自身情緒當作是對方的義務,覺得作為男朋友就理所應當去接受自己的情緒。
  • 合理宣洩負面情緒
    「不要胡鬧,」林肯說,「這種信怎麼能真的寄給他人呢?趕緊把它燒掉。我每次生氣 的時候就寫信,在信裡把自己想說的話全都說出來,然後,再把它燒掉。你的這封信寫得 就很好,寫完了心裡就解氣了,現在不是感覺好多了嗎?就把它燒了吧。如果你還是很生 氣,可以接著寫第二封。」這時,斯坦頓才明白林肯的用意,他從心裡佩服這位領導者處 理情緒的方式。
  • 教你3 個方式,好好發洩你的情緒
    心賴寺 | 作者 宋星宇 | 主播 每個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你心情不好會怎樣發洩?是找個地方大喊大叫,玩個極限運動刺激神經,還是用酒精麻醉自己呢? 心情不好時,每個人選擇的釋放的方式都不一樣,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釋放方法,是調整心情很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