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瓶上的書法,都是誰寫的?

2020-12-13 騰訊網

感謝分享,歡迎關注

書法作為中國的國粹之一,同樣也普遍地運用在酒瓶包裝上。改革開放以來,釀酒企業越來越重視對酒包裝的美化,在材質、造型方面不斷加以改進,對於瓶身的表面處理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了使酒瓶更具文化氣息。

有的酒廠更是請名人、名家為其產品題名、作詩,有的酒廠則直接將名人、名家的書法作品搬上了酒瓶,所以,酒瓶也成了書法藝術的載體之一。

酒瓶上的書法藝術,有的瀟灑飄逸,有的端莊秀美,抒豪情,寄抱負,讚美酒,溢情趣,可是大家都知道這些名酒上的書法都出自誰手嗎?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吧!

五糧液、尖莊、郎酒、勁酒

侯開嘉

侯開嘉,1946年5月出生於四川省宜賓市。現為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評審委員,中央文史館書畫院院部委員,四川省書學學會副會長,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候開嘉常常自謂:「一生做了三件事,寫字、寫文章和教學生。」而鮮為人知的事情是,四川的名酒,不少都是侯先生題寫的。除五糧液、郎酒、勁酒外,還有「五糧」系列中的五糧春、五糧醇、五糧神、尖莊都出自他手。

郎酒

1985年五糧液

「五糧液」三字,多用方筆,有稜角,有力度,顯得很硬。郎酒的「郎」字行書,端莊氣派、雄健豪邁、遒勁有力,透露出一股蓬勃朝氣,「郎」最後一豎式像極了中國人挺直的脊梁,折射出中國人勇往直前、百折不撓、追求卓越、敢於擔當的社會責任風貌。

尖莊

候開嘉是當今書壇為數不多的集創作、學術、教育於一身的書法名家。他長於隸篆,其書法結字拙樸奇縱,運筆開張沉厚,具有「重、拙、大、奇」的藝術特色。

酒鬼酒

黃永玉

畫壇「鬼才」黃永玉和酒鬼酒可謂有著一段不解之緣。1987年,在湘西老家省親的黃永玉,不知怎的與人興致勃勃地聊起了家鄉酒。喜歡抽菸鬥,但滴酒不沾的黃老當即便萌發了為湘泉酒打造一個高端酒品的想法。靈感突來,便有了酒鬼酒那讓人過目不忘的麻袋形包裝。黃永玉還給這酒取了「酒鬼」的名字,並題了「酒鬼」二字和酒瓶背後的「無上妙品」四個字。

酒鬼酒 無上妙品

「酒鬼」二字一出來,廠家內心是「拒絕」的,黃老心意雖好,可愛酒之人誰願意承認自己是酒鬼呢!可在當時,「酒鬼」的這款設計一進入市場,卻意外地受到了青睞和好評。

在湘西,「鬼」 代表著一種超越自然、超越自我的神秘力量,訴求著一種自由灑脫的無上境界。黃永玉大師提名「酒鬼」,並譽之為「無上妙品」,一語道破了酒鬼酒蘊藏的文化內涵和闡釋的人生高妙境界。經黃永玉把玩出的酒鬼酒也就昭示著一種人與山水對話、與自然融合的精神狀態,喻示著一種至善至美、質樸天然的審美情趣。

酒鬼背酒鬼,千斤不嫌贅;酒鬼喝酒鬼千斤不會醉

說完「酒鬼」二字,我們來說說酒瓶子的設計,一塊麻袋布粗針大線縫成口袋,鋸末中埋著一截水管子,一點都沒有酒瓶子的樣兒!不過細細琢磨,的確生得古拙別致、大樸大雅,其靈動與張力彰顯著一種不事張揚的野性與厚重,也難怪其設計被人們評價為立意孤絕,妙手天成,平樸裡顯功力,隨意中見灑脫,的確妙哉!

貴州茅臺酒

麥華三

麥華三,擅多種書體,尤以楷、行、隸見長,所作法度謹嚴,清健秀雅,自具風姿。一生致力於書法藝術和書法教育,1983年患直腸癌,手術切除後,仍堅持工作,並應香港中文大學之請,到香港講學,一去就是一個多月。

1985年,貴州茅臺酒廠決定推出新產品,並將「貴州茅臺酒」酒標的重任託付給了已屆耄耋之年的麥華三,聞訊麥老欣然題寫了「貴州茅臺酒」五個大字。沒想到,次年就於廣州逝世,享年80歲。

「貴州茅臺酒」這五個大字,字體沉著穩重,剛勁有力。作為包裝的重要符號,這五個字完美地詮釋了貴州茅臺酒的名稱及內涵,而這款茅臺的設計更是以高雅、華貴、古色古香的格調,深受國際好評。於1986年榮獲第十屆亞洲包裝設計評比會最高獎——「亞洲之星」包裝獎。

麥華三,1907年出生於廣州番禺區。幼時家境極為貧寒,父親在五金雜貨店打雜,收入微薄,母親靠操持針線裁縫,補貼家用,一家人過得很節儉。麥華三幼年就讀私塾,但由於經濟拮据常常輟學。

貧困並不能減少麥華三對於書法的喜愛,他常流連於舊書攤和參觀著名的書法手跡。成年後,麥華三更是加倍努力。1937年寫成《古今書法匯通》一書後尚未公開發行,即被譯成日文,在日本引起較大反響,成為享譽國際的中國書法家。

麥華三書法 毛主席詩詞

衡水老白乾

尹海金

衡水市馳名品牌「衡水老白乾」這五個字是書法家尹海金題寫。尹海金,現任衡水市書法家協會主席。與上面幾位書法家不同的是,尹海金算半個酒鬼了。

衡水書畫圈裡的朋友,都愛稱尹海金為「一斤半」,意思是他喝衡水老白乾一斤半都不過癮。無論是39°還是67°的衡水老白乾,尹海金從來都不推讓,有著「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放與膽識。

尹海金自稱「請客就到送禮就要,說話就爽放屁就響」,可見他性格之爽快;「烈酒肥肉,衝煙濃茶」,是他的生活情趣。「無齒文人,不走政道」,是他的志向。「拿出爺們勁兒來喝酒,掏出娘們兒心來做事」,是他的生活寫照。「逍遙樓裡逍遙子,信天遊中信天翁」,這便是瀟灑的尹海金。

尹海金先生習書有四十多年的歷史,多習碑,對帖的選擇也由著性情來,喜歡顏真卿的寬博厚重,蘇軾的遒勁脫俗,米芾的沉著痛快。他對書法藝術傾注了很深的感情,性情做人,性情做事,性情做書。除此之外,快到70的尹老對於收藏和微雕也十分精通,他收藏的毛主席像章就近萬個品種,他還能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上刻10首古詩!

西鳳酒

李穎寬

西鳳酒註冊商標三個字是原中國包裝設計委員會委員,陝西包裝設計委員會副主任,西安第一印刷廠總設計師,高級工藝美術師李穎寬先生於80年代初為西鳳酒所題,除此之外西鳳酒的Logo設計、鳳凰圖標都是由他負責的。

西鳳酒的logo、圖標、題字

李老一生低調,所以很少有人知道該酒標出自他手。李老在2014年初, 作為《西鳳酒》商標題名人,還被西鳳酒廠在籌辦博物館之際盛情邀請至廠,揮毫紀念。

西鳳酒

李穎寬愛好書法和國畫的花鳥,專於設計,做人原則也十分簡單:第一不想出名,第二怕麻煩,第三不想跟社會交往。每天早上到公園轉一圈,走走路,中午回來歇一會,想畫畫幾下,不想畫就上網瀏覽,一天就忙忙碌碌過去了。

瀘州老窖

張幼矩

張幼矩,四川成都人。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成都市民盟書畫院副院長。張先生是中國名酒「瀘州老窖」酒標書字和「全興大曲」酒票印章和國家郵票「九寨溝」的主創設計者。

「瀘州老窖」四字,筆畫邊緣粗糙,如同屋漏痕,十分古樸。

更多名酒書法欣賞:

捨得酒不僅酒有特色,酒上的「捨得」二字傳為書法家牟懷斌先生手書。「捨得」二字,筆力剛健雄壯,渾厚開闊,布局充實,大氣磅礴,與「捨得」詞義所表達的人生大境界可謂貼切萬分。

「董酒」入木三分的「董酒」字跡,展現董酒渾厚的歷史底蘊,字體清新雋永、意象逸美,筆劃剛挺有度、柔美兼之,更顯和諧共存之意。體現宇宙萬物的陰陽、大道理念,充分展示了董酒的核心價值:白酒文化與中醫文化理論的相互交融。

「劍南春」三字,隸書中規中矩

「汾酒」二字,筆畫厚重,有人說是出自歐陽中石老先生之手。

洋河的藍色經典的天之藍、海之藍,據說是集字於王羲之

「白雲邊」三字據說是位松滋人寫的

「枝江大曲」 四字據說是枝江當地的一個書家用毛筆寫的,大概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創作,字體應該為手寫楷體,介於正楷和行楷之間。

古井酒也應是出自書法家之手。

【終】

書法字帖·書法字典

相關焦點

  • 酒瓶上賞中國文化
    酒瓶上有詩有詞有畫  □王永襄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而且各個領域、各個方面無處不在,就是酒瓶、酒包裝上也精彩紛呈。我喜歡收藏酒瓶,僅國內的就有四五百樣,中國酒的文化讓我驚奇不已。
  • 中華煙上的「中華」二字書法誰寫的?長知識了,繪畫也如此厲害!
    大家應該都抽過中華香菸把,有誰仔細注意過上面的「中華」二字,以及上面的圖標呢。「中華」二字的書法又是如何呢?我相信,絕對很少有人在意,或者突發奇想的研究一下。順便研究下寫這「中華」兩字書法的人,不找不知道,一找嚇一跳,這位真算得上是大佬。這個「中華」兩字和上面的天安門城樓都是同一個人所寫所畫所設計的。當時研發香菸相關人員在解放日報上徵稿,轟動一時,有識之士的書畫家響應的人很多,其中華東美協秘書長陳煙橋的設計脫穎而出,字好、設計的繪畫商標也好。
  • 74歲老人收藏萬餘個酒瓶 專門蓋兩間房儲存(圖)
    能說出大多數酒瓶來歷  1989年,老劉從3513廠退休。他閒不住,在廠裡開了個小商店,除了日用百貨,還賣些菸酒。  一輩子不喝酒的他,開始對酒瓶起了興趣。「因為賣酒,供貨商經常會拿些樣品酒讓我嘗。那個年代,酒都是瓷瓶的,非常好看,特別是上面的花鳥很漂亮,很生動。」他把酒送給工友們品嘗,再挨個「回收」瓶子。
  • 大字書法和小字書法,哪個更難寫?入展的人都有一個秘密
    大小字的區別在書法展覽上,大字書法懸掛在展廳,會讓人感覺很有氣勢,這種氣勢一下子就能吸引人的目光,這是它的優勢所在。但大字書法也有劣勢,主要表現在筆法上,如果書寫者的用筆能力很強,寫大字書法是沒有問題的,如果用筆能力弱的話,寫大字書法往往會暴露自己的弱點,不論是評委還是觀眾,一眼就能看出問題來。
  • 徐冰用英文寫書法,一幅作品450萬,網友:這也算書法?
    遠遠看去,徐冰寫的這幅作品也是傳統書法的模樣,方方正正。可如果仔細看內容的話,你會發現,裡面的字你可能一個都不認識。問題出在哪裡呢?其實,徐冰寫的這些方塊字,根本就不能算是漢字,其中的筆畫,都是英文中的字母,只不過是按照漢字的模樣進行了重新組合而已。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問,徐冰是誰?
  • 書法創作應該寫繁體字還是寫簡體字?
    在書法圈裡,寫繁體字異體字廢棄字不規範字的現象非常普遍,有些書法愛好者在臨帖的時候,就連字中的敗筆都臨得惟妙惟肖,以寫繁體字異體字廢棄字不規範字為美,這確實是一種審美怪癖,其實簡化字也有其簡約的美,有些簡化字寫出來時
  • 書法是在寫漢字 但寫漢字不等於書法 傅如明
    而毛筆就不一樣了,有些孩子寫字水平蠻高,一看就知道是經過專業教師培訓出來的,雖說寫得還很稚嫩,但最起碼說明書法學習的路子和方法是對的,繼續培訓下去肯定會越寫越好。而有些孩子問題就大了,不好好臨古帖,信筆為體,「漸入江湖」,讓人很驚詫和惋惜,如此學習不如不學。這樣的培訓需要調整思路,我們的孩子、家長和書法老師也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 個性多肉花盆製作,酒瓶,石頭都用上
    養多肉已經成為當今花友的一種時尚,幾乎愛養花的花友都沒辦法抵禦住多肉萌萌可愛的誘惑,選擇多肉花盆,更是一個比一個有創意,一個比一個有來頭。今天我們說點接地氣的,看花友怎麼用酒瓶,撿石頭,焊接架子,自己DIY創意多肉。
  • 《將夜》天下第一書法雞湯帖誕生 雞湯貼是誰寫的為什麼遭眾人追捧
    《將夜》天下第一書法雞湯帖誕生 雞湯貼是誰寫的為什麼遭眾人追捧時間:2018-11-20 15:48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將夜》天下第一書法雞湯帖誕生 雞湯貼是誰寫的為什麼遭眾人追捧 要說到最近國內最火的網絡劇,相信大家都會想到《將夜》這部古裝玄幻劇。
  • 韓國書藝申遺中國書法驚夢 蘭亭序寫在高麗紙上
    韓國書藝申遺的種種說法奪人眼球,但藝術評論家徐建融一針見血地指出:「"書法"、"書道"、"書藝"都是不同的稱呼,所謂"王羲之的《蘭亭序》是寫在高麗紙上"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因為高麗紙是在明代才傳入中國的。」然而,端午節卻被韓國以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因而韓國也可以如法炮製地將書法改為「書藝」申遺。「這與搶註商標差不多。」
  • 範曾和萬題方的書法誰更傳統,誰的水平更高?
    雖然我不是很喜歡範曾的書法,但是稚嫩的萬題方,明顯和範曾不是一個檔次,二者不在一個層面上,二者本不應該放在一起討論,既然有人想要把二人放在一起,我可見就來說一說。有朋友問我範曾的書法和萬題方的書法誰更傳統,誰的水平更高?
  • 如何寫好書法初學者如何學習書法?
    每個模型字符都覆蓋一層薄薄的白紙。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然後慢慢地一個一個地追蹤它。你也可以在寫作的時候看看你自己和範冰冰的文字之間的差異,以及如何改進它們。一天寫一到三次,不要再寫了。但要堅持每天完成定量任務,三天不捕魚,兩天不曬網。先寫五六十本書,然後再開始粘貼。至於你想拜訪誰,這取決於你的個人愛好。它也需要毅力和堅持到底,。
  • 「宋四家」中誰的書法更好?誰在書法上的成就最高?
    蘇軾是這樣說的,而他的書法創作也是這樣做的,他的千古名作《寒食帖》率性天然,書為心畫,字裡行間直抒胸臆,毫無矯揉造作之態,完美的契合了他所追求的書法理念。蘇軾在宋代文化界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無論是詩詞文章,亦或是書法繪畫,他都被人極為尊崇,在當時擁有極大的影響力。
  • 書法怎麼寫?寫好書法,要有技巧
    寫好書法,要有技巧。為什麼今人學習古人書法,一直在臨摹,從未被超越?要知道,學習氛圍是很重要的。古人用的幾乎都是毛筆,雖然是有局限性,但也是專業性!所以,書法要有學習氛圍,並且要持之以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書法的基本規律:書法的橫非平直的氣字頭:上小撇與上橫相連,三橫左低右高,長短不一。
  • 當代誰寫的隸書最好 讓人賞心悅目的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那麼,當代誰寫的隸書最好,寫隸書比較好的書法家有哪些呢?在此,小編為您推薦當代兩位隸書大家——中國書畫院會員於國光、魯人石開。  於國光,何許人也?  於國光:字潤波,號東門客,1963年生於北京,現為中國書畫院會員,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國際名人書畫院理事,神州博古書畫會會員,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英傑國際交流中心藝術顧問。
  • 書法:「怎麼寫」與「寫什麼」---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書法,就是書寫、寫毛筆字,在古代,一管毛筆,跟如今的電腦錄入打字一樣,從帝王到平民來說,都是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書寫工具——可以絕對地說,當時的人們可不是拿它來加入書法家協會,不是拿它來拍賣,按平方尺算錢的,更不是拿來「走向世界」的,但一定是身份的體現——你寫得一手好字,一定是個讀書人,反之,你是讀書人,寫得一手好字,那是必須的。
  • 射書大師邵巖寫漁網書法,寫出來的是啥東西?自稱當代《蘭亭序》
    這兩天,寫射書的大師邵巖又火了,現場表演加口出狂言,自比書聖王羲之,硬是活生生把自己點著了,今天又有文章說自己寫的漁網書法,包括射墨書法,是當代的《蘭亭序》,無人能及,天下第一,誰再寫射書就是模仿,就是學他。
  • 誰是「中國書法」傳承人?
    他回憶道:申報文本的每項內容,都有嚴格的行文規範和明確的字數限定,必須用最樸素的語言,把書法是什麼,書法的歷史、現狀及未來,書法的保護工作等內容在非常有限的篇幅內說清楚。由於對規範不了解,申報文本第一稿出來後,在評審會上專家提出了很多意見,自己心裡也很著急。修改、專家評審、再修改、再評審,把文字打到屏幕上,逐字逐句地改,反覆思考和打磨。
  • 孔德文小楷心經書法寫的異常精緻 百看不厭
    心經書法 孔德文小楷書法《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作品來源:易從網 但是作為藝術風格,不可用固定的成見來強次,作為學習,誰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來選擇寫什麼樣的
  • 郭子緒:胸無點墨的人寫不出好書法
    >我小時候學習書法,對書法是什麼完全不懂,誰寫的好壞也完全不懂。所謂走向世界,如果是想讓外國的觀眾都懂中國書法,這是錯誤的。就像讓中國的觀眾全懂油畫,讓中國的觀眾全懂交響樂,也是錯誤的,因為這不可能。不管哪個藝術門類都不可能達到全世界60億人口都能欣賞,誰也做不到。